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试题(工程水文学试题库)

第二章 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 (一)填空题 4.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_大__循环和___小_____循环。 5. 自然界中,海陆之间的水文循环称__大循环_ 。 6. 自然界中,海洋或陆面局部的的水循环称_____小循环________。 7.水循环的外因是______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_ ,内因是_常态下水的三态转换__。 8.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有___降水_,_蒸发____,___径流___,__下渗__。 9. 河流的水资源之所以源源不断,是由于自然界存在着永不停止的 水文循环 。 10. 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于某一区域、某一时段的水量平衡方程可表述为 进入水量-流出水量= 蓄水量的变化 。 11.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 河源 、上游 、 中游 、 下游 、 河口 五段。 12. 河流某一断面的集水区域称为__流域_____________。 13. 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相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______闭合____流域 ;否则,称 非闭合 流域。 15. 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______河流长度____________。 18. 在闭合流域中,流域蓄水变量的多年平均值近似为____0_______。 28. 计算流域平均雨深的方法通常有____算术平均法___________, __泰森多边形_______法_______, _等雨量线法________________。 30.流域总蒸发包括__水面蒸发____________ ,___土壤___________ 和_________植物蒸散发________。 33. 流域的总蒸发主要决定于____土壤_____蒸发和_植物_________蒸散发。 34. 包气带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水分最大量称为____田间持水量_____________。 35. 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干燥土壤的下渗率(f)随时间(t)呈___下降____变化,称为__________下渗能力__曲线。 36. 土壤中的水分按主要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_吸湿水________、__薄膜水_____、__毛管水____和_重力水_______等类型 38. 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__植物截留___ _,___填洼_______, ___补充土壤缺水量________, _______蒸发___。

39. 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___产流__________过程和 ____汇流________过程。

40. 河川径流的成分包括__地面径流__________、 __壤中流____________ 和 ______地下径流_______。

42.某一时段的径流深与其形成的降雨之比值称为____径流系数__________。

43.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称为_____流量__________。

44.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_流量系数_。

45. 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____洪峰流量模数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 b]。

a、径流 b、水文循环 c、蒸发 d、降水

2. 自然界中,海陆间的水文循环称为[C ]。

a、内陆水循环 b、小循环 c、大循环 d、海洋水循环

3. 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使水资源具有 [A ]。

a、再生性 b、非再生性 c、随机性 d、地区性

4. 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 。

a、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

b、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

d、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5.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 D]。

a、0.25 b、2.5 c、2.5% d、2.5‰

6. 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D]。

a、相当 b、小 c、平缓 d、大

7.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坡度甲的大于乙的外,其它的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都一样,则甲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

8. 甲流域为羽状水系,乙流域为扇状水系,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的短历时暴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c ]。

a、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

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d、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9. 某流域有两次暴雨,除暴雨中心前者在上游,后者在下游外,其它情况都一样,则前者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洪峰流量比后者的[c ]。

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

10.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植被率甲大于乙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c]。

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 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

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 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

12. 某流域两次暴雨,除降雨强度前者小于后者外,其它情况均相同,则前者形成的洪峰流量比后者的[ b]。

a、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 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

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 d、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

34. 某流域有甲、乙两个雨量站,它们的权重分别为0.4,0.6,已测到某次降水量,甲为80.0mm,乙为50.0mm,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流域平均降雨量为[ c]。

a、58.0mm b、66.0mm c、62.0mm d、54.0mm

35. 流域的总蒸发包括[ ]。

a、 水面蒸发、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

b、 水面蒸发、土壤蒸发、陆面蒸散发

c、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

d、水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

38. 对于比较干燥的土壤,充分供水条件下,下渗的物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依次为[ ]。

a、渗透阶段--渗润阶段—渗漏阶段

b、渗漏阶段--渗润阶段—渗透阶段

c、渗润阶段—渗漏阶段--渗透阶段

d、渗润阶段—渗透阶段—渗漏阶段

39. 土壤稳定下渗阶段,降水补给地下径流的水分主要是[ ]。

a、毛管水 b、重力水 c、薄膜水 d、吸着水

40. 下渗容量(能力)曲线,是指[ ]。

a、降雨期间的土壤下渗过程线

b、干燥的土壤在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下渗过程线

c、充分湿润后的土壤在降雨期间的下渗过程线

d、土壤的下渗累积过程线

41. 决定土壤稳定入渗率

水文学试题(工程水文学试题库)(1)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降雨强度 b、降雨初期的土壤含水量

c、降雨历时 d、土壤特性

42. 降雨期间,包气带(也称通气层)土壤蓄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渗能力为[ ]。

a、降雨强度 b、后损期的平均下渗率

c、稳定下渗率 d、初损期的下渗率

43. 河川径流组成一般可划分为[ ]。

a、地面径流、坡面径流、地下径流

b、地面径流、表层流、地下径流

c、地面径流、表层流、深层地下径流

d、地面径流、浅层地下径流潜水、深层地下径流

44. 一次降雨形成径流的损失量包括[ ]。

a、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

b、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和蒸发

c、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吸着水和蒸发

d、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毛管水和蒸发

45. 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 ]。

a、雨强等于下渗能力 b、雨强大于下渗能力

c、雨强小于下渗能力 d、雨强小于、等于下渗能力

46. 流域汇流过程主要包括 [ ]。

a、坡面漫流和坡地汇流 b、河网汇流和河槽集流

c、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 d、坡面漫流和坡面汇流

47. 一次流域降雨的净雨深形成的洪水,在数量上应该[ ]。

a、等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

b、大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

c、小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

d、大于、等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

48. 不同径流成份的汇流,其主要区别发生在[ ]。

a、河网汇流过程中 b、坡面漫流过程中

c、坡地汇流过程中 d、河槽集流过程中

49. 河网汇流速度与坡面汇流速度相比,一般[ ]。

a、前者较小 b、前者较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肯定

50. 产生壤中流(表层流)的条件是通气层中存在相对不透水层,并且它上面土层的下渗率与该层的相比,要[ ]。

a、前者较大 b、二者相等

c、前者较小 d、前者小于、等于后者

51. 自然界中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

a、截留、填洼、下渗、蒸发

b、蒸发、降水、下渗、径流

c、截留、下渗、径流、蒸发

d、蒸发、散发、降水、下渗

52. 某流域的一场洪水中,地面径流的消退速度与地下径流的相比,其情况是[ ]。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等于后者 d、二者相等

53. 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50mm,则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 ]。

a、450mm b、500mm c、950mm d、1400mm

54. 某流域面积为5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7.5m3/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

a、887.7mm b、500mm c、473mm d、805mm

55. 某流域面积为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流量为15m3/s,该流域多年平均的径流系数为[ ]。

a、0.55 b、0.45 c、0.65 d、0.68

56. 某水文站控制面积为680km2,多年平均年径流模数为10 L/(s·km2),则换算成年径流深为[ ]。

a、315.4mm b、587.5mm c、463.8mm d、408.5mm

57. 已知某流域,一次历时3小时的降雨,降雨强度均大于上层土壤入渗能力4.0mm/h,下层土壤入渗能力为2.5mm/h,不考虑其它损失,则此次降雨所产生的壤中流(表层流)净雨为[ ]。

a、2.0mm b、6.0mm c、4.5mm d、7.5mm

58. 某闭合流域的面积为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576mm,则多年平均流量为[ ]。

a、150m3/s b、15 m3/s c、74m3/s d、18m3/s

59. 某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00mm,则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 ]。

a、0.47 b、0.50 c、0.65 d、0.35

水文学试题(工程水文学试题库)(2)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61. 流域中的湖泊围垦后,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一般比围垦前[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不肯定

62. 流域中大量毁林开荒后,流域的洪水流量一般比毁林开荒前[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减少或不 变

63. 某闭合流域一次暴雨洪水的地面净雨与相应的地面径流深的关系是[ ]。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二者可能相等或不等

64. 我国年径流深分布的总趋势基本上是[ ]。

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c、分布基本均匀 d、自西向东递减

65. 流域围湖造田和填湖造田,将使流域蒸发[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肯定

66. 流域退田还湖,将使流域蒸发[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肯定

67. 土层的包气带是指[ ]。

a.土壤的表层 b.地面到地下潜水面之间的土层

c.地面以下的整个土层 d.地下潜水面以下的土层

68. 下渗率总是[ ]。

a.等于下渗能力 b.大于下渗能力

c.小于下渗能力 d.小于、等于下渗能力

69. .田间持水量可以转化为[ ]。

a.地下径流 b.地面径流 c.地面和地下径流 d.蒸、散发水量

70. 某流域(为闭合流域)上有一场暴雨洪水,其净雨量将[ ]。

a.等于其相应的降雨量 b.大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c.等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d.小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第四章 水文统计

9、x、y两个系列,它们的变差系数分别为CV x、Cv y,已知CV x>CV y ,说明x系列较y系列的离散程度 更大 。

10、正态频率曲线中包含的两个统计参数分别是 均值X , 均方差σ 。

11、离均系数Φ的均值为 0 ,标准差为 1 。

12、皮尔逊III型频率曲线中包含的三个统计参数分别是 均值X , 离势系数Cv , 偏态系数Cs 。

13、计算经验频率的数学期望公式为 P=m/(n 1)×100% 。

14、供水保证率为90%,其重现期为 10 年。

15、发电年设计保证率为95%,相应重现期则为 20 年。

16、重现期是指 时间的平均重现间隔时间 。

17、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 大于或等于这样的洪水在很长时期内平均出现一次 。

18、十年一遇的枯水年是指 小于或等于这样的年径流量在很长的时期内平均10出现一次 。

19、设计频率是指 洪水或暴雨超过和等于其设计值的出线机会 ,设计保证率是指 供水或供电得到保证的程度 。

20、某水库设计洪水为百年一遇,十年内出现等于大于设计洪水的概率是 9.6% ,十年内有连续二年出现等于大于设计洪水的概率是 0.0001 。

21、频率计算中,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规律时必然产生 误差 ,统计学上称之为 抽样误差 。

22、水文上研究样本系列的目的是用样本的 频率分布来估计总体的概率分布 。

23、抽样误差是指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样本与总体有所差别所引起的误差 。

24、在洪水频率计算中,总希望样本系列尽量长些,其原因是 平均抽样的误差越小 。

27、对于我国大多数地区,频率分析中配线时选定的线型为 皮尔逊Ⅲ型分布 。

水文学试题(工程水文学试题库)(3)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31、频率计算中配线法的实质是 认为样本的经验分布与其总体分布相一致 。

32、相关分析中, 两变量的关系有 完全相关 , 零相关 和 统计相关 三种情况。

33、相关的种类通常有 , 和 。

34、在水文分析计算中, 相关分析的目的是 插补延长系列 。

35、确定y倚x的相关线的准则是 残余误差平方和最小 。

36、相关分析中两变量具有幂函数( y=axb )的曲线关系, 此时回归方程中的参数一般采用 ___将曲线回归转为线性回归_____________的方法确定。

37、水文分析计算中, 相关分析的先决条件是 两变量在物理成因确有联系 。

38、相关系数r表示 倚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相关密切程度 。

39、利用y倚x的回归方程展延资料是以 X 为自变量, 展延 Y 。

水文学试题(工程水文学试题库)(4)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12、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配皮尔逊III型曲线,这是因为[ ]。

a、已从理论上证明它符合水文统计规律

b、已制成该线型的Φ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c、已制成该线型的kp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d、经验表明该线型能与我国大多数地区水文变量的频率分布配合良好

13、正态频率曲线绘在频率格纸上为一条[ ]。

a、直线 b、S型曲线 c、对称的铃型曲线 d、不对称的铃型曲线

14、正态分布的偏态系数[ ]。

a、Cs = 0 b、Cs﹥0 c、Cs﹤0 d、Cs﹦1

15、两参数对数正态分布的偏态系数[ ]。

a、Cs = 0 b、Cs﹥0 c、Cs﹤0 d、Cs﹦1

16、P=5%的丰水年,其重现期T等于[ ] 年。

a、5 b、50 c、20 d、95

17、P=95%的枯水年,其重现期T等于[ ] 年。

a、95 b、50 c、5 d、20

18、百年一遇洪水,是指[ ]。

a、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必然会出现一次

b、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c、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正好每隔100年出现一次

d、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19、重现期为一千年的洪水,其含义为[ ]。

a、大于等于这一洪水的事件正好一千年出现一次

b、大于等于这一洪水的事件很长时间内平均一千年出现一次

c、小于等于这一洪水的事件正好一千年出现一次

d、小于等于这一洪水的事件很长时间内平均一千年出现一次

20、无偏估值是指[ ]。

a、由样本计算的统计参数正好等于总体的同名参数值

b、无穷多个同容量样本参数的数学期望值等于总体的同名参数值

c、抽样误差比较小的参数值

d、长系列样本计算出来的统计参数值

21、用样本的无偏估值公式计算统计参数时,则[ ]。

a、计算出的统计参数就是相应总体的统计参数

b、计算出的统计参数近似等于相应总体的统计参数

c、计算出的统计参数与相应总体的统计参数无关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水文学试题(工程水文学试题库)(5)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26、如图1-4-2,为不同的三条概率密度曲线,由图可知[ ]。

水文学试题(工程水文学试题库)(6)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水文学试题(工程水文学试题库)(7)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水文学试题(工程水文学试题库)(8)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水文学试题(工程水文学试题库)(9)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水文学试题(工程水文学试题库)(10)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第五章 年径流及年输沙量分析与计算

一)填空题

1、某一年的年径流量与多年平均的年径流量之比称为 年径流量的模比系数 。

2、描述河川径流变化特性时可用 径流年际 变化和 径流年内 变化来描述。

3、下墊面对年径流的影响,一方面 表现在流域蓄水能力上 ,另一方面 通过对气候条件的改变间接影响年径流量 。

4、对同一条河流而言,一般年径流流量系列Qi (m3/s)的均值从上游到下游是 增大 。

5、对同一条河流而言,一般年径流量系列Cv 值从上游到下游是 减小 。

6、湖泊和沼泽对年径流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增加了 蒸发量 ,使年径流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增加了 流域的调蓄能力 ,使径流的年内和年际变化趋缓。

7、流域的大小对年径流的影响主要通过流域的 调蓄能力 而影响年径流的变化。

8、根据水文循环周期特征,使年降雨量和其相应的年径流量不被分割而划分的年度称为 水文年度 。

9、为方便兴利调节计算而划分的年度称为 水利年度 。

10、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是指对资料的 可靠性 、 一致性 和 代表性 进行审查。

11、对年径流系列一致性审查是建立在气候条件和下墊面条件稳定性上的,一般认为

气候条件 是相对稳定的,主要由于 下垫面 受到明显的改变使资料一致性受到破坏。

12、当年径流系列一致性遭到破坏时,必须对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时期的水文资料进行 还原 计算,使之 还原到天然 状态。

13、流域的上游修建引水工程后,使下游实测资料的一致性遭到破坏,在资料一致性改正中,一定要将资料修正到引水工程建成 前 的同一基础上。

14、在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年径流量的估算常用一些间接的方法(如参数等值线图法,经验公式法,水文比拟法等)。采用这些方法的前提是 。

16、在一定的兴利目标下,设计年径流的设计频率愈大,则相应的设计年径流量就愈 小 ,要求的水库兴利库容就愈 大 。

17、当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可以基于参证流域用 水文比拟法 法来推求设计流域的年、月径流系列。

18、年径流设计成果合理性分析,主要是对 均值,Cv,Cs 进行合理性分析。

19、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雨量与年径流量之间的关系不密切,若引入 年蒸发量 为参数,可望改善年雨量与年径流量的关系。

20、月降雨量与月径流量之间的关系一般较差,其主要有两个原因:(1) 时间上不对应 ;(2)。

21、月降雨量与月径流量之间的关系一般较差,其主要有两个原因:(1)枯水期月径流量与月降水量在成因上联系较弱;(2) 月降雨量与其形成的月径流深在时间上不对应 。

22、推求设计代表年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时,选择典型年的原则有二:

(1) 接近设计年径流量的实际年份 ;(2) 对工程不利的年份 。

23、在典型年的选择中,当选出的典型年不只一个时,对灌溉工程,应该选取灌溉需水季节的径流较枯 。

24、在典型年的选择中,当选出的典型年不只一个时,对水电工程,应该选取 非灌溉季节的径流量相对比较大的年份 。

25、设计代表年法选取典型年后,求设计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所需的缩放系数K等于、枯水期较长,径流又较枯的年份 。

26、实际代表年法选取典型年后,该典型年的各月径流量 就是实际代表年的各月径流量 。

27、在进行频率计算时,枯水流量常采用 不足概率q 。

28、枯水径流变化相当稳定,是因为它主要来源于 地下蓄水 。

(二)选择题

1、我国年径流深分布的总趋势基本上是 [ ]。

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c、分布基本均匀 d、自西向东递增

2、径流是由降水形成的,故年径流与年降水量的关系[ ]。

a、一定密切 b、一定不密切 c、在湿润地区密切 d、在干旱地区密切

3、人类活动对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影响一般[ ]。

a、很显著 b、显著 c、不显著 d、根本没影响

4、流域中的湖泊围垦以后,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一般比围垦前[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不肯定

5、人类活动(例如修建水库、灌溉、水土保持等)通过改变下墊面的性质间接影响年径流量,一般说来,这种影响使得[ ]。

a、蒸发量基本不变,从而年径流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从而年径流量减少

c、蒸发量基本不变,从而年径流量减少 d、蒸发量增加,从而年径流量增加

6、一般情况下,对于大流域由于下述原因,从而使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减小[ ]。

a、调蓄能力弱,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大

b、调蓄能力强,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小

c、调蓄能力弱,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小三

d、调蓄能力强,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大

7、在年径流系列的代表性审查中,一般将 [ ] 的同名统计参数相比较,当两者大致接近时,则认为设计变量系列具有代表性。

a、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系列

b、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与设计变量系列

c、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

d、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非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

水文学试题(工程水文学试题库)(11)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水文学试题(工程水文学试题库)(12)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水文学试题(工程水文学试题库)(13)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水文学试题(工程水文学试题库)(14)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水文学试题(工程水文学试题库)(15)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22、在典型年的选择中,当选出的典型年不只一个时,对灌溉工程应选取 [ ]。

a、灌溉需水期的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b、非灌溉需水期的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c、枯水期较长,且枯水期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d、丰水期较长,但枯水期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23、在典型年的选择中,当选出的典型年不只一个时,对水电工程应选取 [ ]。

a、灌溉需水期的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b、非灌溉需水期的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c、枯水期较长,且枯水期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d、丰水期较长,但枯水期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24、枯水径流变化相当稳定,是因为它主要来源于 [ ]。

a、地表径流 b、地下蓄水 c、河网蓄水 d、融雪径流

25、在进行频率计算时,说到某一重现期的枯水流量时,常以[ ]。

a、大于该径流的概率来表示 b、大于和等于该径流的概率来表示

c、小于该径流的概率来表示 d、小于和等于该径流的概率来表示1-5-3 用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求设计小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深

21、用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求小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时,其值等于[ ]。

a、该流域出口处等值线值 b、该流域重心处等值线值

c、以上二值的平均值 d、该流域离出口处最远点的等值线值

22、在典型年的选择中,当选出的典型年不只一个时,对灌溉工程应选取 [ ]。

a、灌溉需水期的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b、非灌溉需水期的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c、枯水期较长,且枯水期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d、丰水期较长,但枯水期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23、在典型年的选择中,当选出的典型年不只一个时,对水电工程应选取 [ ]。

a、灌溉需水期的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b、非灌溉需水期的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c、枯水期较长,且枯水期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d、丰水期较长,但枯水期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24、枯水径流变化相当稳定,是因为它主要来源于 [ ]。

a、地表径流 b、地下蓄水 c、河网蓄水 d、融雪径流

25、在进行频率计算时,说到某一重现期的枯水流量时,常以[ ]。

a、大于该径流的概率来表示 b、大于和等于该径流的概率来表示

c、小于该径流的概率来表示 d、小于和等于该径流的概率来表示

第六章 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一)填空题

1.设计洪水的标准按保护对象的不同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保障 防护对象免除一定洪水灾害的防洪标准 的防洪标准;第二类为确保水库大坝等水工建筑物自身安全的洪水标准。

2.设计洪水的标准按保护对象的不同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保障防护对象免除一定洪水灾害的防洪标准; 第二类为确保 的洪水标准。

3.设计洪水的标准高时,其相应的洪水数值就 大 ; 则水库规模亦 大 ,造价亦 高 ; 水库安全所承担风险则 小 。

4.目前我国的防洪规划及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采用先选定 设计频率 求与此 设计频率 相应的洪峰、洪量及洪水过程线。

5.设计永久性水工建筑物需考虑 正常运用标准 及 非常运用标准 两种洪水标准,通常称前者为设计标准,后者为校核标准。

7.通常用 洪峰流量 、 洪水总量 及 洪水过程线 三要素描述洪水过程。

8.洪水资料系列有两种情况:一是系列中没有特大洪水值,称为 连续 系列; 二是系列中有特大洪水值,称为 非联系 系列。

水文学试题(工程水文学试题库)(16)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10.在设计洪水计算中,洪峰及各时段洪量采用不同倍比,使放大后的典型洪水过程线的洪峰及各历时的洪量分别等于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值,此种放大方法称为 同频率放大 法。

11.在洪水频率计算中加入特大洪水时,计算不连续系列水文统计参数的方法有包含大值的矩法公式和 三点法 。

12.在洪水峰、量频率计算中,洪水资料的选样采用 年最大值法 法。

13.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时,洪水经验频率计算的方法有 统一 和 独立 。

14.采用典型洪水过程线放大的方法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两种放大方法是

和 。

水文学试题(工程水文学试题库)(17)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二)选择题

1.一次洪水中,涨水期历时比落水期历时[ ] 。

a.长 b.短 c.一样长 d.不能肯定

2.设计洪水是指[ ]。

a.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洪水 b.设计断面的最大洪水

c.任一频率的洪水 d.历史最大洪水

3.设计洪水的三个要素是[ ] 。

a. 设计洪水标准、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历时

b. 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和洪水过程线

c. 设计洪峰流量、1d洪量、3d洪量

d. 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总量、设计洪水过程线

4. 大坝的设计洪水标准比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 ]。

a.高 b.低 c.一样 d.不能肯定

5. 选择水库防洪标准是依据[ ]。

a.集水面积的大小 b.大坝的高度 c.国家规范 d.来水大小

6.在洪水峰、量频率计算中,洪峰流量选样的方法是[ ]。

a.最大值法 b.年最大值法 c.超定量法 d.超均值法

7.在洪水峰、量频率计算中,洪量选样的方法是[ ]。

a. 固定时段最大值法 b. 固定时段年最大值法

c. 固定时段超定量法 d. 固定时段超均值法

8.确定历史洪水重现期的方法是[ ]。

a.根据适线确定 b.按暴雨资料确定

c.按国家规范确定 d.由历史洪水调查考证确定

9.某一历史洪水从发生年份以来为最大,则该特大洪水的重现期为[ ]。

a. N=设计年份 - 发生年份 b. N=发生年份 -设计年份 1

c. N=设计年份 - 发生年份 1 d. N=设计年份 - 发生年份 - 1

水文学试题(工程水文学试题库)(18)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11.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的内容是[ ]。

a. 插补展延洪水资料 b. 代表性分析

c. 经验频率和统计参数的计算 d. 选择设计标准

12. 资料系列的代表性是指[ ]。

a. 是否有特大洪水 b. 系列是否连续

c. 能否反映流域特点 d. 样本的频率分布是否接近总体的概率分布

14. 对设计站历年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对比分析的目的是[ ]。

a.检查洪水的一致性 b.检查洪水的可靠性

c.检查洪水的代表性 d.检查洪水的大小

15.对设计流域自然地理、水利化措施历年变化情况调查研究的目的是[ ]。

a.检查系列的一致性 b.检查系列的可靠性

c.检查系列的代表性 d.检查系列的长短

16.对设计流域历史特大洪水调查考证的目的是[ ]。

a.提高系列的一致性 b.提高系列的可靠性

c.提高系列的代表性 d.使洪水系列延长一年

17. 对设计流域洪水资料长短系列的统计参数相互对比的目的是[ ]。

a.检查系列的一致性 b.检查系列的可靠性

c.检查系列的代表性 d.检查系列的长短

18. 对设计站与上下游站平行观测的流量资料对比分析的目的是[ ]。

a.检查洪水的一致性 b.检查洪水的可靠性

c.检查洪水的代表性 d.检查洪水的大小

19.在同一气候区,河流从上游向下游,其洪峰流量的CV值一般是[ ]。

a.

水文学试题(工程水文学试题库)(19)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b.

水文学试题(工程水文学试题库)(20)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c.

水文学试题(工程水文学试题库)(21)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d.

水文学试题(工程水文学试题库)(22)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20. 在峰、量相关分析中,随洪量统计历时的加长,则[ ]。

a.相关程度愈高 b.相关程度愈低

c.相关程度不变 d.相关程度可能高也可能低

21. 用典型洪水同倍比法(按峰的倍比)放大推求设计洪水,则[ ]。

a.峰等于设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 b.峰等于设计洪峰、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

c.峰不一定等于设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 d.峰和量都不等于设计值

22. 用典型洪水同频率放大法推求设计洪水,则[ ]。

a.峰不一定等于设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 b.峰等于设计洪峰、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

c.峰等于设计洪峰、各历时量等于设计洪量 d.峰和量都不等于设计值

23.用典型洪水同倍比法(按量的倍比)放大推求设计洪水,则[ ]。

a.峰等于设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 b.峰等于设计洪峰、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

c.峰不一定等于设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 d.峰和量都不等于设计值

24.一般水库在由典型洪水放大推求设计洪水时,常采用[ ]。

a.同频率放大法 b.同倍比放大法

c.可任意选择两种方法之一 d.同时用两种方法

25.选择典型洪水的原则是“可能”和“不利”,所谓不利是指[ ]。

a. 典型洪水峰型集中,主峰靠前 b.典型洪水峰型集中,主峰居中

c. 典型洪水峰型集中,主峰靠后 d.典型洪水历时长,洪量较大

26. 典型洪水同频率放大的次序是[ ]。

a.短历时洪量、长历时洪量、峰 b. 峰、长历时洪量、短历时洪量

c.短历时洪量、峰、长历时洪量 d. 峰、短历时洪量、长历时洪量

27.对放大后的设计洪水进行修匀是依据[ ]。

a.过程线光滑 b.过程线与典型洪水相似

c. 水量平衡 d.典型洪水过程线的变化趋势

28. 入库洪水包括[ ]。

a.入库断面洪水、区间洪水、库面洪水 b. 洪峰流量、洪量、洪量水过程线

c.地面洪水、地下洪水、库面洪水 d. 上游洪水、中游洪水、下游洪水

29.入库洪水过程线较坝址洪水过程线[ ]。

a.峰值相同、同时出现 b.峰值变小、提前出现

c.峰值变大、提前出现 d.峰值变小、推后出现

第八章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一)填空题

1.设计暴雨的设计频率一般假定与相应的 设计洪水 具有相同的频率。

2.暴雨点面关系是 流域中心点雨量与相应的流域面雨量之间的关系 ,它用于由设计点雨量推求 设计面雨量 。

3.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时,假定设计暴雨与设计洪水频率 同频率 。

4.推求设计暴雨过程时,典型暴雨过程的放大计算一般采用 .同频率法 法。

6.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一般步骤是 ___推求设计暴雨、 推求设计净雨、 ,推求设计洪水。

7.暴雨资料的插补延展方法有 邻站直接借用法,邻近各站平均值插补法,等值线图插补法,暴雨移植法,暴雨与洪水峰或量相关法。

8.流域内测站分布均匀时,可采用 算术平均法 计算面雨量。

11.暴雨频率分析,我国一般采用 适线 法确定其概率分布函数及统计参数。

12.暴雨点面关系有两种,其一是 暴雨定点定面关系 ;其二 暴雨动点动面关系 。

13.设计面雨量的时程分配通常选取 实测大暴雨 作为典型,经放大后求得。

水文学试题(工程水文学试题库)(23)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