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知其可(2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尊敬的诸位学长,大家好! 《论语 为政第二》 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人无信不知其可(2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

信,诚信,信用,信心。八德之中有“信”,五常之中有“信”,是人人本具的性德。如果缺少了,哪怕是一点点,都会有严重的危害,危害了谁?危害了自己。 孔老夫子用了一个譬喻,形容“信”的重要跟关键。“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大小车皆有辕,以为牛马引车之用。辕端接一横木,此横木在大车名为鬲,在小车名为衡。辕端与横木相接处,各凿圆孔相对,以金属物贯穿之,使辕端与横木能活动自如。此金属贯穿物,大车称为輗,小车称为軏,是大小车行动之关键。“无輗”,或“无軏”,空有架子,寸步难行。人失去了信,“人而无信”,也会寸步难行。 很多人认识不到这一点,忽略了“信”的关键,以为无关紧要。为什么人际关系紧张?为什么事业发展受阻?为什么学习没有进步?原因之一,“人而无信”。说话信口开河,“改天请你吃饭”,“有空常联系”,做事虎头蛇尾,本来是想建立良好的关系,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失信,结果变得很疏远。 从小到大,我们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小孩子觉得好玩,或是觉得自己聪明,一次又一次失信于人。当有一天他讲的是真话,希望大家帮助他,因为“人而无信”,没有人愿意帮助他,自己也遭难了。我们有时候像不像那个小孩?这个话虽然有点重,但值得我们思考。因为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我们有太多容易忽略的言语跟行为,让别人对我们的信任一点点丧失。当有一天您真的需要大家帮助时,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您。那时会不会失望难过,会不会怨恨别人?会的。是不是别人都没有情义?不是。如果别人是谁都不帮助,那可能是没有情义。那为何他愿意帮助别人,不愿意帮助你?可能是我们常常失信于人。是不是很重大的事情呢?不一定。一句话,一件小事,看起来不起眼,好像“輗”,“軏”,很小,但是作用很大。别人对我们的印象的建立,不是一开始的第一印象,而是跟我们相处的过程中,一起做事的过程中,一起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我们先不谈他是不是很诚信,是不是值得信赖,而是我是不是诚信,我是不是值得信赖?不是他信用不好,他也不诚信,那我干嘛要对他诚信。那他寸步难行,前途一片渺茫,我们愿意陪着他。没有这个道理。 很多事情不是要经历过“狼来了”之后,才体会深刻。没有圣贤的教诲的学习,很难知道真正的原因,很多人在经历“狼来了”之后,不反省是自己失信,反而怪罪别人。或者变得更加狡诈,变得更善于伪装,结果一步一步走进自己挖的陷阱之中。 还有人为了不让别人觉得自己不诚信,不怎么说话,或是说话模棱两可,让人不了解他的见解或主张。做事情都给自己留下很多退路,好像很灵活,实际上很滑头。这样他自以为是万无一失,殊不知被明眼人一眼就看穿了,这样的人更狡猾。 我们应当“人而有信”,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好感,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帮助。如果别人对你的印象不好呢,别人不愿意帮助你呢,你还讲诚信吗?要讲诚信。不要为了一点眼前的利益,失信于人。如果实在是不得已而失信于人呢?没有关系,诚心的向人承认错误,别人会看到我们的诚意,获得谅解。不要再去找那些牵强的藉口,让人们对我们失望。

人无信不知其可(2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

孔老夫子教导我们,“欲人之信己,则微言而笃行之。笃行之,则用日久。用日久,则事著明。事著明,则有目者莫不见也,有耳者莫不闻也,其可诬乎?”,我们所说的跟所做的要相应,哪怕之前别人对我们有误会,有错解,都会对我们有所改观,都会慢慢对我们有信心。不论我们在哪里,我们做什么,会获得愈来愈多的人信任跟支持。 祝大家“人而有信,畅通无阻”![握手][握手][玫瑰][玫瑰]

本分享摘自江南书院马涛 老师2018年02月25日星期日 论语分享,感恩大家的阅读!感恩马老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