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盗窃侦破率(网络手机回收有漏洞)

随着数码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网络回收二手手机的便捷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但盗窃嫌疑人王某却也利用了回收平台易于操作的特点,将平台变为了他销赃的便利渠道。近日,北京市丰台区检察院以盗窃罪对犯罪嫌疑人王某提起公诉。

手机盗窃侦破率(网络手机回收有漏洞)(1)

今年2月至5月间,王某多次在丰台区卢沟桥地区实施入户盗窃,窃取到手机、现金等财物。但对于到手的赃物,王某却没有找“下线”销赃,而是在某手机回收平台上下单,将赃物当作二手手机予以销售。

仅需简单填写姓名和联系方式即可预约快递,随后手机就被寄往与网络回收平台合作的回收公司。利用回收的方式进行销赃,既无需露面,也不必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对于王某来说,这种销赃方式相当隐蔽。

虽然王某不知道手机的解锁密码,不过,这并不妨碍平台完成回收。回收公司客服在收到手机后,曾向王某询问手机密码,但王某以遗忘为由并未提供。客服称手机未解锁会影响回收价格,王某自然表示同意,随后,平台便对手机进行了低价回收。

经警方查实,王某共向两家回收公司寄出共11部手机,其中,8部手机的回收订单未使用其真实姓名进行登记。目前,仅有2部被盗手机被公安机关追回并发还被害人,其余手机均已被平台再次出售或分解。

目前,王某因涉嫌盗窃罪被丰台检察院提起公诉。

检察官表示,网络回收如不辅以严格审核,很容易被犯罪分子所利用。回收公司对销售手机的用户需严格进行实名制登记,并拒绝无法提供解锁密码手机的回收。

同时,广大用户也应该理解并遵守回收平台的要求及规范,登记真实姓名和身份信息,在手机被回收前将手机解锁并注销相关账户,在保障自己的信息、财产安全的同时维护回收行业的合法秩序。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刘苏雅

编辑:郭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