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主张的读书方法是什么(蓁熙说教育十六)

朱熹主张的读书方法是什么(蓁熙说教育十六)(1)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现存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宋代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著作颇富。同时他极注重家庭教育,耗尽心血为七个儿子写了一部《放翁家训》,留下近二百首示儿教子诗词。

这些家训、诗词,是陆游人生经验的总结,涉及修身、处世、治家等多方面,对后代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字里行间饱含着一个慈祥父辈对子孙们的浓浓亲情。

陆游告诫儿子们:“仕宦不可常,不仕则农,无可憾也。但切不可迫于衣食,为市井小人事耳。戒之戒之。”

大意是说,当官不能长久,不当官还可以务农。自己躬耕谋食,脚踏实地地生活,人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但切记,即使生活窘迫也不可为小人之事。

脚踏实地正是陆游一切家训的基础,他殷切期望自己的子孙能够沉下心来,修身养性,成为一个善良、正直的人,进而做到谦虚谨慎、淡泊名利、俭朴生活、胸怀宽广、心系苍生。

陆游给小儿子陆聿写过八首教子诗,饱含深邃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其中一首广为流传。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意思是读书很重要,学习路上不能松懈。但读书最要紧的是学以致用,身体力行。不能纸上谈兵,要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知识,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陆游这是告诫儿子,实践出真知,要学会脚踏实地,做力所能及的事,不好高骛远图虚名。

在陆游的悉心教育下,儿子们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相继成材。他们出仕为官,都做到了清正廉洁,脚踏实地,为民办实事。

朱熹主张的读书方法是什么(蓁熙说教育十六)(2)

明 沈周《桃花书屋》(局部)

与陆游的教育理念相似,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也认为,教育孩子要从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开始: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

意思就是:儿童启蒙之学,从穿衣戴帽开始,然后是言行举止,扫洒清洁,读书写字,以及各种杂事,都是应当懂得的。

为人父母,要切切实实地对孩子这些方面都做详细的规范,从而逐步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只有从小学会谨守心术之要、威仪之则、衣服之制和饮食之节,养成正道,成年之后,才能通达事物,无所不能。

这便是朱熹在著作《小学》中的观点: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

古语:一室不能扫,何以扫天下?小节不拘,大德怎成?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朱熹主张的读书方法是什么(蓁熙说教育十六)(3)

明 唐寅《事茗图》(局部)

在朱熹的观点中,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其事”,学习眼前日用的事。之所以学习这些日常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希望与智慧一同成长,有良好的教化,与良好的习惯。

小学“眼前事”能够为大学“学其理”打下基础,儿童的学习由浅入深,自近及远,这不仅符合儿童认识发展规律,也易为儿童掌握。

朱熹的育儿观放到今天也是适用的,注重眼前事的学习,也就是要求从小事、身边事做起,至今仍是儿童教育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这也许是世上最成功的教育:做你力所能及的事,不图虚名,安宁幸福。

朱熹主张的读书方法是什么(蓁熙说教育十六)(4)

清 戴本孝《秋夜读书图》(局部)

无独有偶,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他的这句话,激励着当时一大批年轻有为青年,努力奋斗。

可见,在这些先贤大家的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脚踏实地对孩子的成长何等重要。

反观现在一些家长,望子成龙,从小就把孩子的人生安排好了。一路读名校,上全能培优班,进高端兴趣班,学“有前途”的技能。而完全不能容纳孩子自由发展自己的爱好。

在急功近利风气之下,有多少父母能安静地坐下来,和孩子聊聊什么才是他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最适合他的。

陆游、朱熹的教育理念,委实对于当今父母具有极大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万丈高楼始于基,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能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做好力所能及的事。那么长大后他们在生活中,定然也会坚守内心,身体力行。在人生的大海上找到航标,走得更远。

精彩回顾

看见诗词歌赋,听见缤纷画卷

玄而又玄的语感到底是什么?

蓁熙说教育|赠子宝珠,不如教子坚毅

蓁熙说教育(二)|父母之爱子,必为其计深远

蓁熙说教育(三)|言传不如身教,父母诚实是孩子守信的启明灯

蓁熙说教育(四)|读书不为成名,人生不是赛道

蓁熙说教育(五)|教孩子认真就是教他们如何自尊

蓁熙说教育|(六)允许孩子做孩子,是父母给他的最好礼物

蓁熙说教育|(七)岳飞教子之道:扛得起责任,才配得起荣耀

蓁熙说教育|(八)窦燕山教出五子登科:做好父亲之前先做一个好人

蓁熙说教育|(九)谢安教子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是他们成才的基石

蓁熙说教育|(十) 诸葛亮教子淡泊:对名利淡泊,才能对真我有追求

蓁熙说教育|(十一) 教育和保护谁重要?古人七不责

蓁熙说教育|(十二) 朱熹:教育孩子要从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儿开始

蓁熙说教育|(十三) 因为“鸡娃”懊悔,汤显祖可能是第一人

蓁熙说教育|(十四)出身让李白称羡一生坎坷的韩愈这样教子勤奋

蓁熙说教育|(十五) 成功基因如果存在,它就藏在家庭信仰里

文章来源:【蓁熙文化】公众号

版权申明

文中音视频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蓁熙文化】所有,未经正式许可或授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