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埋怨子女别当回事(当老年人埋怨门不当户不对)

相信大家都知道门当户对这个词,什么结婚前一定要想好啊,不然少不了你后悔的。

谈到这个词汇,一般人都会想到小姑娘小伙子在婚前的抉择或者婚后的鸡毛蒜皮。

实际上,门当户对这个词不是一个单纯的门户概念,还有更广泛的含义。

跟大家讲一个关于老人的例子。

《老年心理解码——如何提升晚年生活幸福感》中有一个咨询案例是这样的:

75岁的李叔叔非常嫌弃自己的老伴。

李叔叔是建国后第一批大学生,社会地位高、工作体面风光,而老伴40岁以前都在家种地。

李叔叔平常喜欢谈论社会问题,老伴就关注家务,洗衣做饭之类。

相处时间久了,李叔叔感觉自己跟她没啥共同语言。

“我不止一次想过,我俩结合是不是个错误,家庭环境不一样、成长背景不一样、兴趣爱好不一样,这简直没有一起生活下去的勇气……”

基于这个案例,可以从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门当户对”。

老人埋怨子女别当回事(当老年人埋怨门不当户不对)(1)

01 “门当户对”是个视野问题,不是个经济问题

我们谈下门当户对的含义。

爱心传递热线曾经做过一次专项调查,发现随机抽取的100名老年人中,有46%认为经济上的门当户对最重要有32%的老人认为心理上的门当户对更重要,而有22%的人认为门当户对不重要。

这表明“门当户对”不局限于家庭背景、经济财富、学历高低、社会地位等等,还应该有更多的考量、更多的解读。

要是真的完全放开了,恐怕除了男女性别,有无数对形容词都可以作为“门当户对”的标准。

比如健康状况、心理状况、胸怀气度、善良状况、勤奋程度等等。

举一个例子,古代社会让一个年轻漂亮的农家女孩,嫁给一个有钱的糟老头子冲喜,这叫“攀高枝”吗,能简单的叫“门当户对”吗?

所以,如此多的变量,相信不会有一方绝对占优势的,而且随着变量的增多,单方面的缺点一定能找到另一方面优势来弥补,两人会越来越“势均力敌”,越来越“门当户对”。

这说明什么?

“门当户对”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视野问题。

视野越全面,人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那些坚持高人一等的人,起码视野是狭隘的,考虑是不周全的。

老人埋怨子女别当回事(当老年人埋怨门不当户不对)(2)

02 “门当户对”是个发展问题,不是个停滞问题

易中天谈到,中国传统社会的婚姻,目的是十分明确的。

  • 一是尽义务,即“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 二是结亲缘,即“合二姓之好”;
  • 三是继血统,即“生儿育女”;
  • 四是过日子,即“男人无妻家无主,女人无夫房无梁”。
  • 只要门当户对,有媒有保,便可结合;
  • 只要结合以后,能够互帮互靠,团结协助,共建家业,就算是模范家庭了。
  • 即便不模范,能凑合着过,不打得头破血流,也行。

头等重要的是女的得嫁得出去,男的不打光棍;

其次是结婚以后过不过得下去。

我比较认同易中天的看法。

首先要结婚,接着必须过得下去。

“门当户对”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是一个初始变量,而是一个过程变量。

最开始的时候,大家刚谈对象,“门当户对”还是一个家庭背景、金钱财富的标准。

一旦结婚,实际上就默认两人在同一水平线了。

婚后生活,“门当户对”的标准发生变化了,更加动态、指标更加多样了,甚至能直接决定家庭命运。

  • 能承担家务多少,这是责任的门当户对;
  • 对家庭付出多少,这是奉献的门当户对;
  • 对子女关爱多少,这是关爱的门当户对;
  • 对长辈孝敬多少,这是孝顺的门当户对;

我们再看最上面的案例,发现李叔叔对“门当户对”的理解,完全是停滞在了婚前的那一刻,没有谈到双方婚后对整个家庭的责任和付出有多少。

这样对女方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老人埋怨子女别当回事(当老年人埋怨门不当户不对)(3)

03 “门当户对”是个幸福词汇,不是个“分歧词汇”

我一直认为“门当户对”是一个褒义词,它是用来代表双方都能幸福的,不是来制造分歧的。

大家知不知道一个词汇叫“情感储蓄所”

它的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储蓄爱和温暖的地方。

你储蓄多少责任和付出,就能提取多少幸福、快乐、温柔和鼓励等积极因素。

老人埋怨子女别当回事(当老年人埋怨门不当户不对)(4)

如果一方只是一味埋怨,一味发牢骚,觉得命运对自己不公,不再往家庭里面投入责任,那么家庭情感储蓄就会下降。

为了保持收支平衡,另一半就会有更多的牺牲。

相反,如果两人一起承担责任,经营爱和温暖,那么整个家庭的情感储蓄会越来越丰厚。

这种温暖不光会提高夫妻生活质量,还会在赡养长辈、教育子女方面得到更多的积极反馈。

如此,更多的人参与情感储蓄,整个家庭的情感资产会更加充沛,人生会更加幸福。

对等且丰富的温情投入,直至普惠整个家庭幸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门当户对”啊。

大家赞同我的观点吗,欢迎关注@老人情感,发表观点。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