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足的人生有三种表现(完满的人生外在成功)

作者:艾菲

公众号:艾菲的理想

01

前段时间,我看了曾经易趣网创始人,后经纬中国创始合伙人,再后来Evolve慈善基金会创办人邵亦波的一段视频,他说:

“当时的我,从外表上看是人生巅峰了,大家想要的东西我都有了,我29岁时把公司卖了,赚了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家庭很好,也有很多空闲。

我们花了六、七年时间在全世界玩了一圈,到一个地方就住一个月,不喜欢了就换个国家住。

这是大多数人做梦都想要的人生,我都有了,但当时的我并不满足,也不快乐,有种莫名的焦虑感,而且特别的孤独,对自己也没有自信。

事实上,我认识很多有钱人,其中有些现在已经特别有名了,家喻户晓的名字,但他们比起十几年前并不快乐。”

好惊讶啊:他都那么有钱了,怎么还不满足、不快乐,还总是焦虑、孤独、没自信?而且,那些有名的有钱人,与十几年前相比更不快乐?这怎么可能呢?

毕竟,在我们大多数人看来,“有钱 = 没烦恼”。

但其实,好的人生至少具有“内外”两个维度:即外在成功,与内在自得。

外在成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世俗层面的成功。

内在自得,说的则是精神由充实、平和而带来的自我满足感。

于是,根据外在成功与内在自得这两个维度,我画了一幅二维四象限图。

富足的人生有三种表现(完满的人生外在成功)(1)

02

1)左上象限 - 外在不成功、内在很自得

代表人物:庄子

庄子,大家都熟悉,他曾短暂为官,担任蒙县的漆园吏。

他的生活极为贫困,“住在穷街陋巷,困窘地织锦鞋为生,饿得面黄肌瘦”。

后来,楚威王听说他是个人才,就以高官厚禄去聘请他。

但对庄子来说,世间的荣华富贵“有如鸟雀、蚊虻从眼前飞过去一样”,引不起他的兴趣。

他没有去,而是继续过着精神富足,物质贫穷的生活。

如果从外在成功的标准看,在世时的庄子确实算不上是成功。

但如果从他的内在感受来看,他活得丰富满足、自由无忧、怡然自得。

2)右上象限 - 外在成功与内在自得兼有

代表人物:王阳明

王阳明,是明代大儒,“心学”创立者。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心无滞境”,就能看出他是一个获得了内在自得的人。

同时,王阳明还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略家。

当时宁王造反,震惊朝廷,但王阳明丝毫不慌,平定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前后用时仅四十几天。

之后,王阳明又以江西巡抚身份继续剿匪,再后来他官至中央兵部尚书、督察院左都御史,学生遍天下。

这些说的都是他的外在成功。

03

3)右下象限 - 外在成功、内在不自得

代表人物:曾经的邵亦波/张朝阳

1994年,当中科院、北大和清华在世界银行资助下连上互联网的时候,张朝阳就已经是麻省理工亚太区互联网联络人了。

1996年,海归回国创业的张朝阳,是中国最早将风险投资引入公司的人。创业不到4年,他的公司就在美国上市,一夜身价千亿。

他,显然是获得了外在成功的人。

但就在2011年5月,张朝阳去爬雪山,由于大脑缺氧,焦虑症爆发。

但其实,那次爬雪山引发的焦虑不过只是导火索,是他长期只关注外在成功,从未关注自己内在的一个集中总爆发。

之后,他焦虑、抑郁,精神上常常处于一种外人无法理解的恐惧状态。最后,他被确诊得了抑郁症。

后来,他开始寻求各种各样向内解脱的方法,包括出家修行。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已经走了出来,现在的他还开讲了《张朝阳的物理学课》。

但是,在曾经灰暗的岁月里,他的成功无疑只是外在的,他的内在痛苦不堪。

这类例子并不少见,我就遇到过几位这样的学员,作为企业家,他们获得了很大的外在成功,但内心却常痛苦不安。

4)左下象限 - 外在不成功,内在不自得

代表人物:大多数人

大多数人,都是外在既不成功,内在也不自得的人。

如果把这四个象限,进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句话:

1、一个只有外在成功却无内在自得的人,他的外在成功往往难以为继,因为内在无力支撑。

2、一个真正内在自得的人,他不会介意自己是否还能获得外在成功,相反,一切状态都不过是顺其自然罢了。

就像《孟子》中描述舜的那句话:“当舜还是一介平民的时候,他平静安心的过着平民的日子,等做了天子,他也同样泰然处之,仿佛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原本如此。”

3、如想获得外在成功,就千万不要忘记修炼自己的内在,从而让外在成功变得持续且满足。

总结下来就是:我们应该“内外兼修”。

04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既实现外在成功,又获得内在自得呢?

接下来,我将对这个问题进行剥茧抽丝的思考和分析。

首先,获得外在成功,是有条件的。

什么条件呢?

这个条件就是:你能给外在世界提供某种价值,且这种价值具有差异性,且外在世界在现在或不久的将来需要你提供的这种价值。

如果你能做到这点,你就能够得到与你提供价值相对应的报酬。从世俗层面来说,你得到的报酬越多,你的外在成功就越大。

可见,要想获得外在成功,就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 你能给外在世界提供某种价值
  • 你提供的价值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 外在世界在现在或不久的将来需要这种价值

比如:现在很火的直播带货,如果你通过直播卖出的东西,相比在其他平台上的购买,具有物美价廉的特点,那么,你就是在为外在世界提供某种价值。

但如果你带的货并不是大家需要的,或是大家若干年后才用得上的,那么你的直播带货就很难获得成功。

同时,如果你带的货与其他主播带的差不多,而且你与其他主播也没什么区别,你既没有罗永浩的名头,也没有董宇辉的真实,那么你提供的价值就不具有差异性,就会陷入竞争的红海,这样你的直播带货就很难获得成功。

所以,要想获得外在成功,三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

其实,在公司打工也是一样,如果你想获得升职加薪,也就是更大的外在成功,那你也需要具备这三个条件。

首先,你要能给公司提供某种价值。

比如:你是一个非常善于分析数据的人,所以你能帮公司对已有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从而提供商业决策的依据。

同时,你的公司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都很需要对已有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但是,在你们公司里,跟你一样做类似工作的人有好几个,大家水平也都差不多。

那么这时,你就不具备升职加薪的条件,因为没能满足第二条,也就是“你提供的价值要具备一定的差异性”。

但如果,你做的数据挖掘比其他人都更深,而且还能提供极具洞察力的报告,那在你的团队中,你就具有了一定的差异性。

如果,你不但能够做出这样的报告,而且还能用有条理有逻辑的方式展示给你的老板及其他部门的同事,那么你就具有了更大的差异性。

这时,你就能够得到与你提供价值相对应的报酬。从世俗角度来说,你得到的报酬越多,你的外在成功也就越大。

那么,如何才能满足这三个基本条件呢?

1)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想要满足第1和第3个条件,也就是“你能给外在世界提供某种价值,且它是外在世界现在或不久将来需要的价值”。

那就意味着,你得清楚地知道外在世界需要什么,尤其是它的深层需要是什么、它的客观规律是什么、它的底层逻辑又是什么。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准确判断出外在世界到底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什么是已经过气的,什么是未来必然的趋势走向,而只有给出准确判断,你才能够提供相应的价值。

2)如果,你想满足第1和第2个条件,也就是你能给外在世界提供某种价值,且你提供的价值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那你就需要深入全面的了解自己,从而知道你的独特价值所在,这时你才有机会去提供某种具有差异性的价值。

那么,从这段推理中,我们就能得出一个重要结论:

如果想要获得外在成功,你不仅需要理解外在世界的客观规律、深层需求、底层逻辑,从而知道应该提供何种价值去满足外在世界;

同时,你也要深入全面的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独特价值究竟是什么,从而对它进行深入挖掘,把它变成可以对外提供的具有差异化的价值。

做到这两点,你就有了获得外在成功的巨大可能。

05

说完实现外在成功的条件,再来说说获得内在自得的条件。

内在自得,说的是精神由充实、平和而带来的自我满足感。

如果你阅读了足够多的好书,见过了足够多不一样的人,就会发现,一个人如果能够超越人的普遍性焦虑和人性中固有的弱点,同时又能深入理解自己独特的特点,且能保持持续的身、心、脑的修炼,那么最终就会进入到这种精神状态中。

要想做到以上这些,就要满足两个条件:

  • 理解作为普遍的人,我有哪些普遍性的焦虑?我有哪些人性的弱点?如何超越?
  • 理解作为与别人不一样的个体,我有那些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给我带来了哪些不一样的需求?

1)对于条件1,可以从人的普遍性焦虑与人性的弱点给予回答。

  • 人都有哪些普遍性的焦虑?

我总结了六个:幸福与痛苦,爱与孤独,逆境与成功,死亡焦虑与生命承诺,自由选择与人生义务,生命的意义和无意义。

这些问题需要思考,也需要体验和探索,当你能够超越这些焦虑的时候,你就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内在自得。

  • 什么是人性?

孟子说,人性是人不得不如此的本质倾向。

什么是人不得不如此的本质倾向?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自我保存的倾向,也就是说,只要是人,我们就有在短期内追求生存和繁衍的倾向。

这样一种十分强烈的本质倾向,会让我们具有很多普遍性特点,主要包括四点:

  • 厌恶风险,追求确定性
  • 追求物质和财富
  • 在意他人的看法,害怕被孤立
  • 与他人对比、竞争,追求成功

这些作为人的普遍性的特点,会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烦恼和痛苦。

比如:因为厌恶风险,追求确定性,所以我们会有“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这个心态会让我们非但做不成事,同时还会造成很多痛苦,阻碍获得“内在自得”的可能。

邵亦波在视频里也曾提及,过去的自己总爱跟别人比,那时去参加一个会议,如果看到里面有比自己更厉害的人,就会很没自信,如果没有才会比较自在。

它体现的正是人性的弱点,即第四点 - 与他人对比、竞争,追求成功。

所以,如想获得“内在自得”,就要深刻理解我们身上具有的作为普遍性的人的弱点,并最终超越它们。

2)对于条件2,则需要从个体独特性方面给予回答。

大家一直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那么一个人的独特性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人的独特性具有多个面向,其中最重要的面向就是如下四个:

  • 你的天赋:每个人都有的自然而然反复发生的思维模式、感受和行为方式,同时,你的突出天赋可以在正确方法的指引下逐渐发展成优势,也就是你的真正擅长之处。
  • 你的核心价值观: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什么东西如果你失去了,就会感到人生不再有意义?
  • 你的深层热情:在你身体里燃烧着的海水也无法冷却的热情,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热情,究竟是什么?
  • 你的人生愿景:你这辈子究竟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什么样的人生是让你在临死前不会感到遗憾的? 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自己?

这就是理解自己独特性的最重要的四个面向。

可是,为什么理解自己的独特性对于获得内在自得非常重要呢?

想象一下,让其他人很满足很享受的某个工作,比如财务、数据挖掘,如果让你来做,你是否也能感到很满足很享受?

相信不少人的答案都是NO。

为什么?

因为你跟他不同,他的天赋、优势和深层热情,与你的天赋、优势、深层热情是不一样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所以,如果你从事的工作与他一样,那么你很可能会感到痛苦、烦闷、无意义,而他却可能如鱼得水,做得很high。

这时,你的内在就不会感到自得;相反,你的内在是难过的、煎熬的。

同样,如果让庄子入仕为官,终日与人尔虞我诈,他的内在还会那样充实满足吗?

显然不会,因为那些事会与他的人生愿景、核心价值观、深层热情等发生十分剧烈的冲突,从而让他陷入痛苦的泥沼。

但是,庄子毕竟是庄子,他太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想过什么样的人生了,所以他毫不迟疑的拒绝了来自王的邀请。

可见,获得内在自得的重要条件就是:深入全面的认识你自己,包括作为普遍性的人的特点与需求,并最终超越它们;同时,深入全面的认识你的独特性特点与需求,从而在人生中做出与之匹配的各种选择。

现在,如果把获得外在成功的三个条件,以及获得内在自得的两个条件合在一起看,就会发现,其实我们需要做的不外乎如下两件事:

  • 向外:深入认知这个世界的客观规律、深层需求、底层逻辑
  • 向内:深入全面的认识自己具有怎样的普遍性特点?并实现最终的超越;深入全面的认识自己具有哪些独特性特点?从而在人生中做出与之匹配的各种选择

最后的话

获得外在成功与内在自得的关键在于两点:

  • 向外:深入认知这个世界的客观规律、深层需求、底层逻辑
  • 向内:深入全面的认识自己具有怎样的普遍性特点?并实现最终的超越;深入全面的认识自己具有哪些独特性特点?从而在人生中做出与之匹配的各种选择

当你能真正做到这两点时,你离外在成功与内在自得,就近了非常大的一步。

祝你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艾菲介绍:思考力领域深度研究者、课程研发者、作者、讲者;《直击本质》书作者;“樊登读书”APP“高效思考力提升课”主理人。天赋优势领域深度研究者、课程研发者、讲者。国际教练协会(ICF)认证专业级教练(PCC);超过1300小时的CEO/高管教练&个人成长教练经验。前美国财富500强公司大中华区市场部负责人,“艾菲的理想”公众号创始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