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李忱大唐最后一位雄主(晚唐的最后一抹余晖)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鼎盛的时期,有四个阶段,分别是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盛唐和中晚唐的分割点就是安史之乱,我们所了解的繁荣鼎盛的唐朝是初唐和盛唐时期的唐朝,安史之乱后的中晚唐历史大都不被人熟知,然而安史之乱后唐朝仍旧苦撑了150年,可惜都没再能重现盛唐之景。

唐宣宗李忱大唐最后一位雄主(晚唐的最后一抹余晖)(1)

晚唐时期,国家混乱,藩镇割据,大唐江山风雨飘摇。这一时期还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时期,哪怕贵为大唐天子在宦官面前也得蛰伏羽翼,做小伏低,要知道晚唐时期宦官废立皇帝是常有的事。然而在帝室衰落,各方势力水火不容之时,一位朝堂公认的“傻子”登上帝位,开始在重重掣肘中力所能及地挽救大唐江山,行将颠覆的大唐在他手中迎来了落日前的最后一抹余晖,他就是——唐宣宗李忱。

唐宣宗李忱大唐最后一位雄主(晚唐的最后一抹余晖)(2)

痴傻皇子

公元810年,唐王朝第十二位皇帝唐宪宗李纯迎来了他的第十三个儿子,即李忱。可李忱的到来并没有让唐宪宗李纯感到高兴,因为他的母亲地位实在是太低微了,根本不受唐宪宗宠爱,子以母贱,李忱也因此不受李纯重视。因为母亲低微的身份,李纯在宫中没少受欺负,渐渐地就养成了持重少言的性格,宫中都认为他“不慧”。

唐宣宗李忱大唐最后一位雄主(晚唐的最后一抹余晖)(3)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李纯驾崩,传位于三子李恒,即唐穆宗,这一年李忱十岁。年仅十岁的李忱在父亲唐宪宗驾崩没多久就身患重病,且病势越来越严重,突然有一道光照在他的身上,他立刻一跃而起,端正身体,拱手作揖,就像对待臣下一样,这一僭越的举动又恰巧被来探视他的唐穆宗李恒看到,李恒非但没有怪罪年幼的李忱,反而摸着他的头说“这孩子是我家的英明人物”,随后就赐给李忱玉如意、御马、金带,并安排母亲郭太后的堂弟郭鏶担任李忱的师傅。不得不说唐穆宗李恒确实独具慧眼,在众人都认为李忱痴傻时,唯独他认为李忱是英才。可惜唐穆宗仅仅在位五年就驾崩了,受其宠爱的李忱的命运也因此迎来突变。

唐宣宗李忱大唐最后一位雄主(晚唐的最后一抹余晖)(4)

历经三朝,大难不死

唐穆宗驾崩后,年仅16岁的太子李湛即位于柩前,是为唐敬宗。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正是贪玩的时候,李湛也不例外,即位后的他冷遇朝臣,耽于玩乐,沉迷蹴鞠和打夜狐,不爱理政,哪怕权宦王守澄勾结宰臣李逢吉排斥异己、败坏纲纪他也不管。要说只是贪玩就算了,关键是还输不起,动辄就将恃恩不逊的玩伴配流、籍没,对于犯小错的宦官也是轻则辱骂,重则捶挞,惹得不少人满怀畏惧、心中怨愤。

唐宣宗李忱大唐最后一位雄主(晚唐的最后一抹余晖)(5)

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初八日,唐敬宗与宦官刘克明、田务澄、许文端打球,又与军将苏佐明、王嘉宪、石定宽等二十八人饮酒。在敬宗酒酣耳热、入室更衣之时,刘克明、苏佐明等人趁机杀害了唐敬宗。两天后宦官王守澄、梁守谦指挥神策军入宫杀死了刘克明,并迎立唐穆宗李恒次子、唐敬宗李湛的二弟李昂为帝,是为唐文宗。

唐宣宗李忱大唐最后一位雄主(晚唐的最后一抹余晖)(6)

唐文宗在位期间对宦官专权现象十分厌恶,但又十分惧怕宦官势力,不敢与宦官集团作明面上的坚决的斗争,只能盯着他们以待时机。此时的李忱虽然贵为唐文宗的皇叔,但是唐文宗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反而经常调侃消遣这个傻子皇叔。

有一次文宗在十六宅宴请诸王,光王李忱也在邀请之列。席间众人都欢声笑语,唯独光王李忱闷声不响,唐文宗就指着他说“在座的各位若谁能让李忱开口说话,朕重重有赏。”诸王一听顿时都来了兴趣,一哄而上,对李忱百般戏谑。

唐宣宗李忱大唐最后一位雄主(晚唐的最后一抹余晖)(7)

可无论众人怎么戏谑李忱,他都像一根木头一样,一句话也不说,这痴呆的样子逗得文宗和诸王大笑不已。这一切都被角落里的颍王李炎看在眼里,他开始怀疑李忱有问题。

开成五年(840年),甘露之变失败后被软禁的唐文宗李昂抑郁而终,享年三十一岁,宦官仇士良和鱼弘志矫诏拥立颍王李炎为皇太弟,李炎随即继位为帝,是为唐武宗。武宗登基以后就想弄清楚皇叔李忱究竟是真傻还是假傻,若是真傻也就罢了,若是假傻,一个人能在这后宫之中装疯卖傻十几年不被察觉,那此人得多有心机,想想就令人后怕。

唐宣宗李忱大唐最后一位雄主(晚唐的最后一抹余晖)(8)

武宗在位期间多次对李忱进行试探,先是拉着李忱去骑马,然后故意让李忱坠马,想看看李忱会不会躲避疾驰而来的马蹄,结果李忱根本不躲,被马踩得只剩半条命。后来武宗又命人将李忱灌醉后扔在雪地里,结果李忱顽强地走回来了。这几次大难不死更加坚定了武宗李炎认为李忱是在装傻的想法。

为了以绝后患,武宗不玩阴的了,直接命人将李忱捆起来扔到厕所里,再派宦官仇公武去把李忱杀了。可李忱的演技太好了,除了武宗不相信他是傻子外,其余的人都认定他是傻子,仇公武也是这么认为的。何苦跟一个傻子较劲呢,于是仇公武假意借口已杀死李忱,实际上是将他暗中送出了皇室。

唐宣宗李忱大唐最后一位雄主(晚唐的最后一抹余晖)(9)

会昌六年(846年)长期服用丹药的唐武宗驾崩,宦官马元贽等认为李忱痴傻,比较容易控制,就拥立李忱为帝。隐忍多年的李忱终于坐上了皇位,成为大唐第十七位皇帝——唐宣宗。

唐宣宗李忱大唐最后一位雄主(晚唐的最后一抹余晖)(10)

大中之治

登上皇位的李忱立刻褪去了痴傻的伪装,取而代之的是睿智坚定的眼神和脸庞。好家伙,拥立他为帝的宦官都看傻了,这哪是拿捏李忱啊,整个被李忱拿捏了。

李忱在位期间勤于政事,整顿吏治,限制宗室和宦官,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对于宪宗一朝留下的老臣也是大举重用。为了防止自己在朝政中被下属蒙蔽,李忱还将六品以上所有的官员的履历以及天下郡县情况全部熟记,简直是劳模典范。唐朝内政在李忱的整顿中焕然一新,国力蒸蒸日上。

李忱整顿完内政后就把目光投向了边塞,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李忱一举收复了丢失近百年的河西地区,随后又平定安南、安定塞北,昔日辉煌的节度使和权宦在李忱的驭臣之术下都黯然失色,日薄西山的大唐重新焕发出生命力。

唐宣宗李忱大唐最后一位雄主(晚唐的最后一抹余晖)(11)

在李忱的治理下,混乱多年的唐朝得以安定下来,国势有所起色,百姓日渐富裕,国家呈现中兴局面,史称“大中之治”。直至唐朝灭亡,百姓仍在思咏李忱,并称他为“小太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