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古文版 上下五千年27插播诗经

#大有学问#

上下五千年,突然间讲到这里,给我插播广告,要讲《诗经》,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就讲一下诗经吧。

《诗经》现在存世的一共305篇,每篇一个小故事,是讲从西周成立到春秋中期的事情。你可以理解他就是融合了民间歌谣的官史。

《诗经》按古代的形式,其实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歌舞剧,有歌词,有音乐舞曲,还有舞蹈动作,也相当于现代的小品,也是有语言,有动作,有寓意思想。

只可惜年代久远,音乐和动作都失传了,现在留下来的只有歌词了。诗篇以四言为主,总体而言,孔子总结很到位。诗经三百首,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也就是说通过故事教育人,做人做事的道理。

诗歌里既有民间故事,也有中产生活,更有对权贵的颂扬。《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在手法上分为《赋》《比》《兴》,合称“六义”。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赋》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比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比》是比喻,包括明喻和暗喻,比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喻治国要用贤人;《兴》,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人先言眼前的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赋”和“比”是在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但是“兴”却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独有的手法。“兴”是自由联想产生的,可以很好地渲染诗歌气氛、创造意境,往往出现在一首诗或篇章就是一章诗的开头,并且兼具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

由于年代久远,诗经中用于比喻的事物比如植物等,今天已经绝迹,人们也没见过,分不清,另外脱离了历史背景,阅读起来也比较费劲,所以学起来晦涩难懂,大家学习的时候,最高买注释和注音版,还有译文解释,加强理解。也可以参考《左传》,里面讲的故事根具体详细。

上下五千年在这里讲诗经,我想他是把诗经作为这段历史的补充吧。

朋友们如果想提高自己国学修养,文学修养的,可以自己买一部《诗经》《左传》看看,具体内容就不在这里展示了,总之开卷有益!

下回就要讲烽火戏诸侯了,历史的祸水女人又要出现啦,请听下回分解。

喜欢看视频版的朋友,本内容也有发视频版本,欢迎点赞收藏和转发,让我们一起共勉!

上下五千年古文版 上下五千年27插播诗经(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