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来判断酸碱体质(酸碱体质的骗局远未结束)

如何来判断酸碱体质(酸碱体质的骗局远未结束)(1)

头图潜台词:啊!你们都是骗子!——出自《九品芝麻官》

作为化学尖子生的百科君,直到昨天才知道原来酸碱体质的理论居然有这么多信徒。

俺们作为路易斯酸碱理论傍身的理科生,从来没把这个当回事儿...

人体原本就是个很大的缓冲体系,pH要是因为吃碗回锅肉、锅包肉就变来变去的,人体的酶啊、蛋白啊,早就死去活来了...

跟人吃东西能扯上边的缓冲体系有两种,一种是强酸缓冲体系,也就是你的胃;一种是强碱缓冲体系,就是你的肠道。

无论你渴饮碱性的苏打水,还是干一碗山西老陈醋,它们都不会对你的pH造成偏离。

因为有个词叫,杯水车薪!

简单的原理告诉你了,那下面看看所谓的酸碱体质论的神秘人代表。


1. 罗伯特杨

如何来判断酸碱体质(酸碱体质的骗局远未结束)(2)

先从昨天“酸碱体质”新闻的主角,罗伯特杨说起。坐牢的是他,赔患者1.05亿美金的也是他。

他的理论立足于2002年出版的《The Ph miracle》这本书,提出了人体酸碱平衡的理论。

如何来判断酸碱体质(酸碱体质的骗局远未结束)(3)

在他认罪认罚之后,等于他过去十几年在美国社会缔造的“酸碱理论”彻底崩塌。

请注意我的用词,我并没有用其他媒体报道的“创始人”的字眼,因为他充其量只是美国社会中酸碱体质的“创始人”

国内风行的酸碱体质论,难道是从他那里传播来的么?

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看一下2002年之前,国内是否有酸碱体质,或者酸性体质的报道就好了。

比如在一篇1999年申请的中国发明中,可以看到发明人已经提到了用饮食结构调节酸碱性体质的问题。和罗伯特杨的理论已经很像了。

如何来判断酸碱体质(酸碱体质的骗局远未结束)(4)

1999年,罗伯特杨号称博士毕业,应该还没有开始包装自己的pH奇迹。

那么实际情况可能是,国内的酸碱体质论早在罗伯特杨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美国偶像在美国倒台的事实,可能并不能把国内酸碱体质论的体系完全推倒...

因为他们也许并非同宗同源。

无独有偶,在2002年之前,不仅国内专利出现了酸碱体质论,同样在日本、韩国也出现了一些饮用碱性的水、牛奶来调理酸性体质的专利文献。

同时,台湾还有一件申请于2000年的微生糖专利,也提到了用于改善酸性体质。

如何来判断酸碱体质(酸碱体质的骗局远未结束)(5)

那么,应该有一个感觉了,东亚地区可能早就在罗伯特杨之前,就已经流传有酸性体质的传说。

继续扒一扒同时期的期刊文献,于是在1994年第6期的《农村经济与技术》中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酸性食物不宜过食》。

结论是:肉类、虾类等等,长期食用导致酸性体质。

如何来判断酸碱体质(酸碱体质的骗局远未结束)(6)

完了,罗伯特杨的理论完全抄袭自中国的实锤,就是这个了...

所以从各篇文献的蛛丝马迹来看,东亚地区酸性体质的叫法更早,而且很可能和中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医是一个会让人“友尽”的话题,而且我也不懂,只记得《本草纲目》上说:

“人肉,味酸”...


2. 筱原秀隆

但是既然酸性体质传播这么广泛,一定不是靠一句“根据中医理论”就能说服所有人的。

总有人不信中医的吧

于是当我翻阅2000年之后的文献时,一个叫“筱原秀隆”的个名字逐渐浮上水面。

这个名字直到近几年的文献中,还在被人引用。但是有意思的是,关于这个人的报道总是含糊不清,而且连套话都十几年不变的。

如何来判断酸碱体质(酸碱体质的骗局远未结束)(7)

比如这是一篇2002年《大众标准化》里的一篇文章,里面说道这个筱原秀隆时,title有两个:世界著名医学博士、日本专家。

说的话呢,三段论的逻辑:

第一句:正常人血液pH值,在7.35-7.45之间(碱性);第二句:碱性体质的人太少;第三句:所以人体的酸化是百病之源;

琢磨了一下,因为人肉味酸,你才会有病嘛。嘿,还真和《本草纲目》的话对上了。

而到了2006年,可能是某个老年学的学术论坛上,还是筱原秀隆,一样的头衔,一样的三段论...

如何来判断酸碱体质(酸碱体质的骗局远未结束)(8)

如果你看过《窃听风暴》这部电影,可能会记得,如果一句话你能重复上百遍,且描述不带变的,那么你说的一定是之前就编好的谎话。

一位所谓的知名人士,在蹉跎的岁月中,只被人传颂着两个头衔和三段论,且一成不变,没有新的论点和话题。

这说明啥?就是像国内专家老罗,每年也还会换些个演讲段子的吧。

当然幸运的是,我还是在2015年第4期《中国卫生统计学》的一篇文章的参考文献中的犄角旮旯,看到了可能是关于筱原秀隆最早的出处。

如何来判断酸碱体质(酸碱体质的骗局远未结束)(9)

应该是一本台湾的出版物。

由于条件有限,我继续用bing国际版搜索了筱原秀隆这个名字。

发现即使在过去的一周内,仍然有大量关于筱原秀隆的报道。注意文字都是繁体,应该皆出自于台湾。

如何来判断酸碱体质(酸碱体质的骗局远未结束)(10)

那么,这位筱原秀隆专家自始至终都是台湾人民包装出来的著名医学博士咯?

他有没有论文呢?

保险起见,把筱原秀隆用谷歌翻译成日文和英文,在web of science上搜索一下,结果是0 。

如何来判断酸碱体质(酸碱体质的骗局远未结束)(11)

所以,如果有人再在你面前拿一个叫筱原秀隆的日本专家给你说酸性体质问题,请立马pia飞,这是个台湾商家包装出来的广告人物。

想想罗伯特杨的头衔、论调,还有著书立论,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估计他们半斤八两。


3. 谢特尔兹

酸碱体质理论除了罗伯特杨发展出来的抗癌理论分支,最牛逼轰轰的大概是调节酸碱,生男生女了。

你用某电商上搜一下酸性体质,一搜一大把的调节药物,美国日本的还全都有。

如何来判断酸碱体质(酸碱体质的骗局远未结束)(12)

这背后的的理论基础,大概就是如某截图所示——朗德姆·谢特尔兹博士。

如何来判断酸碱体质(酸碱体质的骗局远未结束)(13)

(截图摘自丁香园)

感谢某母婴频道不但给了张人物头像,还把英文名,人物经历介绍的一清二楚(中文翻译略有差异)。

如何来判断酸碱体质(酸碱体质的骗局远未结束)(14)

如何来判断酸碱体质(酸碱体质的骗局远未结束)(15)

文中提到了两个特征:

(1)《随心所欲/孕》的作者;(2)输卵管内配子移植术(GIFT)的发明者;

如何来判断酸碱体质(酸碱体质的骗局远未结束)(16)

貌似这书还在电商上卖到断货。我想幸亏《摔跤吧,爸爸》的原型没有看到这本书,否则就没有电影什么事儿了...

接着说正事儿。

首先,在一篇1987年的文献中看到,GIFT技术首创于1984年,而开创者是Asch。

如何来判断酸碱体质(酸碱体质的骗局远未结束)(17)

我甚至很敬业的找到了1984年的那篇《Lancet》,但很明显跟Shettles都没有关系。

如何来判断酸碱体质(酸碱体质的骗局远未结束)(18)

显然,说他是GIFT的发明者,是谎话

同理,我又找了一下谢特尔兹的有关论文。当我以为会查无此人的时候,居然被震惊了一下下。

比如这是一篇1971年的Nature,他的工作是采集子宫黏液检测胎儿的性别...

如何来判断酸碱体质(酸碱体质的骗局远未结束)(19)

而在此后,他大概,在80年代里研究男性精子活性,在70年代里研究宫颈粘液,再早还研究过Y染色体分离...

我...我不好意思看下去了。

如何来判断酸碱体质(酸碱体质的骗局远未结束)(20)

那些在网络上说谢特尔兹是深藏功与名的文章,可能都写错了...

我大概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谢特尔兹,一个为人类研发娃娃事业,贡献到91岁的敬业老先生...

但是,我要说但是了!

如果把一个学者,包装成能管控生男生女的性学博士就有点过分了!

首先人家著作中没有教人家怎么选择胎儿性别;

其次,人家1970年的出版物没有《How to Choose the Sex of Your Baby》,只有一篇《When does life begin》,很温馨的名字有木有。

如何来判断酸碱体质(酸碱体质的骗局远未结束)(21)

更重要的是,人家从来没有提到过酸性体质的问题,怎么就被拉来站台了?

所以虽然谢特尔兹可能是个真实的牛人,但非常是有可能被人借用,然后过度包装了...

他既不是那本书的作者,也跟GIFT毫无关系

毕竟罗伯特杨的理论刚面世,谢特尔兹老人就去世了。

反倒是中国专利也继续发展了所谓谢特尔兹老人的理论,并把它用在了公牛羊的生殖上...我晕,人家研究的是人的好不好。

如何来判断酸碱体质(酸碱体质的骗局远未结束)(22)

如何来判断酸碱体质(酸碱体质的骗局远未结束)(23)


写到这里,我觉得各位心中的疑虑已经可以打消了。

酸碱体质理论怎么来的,大概还是发源在中国。

美国偶像罗伯特杨倒台了,但是未必能动摇中国市场关于酸碱体质的迷信。

退而求其次,如果你在国内市场上看到了,以为名叫筱原秀隆的日本专家,教你喝水水。请注意,这是个台湾商家包装出来的广告人物

如果还有人说特尔兹博士酸碱体质理论,可以操控生男生女。

请注意,那位博士可能是被商家利用了,他是正经学术派,但研究领域才不是酸碱体质,那些所谓的头衔存疑,甚至还可能从没有写过那本神奇的书。


我是百科君,一个集才华与专利于一体的,真相挖掘机...

欢迎关注同名公号,获取更多原创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