亚裔画家电钻(木头人画家与蜜蜂爱人)

亚裔画家电钻(木头人画家与蜜蜂爱人)(1)

韦兆科,41岁,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参加过“习仲勋诞辰100周年全国大型书画展”,还被新加坡的艺术馆收藏。2013年12月上旬,以他传奇人生为原型的励志电影《如山的爱》正式开机。

然而,他今天的这一切成就,都源于他的“蜜蜂爱人”!少年时,韦兆科突然罹患世界级顽症——强直性脊柱炎,“木头人”的死亡魔咒时刻笼罩。两次徘徊在生死边际,皆是一根爱的红绳,将他及时拽回!这位“蜜蜂爱人”轻曼翩跹而来,用15年的顽强守候、20万根饱蘸深情的蜂针,让韦兆科的脊梁在命运的悬崖上昂然挺立!这份如山的爱,深深浸润了韦兆科的画笔,一组以“蜜蜂爱人”为主题的油画《女神》横空出世,被人惊叹为艺术和情景交融的杰作……

追爱的脚步

拽住死亡路口的“木头人”

1992年春节后,韦兆科离家出走,偷偷地从家乡前往广东打工,内心不胜悲凉……

韦兆科1972年出生于广西马山县林圩镇甘豆村。上初中时,他突然被诊断出患有强直性脊椎炎!这是世界性顽疾,当时医生断言:10年内,他的脊椎关节将全部粘连,强行变直,瘫痪成“木头人”,最后因内脏器官衰竭而死。有人预言,韦兆科活不过36岁!他不得不辍学,由父母带着跑遍大医院治疗,债台高筑,可病情却越来越严重。在恐怖的魔咒和无休止的痛苦中,韦兆科感到生不如死。为了不再拖累家人,他选择了不辞而别。

几番辗转后,韦兆科在广东茂名一家砖厂当了一名杂工。一年后,他的左股骨开始僵硬,手臂也不能用力,头部俯仰、伸腰都成奢侈,最后连简单的活都干不了了。那年春节前夕,绝望的韦兆科给父母写好一封遗书后,决心结束这一切苦痛的折磨……

然而,就在此时,一位来自家乡的女孩,携着温情袅袅,突然出现在了韦兆科面前。女孩名叫李爱元,比韦兆科小三岁。两人的母亲是闺蜜,两家经常来往。那时,李爱元叫韦兆科“兆哥”,韦兆科唤李爱元“元妹”。韦兆科特别爱画画,画任何东西都惟妙惟肖。曾有一次,李爱元央求他给她画肖像。韦兆科欣然答应。见他将自己画得逼真传神,李爱元崇拜不已:“兆哥,你以后肯定可以当画家!”

之后,李爱元到外地上学,毕业后到深圳打工,她和韦兆科的联系慢慢少了。但李爱元对他早已暗生情愫,一直保存着那幅肖像画。春节前,李爱元回老家过年,听说韦兆科患了重病离家出走,韦母因为想念儿子眼睛都快哭瞎了。她决定帮韦母找回“兆哥”。费尽周折打听到韦兆科的下落后,她就匆匆赶来。

李爱元的到来让韦兆科惊愕不已!当时他正要去诊所打止痛针,李爱元也跟了上来,但随即看到的情形令她深深震撼:从韦兆科家到诊所只有几百米的路程,韦兆科却走了一个多小时。他只能双脚一点一点地挪着向前走,步子稍大些都会撕扯他的筋骨。别人也不能扶,他身体任何部位一被碰到,都会痛彻骨髓……李爱元做了一个决定:就是天塌下来了,她也要陪在兆哥身边帮助他!

李爱元随即从深圳辞职,在茂名又找了份工作。她只要有空就过来给韦兆科洗衣做饭,陪他聊天。她还四处打听和上网查阅治疗的信息,并用中药对他进行保守治疗。韦兆科疼痛减轻了不少,但他内心依旧苦闷、悲观。一天,李爱元灵机一动,对韦兆科说:“兆哥,我特别喜欢你给我画的画,你再给我画一张肖像画吧!”韦兆科一下就有了精神,欣然画了起来。当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像展现在李爱元面前,她又啧啧赞叹:“兆哥,你画得真好!你应该继续向着你的画家梦努力啊!”韦兆科眼里闪过一丝光亮,可又很快熄灭:“我的生命都已进入倒计时了,还谈什么画家梦呀!”李爱元鼓励道:“天无绝人之路,你只要努力争取,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的!”

1994年7月的一个晚上,韦兆科看报纸时,突然看到高州中华美术技工学校招生的信息,他立即告诉李爱元,说自己想去报读。李爱元欣慰而又感动:“兆哥,你终于想通了!好样的,我支持你!”

1994年9月,李爱元拿出自己打工的钱,帮韦兆科报名。入学后,韦兆科主攻古典油画和裂纹画,非常勤奋,进步神速。一年毕业后,因为表现优异,广州一家知名油画公司“王圣堂”破格聘用了他。而为了照顾他,李爱元也追随他到广州打工。韦兆科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每次病发疼痛难耐时,他就跑去打几针封闭止痛,回来又接着工作。作画时,他都拄着拐杖,挺着僵直的腰杆,一画就是大半天。很快,浸染着他心血的画作,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客户的追捧。韦兆科心中的画家梦,也变得越来越清晰、强烈!

这期间,李爱元默默注视着韦兆科的转变,他的过人才华和韧劲让她钦佩,那颗爱的种子也在她的心里潜滋暗长……韦兆科知道她的心思,他也爱着这位从光彩中走来的姑娘,但她美好得像天边的彩虹,可望不可即。韦兆科不敢接受,更没有勇气去爱她。

1997年春节,韦兆科和李爱元一起回老家过年。其间家人给李爱元说了一门亲事,男方是同村的一位中学老师,却被她一口回绝。在跟家人大吵一架后,她跑去韦兆科家,直截了当地跟他说:“兆哥,这辈子除了你,我谁也不嫁!”韦兆科沉默着,心却在流泪……

生死边缘一逃再逃

“蜜蜂爱人”呵护他向命运说不

过完年回到广州后不久,韦兆科发现身体产生了抗药性,阵阵剧痛开始从四肢和脊背扩展到五脏六腑!到医院一检查,他的病情再次恶化,腰椎关节有粘连的迹象,这意味着几年前医生的预言将要成为现实!他仰天一声长叹,耳边也仿佛听到了死神的脚步声……

1997年3月底,韦兆科第二次出走,给李爱元留下了一封诀别信:“……元妹,我要去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安静地了此残生,请你不要再去找我,也不可能找得到我……在我最绝望的时候,有你如此深深地爱过我,对我此生来说已经足够!谢谢你的爱!可惜命运剥夺了我爱你的资格,我甚至不能轻轻弯一下腰,吻一吻你的脸颊……”李爱元捧着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哭了一遍又一遍。她心中一阵阵刺痛:人海茫茫,无依无靠的他能去哪里呢?她咬着牙下定决心:“兆哥,我不会让你这样离开我,就算你躲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把你找出来!”李爱元马上向厂里请假,四处托人打听寻找。直到1997年7月初,李爱元终于从老乡那里打听到韦兆科在广东吴川县,于是风尘仆仆地赶了过去。在一个偏僻荒凉的深山,一间简陋的村舍里,李爱元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兆哥。此时的韦兆科正躺在床上,几近绝望,他全身已经开始僵硬,剧烈疼痛令他行走都很困难。

原来,离开广州后,无处可去的韦兆科到茂名投奔一位他美术学校的同学,这位同学介绍他去自己的吴川老家静养。看到李爱元,他消沉地说:既然命运已经注定,那我宁愿远离尘世的烦恼,在这里安静地离开……李爱元听了肝肠寸断,她哭着对他说:“不,兆哥,现在还不是谈生死的时候,我相信世界上一定有药可以治好你!从今天起,我只做一件事,就是陪你去找药,就算走遍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你跟我回广州,我不会再让你离开我了,因为我爱你!”面对这份浓情蜜意,韦兆科今生如何能辜负!韦兆科坚定地回应:“元妹,我答应你,我再也不逃了!哪怕我的生命马上凋落,我也要像昙花一样,绚烂地为你绽放。”

很快,两人回到了广州。这时,王圣堂的张主管向他们提供了一个好消息:广州龙洞树木公园有一位蜂疗师,用蜂针治好过很多顽症。李爱元马上带着韦兆科找到这位叫梅叔的资深蜂疗师,了解“蜂疗”。

原来,蜜蜂的蜂针液味辛、苦,性平,功能袪风通络,化瘀止痛,抗过敏,降血压。蜂针疗法是利用活蜜蜂尾部蜇针,运用针灸原理蜇刺人体穴位,兼有针、药、灸3种作用。强直性脊柱炎因寒湿外袭、湿热浸淫、淤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蜂疗正对症。韦兆科却半信半疑——这病发作时那种生不如死的感觉深入骨髓,他并不指望小小的蜂针螫几下能将自己带离苦海。那天,梅叔当场为韦兆科扎蜂针,李爱元就在一旁认真仔细地观看:只见梅叔先用镊子夹出活蜜蜂,在他身上找准相应的穴位,先扎了一针,十多分钟后见韦兆科没有蜂毒过敏反应,又接着在他身上加刺了两针。

接受蜂疗的第一天,韦兆科感觉背部的疼痛症状有所缓解。治疗到了第三天,竟然能睡一个踏实觉了,以前,晚上无论如何也睡不安稳,不时从疼痛中惊醒!这是一个希望的信号,让韦兆科信心陡增!

因为龙洞离住处很远,为了方便治疗,李爱元干脆辞了工作,带着打工的积蓄当生活费,和韦兆科一起搬到龙洞树木公园附近的山上。蜂疗期间,韦兆科只要身体撑得住,就跑去公园苦练画技,而李爱元自告奋勇当他的模特。此时正值春季,公园繁花盛开、四野葱翠,这也仿佛给韦兆科的生命荒野带来了绿意盎然的生机。那阵子,韦兆科以公园风光为背景,以李爱元为主题,以飞舞的蜜蜂做陪衬,创作了一幅油画作品:画中的李爱元是古装仕女的形象,娴静端庄,神韵非凡,美不胜收。他给这幅画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女神》。李爱元笑着问韦兆科:“为什么叫《女神》呢?”韦兆科认真地说:“因为,你就是我心中的女神!”

这下,李爱元眼里饱含着幸福的泪!这一次,韦兆科之所以能如此勇敢地向她表达爱意,是因为三个月的蜂疗让他全身疼痛的症状大大缓解,行走自如了。去医院复查,发现病变部位已被修复了不少,连医生也惊异不已:“真了不起,小小蜜蜂竟然让人起死回生!”

20万根爱的蜂针

破除魔咒挺立命运之巅

一天,梅叔突然把韦兆科和李爱元叫到跟前,送给他们一本中医书,说道:“我家里出了变故要处理,不能再帮你治疗了。小韦恢复情况很好,你们可以回家自己做后续治疗了!有不懂的,就钻研这本书吧!”1997年10月,韦兆科和李爱元返回广西农村老家。为了方便韦兆科继续治病,李爱元以准儿媳的身份住进了韦家。重拾信心的韦兆科开了一家画室维生。

由于韦兆科自己够不着自己的后背,必须由李爱元帮他螫针。李爱元依照梅叔的指点和书里的介绍,慢慢摸索着做治疗。第一次扎蜂针前,李爱元担心出岔子,便先在自己的手臂上做试验。可是她没经验,几次都没扎到位置,她的手臂青肿一大块,又疼又酸又痒,她咬牙坚持。终于,在反复扎了上百次后,李爱元的技法越来越娴熟了。给韦兆科治疗时,李爱元慎之又慎。为了确保找准穴位,她在韦兆科背后用圆珠笔做密密麻麻的记号,然后按梅叔教的顺序螫针。村里人见到之前还在死神阴影中挣扎的韦兆科,竟用小小的蜂针治疗变得好转,无不啧啧称奇!

韦兆科每天要用掉50到60只蜜蜂,为了抓到足够的蜜蜂,李爱元每天很早出门,到乡野花丛中捉蜜蜂,一抓就是大半天,累得她全身酸麻。这么个捉法,晴天还好,如果碰到下雨天,一只都捉不到,有时甚至有生命危险。一次,李爱元爬到三米高的开满花的龙眼树上捉蜜蜂,一不小心从树上摔了下来,幸好中途有树枝挡了一下,才没出大事。但她的脸上还是被树枝划出一道道擦痕,脚也扭伤了。这下可把韦兆科吓坏了,劝她别再出去捉蜜蜂了,可是她摇头笑笑说“没事”,第二天就又一瘸一拐地出去捉蜜蜂了。

想到每天外出捉蜜蜂不是长久之计,李爱元又决定自己养蜜蜂!可她完全没有养蜂经验,一开始,她经常被蜜蜂螫得鼻青脸肿。但李爱元没有放弃,不断摸索饲养经验,还到南宁找养蜂专家学习养蜂技术,很快她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养蜂专家。

一天,李爱元从电视上看到国际知名蜂疗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房柱的报道,得知新鲜蜂王浆含有丰富的乙酰胆碱,有益人体神经系统的保健和康复。于是,她让韦兆科拜房教授为师学习。随即,每天针刺之后,李爱元就让韦兆科服用一小盏蜂王浆。一开始,韦兆科喝鲜蜂王浆时,觉得味道很怪,发腻恶心,吃了几天就不想吃了。李爱元每次收集蜂王浆时,就让韦兆科在旁边看。为了取50克的蜂王浆,得花一个上午的时间。知道取浆如此艰难,韦兆科一阵内疚,就再也不抗拒蜂王浆了。而蜂针和蜂王浆的双重治疗,让韦兆科受损的脊椎和神经系统得到很好的修复。

李爱元悉心饲养着蜜蜂,渐渐地和它们成了朋友。每天,成千上万只漫天飞舞的蜜蜂,清晨从蜂巢出发,傍晚迎着夕阳中归巢。而她就像一个美丽的仙女,翩跹其间。而这一切,韦兆科看在眼里,他的脑海里浮现出绝妙的构想:继续让李爱元做模特,又以乡村景色和蜜蜂为背景,先后画了三幅油画,与此前画的那幅李爱元画作组成了《女神》系列。后来,这组作品被众多人士惊叹为艺术和人情交融合一的杰作,被新加坡的一家艺术馆斥巨资收藏。

李爱元用满腔的挚爱,用神奇的蜂针与肆虐的病魔长期鏖战,使韦兆科一再突破当年医生病情恶化的预言!2003年4月,螫扎了10万多蜂针,服用了几十斤的蜂王浆后,韦兆科疼痛症状越来越轻,连僵硬的脊背和四肢也变得灵活了。他去医院复检,医生连呼奇迹,称韦兆科有望痊愈,结婚也没有问题!这年五一节,韦兆科和李爱元举行了婚礼。婚后,李爱元依然不敢大意,继续经年累月地给韦兆科进行蜂疗,每天50多针,每一针,都饱含着一个妻子对丈夫最深挚的爱!在妻子的悉心照顾之下,韦兆科身体越来越好,他们有了可爱的儿子,越来越幸福甜蜜。

韦兆科的生命奇迹和爱情传奇,成为了当地一段佳话。一些患有风湿、关节炎等顽疾的乡亲纷纷找他们做蜂疗,夫妻俩也乐于帮忙。慢慢地,李爱元和韦兆科成为当地名闻遐迩的蜂疗专家。去他们那里螫针的患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当李爱元夫妻俩螫完针,他们都会小心翼翼地把蜜蜂的尸体放进一个专门的小盒子。面对旁人诧异的目光,他们这才解释道:小小的蜜蜂,是他俩通向幸福的钥匙,是用它们的牺牲换来了韦兆科的重生,他们对蜜蜂心怀感恩……

2010年,38岁的韦兆科,已突破当初医生预言的生命极限两年!至此,李爱元累计在他身上螫过的蜂针逾20万根,他累计服用的蜂王浆价值超过10万元,而这些是经由一个美丽姑娘的手,以几毫克几毫克的分量,一点一滴收集而来,这里面包含的爱,岂是用钱可以衡量?这时,韦兆科的身体终于完全康复,不再需要做蜂疗了!作为对抗强直性脊柱炎这个世界性顽疾的举世罕见成功病例,韦兆科多次应邀到高校做关于蜂疗的演讲,并受邀到澳门、马来西亚等地参加国际蜂疗大会,通过自身治愈顽疾的经历,给众多病友带去战胜病魔的信心!在爱情的滋润下,韦兆科的创作也进入了井喷期,在书画界声名鹊起。他的多幅作品参加广西区内外画展并获奖。基于他的卓越成就,他以一个农民的身份当选为马山县政协委员。

2013年8月,他的油画作品《密云水库往事》入选由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习仲勋诞辰100周年全国大型书画展”,随即在全国巡回展出。不久,他被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广西一家影视公司获悉韦兆科的传奇经历后,决定拍摄电影《如山的爱》。2013年12月初,李爱元和韦兆科出席了电影的开机仪式。那天,剧中有一场戏,扮演韦兆科的演员弯下腰深情地亲吻妻子,说:“谢谢你给了我新的生命!你是我的女神,我的‘蜜蜂爱人’……”镜头之外,李爱元轻轻捅了捅韦兆科,悄声说:“影片中的你好肉麻!”两人会心地对视一笑。不远处,一群可爱的蜜蜂在南方暖冬的阳光下,绕着蜂箱嗡嗡飞舞,仿佛吟唱着生命的赞歌……

编辑/杨俊枫 周星

(来源《知音》上半月版2014第7期,独家版权,严禁转载,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