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牛津数学博士(23岁嘤嘤在英国②)

26岁牛津数学博士(23岁嘤嘤在英国②)(1)

第148位真实人物采访

执笔人:N

叙述人:嘤嘤

如果有一天,我在某个领域的金字塔尖,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我想这么介绍自己:不会跳舞的博士生不是好科学家。

在不着边际的迷雾中探寻真理,在道阻且长的旅途中翩然起舞,这是我的人生写照,也是千千万万个你的写照。

26岁牛津数学博士(23岁嘤嘤在英国②)(2)

2018年,我拿到了剑桥大学的offer,开始读博。

我的研究领域是微生物燃料电池,简单来说,就是运用自然界中藻类的光合作用发电。这项前沿高端科技,还结合了很多纳米材料和半导体相关领域的制备与测试技术,使得燃料电池在微生物层面有所突破。最近我也一直在准备相关文章,希望成果可以早日发表。

26岁牛津数学博士(23岁嘤嘤在英国②)(3)

26岁牛津数学博士(23岁嘤嘤在英国②)(4)

⊙受访者供图

我现在的导师Prof.Adrian Fisher,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教授,他十分看好未来中国在科技成果上的转化,并与中国各个高校和科研院所有着深入合作。特别感谢他给予了我充分的学术自由和支持,以及很多在电化学专业领域上的建议,这些都为我之后的学术道路奠定了基础。

Adrian Fisher刚被评为professor时,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们还在微信群里讨论,如何为他庆祝职业道路的晋升。师姐们准备了购物卡,让我帮忙购买鲜花和蛋糕,在例常组会结束后,我们接通了国内师兄师姐们的电话,一起隔着屏幕分享喜悦。

26岁牛津数学博士(23岁嘤嘤在英国②)(5)

26岁牛津数学博士(23岁嘤嘤在英国②)(6)

⊙受访者供图

导师每次去中国,都会有师兄师姐们的陪伴,这些师兄师姐们从02年开始,便陆续进入课题组学习,彼此帮助,一起成长。他们既是导师学术荣光的见证者,回国后亦成为了相关领域里举足轻重的人物,通过参考他们的职业发展道路,我也受益匪浅。

我的室友是一位来自埃及的博士后,她做饭总会替我留出来一份、会非常耐心地陪我聊天、听我讲生活中的困惑……就如同我的亲姐姐一般,亲切而贴心。她经常凌晨三点起床开始工作,这认真且拼工作的态度,也常常激励着我,让我在学术道路上更加努力。

26岁牛津数学博士(23岁嘤嘤在英国②)(7)

26岁牛津数学博士(23岁嘤嘤在英国②)(8)

⊙受访者供图

每一个毅然扎根科研土壤的人,或许都曾有过这样的时刻——被充斥着公式模型的生活包裹得喘不过气来。但无论土壤贫瘠还是肥沃,都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浇灌。我想我是幸运的,从良师到益友,从学术到生活,我的剑桥求学之旅,总有温暖和光,陪伴着我前行。

26岁牛津数学博士(23岁嘤嘤在英国②)(9)

剑桥大学有一个由热爱古典舞和韩舞的朋友们成立的社团——剑桥东方舞社,舞社除了为剑桥大学华人春晚提供节目,每年临近春节时还有自己的dance show。

26岁牛津数学博士(23岁嘤嘤在英国②)(10)

⊙受访者供图

在剑桥的博一和博二,每年dance show我都会参与4个节目的排练,基本都是跳kpop。但那时我还没有进入舞室系统学习,只能先看视频自己扒舞,然后和朋友一起学习再进行录制。如今回看当时录制的视频,就会发现很多别扭的地方,那会儿我也算是剑桥跳舞最好的几个人之一,但比起专业舞者还是相差甚远。

Adrian Fisher非常信任我的沟通能力,经常让我负责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的谈判。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他第一时间联系海南大学的材料学院,让我回到中国,并派我去海南建立相关合作。在合作过程中我负责撰写和申请了一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于我未来的学术道路是一次非常好的尝试。在与海南大学合作的科研期间,我申请省自然科学基金后,开始重拾跳舞的爱好。

26岁牛津数学博士(23岁嘤嘤在英国②)(11)

⊙受访者供图

于是我去到了海口最好的舞室——北京TI(海南分店)。北京TI是全国最厉害的街舞工作室之一,每个月会派三位队员来海南。从2021年3月,我第一次上鹏妈的街舞课开始,就与该舞室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很喜欢当时派过来的老师成成和吴亮,以及5月来的老师,菁菁、谢风萦、野马和赖赖,这些老师里有不少人参加了国内的专业舞者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5》。在我心中,TI舞室老师的编舞风格都是国际上最流行的,且编舞的好看程度很难被其他的舞室超越。海南TI舞室的同学们也都非常棒,他们本科期间就已经开始在一些小舞室里代课。

26岁牛津数学博士(23岁嘤嘤在英国②)(12)

26岁牛津数学博士(23岁嘤嘤在英国②)(13)

⊙受访者供图

于我而言,跳舞是爱好,亦是寄托。科研的苦与乐,其实很难与身边人娓娓道来,当把每一次失败与成功,都化作汗水舞动,心中便会释然许多。研究终有出结果的那一天,但我生命的舞蹈永不谢幕。

26岁牛津数学博士(23岁嘤嘤在英国②)(14)

2021年,在海南TI我看到了自己与专业dancer的差距。从那以后,我几乎每天晚上七点都风雨无阻地去海南TI上两节课,再回到实验室和其他博士生们一起做实验。这段生活是我二十几年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因为跳舞时我可以什么都不用想。

26岁牛津数学博士(23岁嘤嘤在英国②)(15)

⊙受访者供图

一开始在海南TI跳的时候很不服气,因为以前一直觉得自己算是会跳舞的,可是在海南TI就发现自己不仅手脚不协调,而且似乎是跳得最差的那几个。我天生不服输,不喜欢做最后的那几个人,所以当时一直刷课的目的只是单纯不相信自己那么差。学习街舞的快乐是当你看到自己进步时,会发现所有的努力和汗水都是值得的,这种多巴胺带来的快乐会让人越来越想继续深入走进街舞的世界。

26岁牛津数学博士(23岁嘤嘤在英国②)(16)

26岁牛津数学博士(23岁嘤嘤在英国②)(17)

⊙受访者供图

由于我的街舞舞龄非常短暂,还不到一年半,我的学习道路也充满了挫折和挑战。在我刚去海南TI学习时,身边厉害的女生们都让我惊羡,而我从2021年3月到2021年8月,都是一副不开窍的样子。每两个月北京Ti会换三位老师来海南分店,从三月份开始教我的老师,五月份再次来到海南时,都夸赞我的进步惊人,但我身在其中不自知,反而经常质疑自己是否在进步。

26岁牛津数学博士(23岁嘤嘤在英国②)(18)

26岁牛津数学博士(23岁嘤嘤在英国②)(19)

⊙受访者供图

9月以后我经常出差去北京和上海,晚上没有工作时,我会去北京Ti和上海5KM刷课,在这些地方的进修让我认识了更多的编舞风格,见到了更多厉害的大神,且在街舞上得到很大的提升。11月回到海南以后,我又得到了几位老师的夸赞与鼓励,慢慢地让我在街舞上有了自信。

26岁牛津数学博士(23岁嘤嘤在英国②)(20)

⊙受访者供图

人生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愿意不断学习,看到每天进步的自己。我愿意辛勤雕刻,一点点去靠近那个更加理想的我。

#海外求学#留学故事##英国##女博士##世界名校#

湖南人在海外,真实故事,喜欢请点关注

欢迎私信投稿你的海外生活故事

记得点赞、转发和评论喔

/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

对访谈内容进行组稿编辑

26岁牛津数学博士(23岁嘤嘤在英国②)(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