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心似玉结局十一娘和侯爷(原著里罗十一娘是如何在侯府站稳脚跟的)

罗十一娘在嫡长姐罗元娘的设计下,在罗元娘死后一年嫁入永平侯父做继室,开始了她深宅大院的生活。永平侯府,上有太夫人、徐令宜下有侯爷徐令宜三房妾室,庶子(秦姨娘之子)、庶女、嫡长子(罗元娘之子。除此之外,侯爷寡居的二嫂、庶出的三哥三嫂及两位侄子,还有侯爷的五弟及弟媳丹阳县主。在这样复杂的大家庭里能够站稳脚跟,主持中愦,难度可想而知。

锦心似玉结局十一娘和侯爷(原著里罗十一娘是如何在侯府站稳脚跟的)(1)

侯府里,罗十一娘的心腹只有自己的三个丫鬟,其他人都是罗元娘给她留下的,罗大夫人给她陪嫁的人里也是为了更好的照顾元娘留下的谆哥儿。侯府徐家,寡居的二嫂是名闻天下的才女,诗书世家,当年徐老侯爷为世子(徐令宜二哥)几番登门求娶才得佳妇。世子去世后,由徐令宜袭爵,徐家上下对二嫂都特别尊重。二嫂满腹诗书,学富五车,对政治形势也了如指掌,有远见卓识,是徐令宜点智囊,也是徐家主外的当家人之一,非一般闺阁女子深宅女子可比。徐家庶出的三哥,娶得是忠勤伯甘家的旁枝,三嫂为人吝啬刻薄又爱揽权。五弟媳是先皇封的丹阳县主,是定南侯的独生女儿,与京城大多权贵之家都有姻亲。在这样的家庭里,十一娘的出身是最低的,大家嘴上不说,心里也没把年幼的、出身低微的罗十一娘看在眼里。

锦心似玉结局十一娘和侯爷(原著里罗十一娘是如何在侯府站稳脚跟的)(2)

(二嫂项怡真,才女,有谋略)

锦心似玉结局十一娘和侯爷(原著里罗十一娘是如何在侯府站稳脚跟的)(3)

(五夫人丹阳县主)

就是这样的罗十一娘,一年时间就受到了丈夫和婆婆的喜爱;两年时间就获得了大姑子皇后娘娘的肯定;三年不到连女中诸葛的二嫂都对她赞誉有加 ;五年内连庶子、庶女、姐姐留下的嫡子都拿她当亲生母亲尊敬。能在这样世代簪缨的豪门侯府站稳脚跟,除了十一娘一贯的小心谨慎、勤勉持家外,还跟十一娘做对了以下几件事有很大关系。下面我就为大家盘点下:

归还罗元娘私产

十一娘嫁入侯府后,罗元娘的陪嫁和佣人都归十一娘调遣。在罗元娘的账房把罗元娘的资产交予十一娘时,十一娘并没有贪财揽权,而是把这份资产转交给罗元娘一母同胞的亲哥哥来打理。在罗元娘的儿子谆哥儿长大成人前,由亲舅舅打理这份产业。徐令宜和罗振声(罗元娘和十一娘大哥)都对十一娘不贪财不恋权的品质敬佩不已,徐令宜也对十一娘的大格局心生爱慕之意。

施粥时霉米事件

锦心似玉结局十一娘和侯爷(原著里罗十一娘是如何在侯府站稳脚跟的)(4)

罗十一娘刚入府,二夫人寡居不适合抛头露面,五夫人身怀六甲,是庶出的三老爷夫人主持中愦。三夫人父亲也是忠勤伯老伯爷的庶子,一家人在伯爵府过着仰人鼻息的生活,养成了三夫人斤斤计较爱占便宜的毛病。嫁给庶出的三爷后,深感自己的出身和嫁妆以及三爷的私产与其他几房有差距,在主持徐府中愦时,经常贪污。这年冬天大雪纷飞,雪灾造成京城周围很多灾民流离失所,徐府按照往年惯例开设粥棚,施粥济灾。三夫人老毛病不改,买霉米以次充好。这件事情被三夫人剥夺了肥差的下人告发到十一娘处,十一娘并没有到婆婆那里告发三嫂,而是悄悄告诉侯爷让他先调查清楚。等到证据确凿后,也劝告侯爷不宜将此事公布于众,让三嫂下不来台,让政敌抓住把柄。悄悄逐批次更换霉米,不能更换的多淘洗几次,不能大张旗鼓更换,引起别家粥棚注意。事后,怕侯爷和三爷有嫌隙,劝侯爷不要隐藏自己的心里话,和三爷推心置腹把花说开,晓以利害,让三爷约束三夫人。果然,侯爷听从十一娘建议,妥善处理了这件事,并且和三爷解开心结,兄弟感情更好。虽然从头到尾都没有跟太夫人说,太夫人还是从种种迹象推断出了整件事,深感罗十一娘这个儿媳妇深明大义,顾全大局,顺水推舟让十一娘替代三夫人主持家事。

‬迅速在贵妇圈站稳脚跟

十一娘主持中愦后,太夫人把自家与京城各府的关系脉络列成册交予她。京城各府关系错综复杂,十一娘依靠自身的聪慧,迅速理清脉络,各府与自家的亲疏远近熟记于心。在随太夫人出席聚会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理清人物关系,谁和谁有亲,谁和谁有心结,哪些人本不应该出现都默记于心。而十一娘的爽朗大方、进退有度、善于迎合也迅速得到了各府女眷的推崇。十一娘正值妙龄,颜值高、衣品好,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首饰都让各府女眷争相模仿,俨然时尚风向标。

皇五子被谋害后,‬稳定局面

锦心似玉结局十一娘和侯爷(原著里罗十一娘是如何在侯府站稳脚跟的)(5)

侯爷徐令宜的长姐徐令宸嫁于简王为正妃。在徐家的鼎力支持下,简王认杨皇后为母,得以承继大统。登基后皇帝封养母杨皇后为太后,徐令宸为皇后,封了太后娘家建宁侯的爵位后来又纳了宁海侯区家嫡女为皇贵妃,区家在福建沿海经营逾200年,一直野心勃勃,视皇后和徐家为最大政敌。太后娘家仗着太后各种揽权,拉拢徐家不成转而拉拢区家,与区家沆瀣一气。皇后与皇帝育有三子,皇长子(13岁)、皇三子(11岁)和皇五子(5岁),皇五子突然暴毙。徐令宜和二嫂项氏及幕僚弟弟分析出此事是区家与杨家所为,如果是为了扶区家皇子上位,那应该是毒杀年长的皇长子和皇三子,而毒杀皇五子就是为了让帝后离心。皇后痛失幼子,而又没有证据为儿子报仇,只会痛恨皇帝包庇袒护皇贵妃,继而生出怨恨,或者一蹶不振,让皇帝不喜。当务之急,就是安慰皇后,为皇后分析利弊,切不可上当,掉入敌人圈套,与皇帝离心。十一娘再获知五皇子死讯时,迅速领会徐令宜的计划,不等徐令宜吩咐,立即想出应对之策,让徐令宜对她的聪慧又惊又喜。在徐家全家进宫为皇五子出殡守灵时,太后时时刻刻派人守着皇后,与皇后交情深厚的二嫂项氏根本找不到机会单独与皇后见面,去开解皇后为皇后分析形势。十一娘急中生智,让五夫人丹阳假装动了胎气,惊动了皇后娘娘,把丹阳叫入皇后内宫宣太医诊治。二夫人以自己略同医术为由,陪同进入见到皇后,趁机将形势分析于皇后听,稳定了皇后的情绪。这件事徐家妯娌三人,配合默契,为了家族荣辱与共。

五皇子后事办完,十一娘随太后去宫里探望皇后娘娘,发现皇后憔悴不堪,知道皇后心结没有打开。十一娘深知皇后心理的伤害无人倾诉。在太后的眼皮底下,足智多谋的十一娘不停盯着皇后娘娘看,终于引起皇后的注意,在与皇后娘娘对视时,用眼光暗示皇后有话对她说。皇后以十一娘婚后无子应让太医好好诊治为由,将十一娘宣入内室。太后看十一娘年幼懵懂,并不设防。内室中,十一娘把侯爷这些年的难处娓娓道来,身为外戚,功高震主,怕给皇后和皇子们带来麻烦,韬光养晦、行事低调。为深宫中的胞姐外甥们忧心,夜不能寐,却要强打起精神不敢表露一丝一毫对区家和杨家的愤恨,忍气吞声不让皇上怀疑。终于让皇后明白,不是家族为了利益,牺牲她的情感,而是为了更好的支持她支持她的孩子,默默努力默默强大。

十一娘望着心力交瘁的皇后,斩钉截铁:我来时侯爷让我带话:他既是您的臣子也是您的胞弟,纵是刀山火海,您一句话就是刀山火海他也万死不辞。皇后目光逐渐炙热:我要让他给我杀人呢?” 十一娘从容回答:“我们家既有谋士也有猛士,纵使他们家依靠内务府挣得盆满钵满,富可敌国。只要皇后娘娘一句话,我们徐家也不是吃素的,和他们一拍两散,玉石俱焚。”听到这些情真意切,铿锵有力的话语,皇后终于明白她不是孤苦无依,她有强大的家族强大的弟弟为她撑腰。弟弟的隐忍,弟弟让她隐忍不是为了家族的利益,而是为了等待时机,一招制敌,换来她和皇子们在深宫中的长治久安。皇后打开了心结,走出了阴霾,重新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皇子们,为了自己的家族,重新振作,重获皇帝的怜爱和尊敬,不久后再次怀孕生下皇帝唯一公主,再宫中的地位更加无人能撼动。

事后,皇后和二嫂项氏,无不在太夫人面前对十一娘赞不绝口。皇后言:当时看她是庶女,又这样年幼,恐非四弟良配。没想到她这样的聪明伶俐足智多谋,又事事为四弟考虑和四弟心心相映,夫唱妇随。从此,罗十一娘获得了徐府最重要的四个人:皇后、太夫人、侯爷和二夫人的全部肯定,彻底在侯府站稳了脚跟。

‬从太夫人处接回庶女,亲自教养

锦心似玉结局十一娘和侯爷(原著里罗十一娘是如何在侯府站稳脚跟的)(6)

(文姨娘,大小姐徐嗣贞的生母)

徐令宜的长女贞姐儿是江南四大巨贾文家的嫡女文姨娘所出。幼时因文姨娘教贞姐儿打算盘,被太夫人撞见。怒斥文姨娘教大小姐商贾之术有辱斯文。将大小姐带在身边亲自教养。失去父母庇佑,生母出身又低,贞姐儿在自己身边过的小心谨慎。十一娘刚嫁入徐府,就发现贞姐儿非常善良,善解人意,想亲近自己又胆怯不敢靠近。十一娘每次见到贞姐儿都跟她聊几句,关心她的起居。时间一长,贞姐儿也对十一娘很亲近。十一娘看贞姐儿喜欢自己的手串,又怕宝石太过于华贵,买来珍珠串成同款式的更适合小姑娘。隔壁威北侯府林夫人的嫡女慧姐儿该议亲了,针线女红上一窍不通,拜托十一娘教授慧姐儿针线。林小姐上门时,十一娘让贞姐儿负责出面招待,让贞姐儿有同龄人社交,又鼓励贞姐儿去林小姐家做客。每次出门,十一娘都精心为贞姐儿尽心打扮得出尘脱俗。徐府有家宴时,十一娘也会让贞姐儿负责招待各府的小姐,让贞姐迅速有了一帮小闺蜜。其中公主府的长孙女芳姐还成了太子妃。贞姐儿跟十一娘越来越亲厚,也对十一娘越来越尊重。十一娘看时机成熟,向太夫人提出让贞姐儿回自己院子里居住。太夫人也希望贞姐儿出嫁前有更多时间跟父亲相处,也有机会跟继母学习家务和管家,就同意了。为了迎接大女儿,十一娘带着贞姐儿去库房选择家具和装饰品,让大小姐自己布置自己的房间,给孩子最大的自由和方便。还特意找来一张和贞姐儿旧居一模一样的床。贞姐儿搬回十一娘院子里以后,十一娘认真教她女红针线,教她管家理事,让她独当一面。鼓励她继续跟二夫人学四书五经,学弹琴练字。给她体面,从来不当着大小姐的面让文姨娘站规矩,服侍自己。在十一娘的努力下,贞姐儿由一个怯懦的、自卑自己出身的小姑娘,成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有文化有涵养善于管家、进退有度的大家闺秀。后来在给贞姐儿议亲时,各府女眷从不因为她是庶出,就生出轻怠之意。都拿她当永平侯府侯爷和夫人掌上明珠看待,公认的真正的徐家大小姐。

收养五爷的私生子诫哥儿‬

锦心似玉结局十一娘和侯爷(原著里罗十一娘是如何在侯府站稳脚跟的)(7)

徐令宜的幼弟五爷徐令宽,从小备受太夫人和兄长们的宠爱。成长过程中,又遇到父亲亡故,哥哥浴血沙场四处征战,无人管教。养成了他吃喝玩乐的,看戏听曲儿狎妓的纨绔习气。五爷在婚前和一个戏子有情,生下私生子凤卿。这件事后来被政敌徐家探知,欲拿这个孩子来对付徐家。徐令宜收到消息,抢先一步,找到这个孩子带入府里,交给十一娘。后来走漏风声,外面风言风语都说这个孩子是徐令宜当年在外征战时私纳外室所生,徐令宜怕自己解释会被皇上误解他让亲弟弟顶罪,反而会失去皇帝信任。又怕五弟媳丹阳县主怀着孕,刺激到她,而且这个丑闻会让丹阳的父亲定南侯面子上挂不住。索性毁了自己名誉,将错就错,认下了这个孩子。因为这个丑闻,十一娘被外人嘲笑,可是她为了大局,从不辩解,任人背后嘲笑当面讥讽。收养了凤卿后,按族谱改名为徐嗣诫,由十一娘抚养。十一娘对诫哥儿视如己出,精心抚育。十一娘的牺牲,也得到了皇帝、皇后和太夫人的嘉许。替五爷徐令宽背锅,也让徐令宽发自内心尊敬自己的哥哥嫂子。徐令宜的庶长子徐嗣谕,看到十一娘对戏子生的私生子都尽心抚养,毫无轻怠之意,也明白嫡母对自己也没有轻视,虽然十一娘没有比自己没大几岁,也真心敬服。徐家的嫡子徐嗣谆和徐嗣诫年龄相仿,十一娘趁机培养两个孩子的感情,两个孩子从小一起长大,兄友弟恭,成长中都将十一娘视为亲生母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