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是哪里来的 蚂蚁集团背后的几个谜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市场上关于蚂蚁集团的猜测一直都很多,其中有几个问题就像谜一样困扰着大家,说什么的都有,剪不断理还乱,让人摸不着头脑。这里帮大家梳理一下,拨开迷雾,探究其中的来龙去脉。

第一,蚂蚁集团到底还能不能二次上市?何时会上市?

最近,市场上再次传出蚂蚁集团有可能二次上市的消息。其实,这一点不用怀疑,蚂蚁集团二次上市的可能性一直都是存在的,当初监管部门说得也很明确,是“暂缓上市”而不是“取消上市”或“终止上市”,暂缓与取消或终止,两字之差含义却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至于何时才能够重启上市?这就要从当初蚂蚁集团为什么被暂缓上市的原因说起了。

蚂蚁集团是哪里来的 蚂蚁集团背后的几个谜(1)

作为国际上相当的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之一,蚂蚁集团于2020年7月20日正式对外发布了上交所、港交所的联合上市计划,马上就受到资本市场的极大关注。当时普遍的观点是,蚂蚁集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独角兽公司之一,上市后其预估市值可达到2300亿美元,蚂蚁上市很有可能成为当年全球最大的IPO。但是,意气风发的马云,在2020年外滩金融峰会上发表了一番演说,却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此后,监管部门的态度似乎也发生了转变,再加上蚂蚁集团本身固有的一些问题,使得2020年11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决定,暂缓蚂蚁集团的上市,同时,蚂蚁也宣布暂缓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计划。

一方面,蚂蚁集团上市前,监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知道,蚂蚁是靠创新不停地在发展壮大,通常来说,监管是要滞后于创新的,因此,很多人认为,包括蚂蚁集团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前几年之所以取得了超常规发展的成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享受到了监管的超国民待遇,也就是存在部分的监管真空,使得他们在部分领域可以从事传统金融机构不能从事的工作,才有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随着监管的逐渐跟上,发现这种金融创新有很多的问题,于是监管部门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蚂蚁集团是哪里来的 蚂蚁集团背后的几个谜(2)

2020年10月2日,马云及蚂蚁集团的高管被四部门联合约谈。同一天,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网络小贷业务的管理办法,对单笔联合贷提出4条细化的监管要求。比如,网络小贷公司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而蚂蚁集团旗下的花呗和借呗,其自己的出资比例只有2%,离监管部门的标准差距巨大。10月6日,蚂蚁集团启动了IPO退费程序。

不只是上市计划被暂缓,为了符合监管要求,12月18日,蚂蚁集团支付宝App还下架了互联网存款业务。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助推下,银行为了拓展业务渠道,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巨量客户基数吸收存款,开始与互联网金融公司合作,开展诸如互联网存款的业务,但是这类新业务已经不符合当前的监管要求,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

蚂蚁集团是哪里来的 蚂蚁集团背后的几个谜(3)

除了金融领域监管环境发生变化以外,整个平台经济的监管环境也出现了变化。这一点就众所周知了,这几年大家都能感受得到,一些主要的互联网平台,不断地被吐槽垄断、不正当竞争、损害消费者权益等等,国家对平台经济也是加大了规范治理的力度。

另一方面,蚂蚁集团的运作模式存在着极大的风险隐患。高杠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蚂蚁集团的一大风险,其中,数字科技板块中的微贷平台业务是其高杠杆的最大来源。从蚂蚁集团当时的招股说明书我们可以看出,微贷的运作模式基本上是分两步:第一步,蚂蚁集团与各银行等机构合作,既提供科技支持,也提供大量的客户资源,利用大数据等分析技术可以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精准的画像。第二步,主要是金融机构负责提供资金,蚂蚁促成贷款的发放,并从中收取服务费。这其中,蚂蚁集团主要负责提供贷前的风控、贷中的中介、放贷后的催收等服务,而银行主要负责放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贷款发放的钱主要是银行的,因此,银行承担着最终的坏账风险,而蚂蚁集团只是提供一些中介性质的服务,基本上属于空手套白狼的性质。

蚂蚁集团是哪里来的 蚂蚁集团背后的几个谜(4)

有数据显示,2020年蚂蚁暂缓上市前,其微贷平台的信贷余额有2.2万亿,其中, 98%的资金都来自合作的银行及自身的资产证券化,只有2%的资金是由蚂蚁集团旗下的小贷公司提供,蚂蚁以2%的资金,撬动了银行98%的资金,杠杆率之高可见一斑。懂得金融的人都知道,金融中最怕的就是这种高杠杆率,一旦形势逆转,高杠杆带来的打击极大,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因此,蚂蚁集团的金融运作模式,潜藏着巨大的风险隐患,这也是蚂蚁集团上市搁浅的一大主要原因。

所以说,判断蚂蚁集团什么时候能重启上市计划,主要看以上两大暂缓上市的原因什么时候能得到解决。暂缓上市以来,蚂蚁集团一直在进行整改,力图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尤其是要达到那几个关键的监管指标。经过两年的整改,目前蚂蚁集团各项业务离监管标准应该是越来越近了,而同一时期,经过监管部门的强力整顿,我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风险也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监管环境似乎也有所放松,但是,离蚂蚁集团上市显然还有一段距离,因此,短时间内,蚂蚁集团二次上市肯定是不会有确切消息的,蚂蚁集团还需要继续整改,直到时机的到来。

蚂蚁集团是哪里来的 蚂蚁集团背后的几个谜(5)

第二,蚂蚁集团内部到底是谁说了算?

根据蚂蚁集团当时公布的招股说明书,还是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持股比例为33%,是第一大股东。但是细心的网友们就发现了,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却并不是马云,而是日本孙正义旗下的软银集团,软银的持股比例为34.4%,要远高于马云的4.8%,因此,很多人担心,阿里巴巴会被日本公司所控制,同时也使得蚂蚁集团也被日本人所控制。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或者说是对阿里巴巴集团的股权构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马云绝对不傻,他怎么可能让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成为别人家碗里的菜呢?

这一切,都要从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说起。阿里巴巴为什么要建立合伙人制度,主要就是因为1999年创立以来,为了求得更好的发展,一共进行了5轮大规模的融资,但随着外部投资者的加入,也使得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正是为了实现对公司股权的绝对控制,阿里巴巴才于2013年明确采取了合伙人制度。

蚂蚁集团是哪里来的 蚂蚁集团背后的几个谜(6)

阿里巴巴的第一轮融资是1999年10月,当时,高盛联合新加坡TDF、瑞典Investor AB等基金,共同向阿里巴巴注资500万美元,此时对阿里的股权结构几乎没有任何影响。第二轮融资发生在2000年,软银集团向阿里巴巴投资了2000万美元,孙正义当时是亚洲首富,据称,最开始他要给阿里投资4000万美元的,但是被马云打了个对折,说明至少在2000年的时候,马云就已经注意到了融资对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第三轮融资发生在2004年,当时阿里巴巴已旗下的淘宝网刚刚成立才1年,为了加快电商的发展,马云找到软银再次向阿里投资了6000万美元,相应的,阿里巴巴的股权也被进一步稀释。此时,马云团队虽然仍是阿里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是47%,但是已经从绝对控股变成了相对控股,软银集团的持股比例上升到了20%。

第四轮融资是2005年,雅虎向阿里巴巴投了10亿美元及雅虎中国的全部资产,马云团队的持股比例因此进一步降为31.7%,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马云团队失去了阿里巴巴第一大股东的地位,雅虎则以39%的持股比例成为第一大股东,但马云也留了一个后手,就是规定雅虎需要将5% 的投票权过渡给马云团队,这样,阿里巴巴就形成了马云团队、雅虎和软银三分天下的局面,但从投票权上来看,马云团队还是超过雅虎和软银的。第五轮融资发生在2011年,美国银湖、俄罗斯DST等基金投资了20亿美元,而且,阿里内部的员工也可以卖出自身的股权。2012年,阿里又发行了26亿美元的普通股,并回购了雅虎的部分股权。经过这一番复杂的操作之后,雅虎和软银的投票权合计已经低于50%了,同时,雅虎也放弃了与阿里巴巴公司战略相关的否决权。

蚂蚁集团是哪里来的 蚂蚁集团背后的几个谜(7)

所谓的合伙人制度,说白了就是一种同股不同权的制度安排,孙正义、雅虎的股份与马云团队的股份,虽然都叫股份,但对应的股权却是不同的。阿里巴巴实施的合伙人制度,是在董事会上面再成立一个机构,这个机构可以直接提名董事会的成员,通过董事会成员占多数来控制公司,这样,马云及合伙人就获得了远大于其持股比例的控制权。而且,马云还规定,如果想要修改或者废除这种合伙人制度,需要经过95%的股东同意,这基本上等于是直接否决了其他人修改的可能性,从而确保了马云团队一直掌握对公司的控制权。

第三,蚂蚁集团到底是科技企业还是金融公司?为什么从蚂蚁金融改成了蚂蚁科技?

蚂蚁集团经历了一个金融公司向科技公司转变的过程,其实,蚂蚁集团的主要业务都是互联网金融方面的,但是由于监管部门现在的基调是不允许未经许可开展金融业务,因此,目前蚂蚁集团的定位是科技公司。这一点,从蚂蚁集团名字的变化就能看出大致的经过。

蚂蚁集团是哪里来的 蚂蚁集团背后的几个谜(8)

蚂蚁集团的前身是支付宝,支付宝一开始提供的就是网上交易担保服务,后来成为一种支付手段,这都是金融的范畴,因此,蚂蚁2014年10月成立的时候,叫做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蚂蚁金服,从中可以看出,蚂蚁成立的初衷就是提供金融服务,后来除了支付手段外,蚂蚁的服务领域又不断的增多,比如余额宝、花呗、借呗等,这些主要的业务,其实每一个都跟金融有着联系。因此,从业务类型上来说,蚂蚁更像是一个金融公司。

但是,2020年7月,蚂蚁金服突然把“金融”两个字替换成了“科技”,改名为蚂蚁科技集团。此时正是在蚂蚁上市的准备期间,这个时候改名字,最大的可能就是为了上市有个好的发行价,而且,蚂蚁在大陆内地要登录的也是科创板,改称“科技”更划算。因为,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金融股的受欢迎程度显然比不上科技股,如果蚂蚁以金融股的名义上市,那么其股价的表现很可能一般,而如果以科技股的名义上市,那么市场估计有可能就会更高一些。

蚂蚁集团是哪里来的 蚂蚁集团背后的几个谜(9)

而且,从业务角度来说,蚂蚁也确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机构。在人们的印象中,一提起蚂蚁,人们首先想到的也是跟腾讯、百度、京东等公司差不多一个类型的科技公司、独角兽企业,很少有人会首先想到蚂蚁是一个金融公司。目前蚂蚁的业务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是数字支付业务、数字金融科技业务、创新业务,其中创新业务主要是在区块链和数据库服务两方面,每一项都与科技有着直接的关系。

由于这几年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两者已经很难再分家了,因此,蚂蚁集团既是科技企业,也是金融公司,但传统上我们还是喜欢把它归类为一家科技企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