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红色事迹(红色故事汇看红色火种如何燎原千岛大地)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王起在吕道英的支持下,以东区区署武装组的名义建立一支抗日武装。首批12名队员中,有8名共产党员。武装组主要活动在东区中部的吴榭、白泉、皋泄一带。在政工队、区署人员的配合下,武装组捉汉奸、打土匪,深得东区群众拥护,队伍不断壮大,不久就增至30余人,改名为东区警察队。同年9月,中共宁属特委从余姚调县级干部陈子方、楼童生到定海加强敌后工作。东区警察队在反扫荡过程中,英勇顽强,取得很多战果。
1940年3月15日,定海县抗日自卫团第二大队在小支伏击下乡扫荡之日军,击毙日军十余人。战斗中,一中队指导员、共产党员张叔馨牺牲。1941年9月30日,东区代区长楼童生为掩护部队突围,与翁世俊、陈庆恒、董千里在黄杨尖山岗被敌包围牺牲。此时,东区警察队已发展到100余人,对外改称警察大队。同年冬,东区警察大队分为长、短枪两个中队,长枪中队40余人,到镇海峙头开辟新游击区,以短武器为主的短枪中队坚持在定海斗争。随着部队发展,下分3个分队,城道分队活跃在甬东一带,主要任务是在城区开展锄奸和破坏日军据点;五海山分队驻长峙,主要任务是保卫区政权、锄奸、征收税款、保护定海至镇海峙头的海上交通线等;芦花分队,主要任务是对付沈家门据点的日伪军。
1942年7月,为适应浙东地区的抗日斗争形势,根据中共浙东区党委指示,东区警察队改用“定象保安中队第一支队第五大队”番号,大队长由吕道英担任,下设两个中队,部队共有指战员100多人,长短枪100余支、机枪一挺。改变番号后,部队后勤仍由东区民主政权负责。此后,部队进行了宁波天童、芦花战斗,取得了胜利。
1943年,国民党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当年秋,中共三东地区特派员决定将第五大队和在定海公开活动的地方干部撤往四明山抗日根据地。10月5日,第五大队第一中队和短枪队及定海县战时政治工作队等地方干部共170余人,分乘5艘大船抵达慈溪古窑浦,同月中旬抵达余姚梁弄,编入浙东游击纵队特务大队。
【红色档案】
切断日军电话线 斧劈指挥官高桥——定海东区抗日游击根据地抗战小故事
漫画:《切断日军电话线、斧劈指挥官高桥》
1939年6月,日军侵占定海后,中共定海县工委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组建了吴榭乡自卫队、东区警察队(后发展为第五大队)。共产党员楼童生、陈子方、王群怀先后代理东区区长,领导东区人民进行抗日斗争,其中一些故事经群众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1940年10月13日,东区警察队在第二大队配合下,袭击沈家门日伪军据点,毙敌5人。同一天晚上,警察队发动群众,一夜之间拔除了日伪军安在甬东至蒲岙的全部电线杆,并切断电话线,定沈的日伪电讯中断,乱作一团,极大延缓了敌人的行动步伐。
1941年2月11日晚7时半,游击队潜入日军司令部附近,面对日军指挥官高桥,一名战士用利斧猛劈其颈部,高桥重伤倒地,我军游击战士随即安全撤离。这一故事也一直被传颂至今。
3个月后,东区警察队在楼童生的指挥下,在蒲岙埋伏。待100多名日伪军进入伏击圈后,东区警察队对其展开猛击,毙伤多人,俘虏3人,缴获不少武器。
这次战斗是共产党人在浙东面对日伪军的第一场胜仗,军威大振,当地群众也将这场胜利编成歌谣:“警察队,计谋高,雷岗尖下设战场。游击战士从天降,恰如神兵反‘清乡’。打死鬼子一大批,活捉伪军小队长。 ”
这支英勇的革命队伍,就像一把钢刀,让敌人畏惧、胆寒。1941年9月30日,敌军出动大量兵力围剿东区警察队。为了掩护部队突围,楼童生带领陈庆恒、董千里、翁世俊向黄杨尖转移,以牵制敌人,掩护部队。下午4时,他们4人在黄杨尖纯阳寺被日本吉野部队发现,三路合围而来的日军将他们包围在黄杨尖山腰。
由于敌军被牵制,大部队得以安全转移,而楼童生、陈庆恒、董千里、翁世俊四人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被后人称为“黄杨尖四烈士”。
翁家后人翁婴囡讲述亲历抗战故事——“我替姑叔站岗报信”
翁婴囡在儿子陪同下重访翁家岙
4月6日,翁家后人翁婴囡在采访中向记者讲述了八十多年前,她亲身经历的2个抗战故事。
1939年6月,舟山群岛沦陷。1940年2月,中共地下党组织在洞岙建立定海东区区署,领导舟山人民的抗日运动。翁婴囡的家乡展茅成为抗日运动最活跃地区之一。当时,定海县洞岙区署指导员楼童生和政工队员在展茅开展抗日工作,常常在她爷爷家里开会,给大家讲南京大屠杀的情况,所以翁家岙群众对日本鬼子恨之入骨。
在政工队影响下,翁婴囡的3个姑姑(即翁家三姐妹)也参加了政工队,在文化夜校里教书,教育妇女姐妹们团结起来为翻身求解放积极参加革命。还为抗日队伍提供情报,向群众宣传抗日道理。1940年快过年的一天下午,翁婴囡当时4岁,两个姑姑带着她装扮成走亲戚的样子,从沈家门码头出发,乘木帆船去定海王家墩(现在的长峙岛)送情报。姑姑把情报藏在翁婴囡的衣服里。半路上碰上伪军检查,被姑姑巧妙地搪塞过去,安全脱险。傍晚到达目的地,她们几人受到了当地群众热情招待。刚巧老百姓们正在做年糕,他们把年糕团捏成各种动物送给还是孩童的翁婴囡。“我对这次印象特别深刻,到现在还没忘记。之后每当用得着我时,她们总会带着我去执行任务。 ”翁婴囡告诉记者。
还有一次,与翁婴囡姑姑一起参加革命的同志遇上日本鬼子的追捕,姑姑们巧妙地把他们带到翁婴囡爸爸翁世杰教书的地方——沈家门八闽小学。翁世杰夫妇也想方设法帮他们一次次脱离危险。为了同志们的安全,每次有“客人”来家吃饭或者逗留,翁婴囡的姑姑们总会要她在门口“玩”,替她们站岗放哨。说有生人进来,马上喊“妈,客人来啦! ”翁婴囡当时虽然年纪小,但能听懂姑姑的话,所以她目不转睛盯住大门口动静,不让可疑的人进来。“翁老师在家吗? ”天快暗的傍晚,一位陌生人问她。翁婴囡定睛一看,是生面孔,就大声喊:“妈,来客人啦。 ”她妈妈赶紧出来一看,发现是自己亲戚,这才热情地请进门。虽然是虚惊一场,但姑姑连连夸奖她警惕性高。
后来,在地下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下,翁婴囡的三个姑姑先后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投身到了革命斗争中去。
【红色人物】
翁氏四姐弟
翁世俊
翁世俊(1927~1941),自幼酷爱学习,喜欢书法,性格倔强,遇事机灵。少年翁世俊目睹日寇烧杀抢劫,心中无比愤怒。他怀着对人民对祖国的无比热爱,瞒着家人,于1941年2月毅然来到中共定海县工委领导的定海县洞岙区署,做文书工作,开始走上抗日之路。他在战斗中表现英勇机智,多次出色完成送情报任务。 1941年9月,他在战斗中被日寇枪杀,年仅14岁。
翁芝英
翁芝英(1920~1987),展茅翁家岙村人,城关女子小学毕业后回乡教书。 1940年,在楼童生、徐长海等中共党员影响下,她成为定海县政工队队员,进入展茅开展抗日工作。 1941年2月,翁芝英偕妹妹翁敏、翁世宁参加勾山大山湾妇女骨干培训班,接受革命教育,后积极投入抗日。 1943年起,翁芝英先后受派去茅洋、惠民桥、岙山、峙头、沈家门等地小学教书,宣传发动群众抗日,为抗日游击队提供情报。抗战胜利后,奉党组织之命到岱山盐区任教,组织盐区夜校,开展反蒋宣传,掩护我党地下工作人员。
翁敏
翁敏(1922~2005),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东区党组织领导下,于1941年参加抗日政治工作队。同年参加中共定海县工委在大山湾村举办的抗日妇女骨干培训班。而后,分别在展茅、芦花、勾山等地举办农民夜校,向广大群众宣传爱国抗日思想和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并为东区党组织和抗日游击队传达文件,输送情报等。 1944年,奉党组织之命潜入岱山盐区,以教书为掩护,举办盐民夜校,配合岱山地下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
翁世宁
翁世宁(1924~2007),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东区组织领导下参加抗日政治工作队。 1941年,她和两个姐姐一起参加了中共定海县工委在勾山镇大山湾举办的抗日妇女骨干训练班。随后分别在展茅、勾山、芦花等地举办农民夜校,向广大群众宣传革命的道理和抗日爱国的思想,并以教书掩护抗日游击队,为地下党送情报,并于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翁世宁奉党组织之命潜入岱山盐区,以教书为掩护,举办盐民夜校,配合中共岱山地下党开展革命宣传活动。
张萍:献身于战地救护的舟山人
1937年,舟山掀起了抗日救亡活动,年仅13岁的张萍在母亲的支持下,积极投身到了家乡的抗日救亡活动之中。因为家住展茅,张萍经常与翁家四姐弟一起参加抗日宣传活动,还曾与翁世宁到茅洋和螺门等地演出《八一三之夜》等抗日宣传剧目。
1938年,张萍来到上海,随后又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辗转到苏北盐阜抗日根据地,并加入了新四军。张萍年纪虽小工作却非常认真,很快就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宣传我党我军的抗日救国道理。
不久后部队又将张萍调到卫生队培训,她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当时部队经常要战斗和转移,张萍便边学习边在战地抢救伤员。很快,张萍就适应了战地救护工作,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的工作也受到了战友们的一致好评。许多战士都说,有小张医生在,我们上战场什么都不怕。
1943年2月开始,日军集结大量兵力,开始对盐阜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敌人实行“三光”政策,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所不为。新四军战士为了保护老百姓们转移,总是边打边撤,伤亡很大,张萍则一直坚守在战斗第一线,及时抢救伤员并把他们护送到安全地方。
在一次反“扫荡”的激烈战斗中,张萍为了抢救和掩护伤员不幸被敌人的弹片击中,壮烈牺牲在苏北大地,年仅19岁。
相关史料由舟山市档案馆(市史志研究室)、舟山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提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