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期不行(档期也一改再改)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能拍出来就是个好事!全用化名有些遗憾!
感谢《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让我们又关注国球,重温那段逆袭岁月!
原型名字多次改动,档期也一改再改,《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太不容易了!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还真是命运多舛,从大年初一改到大年初三,上映了一天再次退档,改到2月17日。一方面,可能是这个春节档竞争太激烈了,排片被严重挤压;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电影口碑未达预期,主创对票房前景缺乏信心。所以换到不太火热的档期,争取更多排片,让更多观众看到。
哎……只能说《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太不容易了!个人认为,邓超、俞白眉能把“中国乒乓球队”的故事拍出来就是一项功绩。
从1988年兵败汉城到1995年天津世乒赛重新崛起,拿回阔别三届的男团冠军。
中国乒乓低谷时期的故事,值得大书特书,也值得被国人铭记与回味。
而且当年主教练蔡振华的传奇故事也是一个绝佳的电影题材,他从运动员,到意大利做教练,再到回国当助教,一步步的成为主教练,带领中国男子乒乓重回巅峰,这其中的辛酸苦辣,以及他个人的人格魅力、执教风格以及一些逸闻趣事,可能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话题。
不过,与《夺冠》非常明确且高调的将电影与郎平、陈忠和等人实名对应不同的是,《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中所有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名字都用了化名,而且名字还改了好几版,貌似在刻意回避着什么。
其实蔡振华以及中国男队五虎将(马文革、王涛、丁松、刘国梁、孔令辉)的故事,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应该了解,即便不熟悉的观众也可以通过百度“对号入座”,为什么不像《夺冠》那样,郎平就叫郎平,朱婷就叫朱婷,为什么要避讳呢?
这是歌功颂德的好事啊,而且大部分都是真实事件。化名之后,难免会造成一定的疏离感,就是在观影过程中,每提到一个陌生的名字,观众还得猜,然后再根据他的一些特点和事件去查一下相关资料;如果用原名,可能会更有亲切感,也更能激动人心吧!
就比如最后3:2中国战胜瑞典的时候,如果大家都在高呼“王涛”而不是“黄昭”,是不是会显得更真实、更振奋呢?
众所周知,绝地反击、逆袭为王的故事最能感染人。
像《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中,戴敏胜(蔡振华)、黄昭(王涛)、龚枫(丁松)、白民和(马文革)等人,可能一开始都是不被看好的人,被称为“残兵败将”,戴敏胜被同事们嘲笑“油头粉面”、“说大话”;黄昭被认为年龄大、心理素质差;龚枫则是个孤僻的“怪人”;白民和肩伤严重,还曾因为违反纪律被停训……他们都有各自的难关、障碍,但是他们都用坚定的意志、不懈的努力扛过来了,并用实力和成绩证明了自己!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主教练戴敏胜(蔡振华),他一方面用激将法、“负荆请罪”等计谋成功的团结了教练班子,将训练重任全权交给“倪大总管”,另一方面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严肃纪律、提升体能,彰显铁腕作风(比如开除第一主力也是爱徒白民和);购买最新技术设备,用高科技辅助队员纠正动作、提升技术;派遣队员到欧洲打职业联赛开阔眼界,学习最新打法、观察对手;不拘一格降人才,挑选年轻小将、召回实力老将、打造秘密武器……经过主教练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中国乒乓男团焕然一新。
虽然在哥德堡世乒赛上,中国男团没能战胜瑞典,但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两年后的天津世乒赛上一雪前耻、成功逆袭。
演员方面,个人觉得除了邓超,其他几个演员都选的不太好。黄昭的原型王涛我们都太熟悉了,长得圆圆胖胖的,个子不高,挺白净的;但段博文又高又黑,太有棱角了,让人实在联想不到那个场上灵活可爱的小胖子;白民和(马文革)的扮演者许魏洲太帅了,又白又高,跟马文革本人没一点相似之处(倒是饰演陪打队员陈文的阿如那跟马文革有几分相似),为了让许魏洲看起来糙一点,导演组还特意把许魏洲“抹黑”,可是这个妆容感太强了,黑的一点也不真实,看起来脏乎乎的,估计许魏洲的粉丝们不太能接受。
后来查了一下演员介绍,才知道原来饰演龚枫(丁松)的演员是蔡振华的亲儿子蔡宜达,不知道片中他三岁了才会说第一个字“飒”是不是真的。
此外,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趣事,不知道是电影改编杜撰的,还是真有其事:
1、戴敏胜(蔡振华)曾经把体育时报记者的胶卷毁掉,导致对方后来报复,公开举报,后来“倪大总管”还把记者给打了?
2、戴敏胜(蔡振华)为了购买先进的录像设备,自己想办法筹钱,带着队员陪有钱人吃饭赚钱?
3、龚枫(丁松)的陪打队员真的曾和丁松打过架后来被开除了吗?
……
我觉得这也是本片的意义所在,通过一部电影,让我们再次关注乒乓球以及曾经绝地反击的那一代人!
作者:蓝雨星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