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其实暗恋你很久了 是我讨厌他的开始
文/丁俊贵
来访者小林自称是个“性单恋者”,当暗恋多年
的学长向她表白时,她突然就觉得非常讨厌、
恶心。
我让她描述得具体一点,她说:“我只想默默喜欢他,没想过要他回应我。他现在给了我回应,我就觉得好讨厌好恶心,想远离。”
“得到了就不稀罕了,是这个意思吗?”我问。
“不是的,”小林说,“我想我大概是个‘性单恋者’吧,我觉得独自沉浸在暗恋的情绪里,要比两个人真正在一起谈恋爱更舒服。”
各位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这姑娘“渣”得十分超凡脱俗呢?
那么,就请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小林的内心世界,或许你会改变看法。
一个“性单恋者”的养成
在了解小林之前,我们先来简单聊聊什么是“性单恋”。
性单恋(Lithromantic)是一个网络流行词,中文译为“版画式浪漫”,包含了对“浪漫感受”的向往和对“一段亲密关系”的排斥。它不是一种“性取向”,而是一种心理状态。
性单恋者会对某人产生爱恋,却不希望获得对方的情感回应,并且他们的恋爱情节很可能会因对方的情感回应而消失,还会开始讨厌这种感情,讨厌对方。
简单来说,就是渴望爱,却回避爱,掩饰和压抑自己的需求。
“性单恋者”是如何养成的呢?
1性单恋者可能从小就习得了逃避模式
心理学治疗普遍认为,导致性单恋的深层原因来自原生家庭,尤其是母子关系。即渴望父母的爱,尤其是母亲的爱,但幼儿时期在与母亲互动时,母亲无法满足自己的依恋需求,所以通过回避来掩饰和压抑自己的需求。
来访者小林完全认同这种说法。她在自述中提到,从小到大,父母都不愿意满足自己的需求,哪怕是一个拥抱,一次亲吻,想得到都难如登天。起初在缺乏关注时,她会主动找父母求安慰,但得到的只有忽视与漠视。于是渐渐的,她开始回避和掩饰自己的需求,告诉自己“你不需要他们的爱”。
后来母亲年岁大了,开始渴望和她有情感交流,但小林一直采取的是回避态度,即便母亲向她表达爱、投注爱,她也无动于衷,甚至对母亲大发雷霆,从家里逃出去。
2回避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
在咨询中,小林还给我讲述了她和学长的故事。高中时,他们在同一所学校,那时候小林就暗恋着这个比自己大一届的男孩,并且长时间地沉浸在这种暗恋的情绪里不能自拔。用小林自己的话说,她就是学长的超级狂热粉丝,收集他喜欢的东西,听他喜欢的歌,穿他同款的衣服,报考他所在的大学,但从来没想过要去表白,或者得到回应。
后来有一天,学长突然注意到了小林,彼此相处慢慢变得暧昧起来,周围的同学也开始八卦他俩。学长听到这些八卦,并没有否认,而是进一步靠近小林,给她送饮料、零食,帮她复习期末考,社团活动时,会“抛弃”原来的组员去跟落单的小林组队。
“我能确定他喜欢我,也很享受这种心照不宣的感觉,但没想到居然是他打破了这种感觉。”学长的告白让小林感到恶心、烦躁,换来了小林的迅速冷漠,小林不再接受学长的好意,避免和学长见面,不接他的电话,不回他的消息。
“间隔了一个假期再回学校,他把我拦在宿舍楼外,问我要说法,他说他明明感觉到我也喜欢他,为什么突然就变脸了?”但小林依旧不搭理学长,而学长感觉被讨厌之后也不想再面对小林,和她形同陌路。
“虽然我觉得自己这样很渣,但更多的感觉是终于解放了,终于松了口气。”
很显然,小林的种种行为,是儿童时期情感模式的再现。她把回避从亲子关系延伸至其他亲密关系中,因为回避已经在无形中成为了一种自我保护——害怕冷漠,所以自己先冷漠。
小林认为自己不用接受母亲的爱,进而也不必接受他人的爱,她不擅长互动,也不擅长从他人身上获得回应。对她而言,爱情更多是自己的事,可以自编自导自演,并不需要另一个人出场。
如果你遇到性单恋者,那么你要有这样一种意识:你所遇到的回避有多冷漠与决绝,他们以前遭遇过的忽视与漠视就有多大。
我是“性单恋者”,我还有救吗?
在咨询的最后,小林绝望地问我:“您觉得我还有救吗?”
我笑了,说:“为什么这么问?”
小林说:“我觉得事情会重演,每当我喜欢上谁,对方也喜欢我的时候,都会重蹈覆辙,就算真的恋爱了,关系也不会长久。”
我给了她一个听上去“很扯”的建议:“如果你想要自救,就试着与自己和解吧。”
一个人为什么排斥亲密关系,其实有很多影响因素。原生家庭是一方面,潜意识里的自卑、内心的不安全感、对亲密关系的不合理认识、自我认知模糊,乃至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都会影响我们对亲密关系的看法。
多数的性单恋者本身都有对爱与被爱的渴望与向往,就比如小林,如果没有向往,她就不会来做心理咨询,不会担心自己还有没有救。所以,我建议她与自己和解。
首先,不要自责,你并没有任何错误,你只是想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而已。
其次,你需要改变和重新认识自己的勇气。你在亲密关系中受到冷漠,你也对别人冷漠,时间久了就会误认为自己是个冷漠的人,觉得自己不需要亲密关系。其实这只是外界带给你的错觉,并非真正的你,也并非你真正想要的。
再者,不要把过去的感受转嫁到当下。过去种种经历让你对亲密关系产生了抵触,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如此对待你。“父母给予你冷漠,但学长没有。”这是我对小林指出的。我希望她能打开心门,感到与另一个人关系亲密时,身体、思想以及心灵上会产生的积极反应。
如果某一天,你恋爱了,要信任对方,慢慢地寻求认同感、归属感,让关系一步一步渐入佳境。如果恋爱失败了,不要暗示都是自己造成的,自己不适合谈恋爱,其实你只是还没遇到真正喜欢、真正适合在一起的人。
或许终其一生,你都无法摆脱那份强烈的恶心与恐惧,那么你也不是一无所有,你拥有自由。你不妨享受着这份自由,好好利用这份自由,过好你的人生,就是最棒的自救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