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广州市画院院长介绍(广州画院院长方土)

从山水花鸟到人物创作,从师古到实验再到创新。30年艺术生涯里,方土不断尝试新画法、新领域,在传统国画盛行的时代举起“实验水墨”大旗,又在新世纪回归传统,坚守经典。

近日,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画院院长方土做客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大师下午茶”,以“穗墨方土,写意人生”为题,与市民朋友们分享他对艺术生活和收藏的思考。讲坛光影墨色的交叠之下,方土身着玄色唐装,手捧一壶清茶,将艺术和人生的焦、浓、重、淡、清娓娓道来。

历代广州市画院院长介绍(广州画院院长方土)(1)

广州画院院长方土作客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大师下午茶”。

“艺术和人生一样,都有叛逆期”

“这个活动叫做‘大师下午茶’,我今天就是来过一下‘大师’的瘾。”方土风趣幽默的言谈,引来观众会心一笑:“现在的人活得有点着急了,大师应该让后人来评价。”虽然方土拥有众多人身标签,他最认同的身份还是艺术家。不过,在他看来,在中国做艺术家并不容易,“就像在一个高峰上再放一块小石头”,必须超越前人、超越自然,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地。

这也是方土自己的艺术创作道路。1986年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方土被分配到珠江电影制片厂工作6年,工作与专业不对口,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说,算是人生遇到不大不小的挫折。所幸其毕业创作引起了关注,得到了很多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他们为方土创造各种机会,除了出国展,1988年省美协还为方土主办了“星河展”的个人展。有了这些成绩,1992年广州画院搬新址后,方土以复合型人才调进了画院。

“功夫在画外”。正是借着这段经历,方土走出了画室,第一次感受到世界的变化和冲击,对他之后思路也有很大启发。“若想出类拔萃,就不要按规矩来。”他早期不满国画新不新、旧不旧的绘画方式,突破传统形式的桎梏,在实验水墨领域进行了十年探索。把“线”从国画抽离,将重点放在“面”的处理上,让水墨在当代有了新的解读。

“艺术和人生一样,都有一个叛逆期,关键是如何善用叛逆期,实现新的创造。”

“人生有时是看不清前路的,就看你够不够胆往前走”

方土在画院任职期间,政府想要搞活经济,美术界时兴“文人下海”,各单位都在搞公司,画院体制也面临改革。广州美院的“集美设计公司”很挣钱,广州画院也想跟上这股潮流。方土被安排当秘书,配合院长陈永锵工作: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搞“三院”(广州美院、广东画院、广州画院)巡展。在到画院的第三年,方土的角色自然而然地回到画家本位。

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国家开始对文化体制进行全面改革,画院成了改革的重点单位。此前,广州雕塑院率先从全额拨款,改成差额拨款,接着很多文艺院团开始公司化。广州画院形式并不好,时任院长张绍城鼓励方土“自闯门路”。

当时艺术品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广州没有一个像样的画廊,“卖画就跟卖瓶装矿泉水一样”。方土不满当时的状况,想要打造一个艺术品殿堂。就在寻找“门路”的过程中,方土遇到了老乡兼贤友方天龙先生,两人一拍即合创建了大方斋,后又创办了逸品堂,林墉老师任艺术总监,方土任艺术主持,“一个方丈,一个当家”。只可惜不到六年时间,正弄出点声势来,方天龙却因车祸不幸逝世了。

随后,方土回归画院,任广州画院的院长。他对在画院的管理进行了整顿,着重人才的引进,画家队伍也更加年轻化、活力化,在各个大展中崭露头角,画院的建设蒸蒸日上。回首过去,走过的每一步都为他提供思考的机会,“人生有时是看不清前路的,就看你够不够胆往前走”。

历代广州市画院院长介绍(广州画院院长方土)(2)

历代广州市画院院长介绍(广州画院院长方土)(3)

方土作品。

“我希望艺术品的价格更接地气”

在方土看来,如今艺术家除了创造与超越外,“向经典致敬”也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很多时候,传统是没有错的,过去的书法、绘画、园林很多已成为经典,中国人对它的审美已形成千百年不变的共识,不需要再创造。”

当下在追赶潮流的同时,以“创新”为名的破坏力也许正超出想象。方土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的价值,他的绘画创作方向也发生了转向,从实验水墨回到大写意花鸟画,再转向人物画、山水画。“艺术创造到一定的时候,就会成为审美定式,成为不可否定的经典。”

方土认为,现在国内艺术品市场存在定位过高的问题,很多老百姓都自觉负担不起,继而敬而远之。对此他呼吁“让艺术归零”,艺术品只有回归到生活中,才能找到出路。“其实,艺术品在国外价格也并没有这么高,我希望艺术品的价格能更接地气,普通市民也买得起名家作品,这样艺术市场才有发展空间。”

艺术并非“高大上”之物。“一定要受众面一定要跟老百姓有关系。”方土希望能创建一个艺术空间,让市民们走进来,拉近市民和艺术的距离,同时让更多的非常优秀、功底扎实的中青年的画家们走出来,和市民们有更多的近距离交流。

采写:南都记者 董晓妍 尹来 实习生 梁嘉慧 通讯员 何丹

通讯员供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