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西梆子街属于哪个街道办(西安城里的街道)

“梆子”是一种用空心硬木或者竹片制成、敲击、撞击以后会发出响声的物件,我们现在一般在古装剧里边看到晚上打更的人拿的就是梆子,他们一边敲打着梆子,一边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当然说到梆子,说到打更,特定梆子声也是过去钟表发明普及以前,夜间人们掌握时间的信号。所谓的三更(半夜)、五更天就是通过梆子声来区分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后,中国人又发明了晨钟暮鼓,白天主要借助日晷看时间,夜里则是靠听梆子声掌握具体时刻。

西安西梆子街属于哪个街道办(西安城里的街道)(1)

上图:光武帝刘秀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当年被王莽追杀的时候,在西安城东灞河西岸用井边卖油郎招徕生意的梆子取水解渴,还给西安留下了梆子井的地名。

西安西梆子街属于哪个街道办(西安城里的街道)(2)

大约在明末清初,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还被应用于戏曲、说唱音乐及民间器乐合奏,比如东路梆子、同州梆子。

在西安城西南角里边有一条梆子市街,由中段偏东的南北路双仁府—柴家什字将这条街分成了东梆子市街和西梆子市街。

西安西梆子街属于哪个街道办(西安城里的街道)(3)

东梆子市街,位于城内西南部,东起五星街西口,西至西梆子市街东口,长225米,宽20米。明清时称梆子市街,1953年改名东梆子市街,1966年曾改称五星街西段,1972年恢复东梆子市街。西梆子市街位于西大街西段也就是桥梓口、大麦市南侧,东起东梆子市街西口,西至南马道巷,长424米,宽20米,它与东梆子市街、五星街、五味什字、南院门等街道连在一起,构成了西南城区的东西中轴线。1955年从大油巷改为西梆子市街,1966年曾称五星街西段,1972年恢复为西梆子市街。

西安西梆子街属于哪个街道办(西安城里的街道)(4)

西安城墙里面的西南部,南北向的南广济街、甜水井—桥梓口大街,将南大街以西、西大街以南的整个西南城区划分成三个部分的同时,东西走向的梆子市街又将西南城区最西边一块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西梆子市街”其实跟“梆子”的关系并不大,东梆子市街才是历史上真正的梆子市街。

在以前,梆子市街并没有东、西之分。今天的东、西梆子市街,在解放前,分别叫做梆子市街和油巷。

西梆子市街所处的位置,是原隋唐长安皇城司农寺草坊与骅骝马坊。明清时这里称油巷,民国时期,为了将其与南、北油巷区别开来,改名为大油巷。一位当地老人说:“很多年前,这条路的路口上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街道的来历。上世纪80年代初倒在路上的石碑上仍然能看清刻着的“敬禄油坊”四个字,“敬禄”的意思,大概是给满人敬供俸禄的意思。

唐代大兴佛教的时候,东梆子市街就有一座寺庙,庙里还有很多庙产、福田,根据政府当时的规定寺院有救助救济的义务,所以这里逐渐形成了一个慈善福利机构。唐末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以后,驻守长安城的韩建在原长安皇城的基础上缩建了新城,这一带变成了居民坊,先前慈善的传统保存了下来。到元代,根据《长安志图》中记载,这一带当时还设有义济院。明清时,东梆子市街属于含光里(坊)。明代资料显示:这条街上有一座寺庙,专门收留孤寡,明代《古今事物考》中记载:当时的政府定期给收养孤老的寺院拨付口粮,寺院每天提供两餐。据说,每到开饭的时候,梆子寺里都会响起“梆梆梆”的梆子声,听到梆子声,寺里收留的人就知道开饭了。听到梆子声人们就到寺庙门前排队等着领取免费的饭菜,至于寺庙叫什么名字并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人们都知道这个寺院开饭前要敲梆子,所以就被人们叫做梆子寺。梆子寺门前的街道后来就叫做梆子寺街。由于西安当地方言“寺”跟“市”同音,西安城里又有“竹笆市”“骡马市”、“大麦市”“大差市”、“小差市”、“东木头市”、“西木头市”等众多带有“市”字的地名,所以梆子寺街逐渐就被写成了梆子市街。从西安地名命名的规律来看,梆子市街有可能在一段时期像五岳庙门、太阳庙门一样叫做梆子寺门。

很多人都没听说过清代的西安城里过去有咸宁、长安两县分治,民国初期才合并为长安县,最后长安县搬出西安城才有了西安市,合并以前两县各有一个大粮仓,俗称东仓和西仓,东仓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做敬禄仓。

大油巷—梆子市街—东西土地庙—五味什字、南院门一线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陇海铁路通车西安到1942年蒋总统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以后,大量河南受灾难民逃到西安,后来西安的城市中心东移到东大街、解放路一带特别是再后来的公私合营加上九十年代的旧城改造,这一条街才逐渐不再是西安的黄金商业地段。

梆子市街毕竟是一条可以说从隋朝建立大兴城(西安城最早的名称)的时候就有了的街道,在唐末以后,两边一直都是西安城里的居民坊,直到现在,街上仍然以居民小区为主,街北的白鹭湾小区与街南的迎春小区均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城区改造后陆续建成的。

当然,在梆子市街附近过去有几条百年小巷也就不奇怪了,之前有一条北油巷现在已经成为白鹭湾小区。

西安西梆子街属于哪个街道办(西安城里的街道)(5)

从清末的地图来看,北油巷在油巷(也就是现在西梆子市街)的路北,与南油巷北口相对,北边通到夏家什字,长203米,1966年改名为五星街九巷,1972年恢复原名。上世纪八十年代,北油巷还是一条砖铺路面的小巷,上世纪90年代的西安旧城改造中消失了。除了南、北油巷,旧城改造前还有一条东起双仁府,西接南油巷南口的八卦楼巷,因巷子里建有八卦楼庙而得名。在南油巷的西北边,也就是今西梆子市街的西南部迎春巷附近,曾有一个“四知村”,四知的意思,出自孔子所说的“知命、知礼、知言”再加上曾国藩所加的“知仁”一共四知,旧城改造以后四知村连同西边城墙下边的土崖、涝池和菜地变成了一片居民区。

除了这条街道由来已久,这里还曾有过能影响西安半个城的名小吃——张三“梆梆肉”。当然西梆子市街也是西安梆梆肉的发源地!

据说附近老人说:“民国年间,张三由河北保定到西安,先在南马道巷12号(后划归到西梆子市街)院子里熏制肉肠,因为他开始是个行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流动商贩)走街叫卖时候,背着一个椭圆形木箱,手上拿着木鱼形状的梆子,沿街一边走一边敲梆子还要吆喝着,后来人们听到梆子声就知道买卖肉的张三来了,后来他熏的肉被叫做“梆梆肉”。

西安西梆子街属于哪个街道办(西安城里的街道)(6)

上图:民末清初挑担子、敲梆子的行商(本土片来源网络,与张三梆梆肉无关)

张三熏制梆梆肉选用松木锯末,点燃息去明火,闷出白色浓烟在铁箱上的金属网筛上熏蒸大肠,熏出的肉肠带有一股松脂的清香,嚼在嘴里,味道出奇的绝,还有人说是柏树叶子熏。后来张三年级大了,大概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他在土地庙什字,开了个小店经营加工肉肠和梆梆肉,直至他1985年过世。

西安西梆子街属于哪个街道办(西安城里的街道)(7)

现在土地庙什字早已经改名叫做五星街,张三也过世三十多年了,西安很多老人说起梆梆肉还会提到那时候鼎鼎大名的张三梆梆肉,回味无穷的说“还是怀念张三梆梆肉的味道。”

解放后,西梆子市街(当时还叫大油巷)紧挨的南马道巷,出过两位姓杨的大人物,一个是户县人杨明轩(杨鉴骏) ,他任当过民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另一个是1894年生于渭南的杨晓初(杨振铎),他是中国革命早期革命家和领导人。 1954年11月至1964年10月,杨晓初任西安市副市长兼西安市计委主任其间,就住在南马道巷4号。杨市长的后门和车库朝着四知村。

西安西梆子街属于哪个街道办(西安城里的街道)(8)

上图:华沙牌小卧车

他的那辆华沙牌小卧车(现在说法就是小汽车、小轿车)经常从梆子市街和西边的南马道巷经过,那时候的小卧车非常稀罕,当时满西安都见不上几辆。

如今十四运在西安举办之际,西安城里又继九十年代旧城改造以后再次对老城区进行改造提升。信步走进东梆子市街小区,展现在眼前的是宽阔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小区景观。

西安西梆子街属于哪个街道办(西安城里的街道)(9)

谁也不会想到之前这里私搭乱盖的样子。2020年,对照西安市迎十四运违建整治要求,北院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定下了“应拆尽拆、不留一寸,全力打造零违建小区”的治理目标,对老旧小区内的旧门房、烂车棚及各种形式的居民违建进行了地毯式拆除整治,才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

西安西梆子街属于哪个街道办(西安城里的街道)(10)

上图:改造前的东梆子市街小区

以前只要有一家搭起来,家家就都想搭。挺好的小区搭得跟破补丁似的,看着都堵心。这下好了,违建拆了,心里亮了,小区干净利索了,看着大家都心情也都舒坦。

那么要怎样才能到梆子市街呢?

西安西梆子街属于哪个街道办(西安城里的街道)(11)

1从含光门进入西安城—甜水井街—东梆子市街东口红绿灯向西走;

2从含光门进入西安城—含光门盘道—顺城南路西段—西南城角—南马道巷—西梆子市街西口向东走;

3从钟楼、南门、南大街沿粉巷—南院门—五味什字—五星街向西过了桥梓口街向西;

4沿钟楼、西大街向西—桥梓口大麦市街十字向南(左拐)—东梆子市街东口向西;

5从西门进城—南马道巷—西梆子市街西口向东;

6从西门进城—盘道第二个口右转顺路向南、向东—夏家什字—柴家什字—梆子市街;

7从西门进城—西大街—骆驼巷—夏家什字—柴家什字—梆子市街;

好了就说这些吧,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其实还有很多种路线走法都可以的梆子市街,大家根据自己所在位置寻找最佳路线就好了。

关于(东、西)梆子市街你还知道些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跟更多人一起分享。

西安西梆子街属于哪个街道办(西安城里的街道)(12)

我是黄昆,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安人,《黄昆说西安》说的都是我个人对西安的了解和认识,作为一个生在西安长在西安的西安人,我计划以《黄昆说西安》为主题,通过视频和图文两种形式介绍西安的历史文化和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西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西安!

如果你想了解西安哪里、对西安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或者有疑问都可以私信、留言给我。

《黄昆说西安》欢迎大家点赞、转发、加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