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冰山山上的来客(聊聊电影冰山上的来客)
《冰山上的来客》由长春电影制片厂1963年制作发行,它讲述了战友情,父子情,军民鱼水情,以及从青梅竹马到历经劫难再到终成眷属的爱情,当然,还有壮烈的牺牲。
这部老旧的谍战片当时叫反特片,然而里面涌动的情感让我至今难忘。虽然电影的背景设在高冷的冰山,但想起这部电影却觉得非常温暖,皆因它情绪的渲染非常实在。
片中最著名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塔吉克民歌,通过影片传遍中国大地,虽然这首歌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但由于通篇抒情,更适合现代人经久传唱。
因为这首主题曲,电影的许多场景的情感不用台词表现,只是简单的剪切和插曲就达到了情绪渲染的目的,尤其第一次阿米尔回忆过去的镜头,简直太简洁而丰富了。
古兰丹姆的叔叔将阿米尔递过来求他不要卖古兰丹姆的几个钱币一把打掉。古兰丹姆随即悲伤地捂脸哭泣——歌曲里那种骨子里的忧伤和绝望,听得我要哭。
我是在很小的时候看的这部电影,应该就是小古兰丹姆这时的年龄。每次听这首著名的插曲都觉得肝肠寸断,感觉特别动人。
这首歌唱得人心碎,太凄切缠绵了——年少的阿米尔和古兰丹姆被迫离别时,音乐和画面结合得特别好,一句台词都没有,除了那句“阿米尔,别忘了我”,情节和感情反而传达得含蓄又热烈。
象征着友情(那时候还不是爱情)信物的帕米尔红花被摔落在地,被无情践踏。
少年阿米尔在台阶前目睹古兰丹姆被买走时的那个仰拍转俯拍、特写转全景的镜头恰当又流畅,影片技法之成熟令人惊叹。
阿米尔回忆童年的这一幕甚至让我忘记了自己在看电影,真的随着他的情绪进入了悲伤之中。
里边的特务是,装扮成阿曼巴依的国民党专员和假古兰丹姆。
演员谷毓英不是新疆人,但却有新疆人独有的美感,并且演得极好——30岁了演新娘子,还风情万种。小时候真的觉得蛮好看的!不少观众喜欢假古兰丹姆的形象——那种阴暗和危险的美,在当时那个时代,像这种机敏诡诈又泼辣的反面女性,反而更讨人喜欢。
影片从真假古兰丹姆与战士阿米尔的爱情悬念出发,讲述了边疆战士和杨排长一起与特务斗智斗勇的故事。
看前半程有点不明所以,后半程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假古兰丹姆蓄意制造的混乱与军民矛盾连连迭起,并且她得寸进尺,加剧撼动军心。
现在看起来,假古兰丹姆这到处跑画地图的打探军事情报的方式,也太不把自己当个“地下明珠”了。
假古兰丹姆对阿米尔格外亲昵的反常举动引起杨排长(梁音饰)的高度警觉。他是边防部队的基层指挥员,对识破和抓捕敌人很有一套,仅仅借阿米尔的歌声和风中的手帕就辨别出了假古兰丹姆。
人物互动也蛮有意思的。杨排长非常多面,诙谐中有敏锐,有大爱更刚毅——你越看越能发现电影主要塑造的人物不是阿米尔,而是出色的杨排长。
“你是爱大的古兰丹姆,还是爱小的古兰丹姆,还是大的小的都爱?”
这个人物塑造得厉害!心思缜密,人物形象很丰满。
阿米尔说自己更爱小时候的古兰丹姆,是因为面前假古兰丹姆“爱哭”。
这与他所熟悉的民族性格有违和感——塔吉克人无论在经历了多大悲痛的时候,他会缓缓地、静静地表达自己的心情。汉族人或许会有一种“霎时间天昏地暗”的表现,但是塔吉克人不是这样的。
长大了的古兰丹姆和阿米尔记忆里的古兰丹姆变得不同,“她哭得和别人不一样,她的眼睛后面像是还有一双眼睛”。这话说的!导演在中间观众最疲劳的时候突然会话锋一转,剧情一下抓人眼球。
假古兰丹姆偶然的机会知悉了一班长等战士把守的据点所在,立即电报通告伺机而动的敌匪势力,偷越边防袭击哨所。恰又遭逢暴风雪来袭,一班长壮烈牺牲。
只有残忍奸诈的敌人才能衬托出我们的英勇——战士冻成冰人的形象确实威武雄壮,但这一幕也给小孩子留下了阴影…….
电影插曲在此处再次推动了情节发展,反映人物心理,烘托故事背景。
一班长一行人遇难后,战士弹唱着《怀念战友》,悲恸的情绪缓缓诉说而出,更真切,也更深沉。
必须承认,《怀念战友》这首副歌部分太过雄壮,很多人,很多次听这支曲子都会热泪盈眶。
毫不夸张地评价雷振邦谱写这首歌的情感,真的就好比雪崩万丈!按现在的标准拿放大镜去看表演的话,可能也能挑出毛病,但是真挚的感情,隔着屏幕就能让人流下泪来。
再看杨排长那失去战友的悲愤、强压的冷静……
单从电影音乐来说,雷振邦先生真的是倾情灌溉。
为了保持悬念,电影在叙事上并不那么连续,比如真古兰丹姆在敌人阵营的生活——用音乐参加叙事的绝妙搭配,配合影片的叙事调调,反而营造了一种诗意的情绪,这在反特片中特别难得。
在爱情与政治的迷雾下,卡拉和古兰丹姆之间其实也正孕育着爱恋之情,但随着卡拉死去,阿米尔的出现,也就没人注意到这段感情。
卡拉出场不多,却给人留下如水晶一般透明和坚毅的印象,使人忍不住要惋惜他的遽然离去。
“还是太年轻了”——这是针对卡拉的沉重惋惜 。
真假古兰丹姆站在一起时,一眼就能识别哪个是真古兰丹姆。假古兰丹姆就是女特务的风流感,真古兰丹姆则神态纯情真挚,执着坚定,一点没有小女孩的柔弱。
真古兰丹姆只有15岁!两位演员的实际年龄相差几乎一半,但站在一起完全看不出年龄差——凸显的只是一张风格浓烈,爱憎分明的身份对比图。
阿米尔和古兰丹姆的相认是很有意义的,排长送给古兰丹姆一盆红花,屋里屋外的两人面对同样的花而歌唱,认出彼此,终于重逢。
用花和歌让两人相认,表现杨排长的细腻、用心,同时更表现出一对有情人爱情的单纯和热烈。
电影中情绪性段落和叙事是不好融合的,因为很难保持平衡,而这部影片,在反特片这种重叙事的类型电影中,还能保持这么浓重的情绪性,实为难得。
主题曲让童年的分离再次回放,这时的镜头视觉效果强烈而意味深长——哪怕“花”与“歌”是来自排长的测试,但是在这对青年男女的感情中,它是刻骨铭心的初恋和热烈纯真破土而出的爱情。
说来也怪,明明男女主角在整部电影里的见面就这么一小会儿,但在这段极为短暂的对歌里,却觉得两人情深似海!那青梅竹马的感情,是那么真挚感人。
此处充满着温情——杨排长的“阿米尔,冲!”真的是让人热泪盈眶的共情,是下属恋爱的神助攻,多么有人情味的上级,多么有人情味儿的军队作风啊!
真是极酷!
多出来的一颗星,给老排长的那个“阿米尔,冲!”
梁音扮演的杨排长可谓国产电影里面最具大将风度的英雄角色!这哪里只是排长,那个感觉应该是师长级,太有大将风范了。
阿米尔与真古兰丹姆的拥抱,就像《天堂电影院》里被删减的亲吻,在黑夜中闪出一星光芒。
在那个年代,以爱情悬念引出一段迂回曲折的反特斗争,怎么能不被征服呢?
在敌特片的气候中开出自由恋爱的花朵,简直是神来之笔。
虽然描述的是“敌我”斗争,故事却讲得相当抒情和淡雅。它们在一起冲淡与缓解了意识形态和剑拔弩张的氛围,在所有的类似影片中,也许少数民族的风情被革命话语改编、被政治化表述,但总体来说,《冰山上的来客》更具有温度,留有更多关于情感和生活的质地,堪称空谷幽兰。
当片尾重新出现牺牲了的人们的影像,杨排长说出:“向天空放射三颗照明弹,让它们照亮祖国的山河。”时,我绝对相信他是发自肺腑这样说的,这是革命的浪漫——划破黑夜的就是他们的名字、心灵,证明他们曾来过这座冰山,而我们,也真正爱过这部电影。,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