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四方台:千年四方台

四方台坐落在美丽的松花江南岸,哈尔滨道里区群力新区的西北角,是群力街道办事处的下辖村之一。

早年的四方台是默默无闻的偏僻村庄,靠种地打鱼为生,在80年代因金兀术点将台遗址的发现而逐渐出名。

远古的四方台:千年四方台(1)

这是早年四方台归属新发镇时碑文后边的说明

远古的四方台:千年四方台(2)

这是石碑正面

远古的四方台:千年四方台(3)

这是松江村里的四方台(点将台)

四方台以前没有江畔路,也没有四环桥,更没有四方台大道,进出村子只有一条窄窄的土道顺村南边而过,这个土道就是哈双北路,是改革开放前道里区唯一的南下之路,土道的西边是查家,南边是朱顺屯,北边就是四方台(松江村),土道距村中心还有2里多地。

远古的四方台:千年四方台(4)

这是界碑

虽然四方台(点将台)的历史有一千年了,但四方台屯的历史比哈尔滨要晚,是上世纪有了中东铁路以后才有的四方台屯,而四方台屯也是移民形成的自然村落,随着规模的不断增大,多年后命名为松江村。

四方台屯形成的大致时间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左右,由移民组成,第一批移民是闯关东的张氏家族,代表人物是张老先生,张老先生后期也成为了四方台的最大的大地主。

随着逃荒人的陆续聚集,屯子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了张氏四大家族,这四大家族在土地改革时都被定为地主,那年代在农村的大户人家,土地多、有雇工、长工的基本都定为地主。

当年张老前辈挑着扁担,一个筐里放着孩子,一个筐里放着杂物不远千里,步履维艰,步履蹒跚的来到四方台开荒种地,打鱼狩猎,原籍的亲朋好友听说后都陆续的到四方台投亲靠友定居生活。——这是至今还居住在四方台的张家后代张少昆先生(化名)和我讲诉的原话。

在上世纪黑龙江是地大物博、哈尔滨也是地大物博,四方台属于哈尔滨郊区的郊区,也是人烟稀少,远离闹市区、远离铁路线,相对来说安静不少,方圆几里地都是土地。

村民们都集中在江边住,南面是耕地,东边是沼泽地、大草甸子,四方台如同世外桃源一样,在这里种地、捕鱼,到草甸子上打野鸡、捕野鸭,冬天也能打鱼,穿冰窟窿。一年四季不闲着。

光复后东北闹胡子(土匪),尤其偏僻乡村是胡子的重点目标,于是四方台的四大张姓人家(土改后都定为地主)合力在村南修建土村墙,并安排家丁长工守候。

远古的四方台:千年四方台(5)

这是残留的村墙

解放后四方台的村民依旧在这片静静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运动、改革和他们也没有关系,天天早睡早起,串门聊天,天天陪伴他们的是鸡鸣、狗叫、炊烟,他们和中国的大多数农民一样,认为这就是生活的全部,碗里有饭,房顶有盖,有地种菜,除此别无他求。

四方台屯的行政归属也是几年一变,从1946年(光复后)由半拉城子村公所管辖开始到1948年(解放后),改为半拉城子村政府,……,几经变革,1962年群力社、民主社、幸福社、友谊三队等合并为群力公社(1984年改为群力乡)。

平静的四方台是在20年前开始骚动的,骚动的原因是开发商来丈量房屋了,但在丈量房屋的时候才发现,几天时间突然冒出很多的楼,聪明的老百姓想多点动迁费,而开发商更是无利不起早。

远古的四方台:千年四方台(6)

这是松江村村委会

远古的四方台:千年四方台(7)

这是20年前的征地指挥部

远古的四方台:千年四方台(8)

这是20年前开发商做动迁前期工作留下的标记。

于是双方在博弈,一博就博了好几年,村里的房子越盖越多,开发商去的次数确越来越少,最后不了了之。

而昔日四方台东的大草甸子、沼泽地、坑洼不平、旱沟纵横的无人区捷足先登,短短几年时间,已经成功的开发成遍地高楼大厦的群力新区,成为哈尔滨的都市区,是哈尔滨的新名片。

远古的四方台:千年四方台(9)

这是群力新区著名的松溪公园

四方台除了千年四方台(点将台)外,还有老榆树、狐仙洞及近百年的土村墙,我在搬入群力新区后,四方台去过不少次,采风、采摘、走亲戚。

远古的四方台:千年四方台(10)

这是在沼泽地里开垦的几分地

远古的四方台:千年四方台(11)

这是22年冬在四方台的留影

远古的四方台:千年四方台(12)

昔日的老榆树

特别喜欢四方台的乡土风情,喜欢四方台的慢生活和淳朴的、浓浓的乡土气息,也常常在替四方台的老百姓着急,快快动迁吧,让这里的老百姓也住上高楼大厦,也离开背朝天脸朝地的生活,也能有劳保,也住上电梯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