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练习题及答案(积水成渊商经法小测试)

道德经练习题及答案(积水成渊商经法小测试)(1)

题目一解析:根据《反倾销条例》,发起反倾销调查有两种方式:1.主要是基于国内产业或者代表国内产业的自然人、法人或者有关组织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的书面申请;2.特殊情况下,商务部可以自主决定立案调查。其中,反倾销调查的申请应特别包括下述两个方面:(1)申请调查的进口产品倾销、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2)有足够的国内生产者的支持,在支持申请和反对申请的生产者中,支持者的产量占二者总产量的50%以上,同时不得低于国内同类产品总产量的25%。因此,如支持申请的国内生产者的产量不足国内同类产品总产量25%的,商务部不得启动反倾销调查,故A项正确。

《反倾销条例》第32条,出口经营者不作出价格承诺或者不接受价格承诺的建议的,不妨碍对反倾销案件的调查和确定,故B项错误。

反倾销税对终局裁定公告之日后进口的产品适用,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追溯征收。终裁决定确定存在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并且在此前已经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的,商务部可以决定对已经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的期间追溯征收。对实施临时反倾销税的期间追溯征收的,采取多退少不补的原则。即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额高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征收;低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部分应予退还或重新计算,D项错误。

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和价格承诺的履行期限不超过5年;但是,经复审确定终止征收反倾销税有可能导致倾销和损害的继续或者再度发生的,可以适当延长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C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参考答案为A。

题目二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贸易术语与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80公约”)的关系、CIF、卖方的义务

(1)“80公约”与贸易术语的关系

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选择适用了某一国际惯例,如某一国际贸易术语,则不能认为排除了“80公约”的适用,因为贸易术语主要是解决买卖双方在交货方面的责任、费用及风险划分等问题,而没有涉及违约及违约救济等方面的问题,贸易术语和“80公约”在内容上是相互补充的,因此,“80公约”仍应对合同适用。

注意:贸易术语与“80公约”的关系:①选择了贸易术语并不意味着排除了“80公约”;②贸易术语有规定的,从贸易术语,故A项错误。

(2)CIF

贸易术语由当事人选择适用,国际商会(ICC)于1936年首次编纂了第一版《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后又经过了1953年、1967年、1976年、1980年、1990年、1999年和2010年7次修改,目前实行的是2011年1月1日刚生效的《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简称《2010年通则》)。之前的版本是2000年版本(以下简称《2000年通则》)。

注意:《2010年通则》虽然已于2011年1月1日生效,但《2000年通则》并未因此无效。这是因为贸易术语系国际惯例,不同于法律,不存在后法取代前法的问题,只要当事人愿意,仍可约定之前旧的版本。但是由于不同版本术语的具体权利义务不同,当事人在选择使用通则时应注意注明具体的修订年份。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选择《2010年通则》,该通则才能得以适用。

CIF术语指在装运港当货物被置于船上时卖方即完成交货。但卖方须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所需的运费,并办理运输中的保险。此贸易术语适用于海运及内河运输。与FOB不同,CIF术语后标明的是卸货港的名称,如CIF大连,表明该批货物的卸货港是大连。

①交货:卖方必须在装运港,在约定日期或期限内,将货物交至船上。

②风险转移:按照《2010年通则》,卖方承担装运港船上完成交货前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按照《2000年通则》,货物的风险在装运港船舷由卖方转移给买方。

③双方义务:a.卖方义务: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和单证;办理出口许可证及其他货物出口手续;订立运输合同,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并支付运费;办理货物的保险并缴纳保险费;承担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前的风险和费用。b.买方义务:支付货款并接受卖方提供的单证;取得进口许可证并办理进口手续;承担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按《2010年通则》则为装运港货物被装上船)以后的风险和除运费和保险费以外的费用。

题中,中国甲公司为买方,法国乙公司为卖方,故应由法国乙公司办理投保,负责安排运输,但是货物在主要运输途中的风险却是由买方,即中国甲公司承担,故B项错误。

(3)保全货物

保全货物是指在一方当事人违约,另一方当事人仍持有货物或控制货物的处置权时,该当事人有义务对他所持有的或控制的货物进行保全。保全货物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违约一方当事人因违约而给自己带来的损失。根据《80公约》第77条的规定,声称另一方违约的一方,有义务采取合理的措施,减轻由于违约引起的损失。如不采取措施减少损失,扩大部分的损失由买方自担。题中甲公司对该批货物有保全的义务,而其“拒收,该货物在目的港码头又被雨淋受损”,故甲公司对此损失应承担责任,C项错误。

(4)包装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5条第(1)款的规定,卖方交付的货物必须与合同规定的数量、质量和规格相符,并须按照合同所规定的方式装箱或包装。在合同对包装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公约规定货物应按照同类货物通用的方式装箱或包装,如果没有此种通用方式,则按照足以保全和保护货物的方式装箱或包装。某些国家不认为包装属于货物相符的义务,而《80公约》则将包装作为卖方保证货物相符的义务之一,因为在国际货物买卖中,货物通常要经过长距离的运输,卖方对货物的包装是否合理会对运输产生影响。一般认为,因卖方包装不符而造成的货损应由卖方承担责任,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参考答案为D。

你答对了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