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经历的发展历程(造纸术的全球化历程)

纸张传遍世界的历程中,也同样伴随着各个产区的本土化,或者说叫做因地制宜。

人们往往更倾向于使用当地易于获取的原材料,选择更加顺手的工具,用更加便捷可行的流程来生产纸张,这种因地制宜的本地化造就了丰富多彩的纸张品种。

造纸术经历的发展历程(造纸术的全球化历程)(1)

这就像同样是火锅,却分为四川火锅、重庆火锅、潮汕火锅、云南火锅、老北京涮锅,国外还有日本火锅、印度火锅、意大利火锅等等不同的流派和吃法。

在造纸术波澜壮阔的环球旅行中,各个地方的本土化就成为纸张全球史的另一个侧面。在前面讲到造纸术升级进阶时,也大致提到过这方面的内容,不过当时并没有详细展开。

我们不妨仔细聊聊这个话题,看看一张纸,如何在世界各地变得千纸千面。

偷不走的造纸技术

许多关心中国传统技艺的朋友,可能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中国手工纸中最著名的宣纸,曾经在80年代被日本人偷走了核心技术,以至于后来生产的日本纸,在国际上大量抢占中国宣纸的市场,让我们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日本人真的偷走了中国宣纸的技术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造纸术经历的发展历程(造纸术的全球化历程)(2)

要弄清这个问题,还要从宣纸的特殊性能说起。在所有的手工纸当中,产自安徽宣城的宣纸是当之无愧的翘楚和标杆,它的生产过程繁复而精细,纸质洁白莹润、细腻绵软,具有独特的墨色和墨韵,尤其擅长表现中国写意画的审美和意境。

举个简单的例子,两根木棍上下交叉着码在一起,如果我们想画出这两根木棍上下的层次关系,就必须在二者交叉的部位,只画出上面那根,下面那根被遮挡的部分不能画出来。如果按照一般的画法,这部分的处理就必须非常仔细,尤其在两部分笔画接触的地方要交代清楚层次关系。

但是如果用宣纸水墨,这个过程就变得非常简单,只需交叉画上两笔,第二笔的墨液在经过前一笔的笔画时,会自动隐身,不会对前一笔有明显影响,而且还会在二者接触的地方形成浅色的水线,呈现出非常清晰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这就是宣纸最神奇的地方。

尽管宣纸的强度总体上不及日本的皮纸,但它的书画表现力确实独树一帜。

所以一直以来日本方面就有人对中国宣纸的生产技术非常感兴趣。早在光绪九年,日本内阁印刷局造纸部就曾派遣一个叫做泄原陈政的人,自称是广东潮州大埔县何子峨太史的侄子。这个何子峨就是我国第一任驻日公使何如璋,是早期杰出的外交家。楢原陈政化装潜入泾县,待了两个月,回去之后发表了许多关于宣纸制作技术的日记。

造纸术经历的发展历程(造纸术的全球化历程)(3)

到光绪32年,又有一个叫做内山弥左卫门的日本人从南京多次进入泾县考察,记录了大量宣纸生产工序的资料。抗战时期,他们还曾不远万里,把青檀树运往日本栽种,怎奈咱这青檀不太配合,去了东瀛水土不服,让他们白忙活了一场。

说到这个青檀,其实它不光在日本长不好,在国内也特别挑地方,虽然在南方很多地方都能种,但能造好纸的却不多。即便是在宣城隔壁的铜陵,纤维质量也会明显下降,似乎它就认准泾县附近那块风水宝地了。到1986年,不肯罢休的日本人又组织了一个“造纸工业考察团”,到泾县访问,当时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技术保密意识不强,别人来学,就非常热情的接待,而且倾囊相授。

据说,日本后来也生产出了跟宣纸近似的书画纸。

不过呢,在很多专业的书画家看来,日本纸跟中国宣纸的笔墨效果依然无法相提并论。

这个也很好理解,毕竟从造纸的原材料、当地的水质、自然环境、工匠的经验和习惯等等诸多因素,都不可能完美复制,日本人偷走宣纸制作技术的说法,其实并不成立。

当然,我们举出这个例子,并不是要论个孰是孰非,先进的技术,肯定都想掌握。

只是借这个例子来说明,造纸术虽然远播世界,但本土化的纸张品种却无法远走他乡,它们不仅代表了这个地方的物产与资源,也同样渗透着人们的智慧与文化。

纷繁多彩的造纸原料

其实从造纸术发明之初,“因地制宜”这个理念就深入其中,蔡伦造纸使用的原材料:旧麻布、破渔网和构树皮,都是身边十分容易获得的纤维原料。

造纸术经历的发展历程(造纸术的全球化历程)(4)

早期使用比较多的主要还是旧麻布,废物回收,二次利用。穿破的旧麻布纤维纯净,结构松散,简单处理就能变成纸浆,是造纸的首选。在中原地区,麻布比较常用的是织麻,再往西北,大麻和亚麻开始出现。大麻在西北有野生,亚麻大家都知道,是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世界上的大麻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纤用,一类是毒品,我国西北分布的是纤用大麻,基本没有毒性,常被称为火麻,或者汉麻。

魏晋时期,造纸术向各地传播,更多的原料也被纳入其中。构树皮能造纸,那跟构树同属桑科的桑树自然也没有问题。在一些桑蚕产区,撸过桑叶的枝条,还能再扒下树皮制作桑皮纸,也算是物尽其用了。随着桑蚕技术的传播,桑皮造纸也由中原传到西域。敦煌藏经洞里的经卷,纸张原料绝大部分都是麻、构皮或者桑皮。

树皮造纸技术传到南方以后,各个地方人们开始发挥当地的物产优势,因地制宜。在浙江剡溪一带的山里生长着大量的古藤,有紫藤、葛藤、青藤之类的,人们采集藤皮制作藤纸。由于这些藤类的纤维比较细软,造出的藤纸细白绵韧,深得文人雅士喜爱,成为一时之冠。米芾有一句诗写道“台藤背书滑无毛,天下第一余莫及”,说的就是藤纸。

不过藤纸的悲剧也因此而起,由于大家实在太喜欢这种纸了,导致山里的野藤被滥砍滥伐,到宋代时,竟然生生被砍光了,闻名一时的藤纸也因此绝迹,实在是可惜。除了藤皮以外,南方人还在特产的植物中找到另外一大类绝佳的树皮原料,在植物分类上它们都属于瑞香科,我们一般统称为瑞香类原料。

造纸术经历的发展历程(造纸术的全球化历程)(5)

比较著名的像东罗马人从越南买来献给东晋朝廷的蜜香纸,原料用的就是沉香的树皮,拿沉香树皮造纸,古人似乎是相当的奢侈啊。瑞香类原料比较常见的是一种叫做结香的灌木,其枝条柔软,纤维丰富,用来造纸质感细腻匀滑,墨色黑亮,很适合书写。

在湖南、浙江一些地方至今还有用结香皮造纸的纸坊。用瑞香类造纸更多的还是云南和西藏一些地方,在云南腾冲,人们在当地发现另一种更加高大的结香——滇结香,它的树皮同样也被用来造纸。在丽江的香格里拉,纳西族人民则在周边的山林里发现两种灌木可以造纸,他们称其为弯带,中文学名叫澜沧茉花和丽江荛花,同样是瑞香科植物。用弯呆树皮做出来的纸就是纳西族著名的东巴纸。

在西藏,中原地区常见的麻和桑构皮都无法生长,高山野生的各种瑞香则被人们做成种类不同的藏纸,比如丝毛瑞香、橙花瑞香、长瓣瑞香等等。还有朋友都听说过的狼毒草,狼毒草同样也是瑞香科植物,所不同的是它造纸用的是根部的韧皮。由于狼毒草纤维太过细软,容易打结,做成的纸疙疙瘩瘩,没有前面几种漂亮。

在藏区,民间有藏纸七等的说法,著名的狼毒藏纸大概只能屈居第六等,前面几等更好的纸都是用各种瑞香枝条的韧皮做成的。这些纸一般都比较厚实,经过砑光之后表面平整光滑,写出来的字跃然纸上,特别有立体感。这些用树皮做成的纸张一般都比较漂亮,非常结实,缺点是产量都不会很高。等到印刷术出现以后,光靠这些麻纸和皮纸就不够用啦。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开始用竹子和草造纸。

造纸术经历的发展历程(造纸术的全球化历程)(6)

竹子和草其实都属于茎秆原料,竹子本质上就是一种个头比较大的草。竹纸它同样有非常明显的地方特征,不同产区天然生长的竹子品种不同,古时比较常见的像毛竹、苦竹、石竹、白夹竹等等。各个地方造竹纸的流程套路也千差万别,有的繁复精细,有的则比较简单粗糙,这就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纸张品种。

著名的麻纱纸、连史纸、官堆纸、元书纸、关山纸、贡川纸、太史连纸等等,都是不同地方出产的竹纸品类。用草类造纸同样是中国人的发明,收割完毕的稻麦草用来造纸,也算是物尽其用。由于草类纤维比较短,杂质含量高,大部分草纸都不太上档次。不过也有一个例外,就是稻草。按照现代造纸学的观点,稻草的纤维细碎,杂细胞特别多,根本没法用。

但古人却发现稻草有一个巨大的优势——润墨性好,跟青檀皮混合抄成的宣纸,优秀的润墨性,有相当一部分是稻草的功劳。

全球化历程中的因地制宜

随着中国的造纸术走向世界,这种因地制宜带来的本土化也同样伴随其中。

隋唐时,麻纸和皮纸制作技术传入日本,但日本人似乎更钟情于高颜值的皮纸,和纸的主打原料就是楮皮、三桠皮和雁皮。楮皮基本等同于构皮,三桠和雁皮则属于瑞香类原料,三桠就是咱们前面提到的结香,因为枝条一般分三个岔,日本人把它叫三桠。雁皮则是日语“がんぴ”的音译,在中国叫荛花,云南纳西族的东巴纸就是这一类原料。

造纸术经历的发展历程(造纸术的全球化历程)(7)

在造纸技术上,日本纸也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通过添加更多的纸药,使滤水速度变慢,纤维能够分布的更加均匀。配合他们发明的“流漉”式抄纸法,在经过重复多次的打浪以后,将浮在上层的尘埃和纤维束倒掉,使抄出来的纸张更加洁净。

使用树皮造的纸本来就漂亮又结实,在日本人精工细作、精益求精的加持下,和纸常常被做的晶莹匀净,绵韧如绸。特别是它的帘纹往往比较宽大整齐,纤维分布均匀。这也成为和纸跟中国皮纸在质感上的主要差异。

此外,日本人还发挥自己的巧思,创造出很多独具特色而且精美繁复的加工纸,不仅可以用来书写绘画,还可以装饰居室,做成很多生活用品和工艺品,大大拓展了手工纸的用途。

而在另外一个方向,传入西方的造纸术则走上截然不同的风格。我们形容它是底层工匠的残缺版本。原料来源单一,一直都是用破麻布,而且不用纸药,造出的纸普遍比较厚实,质感略显粗糙,纸辐也不大,跟东方纸的轻薄绵软有明显区别。在原料的多样性上,西传诸国似乎并不太开窍。

造纸术经历的发展历程(造纸术的全球化历程)(8)

从8世纪到18世纪,他们一直没有走出破麻布的圈圈,唯一的变化也只在大麻布和亚麻布之间徘徊,以至于在印刷术出现之后,巨大的用纸需求曾经引发破麻布的严重短缺,甚至还导致过一些冲突。

在开罗,有人四处盗掘古代墓葬,仅仅为了获得木乃伊身上的裹尸布,然后把它卖给造纸厂。英国在缺布严重的时候,政府直接颁布法令,禁止用裹尸布包裹死者埋葬,以便节省布料。一些僧侣们必须奋起抗争,才能保住他们手中的书籍。

因为那些拾荒者们几乎像着了魔一样,把所有能造纸的东西,都想方设法弄到纸坊换钱。法语中表示激烈争吵,常常会说“像拾荒者一样打作一团”,说的就是这些争抢破布的人。

在18世纪法国的阿尔萨斯,由于临近的德国和瑞士对破布开出高价,省长不得不颁布禁令,禁止走私破布,据说当时一个人只要被逮到身上背着大包袱,就可能被处以高额罚款。

最后,还是法国财政大臣杜尔果(Turgot, 1727-1781),写信给供职于清廷的传教士蒋友仁(P.Benoist Michel, 1715-1774),后者命人绘制了一套《中国造纸艺术画谱》,以写实的方式,完整记录了竹纸制造的整个过程。

造纸术经历的发展历程(造纸术的全球化历程)(9)

至此,欧洲人终于明白,原来植物茎秆也可以造纸,于是他们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发现更多的茎秆原料,比如后来的西班牙草,还有现代造纸的木浆。木浆其实就来自各种木材的茎秆,它的产量巨大,一举解决了纸张原料短缺的难题。尽管在原料的因地制宜方面开窍的比较晚,但欧洲人对造纸术的贡献同样功不可没,他们更多是将心思花在改良造纸工艺上。

比如意大利人发明了金属打浆设备,把植物胶改成动物胶,用结实而细密的铜网抄纸,还在铜网上编制水印。这些工艺上改良,都将造纸术一步步向着现代化推进。最终,造纸技术的飞跃也是在欧洲完成,最先是由荷兰人在17世纪末发明了打浆机,替代了传统的水碓。

之后又由法国人路易斯•罗伯特(Louis Robert,1761-1828)在179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造纸机。

两年之后,英国人开始用合成的纯碱替代石灰处理纸浆。没过几年,长网造纸机、圆网造纸机和蒸汽烘缸都相继诞生,在前后大约20余年的时间里,一整套的机械化造纸技术逐渐完备。

自此,延续了1700多年的手工造纸技术开始步入机器化时代。

造纸术经历的发展历程(造纸术的全球化历程)(10)

在被原料问题困扰了几百年之后,欧洲人终于将古老的造纸术引入到机器革命的大潮当中。此后源源不断的机器纸被生产出来,很快就开始倾销到造纸术的故乡——中国。

随着洋纸的进入和机器造纸厂的建立,中国传统的手工造纸逐渐衰落,最终不得不踏上了艰难的现代化造纸之路。

总结

我们回顾造纸术发展的整个历程,这项古老的技术从洛阳出发,一路走向世界。

每到一地,人们都在掌握这项技术的同时,又尽可能利用身边容易获取的原料,顺手的工具,并按照各自的理解,不断优化和改良造纸的流程,以便能够造出质量更好,有各自特色的纸张。

这一路的因地制宜,不仅造就了纷繁多彩的纸张品种,也促进了造纸术的创新和进步。最终由一张粗糙不匀的废麻薄片,进化成今天品类上万种,涉及到我们每个人生活方方面面的精美纸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