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的习俗是怎样的(盐城有这些少数民族同胞)

盐城境内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你在本地遇到过少数民族同胞吗?

翻看手头几本盐城地方志和年鉴,发现本地的人口结构悄然发生一些微小的变化,少数民族同胞成分和人数持续增加,不过,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在本县(市、区)只有一个人。

据《盐城市志》,据1953年7月1日开始的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地区有回族、满族、蒙古族、苗族、朝鲜族、彝族、黎族、畲族、哈尼族、傈僳族、白族等11个少数民族1175人,其中回族1105人、满族29人,其他9个少数民族人数极少,总共41人。

不过,据《盐城年鉴》(2020年)所载,1953年,全市有8个少数民族952人。疑似将常住与流动(暂住)人口分开统计之故。

盐城的习俗是怎样的(盐城有这些少数民族同胞)(1)

1987年统计数据

盐城境内少数民族定居以回族历史最长,粗略可分为南北两部分。据地方志记载,北系大约于元末明初由陕西、河南一带迁居境内,主要是吴、杨两姓,分布在响水、滨海两县,并逐渐形成聚居村落。

南系除少数于明代后期定居境内外,大部分于太平天国期间从镇江、南京、扬州等地为避兵乱而迁居于盐城、东台等地。后虽大部分迁返原地,但有不少留居,繁衍至今,主要有水、杨、哈、锁、谈、金、程、达等姓。

清末民初的篆刻大家底奇峰先生,就是盐城回族杰出人士。

盐城境内的的满族大多是清朝官宦的后代,少数因工作调进,以机关干部或工程技术人员占多数,习俗与本地人差不多。全国第一位环保烈士徐秀娟,就是从东北引进来的满族姑娘,养鹤专业人才。

盐城的习俗是怎样的(盐城有这些少数民族同胞)(2)

徐秀娟,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原型

本地的蒙古族主要是元朝官宦的后裔,部分为外地婚进,好客善歌,可与外族通婚,服饰已与本地汉民无区别。

直到1980年后,盐城境内始有达斡尔族,因工作调动从东北地区迁居,至首部《盐城市志》成书时,有1家6人。

到1982年7月1日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盐城境内共有21个少数民族2533人,占总人口的0.04%。其中,多个少数民族只有1人,如瑶族、布依族、土家族、傈僳族、水族、纳西族,都仅有1人,多住在市区(盐城镇),有侗族1人,住在东台。

还有一个明显的现象,境内少数民族中,性别差异较大。据《盐都区志》所载,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发现,盐都境内少数民族女性占87.69%,青年居多、婚迁居多。

据《阜宁县志》,到2010年时,阜宁境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苗族,183人,其次是拉祜族169人,哈尼族158人。也有些民族人口很少,如京族5人,阿昌族3人,纳西族、基诺族、赫哲族都只有2人,景颇族、撒拉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仫佬族都只有1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数和结构还在动态变化中。

据《盐城年鉴》(2020年)记载,至2019年,盐城境内有48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2.5万人,流动人口约1万人。境内有民族村5个、民族组2个,有民族小学4所。各民族同胞在盐城安居乐业、亲如一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