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来了注意事项(一年中最容易生病的时节来了)

大暑来了注意事项(一年中最容易生病的时节来了)(1)

暑,热也

大暑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

“小暑接大暑,热到无处躲”

高温、高热、高湿

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很容易生病

如何度过这个夏天?

大暑知习俗

晒伏姜

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吃“仙草”

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冻和烧仙草也是常见的消暑凉品。

饮伏茶

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这个习俗。

斗蟋蟀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大暑悉三忌

忌晨练

大暑最忌讳晨练。夏天植物的呼吸作用很强,早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很高,而夏天老人的血压较高,早上锻炼身体容易发生危险。可以在傍晚时分,做一些不剧烈的运动,比如散步、太极拳,稍微出汗即可。

忌贪凉

虽然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是阴气已显。冷饮、瓜果生食尽量少吃。空调不要直吹,温度最好不要低于28度。在睡觉、洗澡过程中也不可贪凉。

忌大喜大悲

夏季雨水和炎阳交替,闷热的天气让人的心情烦躁。此时心血管的压力较大,年纪大的人一旦情绪激动,很容易损伤心脏。所以,夏天一定要注意清净养心,控制情绪。俗语讲:心静自然凉。

大暑晓三宜

宜吃苦

夏主火,火入心。“多吃苦”能清热养心。像苦瓜一类的苦味食物,可以刺激味蕾,促进食欲。苦丁茶、莲子心,则可以清心火,止疮痛。而且,对于心气虚的人,还能补心气。

宜晚睡早起

夏天阳盛而阴虚,白昼时间长,要晚睡早起。晚上十一点,早上六点,是较为健康的作息,配合中午适当小憩。

宜补钾

夏天人排汗多,身体的无机盐大量排出体外,人们容易忽略补钾。钠钾失衡,很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夏天一定要补充钾元素。喝茶、吃菠菜、吃番茄、吃红薯,都是很好补钾方式。

大暑养生三秘诀

多吃瘦肉

很多人“苦夏”,只吃水果蔬菜。长此以往,营养不够,易生病。除果蔬之外,一定要吃正餐。吃谷物,出汗会损失维生素B,所以馒头米饭一定不能缺。吃瘦肉,夏天内脏消耗很大,一定要多吃优质蛋白,少吃油脂。

摇扇降温

天气炎热的时候,摇扇子既可以降温,还可以预防肩周炎。老年人夏季中风一般发生在右脑,所以左手摇扇子能有效预防疾病发生。

热水泡脚

人们长期待在空调房里,吃冷饮冷食,会导致人体内湿气过重。夏季要注意祛湿,多吃点祛湿食物,如红豆薏米汤等。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或者轻微运动出汗,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加快湿气排除。

莫怨夏日苦长

且待秋风飒爽

来源: 哈尔滨交通广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