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虫长大以后是什么(打屁虫金蝉葛根虫)

头条号签约作者:蒲铁牛 六个鸡站,是沪昆铁路上的一个五等车站,在2017年突然火了起来,成了网红车站,之所以成为网红,主要因为那一年是鸡年,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葛根虫长大以后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葛根虫长大以后是什么(打屁虫金蝉葛根虫)

葛根虫长大以后是什么

头条号签约作者:蒲铁牛

六个鸡站,是沪昆铁路上的一个五等车站,在2017年突然火了起来,成了网红车站,之所以成为网红,主要因为那一年是鸡年。

六个鸡站位于贵州省凯里市炉山镇的六个鸡村,六个鸡村的由来众说纷纭。一说六个鸡村,传说是官员征收皇粮的时候,此地太穷只能征收到六只鸡而得名;二说是民国时期,因为该村到炉山县城远,县里要村里每年给政府上缴6只撮箕,随着历史的原因逐渐把“箕”念成了鸡,六个鸡就由此而来,一直沿用至今;三说六个鸡,原属麻江县下司管辖。地名是苗语,说不明听不懂。本是个不起眼的小山坡,没几户人家,明末清初,属麻哈州养鹅司(现麻江县杏山镇仙鹅村)管辖,王氏土司(现在叫东家,七十年代改为畲族)秋后收租,时逢天旱无收,交不起租子,收租人无法交待,要求多多少少表示一个意思,回去好交差,于是满寨收集了六只公鸡交租,度过了旱年。此后,养鹅司土司对此记忆犹新,嫌苗族地名难记,之后就叫六个鸡。

六个鸡站的站牌

不管哪个说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随着六个鸡站成为网红车站后,六个鸡村也成了网红村,从而带动了村里的土鸡养殖事业,只要是六个鸡村的鸡,都能卖个好价钱。但今天的话题和鸡无关,我们要说的是一种连鸡都不愿意吃,但价钱卖得比六个鸡村的鸡要高出数倍的虫子,这种虫子受到攻击时,可以从腹部的顶端释放出大量的毒雾喷向攻击者,其味比臭屁还臭,因此,讨厌这种虫子的人,称虫子为打屁虫。打屁虫经过处理,用油炸炒后,香脆可口且营养丰富,所以,喜欢者则称之为九香虫。

广东吃货生猛,素有“天上飞的只有飞机不吃,水里游的只有轮船不吃,四条腿的只有桌子不吃。”之说,这一点,早在南宋的《岭外代答》就有记载,说广东人:“不问鸟兽虫蛇无不食之”,但这个说法不包括打屁虫,广东吃货大多对打屁虫敬而远之,和云贵川的吃货相比,广东吃货稍逊一筹,因为云贵川的吃货视打屁虫为“强身壮体、滋阴补阳”的绝佳食材,不仅餐桌上吃,还把它当零食,宛如大家平时嗑瓜子一般。

打屁虫

近几年来,打屁虫价格飙升,鲜虫卖170元左右一斤,干虫要卖300元一斤,网上最高卖到700多元一斤,且供不应求。如此高的价格,自然能吸引人们高度参与。进入农历九月天气转凉后,打屁虫就会从灌木林中飞向河滩鹅卵石下或山中碎石堆下避风御寒。因此,深秋天气转凉以后,捕捉打屁虫成了六个鸡村村民的重要工作。

捕捉打屁虫必须要早起,早上打屁虫的翅膀因为被雾气打湿了而不能飞起来,等太阳出来后,翅膀也晒干,那就不好捉了。打屁虫并不是满河滩都是,得耐心寻觅,有时候蹲半天冻得直哆嗦也未必能找到几个。而有时一旦得手就是成百只上千只。它们常常一团一簇地隐藏在鹅卵石底下,搬开一块大石头,发现一窝打屁虫的时候,得手脚麻利赶紧往塑料口袋里胡撸,要不它们就四散逃开了。经常是扯出萝卜带出泥,刚逮了一窝,马上旁边又紧着发现一窝了。六个鸡村的村民总结此中的快乐,类似于在地里刨红薯,一刨一大堆,可以把人爽飞上天。

河卵石堆里的打屁虫

人是爽飞上天了,可打屁虫却是虫在家中睡,祸从天上落。虫妈妈一直教育儿女们:宝贝们,我们一定要睡懒觉,因为早起的虫子被鸟吃。可万万没想到,人类比鸟更可怕,也更残忍,打屁虫们还在睡梦之中,就被一窝端掉。

打屁虫仅在云贵川流行,与之相比,金蝉已广受普罗大众所接纳,随着养殖技术的提升,行业发展较快,近几年颇有席卷全国之势。

金蝉,又名知了猴、爬拉猴、知了龟、爬蚱等。每年的6月中下旬(夏至前后)开始到8月初(立秋前后)为金蝉盛产的时期,这个时期,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省的平原地区,人们有晚上拿着手电灯捕捉金蝉的习俗。每到晚上大人带着小孩到树林里或者果园里拿着手电灯去捕捉金蝉。

金蝉

有经验的人,会带着装有盐水的瓶子或桶子,以便把逮到的金蝉放在里面,防止蜕变。他们一般晚上六点半就出门,此时知了龟还没有爬出来,但是已经掏了一个小洞口,洞口一般不会是圆形的,多数是不规则的形状,可以用铲子挖开,或者倒水淹出来。晚上七点,避光的地方有一些知了龟已经破土而出,这时要注意地面或者树根附近,它们已经在准备上树了。晚上八点,有部分已经上树了大约一米左右,这时候要用上手电筒了,照树上,还要看树根附近。为了防止金蝉爬得太高,不好捕捉,就在树上绑上胶带,这样金蝉就会因为胶带太滑而爬不上去。捕捉金蝉一定要在金蝉脱壳之前完成,脱壳之后的金蝉会发出吱的一声高飞远走。

金蝉脱壳

在山东省金乡县马庙镇的白洼林场,我参加了一次捕捉金蝉的活动,但去白洼林场捕捉的人太多,到处都有手电光晃动,我们去得又比较晚,所以并没有什么收获,倒是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一个人走到白洼林场的深处,发现一棵白杨树上,爬满了金蝉,不禁大喜,一阵狂逮,全部捉入桶中,可没过多久,树上有爬满了,如此反复,仿佛永远都抓不完似的。刚开始,还兴高采烈,开怀大喜,抓着抓着就开始怀疑人生了,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金蝉?抓都抓不完,该不是遇到鬼了吧?偏偏这时候下起雨来,夜风也刮起,风夹着雨,打在树叶上,沙沙作响。那人顿生恐惧,顾不得提上桶子,扭头一阵狂奔,跑离了农场。据说那人还生了一场大病,直到听说那是人家养殖的金蝉后,才好过来。

金蝉破土而出

养殖的金蝉只是将蝉卵密集的放入树林的泥土里,和野生的一样,要熬过三到六年的黑暗,金蝉才能破土而出,所以养殖的和野生的没有任何区别。

这几年,金蝉价格也在上涨,新鲜的市场上收购价涨到一元一只,冰冻的连冰块一起称,卖到80元到120元一斤,因此人们捕捉金蝉,更多的是为了牟利,但也有人为的是好玩,就如老夫我。然而无论何种原因,对于金蝉,都是一场艰苦的突围之战,没有父母教导的金蝉们天生就知道奋勇向上,只有爬得越高,生命才能得以延续,否则,只能沦为人类的食材。

捕捉金蝉

同样没有父母教导就能长大的虫子还有一种,名叫葛根虫。葛根虫天生就知道寻找保护,它们寄生在葛根的藤条里,虽见不到阳光,但也遇不着风雨,纵使冰天雪地,也无须半点担忧。随着葛根虫身体的长大,葛根藤会隆起一个包,人们称之为葛虫包。葛虫包既是保护葛根虫的坚固城堡,又是出卖葛根虫的小人,同时还要为此而牺牲,其身份因矛盾而尴尬。两湖两广山区里不乏吃货,一旦发现葛虫包,便立即用刀砍下,带回家中劈开取虫,一饱口福。

葛虫包

我吃过很多虫子,比如茶子虫、竹虫、沙虫、蚂蚱等等,但是打屁虫、金蝉和葛根虫是从捕捉到炒制都亲手经历过的,所以对此三虫印象格外深刻。

其实云贵川吃打屁虫的习俗由来已久,明代的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九香虫产于贵州永宁赤水河中,大如小指头,状如水龟,身青黑色。至冬于石下,咸温无毒,理气止痛,温中壮阳,久服益人,土人多取之,以充人事。”证明至少在明代,贵州永宁赤水河一带,就已经在吃打屁虫了。

葛根虫

第一次吃打屁虫是在凯里市的一个小餐馆里,朋友请客,朋友不爱喝酒,便骗我说吃打屁虫不能喝酒,否则有中毒的危险。当时只有我们这一桌点了九香虫,的确看不到吃九香虫喝酒的,于是我就信了。由于端出来的是成品,我看不到处理打屁虫的过程,加上又没有酒喝,这一次虽然觉得口感不错,但心中总有几分不安。

第二次是在四川宜宾筠连县的一个朋友家,我和他一家老小一起去抓的,收获不错,当时还特意称了一下,具体多少,现在已记不清了,大约一斤三四两吧。

辣炒九香虫

制作时,朋友先烧了一大锅水,水的温度当在80度左右,倒入一个盆中,然后将打屁虫倒进去,一时间只见无数虫儿在水中翻滚,水面上持续地发出噼噼啵啵的声响,刹那间空气中弥漫起一股辛辣刺鼻的气味,此过程差不多要持续了十来分钟,再看那盆水已经变成了焦黄的颜色,将虫捞出来,用清水淘洗几遍,然后放在一个竹制的梢箕里沥干水气。接下来就用中火,把铁锅烧热,加少许清油,然后把处理好的打屁虫放进锅里不断翻炒,一直要翻炒到虫儿油光迸现,香气扑鼻,放少许盐、姜丝和干红辣椒继续翻炒几下,遂起锅装盘。

飘香打屁虫

开吃时,想起打屁虫不能喝酒的事,便说了出来,朋友高声道:“先人板板,吃九香虫不喝酒,还吃个锤子!”于是开怀畅饮,这一次品尝到的麻辣香脆和上次相比,竟有了天壤之别的感觉。

处理金蝉没有打屁虫那么复杂,只需将金蝉身上的黑垢清洗干净即可,普遍的做法是将金蝉泡入淡盐水中半天左右,以致入味,然后捞起晾干水分,冷油下锅,细火慢炸,炸至焦黄后,放姜丝、一点点椒盐(已泡过盐水入味,不宜多放)翻炒,有白芝麻者撒点白芝麻,没有则直接起锅。我家的人都喜欢吃辣,我自己做,会放干红辣椒,因为冇得辣椒冇有味。

辣炒金蝉

金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在民间被比作唐僧肉。根据《中国药材学》记载,金蝉有益精壮阳、止咳生津、保肺益肾、抗菌降压、治秃抑癌等作用。在现代社会,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金蝉无疑将成为人们所选择的绿色食品之一。

葛根虫白白胖胖,只要身上没有虫巢残渣,可直接下锅,做法和金蝉一样,只是像我这般嗜辣者肯定要多放辣椒。葛虫富含蛋白质,具有消食健胃功能,能有效治疗小孩厌食。用植物油炸食,香脆可口,回味无穷,让小孩食量大增、快速生长。

飘香葛根虫

打屁虫、金蝉和葛根虫都是下酒的良品,但它们所含的蛋白质比较多,高脂肪、高胆固醇,过敏者不宜食用,

作为食物链里的最底层,虫子无辜也无奈,但任何人为的或者自然的破坏,都不能阻止虫子们的生生不息,犹如野火烧过的草地,只要春风吹过,又会重返青绿,泛发无限生机。

“远路鸣蝉秋兴发,华堂美酒离忧销。”残忍而又虚伪的人类,一边吃金蝉喝美酒,一边借鸣蝉高唱,销千般离愁。遂不知“应候有鸣蝉,居高也可怜。”侥幸逃脱人类围剿的金蝉蜕去残壳,展翅高飞入林,立枝头高歌,看似庆祝自己突围的胜利,实则是在倾诉生活的艰难、生存的不易,句句带血,声声如泣。

本文所有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