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会计外币折算练习 注册会计师会计重点

知识点: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一)外币交易的相关概念

1.外币和记账本位币

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所选定的记账货币,而外币则是记账本位币之外的货币。所以此二者是个相对的概念。

2.外币业务及外币账户

①外币业务:凡是以外币计价的业务,均为外币业务。

②外币账户:反映外币货币性项目的账户,主要包括: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外币应收账款;外币应付账款。其最大特点是:其价值大小受汇率波动的影响。

3.汇率及表达方法

汇率是指货币之间的价值比

汇率有两种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 US$100:¥695

间接标价法¥100:US$18

4.记账汇率及账面汇率

①记账汇率有两种:

一是业务发生当日的市场汇率,也就是即期汇率

二是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通常指的是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

②账面汇率则是已经“历史”了的记账汇率。

5.现行汇率及历史汇率

6.银行挂牌买价、银行挂牌卖价和中间牌价

(二)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1.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应当考虑的因素有:

(1)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计价和结算;

(2)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上述费用的计价和结算;

(3)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所使用的货币。

2.企业选定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还应当考虑的因素有:

(1)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没有自主性则选择与境内企业相同的记账本位币,有自主性的则选择不同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2)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占较大比重的,选择与境内企业相同的记账本位币,不占较大比重的则选择不同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3)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直接影响且可随时汇回的应选择与境内企业相同的记账本位币,否则选择不同的记账本位币;

(4)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不足以偿还的,应选择与境内企业相同的记账本位币,反之,应选择其他货币。

【要点提示】记账本位币的确认方法是掌握的关键。

【提示】境外经营通常是指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或企业境内的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分支机构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时,也视同境外经营。

(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原则

1.首先应认定记账本位币及记账汇率

通常记账汇率选择:

①即期汇率: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

②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即按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

2.当发生外币业务时,应以记账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记账,并对外币账户的金额进行双重登记。如果是收到外币资本投入,应当按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进行折算,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按此标准核算不会出现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3.期末应采用期末现行汇率对所有外币账户(外币货币性项目)进行调账,并对汇兑损益进行认定。

(四)外币业务的具体核算

1.一般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

【基础案例】乙股份有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对外币交易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2×15 年 3 月 3 日,从境外丙公司购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设备价款为 250 000 美元,购入该设备当日的即期汇率为 1 美元=6.5 元人民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3%,款项尚未支付,

增值税以银行存款支付。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机器设备(250 000×6.5)1 62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11 250

贷:应付账款——丙公司(美元) 1 625 000

银行存款 211 250

2.特殊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

(1)外币兑换的会计处理

买入外币时:

借:银行存款——外币户(按记账汇率折算)

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户 (应以银行挂牌卖价来折算)

卖出外币时: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户(应以银行挂牌买价来折算)

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贷:银行存款——外币户(按记账汇率折算)

(2)接受外币资本的投入

借:银行存款——外币户(按投资当日的银行现行汇率来折算)

贷:实收资本——外方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3.外币货币性项目期末汇兑损益的认定

(1)一般计算程序

高级财务会计外币折算练习 注册会计师会计重点(1)

(2)汇兑损益的归属方向

①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成本;

②不符合资本化条件而且属于筹建期内发生的部分则列入“管理费用”;

③既不符合资本化条件又未发生在筹建期内的部分则计入各期损益,列为“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4.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的会计处理

(1)对于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已在交易发生日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

(2)对于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在以外币购入存货并且该存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可变现净值以外币反映的情况下,确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价值时应当考虑汇率变动的影响。即先将可变现净值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与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存货成本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该项存货的期末价值。

(3)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股票、基金等非货币性项目,如果期末的公允价值以外币反映,则应当先将该外币按照公允价值确定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其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4)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外币非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与其公允价值变动一并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高级财务会计外币折算练习 注册会计师会计重点(2)

【备注】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金融资产的外币利息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的外币现金股利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提示】外币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均不满足货币性项目的定义,属于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产生汇兑差额。

知识点:外币报表的折算

(一)外币报表折算的一般原则

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当遵循下列规定:

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2.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按照上述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列示。比较财务报表的折算比照上述规定处理。

(二)包含境外经营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特别处理

企业境外经营为子公司的情况下,企业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对于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差额,归属于母公司应分担的部分在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列示,属于子公司少数股东应分担的部分应并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

(三)境外经营的处置

企业在处置境外经营时,应当将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列示的、与该境外经营相关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自所有者权益项目转入处置当期损益;部分处置境外经营的,应当按处置的比例计算处置部分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提示】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的处理:

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分别以下两种情况编制抵销分录:

1.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以母公司或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反映,则应在抵销长期应收应付的同时,将产生的汇兑差额转入“其他综合收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财务费用

或相反分录。

2.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以母、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反映,应将母、子公司此项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相互抵销,差额转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如果合并财务报表中各子公司之间也存在实质上构成对另一子公司(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比照上述原则编制相应的抵销分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