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30个小时的卧铺火车感受(20多个小时绿皮火车硬座)

01

早晨6点左右,火车到站了,结束了22个半小时的硬座之旅,这一天好多朋友都在发消息关心我“累不累啊,还能不能熬住啊,补个卧铺啊”好像咱在受什么酷刑似的。

本来也是预想到晚上可能会很难熬,或许需要补个卧铺。但实际上,可能是这几年坚持健身,锻炼的身体倍儿棒了,要么就是十来年没坐过长途硬座,偶尔坐一次比较新鲜,总之这22个半小时坐下来,哪怕一晚上睡了都没三个小时,座位硌的屁股生疼,摇头晃脑睡的脖子也很不舒服,后来在我旁边打地铺的大叔又把我团团围住,但全程下来倒也没觉得丝毫的难熬,甚至还感觉霎是有趣。

买这个硬座是经过了一番“缜密”算计的。

以往这样的长途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飞机或高铁,绿皮车是完全不会进入考虑范围的,这回选择硬座,往好听了说,是想换一种体验,这几年消费降级之后,越来越不喜欢花钱买“舒适”,总觉得,那些“不舒适”似乎才更浸润着生活本身,生活的万般味道都在那里。

而真实的说法呢,就是省钱!我仔细合计了一下,高铁学生票七百多,硬座一百多,价格差600多块,时间差12个小时,这600块是家里老人好几天的工资,可以给我姐买好几个榴莲(她前几天说想吃榴莲,没舍得买),够我半个月的生活费,这么一想,花600块买个舒适就变得实在不值得了。

对于哪天可以回家一直悬而未决,老师临时交代了一个任务,得干完才能走,这任务又拖拖拉拉了近半个月,17号下午2点终于彻底结束了,于是赶紧买票,买的时候是最后两张,等买成功就售罄了。

坐30个小时的卧铺火车感受(20多个小时绿皮火车硬座)(1)

02

收到的第一个惊喜,是这座位的位置。

上了车,看到车厢头部两边各有一个,跟对排相隔空间很大的独座,当时还想,买到这个座位那得是多幸运啊,结果眯着眼睛瞅了眼座位号,好么,竟然就是我的位子。

座位上本来坐了一个大哥,我挺没底气的找大哥要位子,大哥一口东北口音,“老妹儿,你这座位儿好呀”。然后麻溜的让给了我。

但是挨着门口,这20多个小时吸的二手烟想必比过去好几年的都多。

车并没有全程满员,有些路段车厢人还挺少的,乘客就可以一人三座,一人两座的凑合躺一躺。

在这种绿皮车上真是见识了人民的智慧。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坐这种火车,大家最多带个小马扎,因为经常买不到座儿,现在人家是直接被子褥子枕头睡衣眼罩的带齐全了,上车就找个空地儿,把被窝一铺,就是自己的卧铺了。

坐30个小时的卧铺火车感受(20多个小时绿皮火车硬座)(2)

有的常年坐同一趟车,跟乘务员都处成了兄弟,加了微信好友,找不到合适的空地儿,乘务员还会帮忙想办法,有时车到站,需要开门,就得把被窝先卷起来,着急的时候乘务员会催几句,旅客就很社会的打包票“哎呀兄弟,哥怎么也不能给你耽误事儿呀,你瞅瞅,三下五除二我就给你收拾的妥妥dei。”

本来我的独座儿是超级舒服的,下午来了一个大哥,在我旁边打地铺,当时我刚好不在座位,等回来时发现座位被被窝和行李圈了起来,大哥还把鞋子塞到了我座位下,想跟大哥商量下能不能靠边一点,其实还想说能把鞋子换个地方吗,结果还没说出口,大哥超热情的,“没事儿,你坐你的,我不碍你事儿。”说着就把被窝掀了一角儿方便我进去,还把鞋子又往座位下推了推。

然后大哥就躺下了,几乎全程没咋起来过。我每次起身,都要迈过他,还不能踩到被子,好多次都被行李撞到腿,嘎嘎疼。

坐30个小时的卧铺火车感受(20多个小时绿皮火车硬座)(3)

03

有一对老夫妻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夫妻俩在另一个独座旁边铺了被窝,然后就坐上面打扑克、喝啤酒,阿姨穿着传说中的东北大花裤,绿上衣,说是闺女给买的。老两口看起来感情不错,晚上轮流在地铺上睡,另一个就在座位上歪歪扭扭的躺一下,半夜睡醒了,还看到阿姨在给叔叔盖衣服。

有个隔壁车厢要坐40多个小时的“社牛”大姐,她好像跟半个车厢的人都熟,逮谁都能开几句玩笑,图我们车厢凉快就过来坐了会儿,主动拉着我唠嗑,车厢太吵了,其实我都不太听得清她说什么,感觉我们俩像两个耳聋的老姐妹,互相自说自话。

但听得比较清晰的是大姐说了好几遍,“这车坐到站,可是要扒一层皮了,太折磨人了。”

隔壁的大花裤阿姨就教我们,下次再坐车你们也带个被子啊,这一铺不就是卧铺吗,又省钱又舒服。我说不行啊,年轻人有包袱,阿姨说:“啥包袱不包袱,出门在外谁认识谁啊,你瞅着,等半夜都得躺的横七竖八的,咋睡的都有,困急眼了,谁在乎那么多呀,难道你这出门在外的,还要讲究个男女授受不亲啊。”

我只能附和着,“您说的太对了,下次我也带一个。”

坐绿皮车,总给人一种复古感,频繁的兜售食物的小推车,售卖餐食的叫卖声,15元一份的盒饭,还有乘客们的行李,东倒西歪的睡姿,都带着浓郁的年代气息。

坐30个小时的卧铺火车感受(20多个小时绿皮火车硬座)(4)

04

失算的是,没有带厚的外套,只有一件防晒服,裤子倒是长裤但裤管进风,后来太冷了,我就把防晒的冰袖套到了腿上。

时间并不觉得难熬,手机里下满了电影,也带了kindle,但实际都没怎么用上,光看车上的人和路上的风光,就已经感到时光在飞逝了。

这半年因为开题的压力还有那些恼人的破事儿,心情一直都没有太明快,这一路的绿色让整个人身心都变轻松起来了,那些高山和田地,高高低低深深浅浅的绿,错落参差,让人想要扑进绿色里。好几次我在车门那里看绿色,一看就一小时。

晚上9点左右,有乘务员来提醒大家看好手机和贵重物品,有的睡着的他会特意推醒,让把手机放好,我的包在桌子上放着,也被提醒要背身上,“门口这里,都是监控死角,万一你睡着了,别人顺手拿走呢,你醒来一看,包没了,找你都没处儿找,早给人带下车了。”

坐30个小时的卧铺火车感受(20多个小时绿皮火车硬座)(5)

后半夜,打呼的是真多,还各有各的特色,有的像拖拉机,轰隆隆,有的就像吹口哨,hushihushi。

晚上2点钟,用行李和座位给自己拼出一个“床”,身子扭成直角就那么睡了上去,虽然后背有点硌,胳膊也不知道往哪儿塞,但睡得还挺熟,4点40分左右醒来,正是太阳要升起的时候,天边红了好大一片。

车厢里的人陆陆续续都醒了,开始起床、洗漱、卷被窝,这一站下车的人很多,都在感叹“终于熬到头儿了”。

我却觉得,一切都那么心满意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