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孤单的异乡人(偏爱流浪的孤独异乡人)

安慰孤单的异乡人(偏爱流浪的孤独异乡人)(1)

安慰孤单的异乡人(偏爱流浪的孤独异乡人)(2)

安慰孤单的异乡人(偏爱流浪的孤独异乡人)(3)

乘火车坠湖而死的祖父、守卫家园的祖母、自杀的母亲、流浪的阿姨……曾经形影不离的两姐妹最后选择了怎样不同的人生?

众多颇具才华的文学出版人,集聚鸡尾酒派对,偏执和苛责的牢骚声此起彼伏。可谈及玛丽莲·罗宾逊时,却一片赞美。“她可真是个天才!”,甚至有人钦慕她有“强大的心灵”。

玛丽莲·罗宾逊,仅凭人生的第一本小说《管家》(Housekeeping),就立即声名斐然,处女作成为文坛经典,《卫报》《时代》《纽约时报》都将其列入经典必读小说榜。但她却对此殊荣置若罔闻,转而去写不被注目的非虚构作品,直至24年后才提笔重写小说。

安慰孤单的异乡人(偏爱流浪的孤独异乡人)(4)

《管家》作者

然而,她的第二本小说《基列家书》(Gilead),一经出版,连获2005年普利策小说奖和美国书评人协会奖两大文学奖项,也引起了广泛反响,随后推出系列另两部获英国橙子小说奖的《家园》(Home)与获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的《莱拉》(Lila)。连颇有读书品味的奥巴马也被她强烈圈粉,最爱读她的作品。

虽然得到如此之多的殊荣和盛赞,她依然按照自己的步调生活。她喜欢在遛狗的时候读诸如狄更斯、梭罗之类的已故作家经典,极度讨厌闲聊,有时在窗户前沉思踱步,有时在做饭时读笛卡尔。

她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有说服力,有见地,怀着接近天然的真诚。正如奥巴马所说,他想了解那些关心民主、人类命运的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由此,他和玛丽莲·罗宾逊开始了他为政期间的第一次对谈。2012年,奥巴马亲自为她颁发国家人文奖章。一位总统由喜爱一位作家的作品继而与她成为挚友的故事,总能成为口耳相传的佳话。

安慰孤单的异乡人(偏爱流浪的孤独异乡人)(5)

奥巴马与玛丽莲·罗宾逊对谈

在众多作品中,《管家》是玛丽莲·罗宾逊非常珍视的,这本书也为她以后的写作奠定了基调和主题。

安慰孤单的异乡人(偏爱流浪的孤独异乡人)(6)

不同版本的《管家》

这部小说以偏僻村庄指骨镇(Fingerbone)潋滟的湖光山色,融合了精省的文字、诗意的韵文、强烈的情感、优雅的幽默,以及大量的典故与暗喻,讲述了一段偏爱“流浪”、寡言敏感的三代女性的传奇故事

安慰孤单的异乡人(偏爱流浪的孤独异乡人)(7)

[美]玛丽莲·罗宾逊 著 张芸 译

2017年6月出版 精装

她笔下的女性,以各种各样的不圆满打破了人类的常态,形成一种改变。这本书与如何维持家庭无关,恰恰相反,它说的是无常。它关注那些无法与一个地方,一个目标,一种路途或他人产生联系的人;关注那些在传统之外,试图过着一种没有他人帮助的生活,甚至没有察觉她们带领了这种生活方式的人。

安慰孤单的异乡人(偏爱流浪的孤独异乡人)(8)

《管家》剧照

她们是偏爱孤独与流浪的人,注定“一旦踏上流浪这条路,就难以想象还有别的选择”。

因婚姻而产生交集的三代女性

安慰孤单的异乡人(偏爱流浪的孤独异乡人)(9)

《管家》剧照

“我叫露丝。我和妹妹露西尔一同由外祖母西尔维娅·福斯特太太抚养长大,外祖母过世后,由她未婚的小姑莉莉·福斯特和诺娜·福斯特接手,后来她们跑了,照管我们的人变成她的女儿西尔维·费舍太太。

在这几代长辈的轮替中,我们始终住在同一座房子里,我外祖母的房子,建造者是她的丈夫埃德蒙·福斯特,他在铁路局工作,在我尚未出世的多年前就已撒手人寰。是他让我们落脚在这个不宜居住的地方。”

讲述者露丝和妹妹露西尔,自母亲海伦死后,经由外祖母、两位姑婆、姨妈西尔维照看。四个女人因夫姓、婚姻而产生联系,因血缘而哺育。男人虽然是她们的桥梁,但除开篇第一部分的前四分之一讲述了外祖父的故事外,没有一个男人正面出现过,只有女人和小女孩在这本书里鲜活生动。她们因指骨镇、指骨镇的房子,与两位小孤女朝夕相伴。

小说中虚构的指骨镇是隐匿在美国中西部之间的众多乡村中的一处。指骨镇有着“广袤的山水、恶劣的气候”,这里经常遭受洪水的侵袭,当大水退后,坟墓下沉,“看起来似有几分像凹陷的胁部或空洞的肚皮”。

安慰孤单的异乡人(偏爱流浪的孤独异乡人)(10)

美国爱达荷州的一个城镇

两位小孤女从未谋面的外祖父,在铁路局工作,“一次,在从斯波坎办事归来途中,他的人生和职业生涯在一场引人注目的出轨事故中走到了尽头”。没人看到事发的经过。唯一两位幸存的目击者也因为天黑得不见五指和闲聊的行为,遭到否定。

外祖母成了寡妇,外祖父去世的那年冬天,莫莉十六岁,海伦十五岁,西尔维十三岁。外祖母对遭受的一切隐忍不语,“她相信,将来某个时刻,她会和我的外祖父相遇,重新开始他们的生活,不必为钱发愁,气候更加温和”。长大后,大女儿莫莉远赴中国,海伦远嫁另一个城市,而西尔维成为城市的流浪者。

母亲海伦的婚姻没有得到外祖母的祝福,她和一位斯通先生私奔,在内达华结了婚。两位小孤女并没有看过她们的父亲,母亲带着她们在城市的公寓里生活了几年,便领她们回了外祖母的家里。母亲海伦在外祖父出事故的地方坠崖,而这究竟是不是一场自杀,两位小孤女各有不同的看法。

“有时我们会努力回忆母亲,可分歧的地方越来越多,甚至为了她长什么样而吵起架。

露西尔的母亲整洁有序、活力四射、明白事理,是一位孀妇(我从不知道或她未能表现出来),丧生于一场意外。

我的母亲过着一种严格简化、局限的生活,那不可能要求她投入大量注意力。照料我们时她不冷不热,让我觉得她也许本喜欢更孤独的生活——她是抛弃者,不是被抛弃的那个。

至于飞入湖里那件事,露西尔宣称是车子卡住了,海伦加速太猛,导致失控。倘若是那样的话,她为什么把我们留在外祖母家,还有我们的所有行李?她为什么驶离公路、把车开到草地中央?她为什么不只把自己的钱,还连手袋一块儿给了帮助她的那些男孩?露西尔指责过我一次,说我试图为西尔维辩护而诋毁母亲。”

两个小女孩的被她们的母亲抛弃时还很小:母亲把露丝和露西尔安顿在有遮篷的门廊的长椅上,还有一盒全麦饼干,以防止她们吵闹不安。

露丝说,“我们从她腿上滑落,和那些富有责任感、大力主张规矩和平衡饮食的杂志一样。”接着母亲嘱咐她们“等待”,“母亲在我等她的时候撇下我,使我养成了等待和期许的习惯,让眼前的每个时刻因其不包含的东西而显得无比重要。”

书中没有明确的年代描写,只能从她们常看的杂志或模糊的事件推测出大概的时间。故事由季节的变化而推动。小镇有时洪水泛滥,有时潮湿阴冷。四季的天空和湖面呈现细微的差异。

安慰孤单的异乡人(偏爱流浪的孤独异乡人)(11)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两位小孤女随后被两位姑婆照看,姑婆们离开住了一辈子的宾馆地下室,从另外一座城市赶来尽责。但露丝却感受到,指骨镇房顶的积雪导致“我的姑婆忧心忡忡,不得安宁,她们习惯了砖砌的楼房,习惯了住在地面以下”。

姨妈西尔维一来,姑婆们就迫不及待地回去了。

偏僻水乡指骨镇里的怪女人

安慰孤单的异乡人(偏爱流浪的孤独异乡人)(12)

《管家》剧照,西尔维

《管家》向我们呈现了一个面向,一个远离他人的女人,冒昧地过着一种让旁人感到怪异的生活。这个女人叫西尔维,《管家》里的主要角色,随后来到指骨镇照顾着两个正值青春期的姐妹。

两位小孤女对于姨妈西而维的到来是喜悦的,但同样伴有不安,她们害怕姨妈西尔维的离弃,怕她像神奇般出现时那样,神秘地消失。西尔维“极少脱去外套,她讲的每个故事都和火车或汽车站有关”。西尔维喜欢讲故事,“给我们讲那些她略知一二的人的故事”。

安慰孤单的异乡人(偏爱流浪的孤独异乡人)(13)

图片来源于网络

露丝说起西尔维所讲的众多故事中的一个:

“有个星期天,西尔维和一个叫阿尔玛的人坐在奥罗菲诺郊外木场的一堆松木板上,等待日出,等待种种惊恐过去,鸟儿忽地从林中蹿起,狗汪汪吠叫。是风,阿尔玛说。风像猎人一样可恶,没有一次面目相同。夜晚,风潜退到动物徘徊下崽的山中,白昼降临前,再度袭来,带着血的味道。‘那是鸟儿受惊的原因。’西尔维向我们断言,因为她从未见过日出时鸟儿不率先蹿起、大声发出它们能有的警告。”

每次西尔维走出房子,两位小孤女都认为她不会再回来了。她们穿上衣服跟随西尔维。西尔维的行踪出人意料。她并不总在屋子里睡觉,有时一个人在公园长椅上睡觉,而且多半不脱鞋;天气暖和时,西尔维把被褥和枕头搬到外面,睡在草坪上。

西尔维喜欢坐在黑暗中,“享受傍晚的时光,”她如此解释。她曾带露丝去看美丽湖边破旧的房子,这是她们鲜少的几次同行中的一次。她们在自己的房间里观察着外界,由于地势和山谷的影响,太阳从未洒进房间或晒到地板上。

西尔维来后的第二年春天,给两位小孤女买了穿去学校的鞋子,“带亮片的蓝色平绒芭蕾便鞋”。露丝说,“对西尔维而言,事物的衰败始终是新奇的意外,失望不是用来流连的。”“她把积攒看作持家的核心”,因而总是喜欢收集旧报纸,堆积用肥皂和热水洗去标签的马口铁罐头。

西尔维的怪异行为让妹妹露西尔难以忍受,西尔维的行为明显是游民的习惯,触犯了露西尔的分寸感。“露西尔有个手帕交,叫露赛特·布朗尼,她对她既畏惧又崇拜,不停幻想自己透过她的眼睛看待一切。这些假想的非难,令露西尔苦恼受伤。”渴望被认可与接受的露西尔,寻求家政老师的帮助,最终与家庭决裂,并期待有一天,会离开偏僻的小镇,去波士顿或是什么别的地方。

安慰孤单的异乡人(偏爱流浪的孤独异乡人)(14)

《管家》剧照,露丝与露西尔

露丝心思细腻,总是适应他人,很少被人注意,她适应任何人给她传递的情绪,她忠于姨妈西尔维,“我既害怕又疑心西尔维和我是同一类人,等待她来认领我”。露丝是更贴近自然的人,她更需要心灵的接纳和依赖。县治安官注意到了姨妈的奇怪行为,就在当晚,她和姨妈西尔维烧掉了房子,逃离了指骨镇

安慰孤单的异乡人(偏爱流浪的孤独异乡人)(15)

这是一个略显忧伤的故事。玛丽莲·罗宾逊给出我们另一种可能,如何保持一个家庭的完整?对于那些注定被放逐的“流浪者”,对于曾有不同寻常经历的人,我们该予以何种态度?

“美好的意愿、日常生活甚至生命中别的人,都无法恒常如一。唯有与过去和解,才能获得永恒的平静。”

这是一种对待人生的超然态度。

文|Cool Breeze

编辑 | 不二斋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购买《管家》。

安慰孤单的异乡人(偏爱流浪的孤独异乡人)(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