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与秦始皇玉玺有关联吗(和氏璧是环形的)

关于氏璧,可以引出三个有名的历史故事。

一是春秋时代楚国的“卞和哭玉”;

再到战国后期,蔺相如演的《完美归赵》;

第三个是有名的秦始皇雕刻的印章——“传国玉玺”!

和氏璧与秦始皇玉玺有关联吗(和氏璧是环形的)(1)

这三个故事,归结起来,大致是这样的经过。

楚人卞和抱着玉料原石向楚王进贡了宝物。 谁知道,第一个楚王不知好歹,指责卞和犯了欺负你的罪,下令砍掉左脚。 过了这么多年,第二个楚王继位了,还是不知货,又砍了卞和的右腿。

等到第三代楚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石的材料号啕大哭,终于这次碰上了识货的人,切割石头,取出了绚世的美玉,制作了“和氏璧”。

到了战国后期,和氏璧辗转居住在赵惠文王手里,秦昭襄王知道后,答应拿十五座城与和氏璧交换。 蔺相如携和氏璧入秦,斗智斗勇,玉璧被完全遣返回赵国。

自秦始皇发动灭国统一之战以来,秦国从被攻陷的赵国正式得到和氏璧,并将其作为传国玉玺。

玉石产地、两次加工、流转的经历,整个逻辑链,时间、地点、人物,似乎都相通。

但是,如果我们更详细地调查的话,就会发现里面的很多疑点。

和氏璧与秦始皇玉玺有关联吗(和氏璧是环形的)(2)

第一个问题是和氏璧从原石到玉璧,再到玉玺的两次加工。

所谓氏璧,作为玉璧,在外形上必须是整体平坦、中间有孔的环状形状。 就像今天常见的音乐CD一样,有好几个重叠,但不会太厚。

否则,加厚成圆柱形,它就成了另一件玉器,“玉瑕”的形状。

目前出土的古代玉璧中,最大的是战国时期的“鲁国大玉璧”,1977年挖掘的山东曲阜鲁国故城乙组52号墓,外径32.8厘米,孔径11.6厘米,但厚度仅为0.6厘米。

0.6厘米,是什么概念?

文史君特意带来了30厘米长的尺子、硬币、矿泉水瓶盖等。 我尽量把这些数据整理得更容易理解、更清晰。

0.6厘米是3枚1日元硬币的量,重叠的厚度。

这种厚度,方圆几厘米,手上有装饰着各种纹样的玉玺,显然不行。

和氏璧与秦始皇玉玺有关联吗(和氏璧是环形的)(3)

传国玉玺是什么样的造型?

至于玉玺,受电视剧的影响,我们的脑海一般都是这样的——四面八方,像砖头一样大,上面刻着龙、勇者等古神兽,充满庄严感。

我们现在能接触到的皇帝印章,最直观的实物,是乾隆下令在故宫制作的清二十五印。皇帝尊亲最小的宝藏6.8㎝见方,高6.1㎝;广运最大的宝藏

,有19㎝见方,高15.6㎝。

这样看来,电视剧也没有瞎编。这东西端在手里,真的够大气,绝对能展现出天子气派。

但乾隆定下的印章形状是秦始皇传国玉玺的原貌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参考秦汉时期出土的印章文物,从尺寸和外观两个方面搭配文史君的30㎝直尺,一美元硬币,矿泉水瓶盖,直观的比划。

和氏璧与秦始皇玉玺有关联吗(和氏璧是环形的)(4)

玉玺,本质上印章。既然是印章,就必须符合印章本身的特点。

如果我们去博物馆看唐朝以前的一些印章,我相信大多数人会惊讶:为什么这么小!

以秦汉官印为例,一般大小为2.5㎝见方,称为通关印。

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西汉皇后之玺,据说是吕后使用的玉玺,其大小只有2.8㎝见方,高2㎝。与矿泉水瓶盖相比,这些印章的不了多少。

和氏璧与秦始皇玉玺有关联吗(和氏璧是环形的)(5)

史书上还可以捕捉到其他限制印章大小的线索。

比如西汉昌邑王刘贺,那个只当了27天皇帝的倒霉蛋,因为急着安插亲信,进入朝廷重点部门抢班夺权,被霍光等一票大臣共同废墟。在现场,刘和吉歪歪扭扭的,最后霍光干脆走上前去,扯下刘和腰间的传国玉玺!

想象一下,如果传国玉玺

假如做得太大,皇帝挂在腰间,摇摇晃晃,挺不方便的吧?

唐代以前的印章上通常有一个小孔,就是穿上印章(绳子),然后系在腰上。从天子玉玺到普通私印,无一例外。直到唐代以后,官方印章被改为官方印章,才逐渐变大。

那可能有人会问了,不挂在腰上就不行吗?你怎么知道玉玺一定要挂在腰上。

行,那就不要提挂在腰上的问题,就使用方法而言,包括玉玺在内的古印章一定要小

和氏璧与秦始皇玉玺有关联吗(和氏璧是环形的)(6)

目前我国发现的古代印章,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之际,但是作为印章载体的纸,却直到东汉蔡伦手里才发明出来。

在此之前,人们使用的书写工具是竹简和木竹。

当时印章的使用方法如下:用绳子或牛筋穿上写完的竹简,打上绳结,在绳结处放一块泥,盖上印章,称为封泥,类似于今天信封的封口。

这种方法决定了印章的大小,只有两三厘米。

想象一下,如果竹简上有一块巴掌大小的泥,成什体统!

所以明白了,印章这么小,不是古人舍不得铜,舍不得金,也不是挖不出大块玉,而是太大,根本用不上。

和氏璧与秦始皇玉玺有关联吗(和氏璧是环形的)(7)

好了,解释清楚玉璧和秦汉印章的尺寸,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国玉玺不是和氏璧加工的。

用玉璧雕刻玉玺,宽度上真的没问题。

但是雕刻一个3㎝玉玺由于玉璧中间有孔,直径至少20cm,厚度也在3cm以上。毕竟中间有个小孔,边缘的弧线不能用。

但是和氏璧!一个世界闻名的宝藏,一个直径20厘米以上的玉璧,会被凿成这样的缺口。你不难过吗?

而且前面说过,现在出土最大的鲁国大玉璧厚度只有0.6㎝。这种厚度,基本上也可以套在其它出土的玉璧上,所以和氏璧,也不应该搞非主流。

和氏璧与秦始皇玉玺有关联吗(和氏璧是环形的)(8)

那么,和氏璧传国玉玺是怎么来的呢?

有些人可能会想当然地说,《史记》里写的白。

大错特错!其实不仅仅是史记,可以说没有一部正史记载传国玉玺是和氏璧做的。

以《史记》为例,虽然确实有林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但没有提到传国玉玺,只谈到玉玺、天子玺,都是一笔带过的。

传国玺的描述首先出现在《汉书》中,但没有记材质、大小、形状等。

直到南朝范晔着《后汉书》,才在《光武本纪》的玉玺谱中讲到了:

和氏璧与秦始皇玉玺有关联吗(和氏璧是环形的)(9)

秦始皇用自己当地挖出的玉雕刻成印章,让丞相李斯题写既寿永昌,受命于天,理所当然,合理。

和氏璧出自楚国荆山,地理上属于今天的湖北。

和氏璧与秦始皇玉玺有关联吗(和氏璧是环形的)(10)

五代十国时期,前蜀道士杜光庭是第一个说和氏璧制作传国玉玺的人。他写了一本《录异记》,其中一本是关于和氏璧的,最后一句是始皇磨

李斯小篆为受命之玺,历代传之。

什么是录异记?道教神仙集,从名字上就知道录异,专门记录奇闻异事,充满八卦味。

看,就是这样的出处。

很多时候,老百姓脑海中的历史都是从说书人那里听到的,各种怪力乱神,没有逻辑。真正大厅上方的文人通常嘲笑这个传说。

和氏璧与秦始皇玉玺有关联吗(和氏璧是环形的)(11)

最后

来提一句,世界上有过玉文化的地区,古代只有中国、新西兰的毛利人和中美洲的玛雅人。不过只有中国的玉文化,发展到了璀璨夺目的地步。

如今,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也很少见玉石。但就像俄罗斯拿坦克运矿玉一样,缅甸人挖老坑翡翠纯粹是为了卖钱。

传国玉玺、和氏璧,这些古代名玉,除玉质精美外,还被赋予

给人一种仪式感和庄严感,其实真的搁置在三国乱世,五代十国,顶多也只是一块有价值的石头。

和氏璧与秦始皇玉玺有关联吗(和氏璧是环形的)(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