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载114颗各型卫星(给我们提了个醒)
据中新网报道,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公布了长光卫星公司的新目标:在实现了卫星的批量化生产后,“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的在轨卫星数量将增至300颗,具备每天24小时覆盖全球一次的能力。就在近日,该公司又有5颗卫星被运往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期发射,发射成功之后“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的在轨卫星将达到75颗。
(新一批五颗“吉林一号”卫星举行出征仪式)
此举引起了外媒的极大关注。美国《太空新闻》网站等专业媒体称,美国“星链”等商业卫星在俄乌冲突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给中国人提了个醒。在那之后,包括长光卫星在内的中方卫星公司或相关机构,大大加快了发射商业低轨道卫星的速度。
美媒称,《解放军报》在俄乌冲突发生2个月后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指出美国Maxar和Black Sky等商业遥感卫星公司,向乌克兰提供了俄罗斯军队在战场上的卫星图像。
美媒评论称,美国近年来一直在“推动所谓的“太空韧性”建设,试图模糊军事和民用领域之间的界限”,将商业实体带入太空军备竞赛,以加强其在太空中的主导地位。文章还指出,美国签署了100多项空间态势感知协议,试图建立一个“空间北约”联盟。在近期美国举办的第37届空间研讨会上,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GA)和国家侦察局(NRO)都宣布加速了商业卫星的军用化的进度,已经使用了至少200颗西方商业遥感卫星,成立了一个情报部门专门向乌克兰军方提供太空军事情报。俄罗斯军方高层在不久前向俄罗斯电视台抱怨称,俄罗斯目前没有多少军用侦察卫星,而他们的对手拥有“几百颗”西方国家的卫星提供情报。
(美国Maxar公司的成像卫星拍摄的乌克兰战场照片)
需要指出的是,西方商业遥感卫星提供的情报不仅仅是可见光照片,还包括红外线照片、多光谱照片,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照片,以及电子信号情报。另外以美国Space X公司的“星链”星座为代表的通信卫星也在战争中对乌克兰军方的帮助很大,提供了类似军用数据链的能力。而且由于技术的发展,现代商业低轨道遥感卫星提供的照片清晰度已经媲美冷战期间超级大国发射的大型军用卫星,比如,美国Maxar公司的照相卫星在经过软件升级后,据称能够提供最高达到0.15米分辨率的卫星照片。
西方商业卫星在俄乌战争中的成功应用,已经改变了美国新一代军用卫星的设计思路。这些商业卫星的特点是:
1.全都在距离地面200-2000公里的低地球轨道运行,比传统的中高轨道大型军用卫星距离地球近,因此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清晰度的照片。
2.数量众多。由于低地球轨道卫星每大约90分钟就会绕地球一圈,因此在地面任何一点的过顶时间都只有10分钟左右,为了保证持续的侦察能力,必须有大量卫星接力侦察。
3.体积小巧,成本低廉。绝大多数商业遥感卫星的制造和发射成本都在几十万美元数量级,比动辄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的大型军用卫星便宜得多。一般反卫星导弹的成本在几百万美元一枚以上,这导致使用反卫星导弹来打这些商业遥感卫星是件十分赔本的事情,再加上数量众多,实际上不可能。
(美国卡佩拉卫星公司提供的乌克兰战场SAR雷达成像卫星照片)
正因为商业遥感卫星的这些特点让俄罗斯无可奈何,美国未来的军用卫星星座也将走小型化、低轨化、大量化、廉价化的路线。这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过,美国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长光卫星就是一例。长光卫星在今年5月份曾经表示,在5月4日发射8颗卫星后,吉林一号星座每天可以重访地球上的任何地点17至20次。在几年前长光卫星曾经提出过的远景目标,是拥有近140颗卫星同时在轨运行,进而具备对全球任意地点10分钟以内的重访能力,然而在10月27号的采访中,长光卫星表示目标已经变了,这仅仅是第一期的目标了,预计在2023年底就能完成;目前该公司规划的二期目标是,在2025年底前,“吉林一号”星座将实现300颗卫星组网,具备每天24小时覆盖全球1次的能力。
(美国鹰眼360公司提供的乌克兰战场GPS干扰信号地图)
吉林一号星座通常提供分辨率在0.50至0.75米之间的全色图像。星座中的其他卫星具有视频、多光谱、多用途、红外和其他功能。总部位于北京的和德宇航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将吉林一号星座的将数据产品商业化服务。
对此,美国太空军行动部副部长大卫·汤普森表示:“中国正在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建设和部署太空能力。”他补充道,在短短五年内,中国部署了260多颗成像卫星和约50颗导航卫星。“中国的太空能力仍然不如我们,但中国确实做得非常好。因此,我们必须假设中国在这方面是同级竞争对手。”
在美国的单方面作用下,新的太空竞赛实际上已经开始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