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逆九天小说情节介绍(历史小说凤霸九天)
这日真宗方上朝,雷允恭自内宫中出来,在门口悄悄地向张怀德说了句话,张怀德脸色大变,立刻没作声息地走到真宗身后,悄悄地把话传了 此时正是宰相李沆在禀报水灾之事,正在那里说着,真宗听了张怀德幕埃成蟊洌溃骸敖袢针抻行┎皇剩顺±钕嗔粝拢蛐佟? 李沆怔住了,众臣还未回醒过来,就见真宗已经站起,匆匆入宫了众臣这才慌忙地向着真宗的背影跪送 真宗乘了车驾,匆匆向西宫嘉庆殿行去 过了几处宫墙,遥可见嘉庆殿外,挤满了宫娥内侍张怀德喝了一声:“皇上驾到”唬得众宫娥们纷纷散开跪下,便有数名嫔妃自嘉庆殿中匆匆跑出来接驾 未等车驾停稳,真宗已是跳下车驾,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闹成这般样子?” 此时已经听得宫内哭声震天,听得真宗到来,哭声如同被一刀截断,骤然停下停顿片刻,却又有几声呜呜咽咽的哭声又起 真宗顿足叫道:“皇后呢” 郭后急忙迎了出来,她一向雍容华贵的仪表,此时也显得较为狼狈,乱钗斜地跪下道:“臣妾参见皇上” 真宗道:“起来罢,怎么好端端地,闹成这个样子?” 郭后站起忙道:“正是为昨天和今天的两道上谕,一是请太后移宫,二是令允升回府太后今天接了旨,就哭得昏了过去,口口声声直叫着要去见先帝”她说得急了,一口气上不来,脸儿急得通红她当年于王府中处理下人们各色杂事得心应手,但是初遇上事关太后这等重大之事,也把她慌得没做手脚处了 真宗哼了一声,道:“上谕又有什么不对?” 郭后道:“臣妾不敢说上谕不对,只是太后口口声声,说是死也不愿意去上阳宫,又舍不得允升看这样子怕会出事,官家,要不然先收回这两道上谕吧” 真宗脸顿时沉了下来:“上谕已发,岂可收回” 郭后涨红了脸,待要说话,真宗已道:“朕倒不信严重至此,朕自己进去看看”说着,就向内行去 郭后无奈,只得跟在他的身后进去 真宗走进嘉庆殿内殿,但听得哭声更响,李太后坐在床上,紧紧抱着皇长孙允升,已经是哭得双眼红肿脸色煞白众嫔妃宫娥黑鸦鸦地跪了一地,此时见得真宗到来,纷纷转向迎驾 李太后听得真宗到来,咬着牙抬起头冲着真宗道:“皇帝,哀家原是有罪,你三尺白绫也好,一杯鸩酒也好,爽爽快快地,却不能叫我折辱于奴辈只两桩事:我老了,别叫我搬来挪去的;允升这孩子什么都不知道,你别怪罪了他,便是我念您的恩了” 真宗微微一笑:“母后这是说得哪里话来,朕做错了什么,母后只管教训,说出这等重话来,做儿子的怎么敢受原是朕得知母后迁出正阳宫后,竟未迁入上阳宫以为是奴才们不经心,这嘉庆殿是偏宫,怎么让太后住这里,岂不是有违祖制” 李太后冷笑一声:“偏宫也罢,正宫也罢,那上阳宫鬼气森森的,我死也不去”这上阳宫本是历代太后所居,最初是太祖之母杜太后所居,后来太宗继位后,将太祖皇后宋氏迁居在上阳宫个中的情形,她却是知道的,宋后临死前几年,怨恨极深,凄厉咒骂,连太宗最后去看她时,也被吓出一身冷汗来,小病了一场宋后死后,宫中传说她在上阳宫阴魂不散,原上阳宫的宫女们也纷纷吓病李太后对此中经历一直深知,更不敢住到上阳宫去 真宗却不明白李太后为何对上阳宫有此莫名其妙的心结,闻言笑道:“太后既不喜欢上阳宫,那朕便为太后另起一座新宫否则,让太后住在偏殿,岂不教天下人说朕不孝” 李太后冷笑道:“什么孝不孝的,这话休要提起,我也不敢承受”说着垂下泪来:“我只求你不要活活拆散我们祖孙,便是开恩了” 真宗皱了皱眉头,道:“太后有话好话,何必出此重言”说着,看看身边的郭后,示意她上前 郭后方才已经碰了一鼻子灰,如何还能上前,只得硬着头皮道:“母后,官家也有为难之处,上谕已发,若是允升不出宫,如何对天下交待” 李太后厉声道:“我不管,我与允升相依为命十余年,谁要夺走他,除非踏着我的尸体” 郭后被她这一厉声,倒一时不敢回话了 正是着急之时,却听得一人柔声道:“太后请息怒” 真宗转头看去,却见刘娥与杨媛二人匆匆自外进来,大喜道:“你来得正好,这事就交给你了” 刘娥微笑道:“官家,太后素有贤名,此事是传话有误太后明了官家的好意,必不会再生气了” 李太后却不去看她,厉声道:“你是什么人,哀家自与官家说话,有你什么事?” 一语既出,众人都唬得白了脸色,杨媛上前一步,待要分辨道:“太后……” 李太后此时却是谁也不理会,哼了一声道:“没你什么事,下去吧” 杨媛见势不对,忙拉了拉刘娥的衣袖,暗示她见机退下 刘娥却是脸不改色,越过众人,径直走到李太后床前,啧啧称赞道:“皇长孙长得真是仪表不凡,真不愧是太后一手教养的人当年楚王遭难时,皇长孙才刚刚断乳,到如今已经十三年了,从一个手抱的婴儿到如今的英俊少年,太后一番心血,煞是艰难” 李太后听得她说起往事,心中一酸,眼泪不禁掉了下来她不欲在人前表现软弱,这边抱着允升,这边扭过头去拭泪 刘娥微微一笑,道:“幸而天佑人愿,如今官家有旨,楚王依旧复了王爵,要一家骨肉团聚了,皇长孙出落得一表人才,楚王夫妻见到这样的儿子,岂不惊喜感恩,这才不枉负太后这十几年的心血和期盼啊太后,您这十几年含辛茹苦抚养皇长孙,为的不就是这一天吗?” 李太后听着听着,不由地慢慢松开了紧紧抱着允升的手 刘娥上前一步,轻轻拉住皇孙的手,柔声道:“臣妾知道,太后素有贤名,岂会不许皇长孙去与亲生父母相聚只是这十几年来,太后与皇孙日日相伴,骤然分开,自然是舍不得的” 李太后抽泣道:“可不是这话,若不是为这孩子,我早早随了先帝去了,这孤家寡人的,有何生趣” 刘娥笑道:“太后细想,莫说允升是皇孙,便是亲生的皇子,长到十四五岁这个年纪,依着宫中旧例,也要出宫分府另居打楚王起,到官家与诸位王爷都是如此便是八王爷,那是先皇特例要多留着他两年,到如今也分府另住了再说,皇孙这一出去又不是不回来了,只要太后喜欢,随时可以回来看望太后不但是皇长孙,太后喜欢皇孙,诸家的皇孙都可以时常来看望太后,到时候,只怕太后嫌吵得慌呢” 真宗立刻道:“说得正是呢,赶明儿皇后多带着佑儿来给太后请安且四弟五弟六弟的孩子们也都是玉雪可爱,轮着来给太后解闷儿才是” 那皇孙允升已经十四岁了,原本也是个极聪明的孩子,先前见李太后大哭大闹,吓得不敢说话此时见双方都有些停歇,这才怯怯地拉着李太后的袖子哭道:“皇祖母不要伤心,叔皇也是一片好意,送升儿去见爹娘,升儿一定会常来看望皇祖母的 李太后听得这孩子这番懂事话,不禁掉下泪来,她长长地叹了一声,依依不舍地抚着允升道:“我岂是不明事理的人,只是我抚养这孩子一场,断不可这般草率地出去了待明后日选个好日子,以宫车轩乐送回给他父母,才是正理”她心里明白,真宗的两道旨意,原就是继位那场风波的余波真宗虽然已经放过李继隆,她也本以为此事已经过去谁知道,这场风波毕竟还是未完全过去了她本来是想憋着一口气,拼着闹个天翻地覆,否则此时退让一步,她这太后的日子,往后也是难过因此借着此事,逼真宗自己收回成命,以后不敢寻衅否则教文武大臣们知道,真宗亦要得个不孝的名儿却不料却被刘娥一番知冷着热的话儿,倒把一腔怒气缓缓消除且左一句“太后素有贤名”,右一句“楚王也感激太后”,弄得自己也无言以对若要再闹下去,却像是自己自私,不叫人家骨肉团聚,一番原以为理直气壮的事倒变没理了,枉负了一世贤名,难道老来倒落得个无理取闹 此时见着真宗态度已软,便顺着台阶儿下了,回过头来对真宗道:“升儿自然是要出去的,我原也是这么打算,只恨奴才们无礼,却不知道这是官家的意思,还是他们自作主张?” 真宗顿足道:“这帮可恶的奴才,朕好好的旨意,却叫他们传成这样,险些儿叫我们母子失和,朕必要好好追究,决不宽贷” 刘娥笑道:“移宫之事,官家会也待新宫落成之后,太后看了满意,才做算的” 李太后长叹一声:“这倒也罢了,我还有几年可活,大费这些周折做给人看,有何意趣” 刘娥柔声道:“太后,官家孝顺关心太后,并不是做给人看的否则也不会在这会儿还在上朝,一听说太后不开心,便连朝会都中止了赶来劝慰” 真宗顿了顿足道:“正是呢,李相方才正上奏齐鲁一带灾荒,才说到一半,朕也只得叫他先候着” 李太后长叹一声:“我一个老婆子算得什么,宰相奏事,那是头等要紧的事官家回去罢,莫教我耽误了朝政,倒是我的罪过了” 此时杨媛忙使个眼色,轻声令道:“还不快服侍太后、皇孙梳洗”那边四五个宫女忙捧了玉盆、金帕、铜镜等上来,跪于李太后榻前 真宗见李太后梳洗,趁机道:“朕有朝事未完,太后有什么事,只管吩咐她们几个罢” 李太后点了点头,道:“升儿,替我送官回家” 允升连忙擦了擦眼泪,跪送真宗真宗抚了扶他的头,赞一声:“好孩子”这边对郭后使个眼色,便出去了 郭后忙也趁机告退,跟了出去 这边宫女们捧了热水上来,杨媛忙亲自上前,服侍太后挽起袖子,那边刘娥也拉了允升过去洗脸 服侍李太后梳洗完毕,太后吩咐宫娥们领了允升下去,这边长叹一声对刘娥与杨媛道:“你们也坐下罢” 刘娥忙笑道:“太后跟前哪有我的座儿,我原是该站着服侍的” 李太后笑道:“你这会子倒跟我装怯,刚才皇帝皇后都不敢跟我说话,你倒敢了” 刘娥垂首道:“方才是逼不得已,难道看着太后与官家生分不成,也是急出来的罢了” 李太后长叹一声,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是可惜了” 刘娥笑道:“多谢太后体谅” 她本有意避开太后引发的话,杨媛却没听出其中的奥妙来,倒顺道把太后的话问下去了:“太后,可惜什么?” 李太后幽幽地说道:“我只是想起王德妃了” 杨媛不解:“德妃怎么了” 李太后叹道:“这一世若论尊贵荣宠,王德妃是万般不及我可是只一桩事,她便胜过了我,到如今我竟是万般不及她了” 刘娥忙劝道:“太后多虑了” 李太后看了看她,点头道:“她有一个儿子,而我没有因此如今她安享儿孙之福,而我却孤苦零丁,遭人作践但凡我若有一个亲生的儿子,今日何至于会出这种事”说着不禁垂下泪来:“你看允升,不是亲生的骨肉,不管我待他多好,也不过是说去就去了,那边才是他的亲生父母啊,我又算得什么呢” 杨媛忙劝道:“太后放心,允升是个重情义的孩子,断不会忘了太后的” 李太后冷笑一声:“你们两个都是聪明的孩子,我告诉你们我这一生的教训:在宫里,什么君恩哪荣宠哪位份哪,都是虚的,唯有自己有一个儿子,那才是实实在在的一辈子的依靠” 刘娥只觉得心头一颤,整颗心顿时沉了下去宫门一重重地打开,走过一重又一重的庭院,真宗终于站在了南宫之前 抬起头来,望着那桐荫深深,真宗轻叹了口气总管张怀德朗声道:“皇上驾到,楚王接驾” 真宗顿足斥道:“放肆的奴才,哪个要你如此喧哗” 自院中慌忙跑出来一个内侍跪下道:“奴才周怀政接驾” 真宗点了点头,道:“平生,大皇兄何在?” 周怀政起身,小心翼翼地答道:“大庶人在里面,奴才服侍官家进去” 真宗点了点头,周怀政上前引导着真宗走进回廊之中 真宗一边走着,一边问着楚王素日的起居,周怀政答得极是快捷流利,真宗见此人甚是机灵,暗暗点头问道:“大皇兄这里可是一向由你服侍的?” 周怀政垂手道:“是奴才以前是御书房的,十年前先皇调了奴才来此专门服侍大庶人” 真宗一怔,站住了脚:“先皇——”想起太宗与楚王父子之间的种种恩怨,心中不胜感慨先皇虽然废庶囚禁了楚王,可是却又将自己的近身侍从专门派来服侍于他这种关怀,却又是远胜于对其他诸兄弟他低头想了一想,问道:“这十年来,可是有谁来看望过大皇兄?” 周怀政垂手道:“禀官家,这十年来,只有皇后、哦,奴才该死,如今应该是太后她老人家来看望过大庶人” 真宗怔了一怔,问道:“先皇不曾来过吗?” 周怀政答道:“不曾” 真宗再问:“也没有派人来过吗?” 周怀政脱口道:“只有……”忽然想起了什么,慌忙住口 真宗顿时起疑,喝道:“大胆奴才,你敢欺君吗?” 周怀政忙跪下求饶道:“奴才不敢,还有那、那王继恩也是来过的” 真宗声音骤然变得冰冷:“那王继恩是何时来的?他与大皇兄又说过些什么话?” 周怀政道:“半年前,王公公来的时候,要求与大庶人单独说话大庶人说,事无不可对人言,王公公就没敢再说,悄悄地走了” 真宗冷冷地问道:“此后再没来过吗?” 周怀政磕头道:“奴才敢拿性命担保,王公公此后再没来过” 真宗轻轻地吁了一口气,顿时觉得全身都轻松了,微笑道:“你起来吧十年了,大皇兄,还是朕的大皇兄啊” 黄昏残照,紧闭了多年的南宫门,被沉重地推开,那门似被锈住了,被推得“扎扎”作响,惊得里面的人个个神情紧张,不知所措这扇门,从雍熙二年到今天,还是第一次被人打开在此之前的整整十三年里,只不过是开一个小门送些必须品而已 这十三年里,头几年的皇后李氏、近年来王继恩虽然也来过,但也只是与楚王隔窗说话,像今天这样宫门大开,还从未有过里面不过是王妃李氏带着几名老内侍,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更没有想到真宗会亲临这里,都吓得面面相觑,连跪下叩头请安都忘记了 此时被废的楚王元佐,正坐于炕上,缓缓地放下手中的书卷,欲要站起,却是一个踉跄,李氏忙扶住了他见元佐正欲下跪行礼,真宗一步抢上来,扶住了他:“大皇兄,不必多礼” 元佐蓦然抬头,真宗心里猛地一惊,十年不见,但见元佐两鬓已经斑白,整张脸因为多年的囚禁而变得苍白瘦削而枯槁,早已远非昔年那英姿焕发如天人般的王子了 元佐挣开真宗的手,艰涩地道:“君臣分际,礼不可废草民元佐,参见吾皇万岁”他似是好久没有说过话了,语声暗哑难听,一句话未说完,便猛地咳了起来 真宗还未醒过来,这边元佐已经是磕下头去真宗抢上前去,用了好大的力气,才将元佐扶起来,硬把他架到炕上去但觉得元佐身上一股子寒意透骨,竟是叫人打个寒噤 真宗只觉得自己的声音也嘶哑了:“大皇兄,是我,我是三弟,我是来看你的” 元佐的咳嗽声慢慢停息,垂下眼帘,淡淡地道:“元佐是待罪之身,已被废为庶人,不敢领受皇上这一声大皇兄称呼” 真宗当场怔住了,只觉得一腔热望,被一盆冷水当头浇下,顿时觉得手足冰冷但见元佐的眼神冷淡而疏离,两人虽然相距得如此之近,却只觉得隔得极远极远 元佐只觉得真宗扶着他肩头的手不住颤抖,凝望着他的一双眼睛充满了委屈和不解,那一刻神情仍似极那十几年前在他怀中撒娇的小弟弟,心头一动,待要伸手去握住他的手,心中猛然一惊,暗道:“我这是怎么了,还当是十几年前吗?他如今是皇帝了,再不是我的小弟”他的手在袖中颤动了一下,终于仍然垂下,转过头去,淡淡地道:“南内阴寒,不宜久呆官家还是请回罢” 真宗只觉得一股子气涌上来堵在喉头上,踉跄着退了两步,两手在袖内紧握着双拳微微颤抖,脸色顿时变得惨白,只得勉强维持住皇帝的尊严,强笑道:“好,那朕先去了,改日再来看望大皇兄”也不等李氏等跪下送驾,转身待要离去,却听得后头元佐冷冷地道:“此处不祥之地,非天子所宜到的地方,请皇上以后不必再来了” 这一句更如雪上加霜,真宗顿觉得心头刺痛,他抚住心口,只觉得此处阴寒入骨,一刻也不愿意停留,疾步而出 出了南宫,真宗径直去了翠华宫刘娥连忙出来接驾,却见真宗脸色煞白,整个人怔怔地直走进来,也不理会她,也不说话,直直地走到书桌前坐下,竟是一言不发 刘娥吓了一跳,她从未见真宗如此模样,一时竟不敢上前悄悄地拉了张德怀去问,张德怀不敢多说,只悄悄地说了两个字:“南宫” 刘娥轻吁了一口气,心道:“原来如此” 她与真宗在一起十五年了,真宗与楚王的兄弟之情,以及楚王当年之事,她自然是深知的更有真宗登基之前,有王继恩企图拥立楚王继位之事,这其中的恩恩怨怨,当真是一言难尽眼见真宗今日有这般大异常态的情景,也不禁心疼 她虽然一时不知道南宫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是显然一不关已身,二不关朝政,却是可以上前劝慰的,当下上前柔声道:“官家今日辛苦了,是否让妾身为您擦把汗,喝口热茶罢” 真宗沉着脸,只是嗯了一声,刘娥接过侍女递来的热巾子,轻轻为真宗拭了脸,又轻轻地拭着手心,却见真宗的脸色稍松了些,又亲手捧过热茶来,真宗就她的手中饮了一口,便推开了 刘娥挥退左右,坐到了真宗的身边,轻轻握起他的手,柔声道:“三郎,咱们以前说好了,什么事也都不会自己藏在心里你若是不开心,只管对着我发脾气来出气,只是别闷在心里教我担心,好吗?” 真宗怔怔看着她,忽然长叹一声,沉默片刻,便把方才的事慢慢地说了出来,说到后来已经是嘴唇煞白,怔怔地道:“大皇兄,他为何要如此待我” 刘娥轻叹一声,轻轻地伏在他的怀中,道:“三郎,还记得那一晚吗,那是在揽月阁,你也是这样的神情,那是刚刚得到楚王发病的消息时……” 真宗轻叹一声,抚着刘娥的长发道:“怎么会不记得呢唉,我原来是个最省事的人,只愿做个太平亲王,逍遥一世足矣明知道做皇帝最是烦恼不过的事,我争这帝位,只为着两个人第一为着能够救大皇兄出来,第二是为着能够与你名正言顺地长相厮守,白头偕老可是为什么,大皇兄竟然会变得如此模样,却是叫人心寒心痛” 刘娥抬起头,望着真宗轻声道:“三郎,昔年他是兄长,你是幼弟,凡事他包容着你爱护着你,你在他跟前使性子,不必有半分的忍耐可是如今,楚王在南宫囚禁了十几年,任何人处在这种位置,只怕都不可能还像以前一样的好性子他又带着病,又是这样的性子,昔年连先帝都包容了他,三郎,你何事不能包容你的兄长呢” 真宗怔怔地看着她:“包容?” 刘娥肯定地点了点头,道:“你是天子,包容天下,怎么不能包容了你亲哥哥的一时言语冲撞呢” 真宗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神色顿时轻松了许多,点头道:“也是” 刘娥捉过真宗的右手,方才真宗的拳头捏得极紧,竟可见掌心深深的几道指痕,刘娥将这手掌握在自己的手心中,轻轻揉捏抚平,这边含笑道:“方才楚王那一番话,虽然听着无礼,细想来,却也并非完全无理” 真宗眉头一挑:“这又是什么话?” 刘娥微笑道:“楚王如今是什么身份,他是个被废的庶人,又被囚禁在南宫三郎却是以当今天子的身份进去,您这是见兄长还是探监,不明不白的他不以君臣之礼相见,却是以什么礼相见?再说王继恩做乱,却又是拿他当幌子的,他身处嫌隙之地,待罪之身,三郎尚还没给个说法,你叫他如何当没事人一般地与你共叙兄弟情?南宫是囚人之所,自然非吉祥之地,身为天子,不宜多涉,否则既伤身子,又招物议,这原是楚王关爱三郎之意,三郎如何听不出来呢” 一番话说得真宗最后一丝不悦也去了,他低头细细想了一回,道:“这么说起来,倒是我的不是了?” 刘娥抿嘴笑道:“凡事统共是有一个不是的,我待要认下是我的不是,我却是至今未曾见过楚王,怕是三郎也不肯信三郎要爱惜哥哥,自己担下这个不是来,我却还有什么可说的” 饶是真宗方才一肚子的闷气,此时也忍不住笑了出来:“不得了,我竟不敢与你说话了,绕了一圈,统统是我的不是了那依你说,如何才是呢?” 刘娥笑了笑才要说话,真宗想了一想不甘心又喝道:“倘若你出的主意也不中用,那可是所有的不是,都叫你担了” 刘娥扑噗一笑,却是拿起方才真宗用过的茶盏,自己先喝了一口茶,这才慢慢地道:“三郎可还是疑着楚王吗?” 真宗回思之才这么般情形,楚王的为人心性自然已知,当下笑着摇头道:“胡说,朕的亲哥哥,朕还能不知道他的性子” 刘娥放下茶盏,道:“既如此,三郎先下一道旨意,赦他出南宫,还他楚王封爵,赐他府第,让他与家人团聚,如何?” 真宗点了点头,道:“朕正要如此” 刘娥微微一笑,道:“楚王身上带着病,被囚于南宫十余年,此时身受牵连,任是谁也冷了心肠待他回府,好好地将养一阵子,与家人团聚,自然暖了身心待过得些时日,三郎带齐了诸王们再一齐相聚设宴,那时间和乐融融,自然是有叙不尽的兄弟骨肉之情我倒不信那会子楚王的心肠还会是冷的” 真宗抚掌笑道:“说得正是,原是朕没考虑周全”他低头轻叹一声:“十余年过去了,大哥看朕,朕看大哥,都不是从前的模样了” 次日,便有旨意下来,赦元佐出南宫,起复为楚王之爵,并重修当年的楚王府赐还楚王的长子允升,当年因楚王遭禁,而由太后李氏亲自抱养,此时也一并出宫回府与父母团聚 却是这一道旨意,又掀起一场风波来公元997年,大宋至道三年三月,宋朝的第二个皇帝赵炅,驾崩于万岁殿,终年五十九,庙号太宗宋太宗原名赵匡义,又名赵光义,继位后改名赵炅,继位后承宋太祖遗志,灭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国,终一统天下宋太宗在位共二十二年,改元五次,为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宋太宗遗令三十一岁的皇太子赵恒灵前继位,至福宁殿登殿,大赦天下,定次年元旦改元咸平元年 新帝赵恒,本为太宗第三子,初名德昌,太平兴国八年,授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韩王,改名元休;端拱元年,封襄王,改名元侃;淳化五年九月,进封寿王,加检校太傅、开封尹;至道元年八月,立为皇太子,改今名,庙号真宗 新帝虽然已经登基,却还仍在孝中,按例制,天子守孝以月为日,却也得守制一月多,方才正式临朝听政,处理国事 真宗赵恒继位后,即下了一连串的旨意:进封四弟越王赵元份为雍王;五弟吴王赵元杰为兖王;六弟徐国公赵元偓为彭城郡王;七弟泾国公赵元偁为安定郡王;八弟赵元俨出宫开府,封为曹国公 同时,追封已故的三皇叔涪陵公赵廷美为秦王;追赠太祖长子魏王赵德昭为太傅;太祖次子岐王赵德芳为太保另封太祖之孙侄赵惟吉为武信军节度使加授同平章事吕端为右仆射,李沆、李至并参知政事 另封册太子妃郭氏为皇后,封嫡母李皇后为皇太后,又追赠生母李贤妃进尊号为元德皇太后 葬大行皇帝于永熙陵,下旨第二年改年号为咸平 新皇登基后依着旧例,先皇后自然已经升为太后,便当迁出正宫寿成殿,迁入历代太后所居的上阳宫中 那上阳宫昔年先是太祖、太宗之母杜太后所居,太祖皇帝驾崩之后,又是太祖晚年时所娶的皇后宋太后所居宋太后去世之后,上阳宫空了多年,此时自然有些荒凉未曾收拾新皇后郭氏自然是谦辞,说自己先住在偏殿也是无妨只是李太后自然不会让皇后为难,便道:“我一个老婆子不拘住在哪里便罢了,皇后理应正位中宫,这是国法,不可违了”便指了西宫嘉庆殿先行搬进去暂住 本来,太后为尊长,断无委屈了太后先让着皇后之礼寿成殿的总管刘承规,自然也是知道太后如此委屈求全的原委原来在今天皇帝登基之前,颇有一番波折,却是与太后有关当时太后听信大内总管王继恩蛊惑,欲另扶楚王继位不料平时看似糊涂的丞相吕端却在关键时候力保太子,将王继恩锁拿,太子及时进宫,在灵前登基 因此新帝即位之后,所有施赏大典,一律举行,惟李继隆、王继恩、李昌龄等,谋立楚王元佐,应该坐罪真宗特降旨,贬李昌龄为行军司马;王继恩为右监门卫将军,流放均州只是其中牵涉到的李继隆为皇太后的长兄,因此,新皇的旨意,迟迟未下,这也是悬在众人心头的一件大事 若论太后的本心,本也是贤德之人,当年新帝为亲王、太子之间,亦曾得太后多方庇佑只因太后无子,若论楚王和新帝,虽均非太后所生,但是楚王妃却是太后的娘家侄女,更兼楚王蒙难之间,其子尚在襁褓之中,楚王妃便将皇长孙托付于太后因此当年先帝驾崩之时,太后亦不免存了一份私心,再加上耳根子软,未免有些屈了当今天子 此时李氏一族,一败涂地当今天子本非太后所出,将来情况如何,却也不知太后心中忧苦愧急交焦在一起,再加上哀伤先帝驾崩,此时一并发作出来,乱纷纷几日搬迁完毕至嘉庆殿后,便病倒了 嘉庆殿中一切还均是乱纷纷的,尚宫采玉捧上药来,太后只喝了一口便推开了采玉服侍太后已久,此时见太后如此,心中哀伤也不过是几天功夫,太后整个人憔悴地脱了形,不过是四十开外的人,平素保养得宜,望之犹如三十许人,此时却忽然老态毕现,眼角之间忽然平添了许多皱纹,整张脸也削了下去 太后虽然倚着病榻,却是不曾安稳,隔得半晌,便掩耳倾听外面的声音采玉心中明白,今日新帝坐朝,怕是要议及李继隆参与谋逆一事这一关若过得了,太后自然无碍,这一关若是过不了,便是太后怕是难逃干系 忽然外头一阵急促地脚步声,采玉不待太后吩咐,便抢先掀开帘子出去,见太后身边的总管刘承规喘着粗气进来,脸上却颇有喜色采玉忙迎上前笑道:“刘总管辛苦了,太后正等着呢” 刘承规进了殿中,先向太后跪下磕了个头,这才仰起脸笑道:“真是托天之福,官家真是前所未有的仁厚之君”只是这言出来,太后心中忽然一松,整个人向后倒去,叹道:“阿弥陀佛” 采玉忙催问道:“刘总管,今日这事,究竟是个什么结果?” 刘承规才要答话,太后道:“起来答话吧” 刘承规忙谢过太后之恩,这才垂手答道:“今日李大人依着太后吩咐,先上书告罪,不料官家只字不提此事,只说是大人素年来征战辛苦,如今念及太后年迈,不忍再令太后牵挂,所以赐大人解甲归家” 太后等了片刻,却不见刘承规再说话,不禁问道:“还有呢?” 刘承规一怔:“还有?没有了,没啦?” 太后怔怔地道:“没了?这么说,不曾削爵,也不曾降职,只是去了兵权而已?” 采玉忙笑道:“太后,奴婢不是说了,昔年在潜邸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先帝诸子中,就数官家是最仁厚有孝心的,如今可不就证明了一切都雨过天晴了,什么事儿都没有,不是吗?” 太后点了点头,也渐露了笑意:“嗯,正是”她放下心头一块大石,忽然觉得整个人轻快起来,道:“采玉,你扶我起来走动一下” 采玉应了一声,连忙扶太后起来梳洗太后忽又想起来一事,道:“对了,上午皇后宫中派人过来,恍惚听说好象有什么事要禀我,是什么事儿?” 采玉知道此时太后解了心事,便有心情过问宫中之事,忙拿了传抄的诏书来,笑道:“也没什么,官家继位,后宫自然要充实几个人这是皇后带来的名单,太后您要不要过目一下?” 太后点了点头:“先听听罢” 刘承规忙打开诏书,道:“官家昨日下旨,纳了两位美人,一位才人两位美人分别是大将军曹彬的侄女曹氏和前虎捷都指挥使刘通之女刘氏,一位杜才人,就是出自昭宪皇后娘家” 太后点了点头:“曹氏杜氏的来历,我倒是知道,只是那刘氏何许人也?” 刘承规怔了半晌,只得道:“这,太后恕罪,奴才也不知道” 太后闭目想了一想,忽然睁开眼睛道:“刘氏、刘氏?莫非就是那个人吗?” 采玉和刘承规一惊,忙问道:“太后,这人到底有什么来历?” 太后却已经缓缓地闭上了眼,微笑道:“没什么,‘不痴不呆,不做阿翁阿姑’,更何况我如今更是犯不着管这等闲事了”,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凤逆九天小说情节介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凤逆九天小说情节介绍
这日真宗方上朝,雷允恭自内宫中出来,在门口悄悄地向张怀德说了句话,张怀德脸色大变,立刻没作声息地走到真宗身后,悄悄地把话传了。 此时正是宰相李沆在禀报水灾之事,正在那里说着,真宗听了张怀德幕埃成蟊洌溃骸敖袢针抻行┎皇剩顺±钕嗔粝拢蛐佟!? 李沆怔住了,众臣还未回醒过来,就见真宗已经站起,匆匆入宫了。众臣这才慌忙地向着真宗的背影跪送。 真宗乘了车驾,匆匆向西宫嘉庆殿行去。 过了几处宫墙,遥可见嘉庆殿外,挤满了宫娥内侍。张怀德喝了一声:“皇上驾到!”唬得众宫娥们纷纷散开跪下,便有数名嫔妃自嘉庆殿中匆匆跑出来接驾。 未等车驾停稳,真宗已是跳下车驾,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闹成这般样子?” 此时已经听得宫内哭声震天,听得真宗到来,哭声如同被一刀截断,骤然停下。停顿片刻,却又有几声呜呜咽咽的哭声又起。 真宗顿足叫道:“皇后呢!” 郭后急忙迎了出来,她一向雍容华贵的仪表,此时也显得较为狼狈,乱钗斜地跪下道:“臣妾参见皇上!” 真宗道:“起来罢,怎么好端端地,闹成这个样子?” 郭后站起忙道:“正是为昨天和今天的两道上谕,一是请太后移宫,二是令允升回府。太后今天接了旨,就哭得昏了过去,口口声声直叫着要去见先帝!”她说得急了,一口气上不来,脸儿急得通红。她当年于王府中处理下人们各色杂事得心应手,但是初遇上事关太后这等重大之事,也把她慌得没做手脚处了。 真宗哼了一声,道:“上谕又有什么不对?” 郭后道:“臣妾不敢说上谕不对,只是太后口口声声,说是死也不愿意去上阳宫,又舍不得允升。看这样子怕会出事,官家,要不然先收回这两道上谕吧!” 真宗脸顿时沉了下来:“上谕已发,岂可收回!” 郭后涨红了脸,待要说话,真宗已道:“朕倒不信严重至此,朕自己进去看看!”说着,就向内行去。 郭后无奈,只得跟在他的身后进去。 真宗走进嘉庆殿内殿,但听得哭声更响,李太后坐在床上,紧紧抱着皇长孙允升,已经是哭得双眼红肿脸色煞白。众嫔妃宫娥黑鸦鸦地跪了一地,此时见得真宗到来,纷纷转向迎驾。 李太后听得真宗到来,咬着牙抬起头冲着真宗道:“皇帝,哀家原是有罪,你三尺白绫也好,一杯鸩酒也好,爽爽快快地,却不能叫我折辱于奴辈!只两桩事:我老了,别叫我搬来挪去的;允升这孩子什么都不知道,你别怪罪了他,便是我念您的恩了!” 真宗微微一笑:“母后这是说得哪里话来,朕做错了什么,母后只管教训,说出这等重话来,做儿子的怎么敢受!原是朕得知母后迁出正阳宫后,竟未迁入上阳宫。以为是奴才们不经心,这嘉庆殿是偏宫,怎么让太后住这里,岂不是有违祖制。” 李太后冷笑一声:“偏宫也罢,正宫也罢,那上阳宫鬼气森森的,我死也不去。”这上阳宫本是历代太后所居,最初是太祖之母杜太后所居,后来太宗继位后,将太祖皇后宋氏迁居在上阳宫。个中的情形,她却是知道的,宋后临死前几年,怨恨极深,凄厉咒骂,连太宗最后去看她时,也被吓出一身冷汗来,小病了一场。宋后死后,宫中传说她在上阳宫阴魂不散,原上阳宫的宫女们也纷纷吓病。李太后对此中经历一直深知,更不敢住到上阳宫去。 真宗却不明白李太后为何对上阳宫有此莫名其妙的心结,闻言笑道:“太后既不喜欢上阳宫,那朕便为太后另起一座新宫。否则,让太后住在偏殿,岂不教天下人说朕不孝!” 李太后冷笑道:“什么孝不孝的,这话休要提起,我也不敢承受!”说着垂下泪来:“我只求你不要活活拆散我们祖孙,便是开恩了!” 真宗皱了皱眉头,道:“太后有话好话,何必出此重言!”说着,看看身边的郭后,示意她上前。 郭后方才已经碰了一鼻子灰,如何还能上前,只得硬着头皮道:“母后,官家也有为难之处,上谕已发,若是允升不出宫,如何对天下交待。” 李太后厉声道:“我不管,我与允升相依为命十余年,谁要夺走他,除非踏着我的尸体!” 郭后被她这一厉声,倒一时不敢回话了。 正是着急之时,却听得一人柔声道:“太后请息怒!” 真宗转头看去,却见刘娥与杨媛二人匆匆自外进来,大喜道:“你来得正好,这事就交给你了!” 刘娥微笑道:“官家,太后素有贤名,此事是传话有误。太后明了官家的好意,必不会再生气了。” 李太后却不去看她,厉声道:“你是什么人,哀家自与官家说话,有你什么事?” 一语既出,众人都唬得白了脸色,杨媛上前一步,待要分辨道:“太后……” 李太后此时却是谁也不理会,哼了一声道:“没你什么事,下去吧!” 杨媛见势不对,忙拉了拉刘娥的衣袖,暗示她见机退下。 刘娥却是脸不改色,越过众人,径直走到李太后床前,啧啧称赞道:“皇长孙长得真是仪表不凡,真不愧是太后一手教养的人。当年楚王遭难时,皇长孙才刚刚断乳,到如今已经十三年了,从一个手抱的婴儿到如今的英俊少年,太后一番心血,煞是艰难!” 李太后听得她说起往事,心中一酸,眼泪不禁掉了下来。她不欲在人前表现软弱,这边抱着允升,这边扭过头去拭泪。 刘娥微微一笑,道:“幸而天佑人愿,如今官家有旨,楚王依旧复了王爵,要一家骨肉团聚了,皇长孙出落得一表人才,楚王夫妻见到这样的儿子,岂不惊喜感恩,这才不枉负太后这十几年的心血和期盼啊!太后,您这十几年含辛茹苦抚养皇长孙,为的不就是这一天吗?” 李太后听着听着,不由地慢慢松开了紧紧抱着允升的手。 刘娥上前一步,轻轻拉住皇孙的手,柔声道:“臣妾知道,太后素有贤名,岂会不许皇长孙去与亲生父母相聚。只是这十几年来,太后与皇孙日日相伴,骤然分开,自然是舍不得的。” 李太后抽泣道:“可不是这话,若不是为这孩子,我早早随了先帝去了,这孤家寡人的,有何生趣!” 刘娥笑道:“太后细想,莫说允升是皇孙,便是亲生的皇子,长到十四五岁这个年纪,依着宫中旧例,也要出宫分府另居。打楚王起,到官家与诸位王爷都是如此。便是八王爷,那是先皇特例要多留着他两年,到如今也分府另住了。再说,皇孙这一出去又不是不回来了,只要太后喜欢,随时可以回来看望太后。不但是皇长孙,太后喜欢皇孙,诸家的皇孙都可以时常来看望太后,到时候,只怕太后嫌吵得慌呢!” 真宗立刻道:“说得正是呢,赶明儿皇后多带着佑儿来给太后请安。且四弟五弟六弟的孩子们也都是玉雪可爱,轮着来给太后解闷儿才是。” 那皇孙允升已经十四岁了,原本也是个极聪明的孩子,先前见李太后大哭大闹,吓得不敢说话。此时见双方都有些停歇,这才怯怯地拉着李太后的袖子哭道:“皇祖母不要伤心,叔皇也是一片好意,送升儿去见爹娘,升儿一定会常来看望皇祖母的。 李太后听得这孩子这番懂事话,不禁掉下泪来,她长长地叹了一声,依依不舍地抚着允升道:“我岂是不明事理的人,只是我抚养这孩子一场,断不可这般草率地出去了。待明后日选个好日子,以宫车轩乐送回给他父母,才是正理。”她心里明白,真宗的两道旨意,原就是继位那场风波的余波。真宗虽然已经放过李继隆,她也本以为此事已经过去。谁知道,这场风波毕竟还是未完全过去了。她本来是想憋着一口气,拼着闹个天翻地覆,否则此时退让一步,她这太后的日子,往后也是难过。因此借着此事,逼真宗自己收回成命,以后不敢寻衅。否则教文武大臣们知道,真宗亦要得个不孝的名儿。却不料却被刘娥一番知冷着热的话儿,倒把一腔怒气缓缓消除。且左一句“太后素有贤名”,右一句“楚王也感激太后”,弄得自己也无言以对。若要再闹下去,却像是自己自私,不叫人家骨肉团聚,一番原以为理直气壮的事倒变没理了,枉负了一世贤名,难道老来倒落得个无理取闹。 此时见着真宗态度已软,便顺着台阶儿下了,回过头来对真宗道:“升儿自然是要出去的,我原也是这么打算,只恨奴才们无礼,却不知道这是官家的意思,还是他们自作主张?” 真宗顿足道:“这帮可恶的奴才,朕好好的旨意,却叫他们传成这样,险些儿叫我们母子失和,朕必要好好追究,决不宽贷!” 刘娥笑道:“移宫之事,官家会也待新宫落成之后,太后看了满意,才做算的。” 李太后长叹一声:“这倒也罢了,我还有几年可活,大费这些周折做给人看,有何意趣!” 刘娥柔声道:“太后,官家孝顺关心太后,并不是做给人看的。否则也不会在这会儿还在上朝,一听说太后不开心,便连朝会都中止了赶来劝慰!” 真宗顿了顿足道:“正是呢,李相方才正上奏齐鲁一带灾荒,才说到一半,朕也只得叫他先候着!” 李太后长叹一声:“我一个老婆子算得什么,宰相奏事,那是头等要紧的事。官家回去罢,莫教我耽误了朝政,倒是我的罪过了!” 此时杨媛忙使个眼色,轻声令道:“还不快服侍太后、皇孙梳洗!”那边四五个宫女忙捧了玉盆、金帕、铜镜等上来,跪于李太后榻前。 真宗见李太后梳洗,趁机道:“朕有朝事未完,太后有什么事,只管吩咐她们几个罢!” 李太后点了点头,道:“升儿,替我送官回家!” 允升连忙擦了擦眼泪,跪送真宗。真宗抚了扶他的头,赞一声:“好孩子!”这边对郭后使个眼色,便出去了。 郭后忙也趁机告退,跟了出去。 这边宫女们捧了热水上来,杨媛忙亲自上前,服侍太后挽起袖子,那边刘娥也拉了允升过去洗脸。 服侍李太后梳洗完毕,太后吩咐宫娥们领了允升下去,这边长叹一声对刘娥与杨媛道:“你们也坐下罢!” 刘娥忙笑道:“太后跟前哪有我的座儿,我原是该站着服侍的!” 李太后笑道:“你这会子倒跟我装怯,刚才皇帝皇后都不敢跟我说话,你倒敢了!” 刘娥垂首道:“方才是逼不得已,难道看着太后与官家生分不成,也是急出来的罢了!” 李太后长叹一声,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是可惜了!” 刘娥笑道:“多谢太后体谅!” 她本有意避开太后引发的话,杨媛却没听出其中的奥妙来,倒顺道把太后的话问下去了:“太后,可惜什么?” 李太后幽幽地说道:“我只是想起王德妃了!” 杨媛不解:“德妃怎么了!” 李太后叹道:“这一世若论尊贵荣宠,王德妃是万般不及我。可是只一桩事,她便胜过了我,到如今我竟是万般不及她了。” 刘娥忙劝道:“太后多虑了!” 李太后看了看她,点头道:“她有一个儿子,而我没有。因此如今她安享儿孙之福,而我却孤苦零丁,遭人作践。但凡我若有一个亲生的儿子,今日何至于会出这种事。”说着不禁垂下泪来:“你看允升,不是亲生的骨肉,不管我待他多好,也不过是说去就去了,那边才是他的亲生父母啊,我又算得什么呢!” 杨媛忙劝道:“太后放心,允升是个重情义的孩子,断不会忘了太后的!” 李太后冷笑一声:“你们两个都是聪明的孩子,我告诉你们我这一生的教训:在宫里,什么君恩哪荣宠哪位份哪,都是虚的,唯有自己有一个儿子,那才是实实在在的一辈子的依靠!” 刘娥只觉得心头一颤,整颗心顿时沉了下去。宫门一重重地打开,走过一重又一重的庭院,真宗终于站在了南宫之前。 抬起头来,望着那桐荫深深,真宗轻叹了口气。总管张怀德朗声道:“皇上驾到,楚王接驾!” 真宗顿足斥道:“放肆的奴才,哪个要你如此喧哗!” 自院中慌忙跑出来一个内侍跪下道:“奴才周怀政接驾!” 真宗点了点头,道:“平生,大皇兄何在?” 周怀政起身,小心翼翼地答道:“大庶人在里面,奴才服侍官家进去。” 真宗点了点头,周怀政上前引导着真宗走进回廊之中。 真宗一边走着,一边问着楚王素日的起居,周怀政答得极是快捷流利,真宗见此人甚是机灵,暗暗点头。问道:“大皇兄这里可是一向由你服侍的?” 周怀政垂手道:“是。奴才以前是御书房的,十年前先皇调了奴才来此专门服侍大庶人。” 真宗一怔,站住了脚:“先皇——”想起太宗与楚王父子之间的种种恩怨,心中不胜感慨。先皇虽然废庶囚禁了楚王,可是却又将自己的近身侍从专门派来服侍于他。这种关怀,却又是远胜于对其他诸兄弟。他低头想了一想,问道:“这十年来,可是有谁来看望过大皇兄?” 周怀政垂手道:“禀官家,这十年来,只有皇后、哦,奴才该死,如今应该是太后她老人家来看望过大庶人。” 真宗怔了一怔,问道:“先皇不曾来过吗?” 周怀政答道:“不曾。” 真宗再问:“也没有派人来过吗?” 周怀政脱口道:“只有……”忽然想起了什么,慌忙住口。 真宗顿时起疑,喝道:“大胆奴才,你敢欺君吗?” 周怀政忙跪下求饶道:“奴才不敢,还有那、那王继恩也是来过的。” 真宗声音骤然变得冰冷:“那王继恩是何时来的?他与大皇兄又说过些什么话?” 周怀政道:“半年前,王公公来的时候,要求与大庶人单独说话。大庶人说,事无不可对人言,王公公就没敢再说,悄悄地走了。” 真宗冷冷地问道:“此后再没来过吗?” 周怀政磕头道:“奴才敢拿性命担保,王公公此后再没来过。” 真宗轻轻地吁了一口气,顿时觉得全身都轻松了,微笑道:“你起来吧!十年了,大皇兄,还是朕的大皇兄啊!” 黄昏残照,紧闭了多年的南宫门,被沉重地推开,那门似被锈住了,被推得“扎扎”作响,惊得里面的人个个神情紧张,不知所措。这扇门,从雍熙二年到今天,还是第一次被人打开。在此之前的整整十三年里,只不过是开一个小门送些必须品而已。 这十三年里,头几年的皇后李氏、近年来王继恩虽然也来过,但也只是与楚王隔窗说话,像今天这样宫门大开,还从未有过。里面不过是王妃李氏带着几名老内侍,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更没有想到真宗会亲临这里,都吓得面面相觑,连跪下叩头请安都忘记了。 此时被废的楚王元佐,正坐于炕上,缓缓地放下手中的书卷,欲要站起,却是一个踉跄,李氏忙扶住了他。见元佐正欲下跪行礼,真宗一步抢上来,扶住了他:“大皇兄,不必多礼!” 元佐蓦然抬头,真宗心里猛地一惊,十年不见,但见元佐两鬓已经斑白,整张脸因为多年的囚禁而变得苍白瘦削而枯槁,早已远非昔年那英姿焕发如天人般的王子了。 元佐挣开真宗的手,艰涩地道:“君臣分际,礼不可废。草民元佐,参见吾皇万岁!”他似是好久没有说过话了,语声暗哑难听,一句话未说完,便猛地咳了起来。 真宗还未醒过来,这边元佐已经是磕下头去。真宗抢上前去,用了好大的力气,才将元佐扶起来,硬把他架到炕上去。但觉得元佐身上一股子寒意透骨,竟是叫人打个寒噤。 真宗只觉得自己的声音也嘶哑了:“大皇兄,是我,我是三弟,我是来看你的。” 元佐的咳嗽声慢慢停息,垂下眼帘,淡淡地道:“元佐是待罪之身,已被废为庶人,不敢领受皇上这一声大皇兄称呼。” 真宗当场怔住了,只觉得一腔热望,被一盆冷水当头浇下,顿时觉得手足冰冷。但见元佐的眼神冷淡而疏离,两人虽然相距得如此之近,却只觉得隔得极远极远。 元佐只觉得真宗扶着他肩头的手不住颤抖,凝望着他的一双眼睛充满了委屈和不解,那一刻神情仍似极那十几年前在他怀中撒娇的小弟弟,心头一动,待要伸手去握住他的手,心中猛然一惊,暗道:“我这是怎么了,还当是十几年前吗?他如今是皇帝了,再不是我的小弟。”他的手在袖中颤动了一下,终于仍然垂下,转过头去,淡淡地道:“南内阴寒,不宜久呆。官家还是请回罢!” 真宗只觉得一股子气涌上来堵在喉头上,踉跄着退了两步,两手在袖内紧握着双拳微微颤抖,脸色顿时变得惨白,只得勉强维持住皇帝的尊严,强笑道:“好,那朕先去了,改日再来看望大皇兄!”也不等李氏等跪下送驾,转身待要离去,却听得后头元佐冷冷地道:“此处不祥之地,非天子所宜到的地方,请皇上以后不必再来了。” 这一句更如雪上加霜,真宗顿觉得心头刺痛,他抚住心口,只觉得此处阴寒入骨,一刻也不愿意停留,疾步而出。 出了南宫,真宗径直去了翠华宫。刘娥连忙出来接驾,却见真宗脸色煞白,整个人怔怔地直走进来,也不理会她,也不说话,直直地走到书桌前坐下,竟是一言不发。 刘娥吓了一跳,她从未见真宗如此模样,一时竟不敢上前。悄悄地拉了张德怀去问,张德怀不敢多说,只悄悄地说了两个字:“南宫。” 刘娥轻吁了一口气,心道:“原来如此!” 她与真宗在一起十五年了,真宗与楚王的兄弟之情,以及楚王当年之事,她自然是深知的。更有真宗登基之前,有王继恩企图拥立楚王继位之事,这其中的恩恩怨怨,当真是一言难尽。眼见真宗今日有这般大异常态的情景,也不禁心疼。 她虽然一时不知道南宫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是显然一不关已身,二不关朝政,却是可以上前劝慰的,当下上前柔声道:“官家今日辛苦了,是否让妾身为您擦把汗,喝口热茶罢!” 真宗沉着脸,只是嗯了一声,刘娥接过侍女递来的热巾子,轻轻为真宗拭了脸,又轻轻地拭着手心,却见真宗的脸色稍松了些,又亲手捧过热茶来,真宗就她的手中饮了一口,便推开了。 刘娥挥退左右,坐到了真宗的身边,轻轻握起他的手,柔声道:“三郎,咱们以前说好了,什么事也都不会自己藏在心里。你若是不开心,只管对着我发脾气来出气,只是别闷在心里教我担心,好吗?” 真宗怔怔看着她,忽然长叹一声,沉默片刻,便把方才的事慢慢地说了出来,说到后来已经是嘴唇煞白,怔怔地道:“大皇兄,他为何要如此待我!” 刘娥轻叹一声,轻轻地伏在他的怀中,道:“三郎,还记得那一晚吗,那是在揽月阁,你也是这样的神情,那是刚刚得到楚王发病的消息时……” 真宗轻叹一声,抚着刘娥的长发道:“怎么会不记得呢!唉,我原来是个最省事的人,只愿做个太平亲王,逍遥一世足矣。明知道做皇帝最是烦恼不过的事,我争这帝位,只为着两个人。第一为着能够救大皇兄出来,第二是为着能够与你名正言顺地长相厮守,白头偕老。可是为什么,大皇兄竟然会变得如此模样,却是叫人心寒心痛。” 刘娥抬起头,望着真宗轻声道:“三郎,昔年他是兄长,你是幼弟,凡事他包容着你爱护着你,你在他跟前使性子,不必有半分的忍耐。可是如今,楚王在南宫囚禁了十几年,任何人处在这种位置,只怕都不可能还像以前一样的好性子。他又带着病,又是这样的性子,昔年连先帝都包容了他,三郎,你何事不能包容你的兄长呢!” 真宗怔怔地看着她:“包容?” 刘娥肯定地点了点头,道:“你是天子,包容天下,怎么不能包容了你亲哥哥的一时言语冲撞呢!” 真宗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神色顿时轻松了许多,点头道:“也是!” 刘娥捉过真宗的右手,方才真宗的拳头捏得极紧,竟可见掌心深深的几道指痕,刘娥将这手掌握在自己的手心中,轻轻揉捏抚平,这边含笑道:“方才楚王那一番话,虽然听着无礼,细想来,却也并非完全无理。” 真宗眉头一挑:“这又是什么话?” 刘娥微笑道:“楚王如今是什么身份,他是个被废的庶人,又被囚禁在南宫。三郎却是以当今天子的身份进去,您这是见兄长还是探监,不明不白的。他不以君臣之礼相见,却是以什么礼相见?再说王继恩做乱,却又是拿他当幌子的,他身处嫌隙之地,待罪之身,三郎尚还没给个说法,你叫他如何当没事人一般地与你共叙兄弟情?南宫是囚人之所,自然非吉祥之地,身为天子,不宜多涉,否则既伤身子,又招物议,这原是楚王关爱三郎之意,三郎如何听不出来呢!” 一番话说得真宗最后一丝不悦也去了,他低头细细想了一回,道:“这么说起来,倒是我的不是了?” 刘娥抿嘴笑道:“凡事统共是有一个不是的,我待要认下是我的不是,我却是至今未曾见过楚王,怕是三郎也不肯信。三郎要爱惜哥哥,自己担下这个不是来,我却还有什么可说的!” 饶是真宗方才一肚子的闷气,此时也忍不住笑了出来:“不得了,我竟不敢与你说话了,绕了一圈,统统是我的不是了。那依你说,如何才是呢?” 刘娥笑了笑才要说话,真宗想了一想不甘心又喝道:“倘若你出的主意也不中用,那可是所有的不是,都叫你担了!” 刘娥扑噗一笑,却是拿起方才真宗用过的茶盏,自己先喝了一口茶,这才慢慢地道:“三郎可还是疑着楚王吗?” 真宗回思之才这么般情形,楚王的为人心性自然已知,当下笑着摇头道:“胡说,朕的亲哥哥,朕还能不知道他的性子。” 刘娥放下茶盏,道:“既如此,三郎先下一道旨意,赦他出南宫,还他楚王封爵,赐他府第,让他与家人团聚,如何?” 真宗点了点头,道:“朕正要如此。” 刘娥微微一笑,道:“楚王身上带着病,被囚于南宫十余年,此时身受牵连,任是谁也冷了心肠。待他回府,好好地将养一阵子,与家人团聚,自然暖了身心。待过得些时日,三郎带齐了诸王们再一齐相聚设宴,那时间和乐融融,自然是有叙不尽的兄弟骨肉之情。我倒不信那会子楚王的心肠还会是冷的。” 真宗抚掌笑道:“说得正是,原是朕没考虑周全。”他低头轻叹一声:“十余年过去了,大哥看朕,朕看大哥,都不是从前的模样了。” 次日,便有旨意下来,赦元佐出南宫,起复为楚王之爵,并重修当年的楚王府赐还。楚王的长子允升,当年因楚王遭禁,而由太后李氏亲自抱养,此时也一并出宫回府与父母团聚。 却是这一道旨意,又掀起一场风波来。公元997年,大宋至道三年三月,宋朝的第二个皇帝赵炅,驾崩于万岁殿,终年五十九,庙号太宗。宋太宗原名赵匡义,又名赵光义,继位后改名赵炅,继位后承宋太祖遗志,灭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国,终一统天下。宋太宗在位共二十二年,改元五次,为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宋太宗遗令三十一岁的皇太子赵恒灵前继位,至福宁殿登殿,大赦天下,定次年元旦改元咸平元年。 新帝赵恒,本为太宗第三子,初名德昌,太平兴国八年,授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韩王,改名元休;端拱元年,封襄王,改名元侃;淳化五年九月,进封寿王,加检校太傅、开封尹;至道元年八月,立为皇太子,改今名,庙号真宗。 新帝虽然已经登基,却还仍在孝中,按例制,天子守孝以月为日,却也得守制一月多,方才正式临朝听政,处理国事。 真宗赵恒继位后,即下了一连串的旨意:进封四弟越王赵元份为雍王;五弟吴王赵元杰为兖王;六弟徐国公赵元偓为彭城郡王;七弟泾国公赵元偁为安定郡王;八弟赵元俨出宫开府,封为曹国公。 同时,追封已故的三皇叔涪陵公赵廷美为秦王;追赠太祖长子魏王赵德昭为太傅;太祖次子岐王赵德芳为太保。另封太祖之孙侄赵惟吉为武信军节度使。加授同平章事吕端为右仆射,李沆、李至并参知政事。 另封册太子妃郭氏为皇后,封嫡母李皇后为皇太后,又追赠生母李贤妃进尊号为元德皇太后。 葬大行皇帝于永熙陵,下旨第二年改年号为咸平。 新皇登基后依着旧例,先皇后自然已经升为太后,便当迁出正宫寿成殿,迁入历代太后所居的上阳宫中。 那上阳宫昔年先是太祖、太宗之母杜太后所居,太祖皇帝驾崩之后,又是太祖晚年时所娶的皇后宋太后所居。宋太后去世之后,上阳宫空了多年,此时自然有些荒凉未曾收拾。新皇后郭氏自然是谦辞,说自己先住在偏殿也是无妨。只是李太后自然不会让皇后为难,便道:“我一个老婆子不拘住在哪里便罢了,皇后理应正位中宫,这是国法,不可违了。”便指了西宫嘉庆殿先行搬进去暂住。 本来,太后为尊长,断无委屈了太后先让着皇后之礼。寿成殿的总管刘承规,自然也是知道太后如此委屈求全的原委。原来在今天皇帝登基之前,颇有一番波折,却是与太后有关。当时太后听信大内总管王继恩蛊惑,欲另扶楚王继位。不料平时看似糊涂的丞相吕端却在关键时候力保太子,将王继恩锁拿,太子及时进宫,在灵前登基。 因此新帝即位之后,所有施赏大典,一律举行,惟李继隆、王继恩、李昌龄等,谋立楚王元佐,应该坐罪。真宗特降旨,贬李昌龄为行军司马;王继恩为右监门卫将军,流放均州。只是其中牵涉到的李继隆为皇太后的长兄,因此,新皇的旨意,迟迟未下,这也是悬在众人心头的一件大事。 若论太后的本心,本也是贤德之人,当年新帝为亲王、太子之间,亦曾得太后多方庇佑。只因太后无子,若论楚王和新帝,虽均非太后所生,但是楚王妃却是太后的娘家侄女,更兼楚王蒙难之间,其子尚在襁褓之中,楚王妃便将皇长孙托付于太后。因此当年先帝驾崩之时,太后亦不免存了一份私心,再加上耳根子软,未免有些屈了当今天子。 此时李氏一族,一败涂地。当今天子本非太后所出,将来情况如何,却也不知。太后心中忧苦愧急交焦在一起,再加上哀伤先帝驾崩,此时一并发作出来,乱纷纷几日搬迁完毕至嘉庆殿后,便病倒了。 嘉庆殿中一切还均是乱纷纷的,尚宫采玉捧上药来,太后只喝了一口便推开了。采玉服侍太后已久,此时见太后如此,心中哀伤。也不过是几天功夫,太后整个人憔悴地脱了形,不过是四十开外的人,平素保养得宜,望之犹如三十许人,此时却忽然老态毕现,眼角之间忽然平添了许多皱纹,整张脸也削了下去。 太后虽然倚着病榻,却是不曾安稳,隔得半晌,便掩耳倾听外面的声音。采玉心中明白,今日新帝坐朝,怕是要议及李继隆参与谋逆一事。这一关若过得了,太后自然无碍,这一关若是过不了,便是太后怕是难逃干系。 忽然外头一阵急促地脚步声,采玉不待太后吩咐,便抢先掀开帘子出去,见太后身边的总管刘承规喘着粗气进来,脸上却颇有喜色。采玉忙迎上前笑道:“刘总管辛苦了,太后正等着呢!” 刘承规进了殿中,先向太后跪下磕了个头,这才仰起脸笑道:“真是托天之福,官家真是前所未有的仁厚之君。”只是这言出来,太后心中忽然一松,整个人向后倒去,叹道:“阿弥陀佛。” 采玉忙催问道:“刘总管,今日这事,究竟是个什么结果?” 刘承规才要答话,太后道:“起来答话吧!” 刘承规忙谢过太后之恩,这才垂手答道:“今日李大人依着太后吩咐,先上书告罪,不料官家只字不提此事,只说是大人素年来征战辛苦,如今念及太后年迈,不忍再令太后牵挂,所以赐大人解甲归家。” 太后等了片刻,却不见刘承规再说话,不禁问道:“还有呢?” 刘承规一怔:“还有?没有了,没啦?” 太后怔怔地道:“没了?这么说,不曾削爵,也不曾降职,只是去了兵权而已?” 采玉忙笑道:“太后,奴婢不是说了,昔年在潜邸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先帝诸子中,就数官家是最仁厚有孝心的,如今可不就证明了。一切都雨过天晴了,什么事儿都没有,不是吗?” 太后点了点头,也渐露了笑意:“嗯,正是。”她放下心头一块大石,忽然觉得整个人轻快起来,道:“采玉,你扶我起来走动一下。” 采玉应了一声,连忙扶太后起来梳洗。太后忽又想起来一事,道:“对了,上午皇后宫中派人过来,恍惚听说好象有什么事要禀我,是什么事儿?” 采玉知道此时太后解了心事,便有心情过问宫中之事,忙拿了传抄的诏书来,笑道:“也没什么,官家继位,后宫自然要充实几个人。这是皇后带来的名单,太后您要不要过目一下?” 太后点了点头:“先听听罢!” 刘承规忙打开诏书,道:“官家昨日下旨,纳了两位美人,一位才人。两位美人分别是大将军曹彬的侄女曹氏和前虎捷都指挥使刘通之女刘氏,一位杜才人,就是出自昭宪皇后娘家。” 太后点了点头:“曹氏杜氏的来历,我倒是知道,只是那刘氏何许人也?” 刘承规怔了半晌,只得道:“这,太后恕罪,奴才也不知道!” 太后闭目想了一想,忽然睁开眼睛道:“刘氏、刘氏?莫非就是那个人吗?” 采玉和刘承规一惊,忙问道:“太后,这人到底有什么来历?” 太后却已经缓缓地闭上了眼,微笑道:“没什么,‘不痴不呆,不做阿翁阿姑’,更何况我如今更是犯不着管这等闲事了!”
此时,新任皇后郭熙的手中,也正是拿着皇帝这一道刚下的旨意:“故虎捷都指挥使刘通之女刘氏,才貌双全,贤良淑德,钦赐册封为美人,即日入宫。” 郭后微微一笑,问侍立在身边的新任大内总管张怀德:“怀德饬跏鲜呛涡砣艘玻憧芍溃俊? 张怀德驳驳着不敢回答,只低着头道:“回皇后娘娘,奴才也是今儿下了旨才知道这位刘美人的,至于皇上封她的原因,奴才实不知情,不敢妄言。” 地位仅次于郭后的杨婕妤皱眉道:“虎捷都指挥使刘通?我怎么从来没听过有这么个人?张怀德,这刘通是哪一年的虎捷都指挥使?” 张怀德跪地回道:“这个奴才刚刚查过,这位刘通刘大人是后汉右骁卫大将军刘延庆之子,曾在太祖乾德年间任虎捷都指挥使,开宝元年从征太原时,中道病殁。听说这位刘美人,乃刘通次女,因在襁褓而孤,鞠养于外家。这些,奴才也是从掖庭新设的内卷上得知的” 杨婕妤惊呼道:“开宝元年,距今已有二十九年了,那这刘美人她多少岁了?” 张怀德道:“听说她今年正好三十岁。” “三十岁?”众妃倒抽一口冷气,观此宫中上下,年龄最大的郭皇后也不过是二十三岁,杨婕妤才十九岁,其他各宫的妃嫔,皆在二十岁以下。 连郭皇后也听得动容:“三十岁?从来后宫选妃,皆在十五岁以下。哪有人年过三十才被选入宫的?这刘美人究竟是何许人也?” 而此时,新入宫的美人刘娥拿着圣旨在笑:“虎捷都指挥使刘通,是我的父亲?我的祖父是后汉右骁卫大将军刘延庆?这是谁想出来的主意?” 真宗笑着拿过圣旨道:“这可是惟演和张耆花了近半年的时间,给你找出来的身世。我叫他们打后周开始,所有四品以上的官员姓刘的,一个个找过来的。既要时间对得上,这人得是名册上找得到的,却已经无处可寻的!张耆累得向我哭诉了好几回呢!” 刘娥吃吃地笑道:“怪不得我听说年年朝庭开科进士的时候,对考生履历查得格外地严。也常常听说有官员的履历对不上号给查出来的,却原来天子也带头造假了。” 真宗恨得拧了她一把笑骂道:“好没良心,白辜负人一番心意呢!你没这么个履历身世,将来进封时,必会有人挑刺。我叫惟演在吏部把东西都补齐了,便是防着将来有人查。” 刘娥倚着真宗,轻声道:“三郎,我何曾不知道你这番心意。我只是怕,你待我太好了,我受不住呢!” 真宗捂住了她的口,忙道:“再不许你说这样的话吓我,你可知道,那一次你出事,我吓得恨不得随了你去。这辈子我被你吓一次就足够了,再经不得你吓我第二次。” 刘娥的眼圈儿也红了,道:“三郎,我再不敢了。” 真宗抱紧了她,闷声道:“十年了,小娥。我足足盼了十年,才盼到了今天,我终于可以在天下人的面前宣布,你是我的人,我最爱的人。今日是你第一次进宫,你不知道,我等这一天,等得有多心焦。” 刘娥也紧紧地抱住了赵恒,道:“我也是,我连做梦都不敢梦到,我会有这样一天。三郎,你狠狠地掐我一把吧,看看是不是做梦。“ 真宗凝望着刘娥,轻轻地伸出手,抚摸着她的眉、她的眼、她的脸、她的唇,俯在她的耳边,轻轻地道:“小娥,这不是梦,这是真的。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再也不必担心会有人将我们分开了。” 刘娥嫣然一笑:“是的,我们在一起了,再也没有人可以把我们分开了。” 真宗伸出手来,轻轻将刘娥的钗钿一枚枚地拨下,刘娥轻轻挣扎一下,道:“三郎,怎好让你来……”声音娇糯软腻,更惹得真宗情不自禁,低声笑道:“汉代张敞曾说过:‘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你我盼了多少年,才盼到这一夜,又有什么是不能做的?” 刘娥嘤咛一声,真宗抱起刘娥,正待息灯。忽然听到张怀德跪在殿外奏道:“禀官家,皇后宫中的刘承规来禀,二殿下忽然啼哭不止,怕是得了急病。皇后令他来回禀官家,官家是否过去看看?” 真宗吃了一惊:“祐儿病了,可叫太医了?” 听得刘承规禀道:“皇后已经吩咐去叫太医了,只是自己吓得六神无主,不知如何是好,才命奴才来请官家过去拿个主意。” 真宗犹豫道:“这——”不禁看了看刘娥。 刘娥知道,皇后嫁过来后生了长子,未及取名就夭折了,后又生了次子玄祐,视作命根似的。后来虽然又有宫人生过一子,但也不久就夭折了。此时玄祐便是真宗的独子,此时听说二皇子生了急病,虽然心里着急。但是今日是刘娥入宫的第一日,却是不好就此而去。 刘娥知道他心意,连忙拿起外衣道:“三郎,既然是二皇子生了急病,你还是快过去看看吧。” 真宗方才一急显了相,此时反而坐下了,道:“孩子病了,自有太医,我还是不去了。” 刘娥正色道:“三郎,太医虽去了,遇上什么事情,却还需要个拿主意的人。常言道爱屋及乌,二皇子虽然不是我所生,我却同你一般地关心。天底下为父母的,孩子生病怎么能够不去看望呢。我们这么多年都过去了,不必拘于这一日,请三郎去皇后的宫中吧!” 真宗心中似觉得梗了什么东西一般,看着刘娥,竟是一句也也不出来了。他上前一步,用力地抱了刘娥一下,用力之大,直要将刘娥整个人镶进他的心中似地。 他放开刘娥,轻抚了一下她弄乱得发梢,两人眼神交加,已知对方心意。真宗点了点头道:“好,那我先去了。你好自歇息,我明日一早过来看你。” 刘娥唤了张怀德进来,服侍了真宗更衣,亲自送到了宫门,见着刘承规引着真宗,舆驾渐渐行远,远到连灯笼消失在夜色中了,她仍是一动不动地站着,似已经站成一具石像。 侍女如心瞧得惴惴不安,壮着胆子上前轻声道:“娘子,官家已经去远了!” 刘娥转过身来,那一刻似有些茫然:“啊,官家已经去远了吗?”她轻叹了一口气,这才醒过来,忽然打了一个寒噤。如心连忙将手中的披风给她披上,道:“娘子小心,夜风寒冷!” 刘娥用力裹紧身上的披风,轻吁了一口气,仰首望天:“是啊,这宫里的夜风,真是很洹10芾的 ?
却说真宗匆忙地去了皇后宫中,但见皇后郭氏忙迎上来,道:“臣妾恭迎官家。” 真宗来不及与她叙话,道:“罢了,不必行礼。祐儿怎么样了?” 郭后拭了拭眼角,方道:“方才太医用过药,刚刚睡着了。官家タ纯绰穑俊? 真宗嗯了一声,道:“带朕过去。” 郭后引着真宗到了二皇子的床边,掀开帘子看了看。但见二皇子的脸红扑扑地,睡得正香。真宗以手探了探二皇子的额头,似乎有些发烫,却是热得不甚厉害。点了点头,转身走了出来,问道:“太医怎么说?” 郭后忙跪下道:“官家恕罪,臣妾方才吓得六神无主,什么忌讳都忘记了,只想着请官家拿主意,却忘记今日不一样。如今孩子已经睡下了,今夜谅无大妨。今日新美人进宫,官家不好冷落了她,还是回翠华宫吧!” 真宗倒笑了:“怎么说得朕好像如此急色似的。她已经知道朕今夜来这里了,朕这又来又回地折腾什么呢,再说朕也不放心祐儿,今夜就留宿于此吧!” 郭后暗喜,脸上却不露出什么来,依旧如往常一般温婉,服侍了真宗安歇。 刘娥入宫的第一天,就是这样独自度过了。 次日清晨,真宗比往常上朝时,早了两刻钟起身,匆匆洗漱完便出了宫。郭后瞧着他离开的身影,却不是向着勤政殿去的,倒去了昨日翠华宫的方向,心中一沉,暗暗叹了口气。 昨日真宗原本可起身再回翠华宫去,只是自潘妃的事起,他便多留了一份心。刘娥乍一入宫,倘若他真是不管玄祐生病径直过去陪了她,郭后虽然贤惠,却也难免招她之忌恨。 只是留在正阳宫一夜,心中却是越发地不安起来,早早起了身,便先去翠华宫。 进了宫中,却见侍儿如心忙着跪迎,却不见刘娥,便问:“小娥呢?” 如心悄悄地指了指内房道:“回官家,昨天自官家去后,娘子一直坐着,直到了五更天才熄灯,这会儿刚刚睡着。要不要奴婢去唤她起来?”宋宫之中,唤皇后做娘娘,众妃嫔皆唤作娘子。 真宗忙摇了摇手:“不必吵醒她,朕进去看一看就出来。” 这边如心引着真宗悄悄地进了房,但见刘娥睡得正香,满把青丝散落在枕上,锦被斜斜划落,露出半边藕一样雪白的肩膀来。真宗心中一动,轻叹道:“虽说是暮春了,倒底还有些寒气,这被子也不捻好。”忙亲自上前,拾起锦被帮她捻紧了,此时她的脸庞不过半尺,心中一荡,轻轻地亲了一下她的脸庞。抬起头来,但见阳光初射入房中,近在眼前的刘娥眉头微锁,眼睑下一道青痕,显是一夜未睡的结果,心中更是怜惜。想要抱一抱她,又恐她一夜未睡,此时刚刚睡着不好吵醒。心下甚是歉疚。轻抚了一下刘娥的发边,终于还是站了起来,亲手放下帐子挡去阳光。 真宗轻手轻脚地出了内房,吩咐如心道:“好生侍候着,任谁也不许去吵醒了她。朕黄昏的时候过来,叫她等着朕。” 如心含笑忙恭敬地应了,跪送着真宗出了翠华宫,此时已经是上朝的钟鼓远远地传来了。 过得片刻,翠华宫的内侍领班雷允恭悄悄地问如心:“按着旧例,刘美人昨日入宫,今日须得一早到皇后宫中请安。大姐姐是否要唤醒刘美人,前去正阳宫中?” 如心撇了撇嘴道:“皇上不是说了,任谁也不许去吵醒了主子。我是不敢的,你敢去你去!” 雷允恭伸了伸舌头道:“这个,奴才我可不敢!只是坏了宫里的规矩,怕是皇后责罚,连累主子。” 如心是跟着刘娥自紫萝别院来的,自知自家主子在当今皇帝心中的份量,闻言哼了一声道:“怕什么,这是皇上的旨意,皇后要问罪,先问皇上去呀!” 话音未落,便听得房中道:“放肆,这话也是你敢说的吗?” 如心吓了一跳:“哎呀娘子,您怎么起来了,皇上吩咐让您多睡会儿呢!”忙推门进去一看,见刘娥已经坐在梳妆台前,道:“如心你好不晓事,今日得一早向皇后请安,怎么不叫醒我。” 如心苦着脸道:“娘子,是皇上吩咐奴婢说谁也不许吵醒您的,您一宿未睡,我看今天就算了吧。反正就算皇后要找您麻烦,还有皇上呢!” 刘娥淡淡地道:“胡闹,这也是你一个奴婢敢说的话吗?宫里头规矩大了,你要是再这么自作主张,我就不敢要你了。” 如心吓得忙道:“我不敢了,娘子要打要骂都成,可别不要我呀!”这边忙上前来熟练地为刘娥梳妆打扮。 雷允恭忙奉上一碗香梗米粥,刘娥略用了点儿,看着梳妆完毕,站起来道:“嗯,咱们这就去正阳宫给皇后请安罢!” 刘娥进了正阳宫,一名宫娥引着她入内参见皇后。未到内殿,但闻一阵笑语香风,却原来已经有几名妃嫔早已经到了,见了刘娥进来,都住了话。 刘娥依着礼数,向皇后行了礼,跪在地下,过得片刻,听得头上淡淡的声音道:“刘美人平身!” 刘娥谢恩站起,却见皇后指着着两边的几名宫装少妇道:“这几位比你早进宫,你也见过礼吧!” 此时宫中诸人位份均是不高,四妃之位犹是虚悬,这陪坐在两边的人是美人曹氏、才人杜氏、贵人戴氏、。 刘娥忙上前一一叙过礼,郭后赐了座,刘娥谢恩坐到下首去。 郭后含笑介绍道:“你们今日是第一次见面,我同你们介绍。美人曹氏,才人杜氏,都是此番官家登基之后,与你同时选入宫的。曹氏是开国元勋曹彬的孙女,杜氏是昭宪太后的侄女儿,这两位都是将相之后,家世显赫……” 杜才人位份在刘美人之下,便勉强站了起来微微一礼又坐下,曹美人却不行礼。 又听得郭后道:“贵人戴氏,早先在王邸就服侍官家,又为官家诞育下了三皇子……” 那戴贵人听得皇后介绍时便站了起来,待到皇后将所有人说完,这才敢坐下去。刘娥冷眼看着,却见她不过是中人之姿,神情甚是拘谨不安。这曹美人与杜才人听得皇后介绍,却不象戴贵人这般站起身来,只是听到祖辈的名字时才微微欠身,神情自持。 郭后这才回过头来,仔细地打量着刘娥,但见她虽然年近三旬,坐于这几名花容月貌的年轻女子中,却是更显得成熟妩媚,风华绝代,倒映得旁边的曹美人杜才人举止毛燥。她暗叹一声,缓缓地道:“美人刘氏,是虎捷都指挥使刘通的长女。” 但听得曹美人冷笑一声,道:“刘美人,这刘通指挥使的名头,咱们陌生得很,却不知道他有哪些战功?今日闲坐无事,倒想请刘美人说来,也好让咱们长长见识!” 杜才人抿了抿嘴,含笑道:“曹姐姐这话不错呢,我也想听听。” 刘娥心下冷笑一声,果然来了,这是明欺着她出身卑微,挤兑她来着呢!想来她未进来前在皇后跟前商议着就是这事呢!当下淡淡一笑道:“曹美人是笑话我呢。征战军国大事,父亲怎么会对我等妇孺提起。再说先父为国捐躯多年,总有些旧事,也早忘记了。曹大将军是本朝武将第一人,那是何等的战功,谁家的战功,敢在曹家人前头提起,岂不是班门弄斧吗!” 曹美人被她这般干净利落的一番话,倒说得一时回不出话来,听得她如此奉承自己的祖父,心中大为得意,也不开口了。 郭后见曹美人一时被驳了回来,扫视一下,见那戴贵人是个胆怯嘴拙的,倒不必理会,便看了一眼杜才人。杜才人会意,忙笑道:“刚刚我们在叙年份儿呢,可巧,我们都是在太平兴国八年生的,只曹姐姐大了两个月。皇后娘娘是开宝八年出生,可巧都是八年,不知道刘姐姐是哪一年生的?” 刘娥怔了一怔:“太平兴国八年?”就是在太平兴国八年,她遇见了当今皇帝,情定此生。而那一年,眼前这两名千金小姐,才刚刚降生。时光如水,一去不返啊!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地道:“我是开宝元年出生!” 杜才人夸张地大笑道:“开宝元年,刘姐姐是在开玩笑吧!开宝元年生的人,那得多大了。刘姐姐这么多年来,为何仍待字闺中呢?莫不是天生贵人,专等着官家继位选你入宫不成?” 刘娥恍若被人在脸上*辣地打了一掌,这等羞辱,仿佛当年潘妃指着她骂她是偷珠宝的小贼,诬蔑她与龚美的清白的情景又回到了眼前。只是如今的她,再不是昔年那个不知所措的小丫头了。强行把怒意压下,反而哈哈一笑道:“杜才人您认为是天意,那就当是天意好了。或许真是上天的意旨,要我侍候官家呢!” 郭后本以为她会羞辱哭泣,料不到她竟然强项至此,一时倒怔住了,好一会儿才一字字道:“好一个天意,好一个刘美人!” 一时气氛竟滞住了,刘娥站了起来,欠身道:“皇后,请恕臣妾胡言乱语,坏了您的兴致,臣妾还是告退吧!” 郭后却已经换了笑脸,道:“不忙,我喜欢听你们说话呢,怪热闹有趣的!再说人还没到齐,这会子走了,岂不教你得罪人了!”但见一个侍女掀起帘子,一名宫装少妇笑道走了进来。此时除了郭后仍然坐着,众人皆站了起来,便是连踞傲的曹美人也陪笑道:“杨婕妤来了,大家正等着您。” 这杨婕妤原是真宗在为襄王时,太后所赐的侧妃,妃嫔中数她资历最老位份最高,多年来身份自与旁人不同,便是皇后郭氏,也是优容她三分,此时见了她来,笑道:“你平时来得都早,怎么今儿迟了?” 杨婕妤先上前行了礼,才道:“娘娘恕罪,臣妾今儿本是早该来了,不想经过东苑时,听了一桩奇事,因此跟着去瞧瞧热闹了。” 郭后听得她这一说,倒动了兴致,笑问道:“连你都惊动的,必是件大热闹了!” 杨婕妤笑道:“可不是。就是今天一大早,我过东苑时,听得宫人们在议论,说是天刚刚亮,就见一只凤凰飞过东苑,飞进了东宫,这岂不是个吉兆嘛!” 本朝太子一向迟立,若是论太子人选,那便是如今郭后的次子玄佑。饶是郭后素来喜怒不形于色,听了这一番话,暗中心事,也不禁微露喜色,口中却道:“杨妹妹,什么事到了你嘴上,三分也成了十分,听得倒叫人受用得很!” 杨婕妤道:“娘娘别不信,那凤凰如今还在东宫呢,您去了就信了!” 曹美人忙凑趣道:“杨婕妤说得是,娘娘,咱们也去看看凤凰吧!”一时戴贵人杜才人也都站了起来凑趣儿,郭后含笑道:“好好好,既是你们爱看热闹,我便陪你们去吧!” 众人如群星拱月般拥了郭后去了东宫,一时间倒将刘娥冷落在一旁,刘娥见着她们去了,暗暗松了一口气,也出了正阳宫。 她看着一行人向东行去的背影,倒是好生感激这杨婕妤来得是时候。正沉吟着,忽然听得背后扑嗤一笑,刘娥忙回过头去,却见杨婕妤笑吟吟地站在她的身后。 刘娥待要行礼,杨婕妤却是抢先上前一步扶住她含笑道:“是刘姐姐吧,今日总算见着真颜了!” 刘娥微微一怔:“杨婕妤不是去看凤凰吗?” 杨婕妤轻笑道:“什么凤凰,不过是东苑飞过的一只大锦鸡。我哄了她们去,为的是能单独见姐姐这只真凤凰才是呢!” 刘娥怔了一怔,轻轻退后一步道:“杨婕妤说笑了!” 杨婕妤却不容她推辞,上前一步笑道:“小妹并非说笑,早闻得姐姐的大名,多年来一直仰慕姐姐苦无机会。姐姐可否容我到您宫中讨一口水喝?” 刘娥凝视着杨婕妤好一会儿,瞧出对方眼中并无恶意,轻轻地吁了一口气,道:“只恐翠华宫简陋,怕是怠慢了杨婕妤您。” 话音未落,却听得外头一阵笑声道:“哎呀我来迟了,皇后娘娘恕罪!” 刘娥微微一怔:“此时后宫诸嫔妃皆到了,何人竟敢迟来,竟还如此大声说笑!”
进了翠华宫,刘娥请杨婕妤坐了上座,亲自了一杯茶来待要奉上,杨婕妤早自己站起来接过了:“刘姐姐,您不要这么客气!” 刘娥道:“是我失礼才对,婕妤位份在我之上,却待我如此客气,实是令我不安。刘娥初到宫中,实不敢失了尊卑之份!” 杨婕妤冷笑道:“咱们都是侍候皇上的人,这尊卑高低,只在皇上的心里,岂在外头的名份上!” 刘娥微微一怔,杨婕妤今天这话,倒说得蹊跷,含笑摇头道:“我倒不明白杨娘子这话的意思!” 杨婕妤笑道:“我一见姐姐就觉得亲切,姐姐若不嫌弃,咱们以后就以姐妹相称吧!” 刘娥忙道:“这如何敢当!” 杨婕妤却已经站了起来,盈盈下拜道:“姐姐在上,小妹杨媛有礼了!” 刘娥惊得忙跪下扶道:“杨婕妤,您快起来,可折煞我了!” 杨媛忽然眼圈儿一红,道:“杨媛自幼入宫,无人护持,不知道上了多少当吃过多少苦。好不容易见着姐姐这样一个投缘的人,我是诚心认您做姐姐的。姐姐不肯受我这一礼,显见着不想与我交好,日后也不会疼惜我了!” 刘娥头大如斗,只得道:“好了好了,算我怕了你了,你还是先起来吧!” 杨媛破涕为笑道:“多谢姐姐,姐姐也别婕妤长娘子短的了,就直呼我阿媛或者媛妹吧!” 刘娥心中一动,心中暗暗道:“这杨媛的性子,倒是十分可爱。我在宫中孤立无援,若是与她结为姐妹,倒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想到这里,口中已经改了称呼,道:“媛妹,你可别这么客气,我不敢当!” 杨媛捧了茶笑道:“请姐姐用茶!”刘娥接了茶饮下,杨媛行了一礼,这才整整衣裙站起。 刘娥犹豫了一下,道:“媛妹好像早就知道有我这个人了。” 杨媛点了点头,道:“以前府里头的旧事,我也隐约听说过一些。姐姐当年实在受了太多的苦,苍天有眼,实在不应该再让姐姐受委屈!” 刘娥见她提起旧事,心中一酸,强行抑制住道:“媛妹想必也曾受过委屈了!” 杨媛道:“我心中仰慕姐姐已久,好容易盼到姐姐进宫这一天。本想昨天就来,却一想昨天该是与官家团圆的时分,怎好打扰。却不料今儿早上起来,竟听到这样荒谬的事,姐姐进宫第一夜,官家竟生生儿地被人从翠华宫里讹走了……” 刘娥微微一笑:“媛妹别这么说,那也是事出突然。” 杨媛冷笑道:“姐姐真是善心人,把人都往好处想。我早上去过太医院亲自问过了,二皇子平安康泰,体健如牛呢!” 刘娥忙摇头道:“妹妹快别这么说,普天下做母亲的心理,哪怕是孩子微一咳嗽,也瞧得比塌天还严重。再说小皇子身体康健,纵有些不适,也是偶而一次而已!” 杨媛会意地一笑:“姐姐说得是呢,难道那边还能天天拿这一招来用不成!” 刘娥嗔怪地看了她一眼,道:“妹妹快别这么想,我只是不信,哪有做母亲的平白无故诅自己儿子生病不成,那多不吉利呀!” 杨媛点头道:“姐姐说得是,如姐姐一般有能力之人,才有后福。有些人做事,怕是自讨不吉利,折了福份呢!我如今才知道,姐姐是何等一个叫人心服口服的人了!” 两人一见如故,说了许久的话,刘娥又留着杨媛用了午膳,杨媛这才离开。 侍女倩儿跟着杨媛一直回到宫中,见杨媛疲累地坐下卸妆,忍不住道:“娘子,奴婢不明白……” 杨媛缓缓地道:“你是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去讨好一个位份比我低的人,为什么我不和其他人一样,顺了皇后的意去嫉妒她踩低她?” 倩儿低下了头,道:“奴婢不敢,娘子做事,向来自有深意!” 杨媛冷笑道:“我哪有什么深意,我蠢了五年,被人算计了五年,吃了五年的苦头,才稍稍学一点乖!”她看着镜中的自己,尖尖的脸儿削了下去,已经远非昔年那天真无邪的苹果脸了。轻抚着自己憔悴的容颜,冷冷地道:“青春易老,时光易逝,我这一生年华中最好的五年,我唯一能够取宠皇上的机会,却被皇后所算计,就这么永远地毁掉了。我用了五年的时间,来认清这个人。” 倩儿抬起头来,不平地道:“娘子忒也老实了,这样的委屈,憋在心里头这么多年,却不去求太后为您作主。” 杨媛坐在床边,轻抚着挂在床头的一副寒梅图绣品,轻叹道:“这是当年太后给我的,一副寒梅图上,有二十朵梅花,梅花共有五瓣,绣完整副图,就是一百瓣。太后这一生,绣了三副寒梅图,可是我十四岁入襄王府,整整五年,夜夜空闺,总共才绣了三朵梅花。我入府三年,才明白郭妃安排我所居住的玉锦园,竟然是当年潘妃的居处。想那时潘妃失欢于官家,她日日等、夜夜盼,直到病得奄奄一息,那眼睛却还是死死地望着门口,期盼着官家的身影能够到来。可是直到她死,也没等到官家,她死的时候,眼睛是睁着看着门外不闭的。人们说,她不是病死的,她是等死盼死、绝望而死的……” 倩儿打了一个寒战,颤声道:“娘子您别说了。” 杨媛轻轻地说着,话音里听不出一丝的情绪来,仿佛在说着别人的事:“郭妃,她把我安排在玉锦园,是巴不得我像潘妃一样,一辈子在玉锦园,也等死盼死。好让她独宠专房,好让她稳坐王妃宝座、皇后宝座。那一年她怀了孕,既想保胎,又生怕官家因此去了我处,便把自己的侍女戴氏塞给官家。那戴贵人容貌家世才智都是低下,纵然有了身孕,也是万万不敢与她相敌的。然而我那个时候多蠢呀,只会怪自己笨,不懂得讨好官家。竟然到了那么久以后,才知道她是如此的口蜜腹剑。可是那个时候已经迟了,她生下了两个儿子,抓住了官家的心,坐稳了正位。而我在官家的眼中,只不过是襄王府中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而已。太后?太后把我送给官家,是指望我能够取宠于官家,拉近她与官家的母子感情。我出息了,才不枉是太后身边出来的人。我自己不长进,不能讨官家的欢心,白白辜负了太后的一番载培。难道还能够指望太后为我一个侍妾出头,坏了她与官家的母子情份。” 小倩垂下泪来:“娘子,奴婢跟着您这么多年,平常看您人前欢笑,竟不知道您心里头这么多的苦。” 杨媛冷笑道:“我不欢笑又能够如何?这宫里王府,人人长着势利的眼睛,我若露出半分可怜相,立刻被人踩作脚底泥。我只有自己给自己壮着声气儿,让太后以为我在府中得宠,让郭妃以为我在太后跟前得力,否则的话,我现在焉能是群妃之首,焉能在正阳宫放肆高声。” 倩儿想了一想,又道:“可是这与刘美人有何关系?” 杨媛缓缓地道:“宫中不比王府,如今官家自己做主了,自然不必买太后的面子,我得为我自己找一条安身之道。这么多年的同一屋檐下相处,我太了解皇后了,也不过是杜氏曹氏这样无知的丫头,才不知道,在皇后身上下功夫,都无异于与虎谋皮。那刘美人,我虽然是第一次见到她,可是她旧日在王府中的事,我却是听过依稀。皇后对她如临大敌,恰恰是告诉我,只有她足堪作皇后的对手。”
此时,翠华宫中亦是有着同样的一场对话。 如心服侍着刘娥卸了妆,才道:“娘子,方才奴婢已经悄悄地去问过张总管了。” 刘娥缓缓地说道:“怀德怎么说呢?” 如心见左右无人,这才悄悄地道:“杨婕妤本是当年太后所赐,不知为何,入府之后一直不得官家所宠。但是瞧在太后的份上,官家和娘娘对她都是客气三分。昔年为官家立储之事,也是没少在太后面前为官家出力。太后昔年在先帝跟前,帮着官家说了不少好话。” 刘娥咦了一声道:“奇怪,瞧这杨家妹妹的模样性格,讨喜得很,怎么会一直不得官家所宠呢?” 如心道:“是啊,奴婢也奇怪得很,只是张总管说了一句话,说是娘子必会明白的。” 刘娥问道:“什么话?” 如心道:“张总管说,皇后娘娘待杨娘子甚好,昔年潘娘娘所居的院落玉锦轩,她自己不住,倒让给了杨娘子住。” 刘娥心中猛地一痛:“玉锦轩啊!”玉锦轩里住过的那个人,曾让她流干了泪、曾让她痛失骨肉、曾让她生不如死、曾让她恨彻骨髓;那个人让她的青春埋葬在幽禁中,让她的岁月活在惶恐不安中,让她的生死悬于一线间,逼得她脱胎换骨成为今天的她。 她对那个人有多少恨,皇帝就对那个人有多少恨,把杨媛安排在那个地方,也就等于杨媛无辜承受了皇帝对那个人的恨啊! 皇后郭熙,刘娥进宫的第一天,就领教到了她的手段。而十年生活在她的手段,她的控制阴影之下,杨媛还能够保持到今天的声气,想是这个小女子也不简单啊!这么些年来,她聪明地利用了形势,只是如今形势已变,太后已经失势,她再无可支撑之处,所以才逼得孤注一掷,拉拢自己吧! 她想利用自己对抗皇后,她才有机会乱中取利吧!只是——刘娥暗暗冷笑:“到底谁利用谁,还在未定之数吧!” 刘娥静下心来,细细把当前的形势思忖了一番,心中却不由地苦笑起来。当年先帝赐婚郭氏,曾经令她险些崩溃,犹记得钱惟演对她说的那一番让她脱胎换骨的话:“没有人可以活一万年……等待、忍耐……去帮助襄王,去得到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力。”就是这一番话,支持着她走过漫长的幽禁岁月,c肿潘欢系呐Ψ芙啦环牌c肿潘徊讲酵贫呕实圩叩浇裉欤c肿潘袢罩沼诳梢宰呓飧咔焦褐小? 一路走来,她咬紧牙关终于支持地走到终点,可是谁能想到,这一切并不是结局,而是另一场战争的开始呢? 入宫第一夜,郭皇后就让沉醉在幸福中的她,彻底清醒过来。夜风中看着皇帝远去的背影,是不是令她彻骨生寒的。 郭后可不是潘妃,潘妃从第一天起,就没得到过三郎的欢心。可是郭后却能够在三郎已经心有所属的情况下,还能够得到三郎的赞赏和认可,她不仅拥有正宫皇后的位置优势,她还曾为三郎生下了三个儿子,更可怕的是,三郎信任她。 这样一个女人,竟然能让三郎认为她贤良淑德,欣赏她认可她,甚至对她隐有愧疚之意。刘娥想到此,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她遇上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对手。郭后跟她一样,懂得皇帝、明白皇帝的性情、能够抓住皇帝的心理。 “以后的纷争,将会很精彩。”刘娥看着镜子,灯色昏黄,镜中那个朦胧的影子,似变成了郭后那永远维持着雍容笑意的脸。刘娥看着那张笑脸,手指紧紧地扭着那新贡的丝帕。郭后有尊贵的家世、有至尊的地位、有继承大统的儿子、有宫中妃嫔为羽翼、有整个后宫的听命于她,甚至有朝中大臣们的支持,她得尽了天时地利。 而她刘娥有什么?她有皇帝的爱,她有死过一回的勇气,她有从蜀中到京城、从瓦肆到紫萝小院、从鼓词中从史书中从活生生的现实中从问鼎皇位的整个争夺战中所学到的一切……还有,现在她还有婕妤杨媛,有杨媛背后的政治实力,杨媛背后的太后势力。太后执掌后宫十余年,先天之势虽失,积蓄的潜力却不可低估,她完全可以借助这股力量,对抗郭后今日那汹汹而来的灭顶之势。 还有什么呢?她坐在那里盘算着,服侍自己的雷允恭,熟悉宫中事务自然可用,张怀德也是可以拉拢的。另外朝中她如今认识的,义兄刘美和钱惟演自然也是自己人。嗯,如今倒可以将刘美和钱惟玉的婚事办了,也可令刘美借此,正式进入朝堂之中…… 正是思绪如潮水般涌上来,她沉浸于这潮水般的思绪中时,忽然被人在肩头拍了一下:“想什么呢,叫你都听不到?” 刘娥猛一惊醒,抬眼见真宗的脸离自己只有半尺,险些叫出声来,透了一口气道:“官家,你吓了我一跳!” 真宗道:“你才真是吓了朕一大跳呢!叫也不响,推也不应的,吓得朕险些要叫太医来了!”他关切地看着她的脸色:“怎么,脸色不好,昨晚没睡好,今日朕叫他们不要打扰你,却还是让你没睡好。” 刘娥看着真宗,但见他眼中掩不住的关切之意,心头一热。她方才思忖着入宫之后的所见所闻,只觉得寒意阵阵,此时见着真宗的神情,只觉得一股力量传来,这股热量慢慢地散到四肢去。她含笑道:“没什么,只是昨夜没睡好,有些走神而已。”她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官家散朝了?” 真宗心中明白,刘娥的神思恍惚,又何止是昨夜没睡好的缘故。昨夜自己身虽离去,心却一直记挂着翠华宫中。甚至昨夜,他期待着只要小娥摇一摇头,说一个“不”字,甚至只要一丝挽留的眼神,他也就不走了。 可是,一切都是可是,在她一切隐忍着为他着想的时候,她自己却在暗地里伤心,他心中的不安和愧疚,在见着她怔怔地独自坐在镜台前的孤寂身影,甚至是他的呼唤都未能将她立刻唤回时,更是到了极点。 “小娥,”真宗温言道:“你我是夫妻,你可知道你若是不开心,朕也一样不开心。皇后她也不是故意的。你放心,朕已经吩咐了,以后这样的事,再也不会发生了。” 刘娥看着真宗,他真的知道他的皇后是个什么样的人吗:“天底下做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我怎么会连这点都不谅解呢。我只是在想,我总算可以和三郎在一起了,早一天迟一天,其实没什么区别。三郎,我不会介意的,我跟皇后都是女人,我们能够嫁给同一个男人,这也是人生注定的缘份。” 真宗喜道:“你真的不介意?哦,对了,你今日见了皇后,皇后待你如何?” 刘娥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皇后,待我并不失礼。” 真宗点了点头:“皇后也向朕夸奖你,说你聪明懂事,远胜其他妃嫔,实在令她很是喜欢。”他松了一口气:“这样就好了,难得你们第一面都很融洽,朕也就放心了。” 刘娥点了点头:“这一点我倒是很明白皇后的心思,三郎,你国事繁忙,我们身为你的后妃,不能为你分忧倒也罢了,岂能再让你为我们的事烦心,岂非是罪过了!” 真宗倒笑了:“怎么你们说的话,倒真是同声和气啊!” 刘娥笑了一笑,却不说话。郭后果然很明白皇帝,男人都是最怕麻烦的东西,若是整天争风吃醋吵闹不休,让他烦恼不堪疲于奔命,哪怕天仙再世,只怕也是恩爱不能久长。却说这边真宗走出来,却往正阳宫走去。郭后连忙跟上来,一直跟进内宫,真宗挥手令侍从退下。见郭后侍立一边,真宗沉吟片刻,才缓缓地道:“皇后,这么些年在王府中,你把一切都理得井井有条,朕从不操心,这是你的一桩功劳!” 郭后忙道:“这是臣妾份内之事,这些年也是有官家包容着臣妾。” 真宗点了点头,道:“如今你是统御六宫的皇后,因此朕更要给你留着体面,不能在人前说你。今日的事,原不该办得如此……” 郭后忙请罪道:“臣妾知错了……” 真宗摆手止道:“朕不说,恐怕你自己也不明白错在何处。第一桩,你一开始就不该让太后这般闹将起来;第二桩,出了事你原该及时告诉朕,今日若不是刘美人及时通知朕赶来,太后若真的出了什么事,岂不要朕负个不孝的骂名?这第三桩更为可笑,你糊涂了,竟然劝朕收回旨意?你却不想想,朕的旨意已经叫人曲解了,若是再收回,岂不显得朕心虚,无私也有弊,倒成了当真不怀好意,有意欺辱太后不成?” 郭后只觉得背后一阵冷汗直下,吓得忙跪下颤声道:“臣妾糊涂,请皇上降罪!” 真宗道:“起来罢!朕若是要怪罪于你,便不会叫旁人都退下了。朕只是要你记住,你如今是皇后了,是一国之母,举动影响着不再是一个王府,也不是一个皇宫,而是天下人在看着,今后做事要三思!”他顿了一顿,道:“今日的事,如此处理得甚好。你以后有拿不准的事,宁可多问些老成的人。” 郭后颤声道:“臣妾遵旨!” 真宗点了点头,道:“起来吧!” 郭后欲要站起,只觉得双腿发软,却见真宗含笑扶了她一下,这才略觉得安心,不觉增了些力气。且才站定,便见真宗已经转身出去,只得再跪下相送。 她扶着桌子,坐在真宗方才坐过的位子,只觉得椅子上余温犹在,却不知是什么时候,自己已经浑身冷汗湿透。忽然只觉得又回到了初进王府,那种什么都抓不住,把握不到的感觉。曾经有一度,她以为这种感觉已经没有了,她已经战胜周围的一切,把握住了手中的一切。可是,从王府到皇宫,从熟悉到陌生,那种失去掌控的感觉又回来了。她轻轻地,却是用力地握紧了拳头,她痛恨这样的感觉。 “娘娘——”她惊觉地抬起头来,却是她的贴身侍女燕儿已经站在她的身后。 郭后一惊:“燕儿,什么事?” 燕儿恭声道:“娘娘,乳娘抱着小皇子在门外等着呢!” 郭后长吁了一口气,道:“抱进来吧!” 便见乳娘抱进才五岁的二皇子,郭后伸手抱过幼子,只觉得这一团软软暖暖的身躯,娇娇糯糯的声音,顿时把方才的惊惧虚弱完全驱散。她微笑着逗着孩子牙牙学语,手中抱着一个实实在在的皇子,又怎么会有虚弱无力之感呢! 郭后静下来心,这一日抱着皇子佑教玩半日,到傍晚时分,等候前殿的侍女来报:“回娘娘,官家今日不来正阳宫了,请娘娘自行早些安歇。” 郭后点了点头道:“官家可是又去翠华宫了?” 那侍女应了声退下后,燕儿忙道:“娘娘,这刘美人不可不防啊!自她入宫以后,日日霸住官家,官家已经有多日未到正阳宫了。今日更有意背着娘娘去请官家,分明是故意陷害。我就最恶心她和那杨婕妤进来手拉着手那样儿,不过几日的交情,倒好象几百年的亲姐妹似的。如今又在太后跟前讨好卖乖,又在官家跟前踩娘娘。娘娘若不教训于她,更是让她要爬到您头上了。” 郭后眉头微皱,道:“燕儿,你去请秦国夫人来一趟!” 这秦国夫人,便是真宗的乳母刘氏,于真宗有养育之功,自真宗继位后,令中书援汉唐封乳母为夫人县君的旧例,加封她为秦国延寿保圣夫人,住于宫中奉养。 此时秦国夫人已经老了许多,也已经多年不管事,只是每日里关门念佛。此时听得皇后宣召,连忙来到正阳宫。郭后抬眼见了她,忙笑道:“嬷嬷来了,快请坐!” 秦国夫人谢座后坐下来,见郭后正抱着小皇子,又上前请了安道:“小皇子好,小皇子长得真是越来越像官家当年了!” 郭后微微一笑,让燕儿抱下小皇子,这边笑道:“嬷嬷服侍官家这么多年,原是有功的人,以后在我这里,也不必拘礼。” 秦国夫人逊谢道:“君臣有别,尊卑有分,老奴不敢越礼!” 郭后笑道:“今日劳动您老人家来,只为有一件事想请教!” 秦国夫人忙道:“娘娘千万别说这样的话,折煞老奴了。娘娘有什么事,只管吩咐老奴!” 郭后收了笑容,缓缓地道:“官家新纳了一个刘美人,如今住在翠华宫,不知道嬷嬷见过没有?” 秦国夫人本是垂手含笑坐着,听了此言浑身一颤,闭目片刻,方缓缓地道:“我老了,现如今有什么事,也都是懵懵懂懂,后知后觉的。” 郭后嘴角微微冷笑,道:“现如今的事,您老要懵懵懂懂,那过去的事情,就应该是清清楚楚的了!” 秦国夫人轻叹一声:“娘娘指的是什么事?” 郭后微笑道:“我听说在我入襄邸之前,官家曾经宠幸过一个侍女,就姓刘。如今的年纪,也应该是与这刘美人差不多吧!什么时候请您老过翠华宫看一看,是否认得这位刘美人?” 秦国夫人的手,神经质地数着念珠,好半日才道:“打开府以来,来来去去多少侍女,这十几年前的旧事,老奴年纪大了,更是记不得了。” 郭后冷笑道:“若是旁人,您说记不得,倒也罢了。只是这刘氏,当年可是您老人家亲自进宫去,在先皇跟前告得她一状,因此上惹得先皇大怒,下旨将她逐出京城,可有此事?” 秦国夫人忽然平静了下来,念了一声佛号道:“阿弥陀佛,原来娘娘说的是这事。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谁也不太记得了。” 郭后冷冷地道:“外人不记得了,当事人可念念在心,没齿难忘呢!有朝一日飞黄腾达,便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秦国夫人轻叹了一声,她的话说得很慢,却是一字字说得清楚:“老奴老了,从前的事,都记不得了!” 郭后冷笑道:“是啊,不记得最好了,我还差一点就不记得官家在娶我前头,还娶过一位潘妃呢!大凡新帝登基,都要把元妃追封为皇后,可是我听说连着三道提到此事的折子,都被留中了。看来这世上的事,不是自己一厢情愿说不记得,就以为别人也不记得了!您老人家是从小把官家奶大的人,如今又封了国夫人,本朝可谓荣宠一时无极。哀家素来敬重您老,今日说这话,也是为您老着想。否则的话,这陈年旧事,关我什么事儿!” 秦国夫人站了起来,道:“老奴明白,老奴铭记娘娘的恩德。娘娘是个厚道人,德能载福,如今您才是一国之母,小皇子又如此出色,这是没人能比得上的。先头的潘妃福薄,就是因为她不明白这一点啊!” 郭后似笑非笑地看着秦国夫人:“您说得对,是啊,我是皇后,我有皇子,这是谁也比不上的。” 秦国夫人长叹了一声,道:“红颜易老,这样的年纪,纵有恩宠能有几时?位份又低,又没个孩子,老奴造过一回孽,这十几年心里头一直不踏实,娘娘赐老奴睡个安稳觉吧!官家为人重情意念旧,娘娘放心!” 郭后冷眼看着秦国夫人,心里早已经骂了几百句“老奸巨猾”,见她左推右挡,一副打死都不会出头上阵的样子,却也无可奈何。 秦国夫人这最后一句“念旧放心”,既是说真宗念旧不会对乳母怎么样,亦是劝皇后,真宗如此待刘美人,亦不过是念旧而已。见她执意告退,郭后却也只得道:“但愿一切如您老所言,我也不过是看汉书下泪,白替古人操心了!” 冷眼看着秦国夫人出去,郭后暗自咬牙,今日之事当真是自她嫁与皇帝以来,前所未有的挫败。刘娥今日作为,当着太后的面,当着皇帝的面,在后宫妃嫔面前重重地削了她的面子,看在众人的眼中,她身为皇后威信尽失,这令她以后如何统领后宫?更令她难堪不已的,还是皇帝私下里对她的不满和轻视,皇帝那句“你以后有拿不准的事,宁可多问些老成的人”,分明是暗示她今后在处理后宫事务之时,还要三分让与刘娥,这等羞侮,又岂是她堂堂皇后能够咽得下的。 回想刘娥入宫第一夜时,她轻易地调走了真宗,自以为可以测出刘娥在真宗心目中的位置,也不过如此罢了。不料,今日之事,才真正看出了这位过去十余年中不显山不露水的无名女子真正的居心和咄咄逼人。 “刘美人,”郭后看着翠华宫的方向,心中冷笑:“看来我是低估你了。”且不管正阳宫中郭后独自冷清,此时翠华宫中却是春意融融。 真宗回御书房把宰相李沆打发了以后,便立刻去了翠华宫,笑对刘娥道:“今日多亏有你出来安抚,要不然还不知道闹成什么样子呢!” 刘娥笑道:“我不倩9挥泄偌艺驹诩吻斓钪幸谎跃哦Γ湃菸掖杖ざ盗骄浒樟恕7裨虻幕埃也还歉鲂⌒〉拿廊耍蠡屎蟾埃挠形宜祷暗牡囟!? 真宗握住她的手坐下笑道:“话虽如此,朕却也是你刘美人飞符召将急办差使的。今日首功若推你,定然是无疑的了。”说罢收起了笑容,道:“小娥,朕倒有一事托你呢。照今天事看来,皇后虽然贤惠,但是有些地方却不及你思虑周到。后宫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你以后多帮着朕留意些,朕不想后宫的事,影响到朝堂上去。” 刘娥抿嘴笑道:“官家这话说得好笑,皇后是名门出身,多年来执掌王府上下,井井有条。宫中事务,她能比我一个初入宫的人知道得少。我一个乡下丫头,知道些什么呀!我看她做人行事,哪是我比得上的,您倒叫我班门弄斧,没得招人笑话。” 真宗急道:“可是——” 刘娥已经是笑吟吟地道:“可是三郎总觉得小娥伶俐能言,那是我半瓶子醋老晃悠呢,哪及得皇后深藏不露的。皇后的好处,官家以后要细细地品味,才能知道呢!” 真宗气得恨恨地顿足道:“你这可恶的人,每每我说得一句,你便有十句等着噎我呢!”说着,却是放柔了声音道:“朕哪有空管别人的好处呢,朕这一辈子也只来得及细细品味你给朕的意外惊喜罢了!朕知道你是躲事儿,不想在后宫争这个风头罢了!” 刘娥笑道:“正是,官家知道我是最懒的人,要能躲懒自然躲过去了。” 真宗心知她的顾虑,笑道:“朕明白了,想是今日的事不曾得赏,因此下次便差不动了。要不然,朕下一道旨,封你为……” “官家,”刘娥柔声道:“小娥什么都有了,并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再说我刚刚进宫,官家待我太好,怕是会伤着了别人的心。” 真宗轻叹一声,将她拥入怀中道:“难道说你真的什么都不求吗?” 刘娥嫣然一笑:“我什么都不缺,也没有什么想求的……”说到这里,她似忽然想到了什么,停了下来,低头细细地想片刻才道:“若是官家允许,我倒是想替一个人,求一道恩旨!” 真宗想了一想,笑道:“你不为自己求,却为别人而求。嗯,朕猜猜,可是因为刘美与钱惟玉的婚期临近,你想替他们求一道御赐的婚旨吗?” 刘娥缓缓地道:“我说的这个人,是潘妃!” 真宗的笑容骤然凝滞在脸上,好一会儿,才不置信地道:“小娥,你说什么?” 刘娥的声音低低地,却有一丝苦涩慢慢地渗入真宗的心里:“当年太祖登基,即追封元配贺氏夫人为孝惠皇后;先皇太宗登基,亦是马上追封元配尹氏夫人为淑德皇后。当今皇上登基已经三月,朝臣们数次请旨追封元配潘氏为皇后,折子却都被留中了,是吗?” 真宗轻轻地抱住了刘娥:“朕怎忍心,在你心口再伤一刀。” 刘娥轻轻地偎在真宗的怀里,感受着他宽阔的肩膀上的力量,感受着他怀抱的热量,轻轻地道:“我知道,你是怕伤害到了我。什么追封之类的,无非是做给活人看,已死之人无知无觉,封号什么的,对她又有何用。可是天下百姓、文武大臣的眼睛盯着这个封号,潘美是开国大将,他的旧部下属也看着这个封号,看着官家会不会对旧人薄情。三郎,你妻妾内阃之事,不得为外人知,潘氏之恶,亦是不可张扬。你是天子,不能只考虑我的感觉,而不考虑天下人对您的看法。而我更不能因为衔恨一个死者,而令生者受损,更何况,是爱我惜我的人受损——”她一咬牙,推开真宗,跪了下去,昂首道:“臣妾请求官家追封潘氏为皇后,切勿为一妇人而有损官家圣德!”说罢,两行热泪缓缓流下。 真宗整个人震住了,好半天才能够反应过来,只觉得一股热流涌上心头,俯身一把抱住了刘娥,哽咽道:“小娥,委屈你了!” 刘娥轻抚着真宗的脸,含泪道:“三郎,有你在,我任何时候都不委屈!” 真宗紧紧地抱住了刘娥,好一会儿,才缓缓平静下来,轻叹道:“想不到你竟能够以德报怨,你的气量之大,人所难及!”他亦非薄情之人,却也不是立了狠心置潘妃于不顾,只是顾虑刘娥,因此上迟迟不敢下旨。此时得了她此番言语,震撼之至,却也悄悄地放心了。 刘娥淡淡一笑:“三郎,要说我如今原会谅了潘氏,那是假的。我非圣人佛祖,做不到完全忘记过去曾经受过的伤害。可是,死去之人无知无觉,我把力气浪费在她身上,倒不如努力展望未来,珍惜我如今同三郎相守的每时每刻。我这番请求,为的不是潘氏……”她抬眼看着真宗,柔柔地道:“我为的是我的三郎!” 真宗心潮澎湃,好半晌才道:“小娥,这么多年来,你历经磨难,朕从前是无能为力,因此上才委屈了你。从今日以后,朕不会再教你受半点委屈,否则的话,朕枉为大宋天子!” 刘娥静静地倚在真宗的怀中,只觉得已经将全身的力量都放在了他的怀中,听着他一字字的说出这句话来,心中只是想着一句话:“这是天子之誓,这是天子之誓啊!”在真宗登基之后的第四个月,圣旨下,追封元妃莒国夫人潘氏为皇后,谥号庄怀。 旨意到了正阳宫皇后郭氏的手中,郭后凝视着手中的诏书,久久不动。也就是从这一刻起,她终于拈出了美人刘氏的份量。但是,这却绝对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婕妤杨媛在刘美人刚刚入宫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上门结拜以示讨好,杨媛为什么如此曲意折节?嘉庆殿太后盛怒之下,连她皇后之尊都不敢开口,刘氏竟敢上前逼得太后不得不低头,她凭什么这般有恃无恐?秦国夫人以乳母之尊,为什么在自己这般明示暗示之下,仍然不敢得罪刘氏? 原以为潘妃不得追封,是刘氏衔恨在心故意阻挠,却不想她竟然主动自请追封潘妃为皇后。想到这里,郭氏栗然而惊,想不到真宗竟然为了顾忌她而不敢追封自己的元妃。这个刘氏在真宗的心中,竟是何等的地位?杨婕妤和秦国夫人的反常作为,是因为连她们都看出了这一点吗? 倘若当真如此,则自己将要何以自处,何以应对呢? 思量良久,竟是不得一计。正彷徨间,忽报郭夫人求见,郭后大喜,忙道:“快请!” 郭守文的妻子梁氏夫人,虽然贵为当今皇后郭熙的生母,但是从她的衣着举止上,却丝毫也看不出这等身份的盛气来。素日在家,她也只是粗衣淡食,但是今日进宫去,虽然换了命服,饰物却亦不奢华,仅仅是做到不失礼而已。 却说梁氏依惯例行礼坐下后,郭后收起心事,也不过说些家常话。过了一会儿,才迸退左右,轻叹了一声,把有关刘美人的事,淡淡地说了出来。 梁夫人眉头微颦,道:“娘娘意欲如何?” 郭后轻叹一声:“我正是为此烦恼,母亲来得正好,也给我拿个主意!” 梁氏轻叹一声:“娘娘天资聪慧,自幼时起言语举止便十分稳妥,连老身都不由感叹。此时老身听得娘娘的语气中,虽说为此烦恼,心中却已经有了主张吧!” 郭后微微一笑:“知我者母亲也!” 梁氏看着郭后,眉头却是深深锁了起来,她沉吟片刻,终于又开口道:“娘娘,当年先皇下旨,令娘娘嫁入襄王府,那时候老身心中,其实是并不情愿的,我家门第与皇家本是高攀了。但是那时候娘娘年方二八,行事却已经有超过年龄的沉稳,这许多年来执掌王府,深得官家的敬爱,如今更已为一国之母……” 郭后眉头微皱,她听懂了母亲话语中未说出来的意思,梁氏似乎是不赞同她对付刘娥。 “母亲,凡事防范于未然,总是好的。”郭后淡淡地说。 梁氏笑了:“娘娘,什么叫防范于未然?从古到今的帝王,会有多少宠妃,皇后这一辈子长着呢,要都这么防范于未然,何时是了局?您是皇后,又有皇子,只要您不出错儿,任何人都无法动摇得了您。从古到今被废的皇后,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罪名,却有一样是相同的,她们或没有皇子或叫人拿住了把柄的。从古到今能够威胁到皇后之位的宠妃,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取宠之道,但她们争的,都是自己儿子的太子位。没有皇子的嫔妃,再得宠亦是过眼云眼。娘娘,潘妃的前车之鉴尤在眼前,千万慎之!娘娘是皇后,又有了皇子,早已经立于不败之地。红颜易老,刘美人已经年近三旬,她又没有皇子,还能得宠多久呢!反倒是那些有皇子的嫔妃,却是巴不得娘娘出个错儿,她们就有机会了。娘娘不为自己着想,也为小皇子着想,何必轻举妄动呢!” 郭后沉默良久,才道:“母亲说得却也有理!”她本是极聪明的人,当日在襄王府步步为营才站稳了脚跟,这一番道理听在耳中,怎么会不懂呢。不知道为什么,自王府中搬入大内,从王妃而一跃为皇后,于她来说,忽然从一个极有把握的环境又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心中有说不出的惶惑,只想紧紧地抓住一些什么,证明一些什么。同样的话,自秦国夫人口中说出,她只觉得说不出的反感,而此刻由自己的母亲口中说出,再将当日的话一对照,她这才算是听得进去了,回想这些时日来的举止,确是心浮气燥了些。她是皇子,她有皇子在,一切,自能胸有成竹地缓缓行来,何必计较一时得失呢!春天梅雨季的时候,下了十几天的雨,下得人全身骨节都发着霉酸了。 天儿才放晴,这天早上杨媛按例去中宫请早安,这才听说翠华宫的刘美人今日告了病。自中宫出来,她便忙去了翠华宫。 才一进门,雷允恭忙迎了出来,杨媛一边进去一边问道:“姐姐身子怎么样了。前儿还好好的,可请过太医了!” 雷允恭忙回道:“谢婕妤关心,我们主子无碍,不过是见昨晚天刚刚放晴,贪看月色着了点凉。太医已经开了方子。”见杨媛已经进了院子,忙追上前几步道:“娘子稍候,容奴婢进去回禀一声!” 杨媛奇怪地看着雷允恭:“我素日来,都不见你这么蝎蝎蛰蛰的,今天是怎么了?” 雷允恭压低了声音道:“娘娘,官家在里头了!” 杨媛啊了一声,平日这个时候正是真宗上朝去了,一时倒不曾想到这个,忙笑道:“我来得不巧了,呆会儿再来看姐姐罢!”这边正要退出去,却听得里屋刘娥的声音道:“允恭,你跟谁外头说话呢?” 杨媛只得道:“姐姐,是我呢!” 刘娥啊了一声道:“是媛妹,进来吧!” 侍女打起帘子,杨媛进来时,却见刘娥与真宗并肩儿站在桌前,拿着一样东西正在看着。两人均只着了家常小衣,刘娥单挽了一条大辫,竟是不施脂粉。杨媛凝目看去,岁月似乎对她格外青睐,竟未在她的脸上留下多少痕迹,依然是肤若凝脂,却是因为今日室内暖炉生得旺了些,映得脸儿更加红艳娇媚。 此时见了杨媛,刘娥笑道:“妹妹今儿来得早,不想还有人比你更早吧!”一边说,一边笑瞥了一眼真宗。 杨媛忙行下礼去,真宗笑道:“罢了!在这里倒不拘些个礼数。”这边奇怪地问刘娥:“你如何称她为妹妹!” 刘娥含笑道:“官家,我与杨家妹妹一见就投缘,结义为姐妹,还未曾禀过官家呢!” 真宗甚喜道:“如此甚好。朕还怕你初入宫怕陌生,却是多虑了。以你的性子,自然是人人都会投缘的。” 杨媛忙含笑侍立一边,心中却空空落落地,象长满了草似荒得紧。 她自服侍当今天子,也已经有五年了,真宗看似温和,却淡淡地远远地高不可攀。此时见他与刘娥站在一起,穿着家常衣服笑嘻嘻地,两人举止并不格外亲呢,可是言行举止却是说不出的自然默契,竟是毫无君臣之分,帝妃之别。 却见刘娥向她招手道:“妹妹过来,也看看这希罕东西呢。”说着把手中的一张楮色的纸递给她,却正是方才她与真宗一起在看的东西。 杨媛接过来,却是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只见这楮纸比平常的纸约厚一些,宽六寸长三寸,上面印了一排铜钱,下面画着小人店铺的图案,正反面却又是密密麻麻的凿了许多朱墨间色的印章与暗记花押,隐隐认得是一些中间又有“十六家商号通用并同见钱一千五百文文流转行使”等字样。 她看了好一会儿,却认不得是什么来,只得交还刘娥笑道:“我看不出来,好像有些像传说中的当票子呢!” 刘娥接了这张楮纸笑道:“这可不是当票子,你们不曾见过当票子,我却是见过的。这是昨天益州知府张咏夹在奏折里头带来的,听说叫什么交子的。莫说你不认得,我也不认得,只怕通京城通天下也没几人认得。你别小看这一张纸,在蜀中可以实当一千五百文大钱呢!如今蜀中民间商号中都用这个当实钱用呢!” 真宗皱眉道:“蜀中铁钱份量重却又不值钱,张咏在奏折上说,如今市价买罗一匹,要蜀钱两万,两万铁钱实重就一百三十多斤,蜀中山高水远,携带不便。李顺造反,铸钱局停工多年,铁钱更是不够用。就有商号之间用交子来代钱流转行使。只是如今为这个商号之间起了不少讼诉,容易成为民乱。” 刘娥拿着交子道:“张乖崖必不是没主意的人,想来他的奏折里总是说了解决之道。” 真宗点头笑道:“果然如此。张咏请旨,一则是禁了交子之事;二则是收归官办。这样也可免些纷争。” 刘娥想了想忽然笑道:“他这是留了余地,请官家给个更英明的决断呢!” 真宗知她已经会意,笑道:“偏是你鬼灵精,朕已经下旨,交子既有好处,何必禁呢。叫他先在蜀中试着官督民办,先试试其中的利弊,等成熟了些,再看着。” 真宗今日听说刘娥受凉了,便有些无心朝政,早早退了朝,也不往勤政殿里去,素性带上奏折,搬进翠华宫里看,倒也自在。这边拣了几件有点意思的政事给刘娥说着解闷,听着她妙语连珠,倒不象平日独看奏折这般无聊。 刘娥抬头看了看窗外,叹道:“这天也真是的,昨天刚晴了一天,看这天色,明后日必还有雨。这样的下雨天,咱们倒也罢了,那些住低洼地的贫民,可就把家都给冲了。” 真宗叹道:“何止呢,城外的汴河水涨,若是雨一大就容易冲坏田园庄稼。年年修,年年积淤泛滥,京城中养兵马数十万,居民百万家,天下漕运都要从此河中来,此河却是最令朕头疼不过了。” 刘娥道:“我也听说过每年的十月河水枯干时,都会关了运河来清淤,为何还会年年积淤,莫非是清理得不够,没有一个限定!” 真宗道:“这河水清淤到几尺,却是无法限定。这一层层都有敷衍了事之人,先皇当年曾经为督办此事,还亲自跳进都是泥水的汴河中,以晓喻群臣,也不过是好得几年罢了,时间一长,照样惫赖起来!” 刘娥微笑道:“这有何难!” 真宗笑了:“小娥说得好生轻松,几十年的痼疾了,朝臣们都没议出一个真正有效的办法来!” 刘娥道:“臣妾记得小时候在都江堰边,听老人们传说,打从李冰治河开始,就在河底下埋下三个石人做为水则,水涨过石人脖部,就该提早开闸放水,免得洪水泛滥。水底下又有石板,水枯时清理河道,必要挖到露出石板,才算合格。” 真宗重重地一击书案,喜道:“正是,如此一来,便可解决汴河的难题了!” 刘娥颦眉道:“臣妾只是不明白,都江堰治河之法,已经上千年了,何以汴河治水,竟不知其法?” 真宗点头道:“皆是因为历代战乱的缘故,许多民间的好法子没有传下来。都江堰治河之法虽好,但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消息不通,也是一个原因。” 刘娥道:“既如此,皇上何不下旨,令各地地方官吏,搜集灌溉农田的好法子,上呈朝廷,再由工部审定,颁行天下。岂不是能让天下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得沐皇恩。” 真宗大喜,拉住了刘娥道:“看来朕从今以后,都不必去勤政殿召群臣们议事了,只需要拉着你议事便成了!” 刘娥娇嗔着挣开手道:“皇上说什么,咱们开开玩笑罢了,倒没得教杨家妹妹笑话!” 他二人机锋对答,杨媛不懂政务,饶是她素来伶俐,却也听得云里雾里的,站在一边却是插不上话来。此时听刘娥说到她,忙笑道:“原是我不该站来的,倒没得做了一支大蜡烛。” 刘娥扑嗤一笑:“好了好了,咱们不说这么没趣的话了,挑些别的话儿说说罢。媛妹好意来看我,倒把你搁一边儿了。” 三人坐下来,挑了些有趣儿的话说说笑笑,不觉竟是到了黄昏,但见着一轮红日如火,慢慢地西斜。下了这十余日的雨,倒觉得今日的落日格外好看。 刘娥挽留着杨媛用晚膳,杨媛心中感激,知道是刘娥怜她多年空房寂寞,教她有机会得近圣颜。虽然只是陪着说说话儿,她却是自襄王府开始,便从未有机会能与真宗似今天这般能坐到一起说说话话。 却是晚膳开始,见宫女们先是送上三只玉碗,碗内只盛了白饭,竟是无菜无肴。杨媛看着这碗白饭,竟不知道是不是可吃的。却见真宗与刘娥不以为意,先捧碗一粒粒地吃进去,竟是细细地品味。 杨媛正自骇异,却见刘娥同她笑道:“媛妹尝尝今日这米饭,可有什么不同吗?” 杨媛知道必有用意,忙学着她的样子也拨入一口,细细品尝了一下,笑道:“姐姐,我竟不晓得时下要艰难节省如此,宫里头连一道菜都上不起了。连这米饭,都还不及我素日吃的香滑。” 刘娥笑推真宗道:“这是今日官家带来的,你且问他去。” 真宗笑道:“你哪里知道,这东西比你们素日吃的御梗香米贵重得多了。却不是咱们中原的东西,倒是从千山万山外的安南国进贡的占城稻米。” 杨媛哦了一声道:“原来是打外国来的稻米,倒是怪稀罕的。” 刘娥捧起碗,又尝了一口,神情庄重:“倘若只是一样远道来的稀罕东西,倒不值得特地品尝这个。” 真宗点了点头道:“正是,这占城稻咱们吃来口味虽糙,却是有一样顶稀罕处,它是一年两熟的。你们想想看,倘若这种稻米,能够在咱们大宋境内到处种上的话,那该如何?” 杨媛出身贵家,一时倒未回过味儿来。刘娥凝视着手中的碗,缓缓地道:“那就是大宋的万年江山啊。汉亡于黄巾之乱,唐覆于黄巢造反,便连前几年的蜀中李顺之乱,也都是因为饥民□□的缘故。倘若这天下都种了占城稻,百姓们的一年能收上两次稻米,则不是孔夫子说的‘三年之内可以无饥馑矣’,而是百千年都可以无饥馑了。” 杨媛喜道:“唉呀,这可真是比珍珠还要金贵了。既有如此好事,官家何不下旨,令各州府都种上这种占城稻?” 真宗笑着摇头道:“谈何容易,有道是桔生淮南为桔,桔生淮北为枳。南方的水稻,到了北方,气候水土都不一样,一则不容易种活,二则便是种活了也与原来的品质有异。中原素来以麦子粟米为食,咱们宫中平日吃的也是这些,偶而吃的稻米,除了御田里种有少量,大多也都是打南方进贡来的。” 刘娥点头道:“是啊,昔年汉武帝曾建扶荔宫,打从南方用了无数人力物力把已经成活的荔枝树移到宫内,结果也只成活了一年。唐代杨贵妃喜欢吃荔枝,便得千山万水地打岭南送过来,弄个民怨沸腾,却也只为长安城内,种不活这东西。安南离开封,比岭南离长安还远呢。” 一番话听得杨媛咋舌不已,笑道:“阿弥陀佛,这里头还有这么多讲究呢。怪道人家说,一方土养一方人呢,却是可惜了……” 刘娥笑道:“话虽如此,可是事在人为,有这样的东西,咱们总是要先试着种种看的。” 真宗点头道:“朕已经让人把稻种在御田中先试种着,看看能不能种活了。” 刘娥想了一想,道:“官家,臣妾也想讨一些稻种在宫中试着种种看。” 真宗失笑道:“哈哈哈,你也要种稻子,这是农人之事,辛苦得很,可不是养花研茶般地好玩儿!” 刘娥撒娇道:“我知道不是好玩儿,我是认真的。我早年曾受离乱之苦,如今有这种利国利民之事,我很想亲手去试种一二啊!这种感觉,却又是不一样的。” 真宗笑道:“好好好,你有这种心,朕焉能不成全了你!” 杨媛乘机道:“皇上,臣妾也请求同种占城稻。” 真宗大喜:“好啊,朕的爱妃们都是爱民的贤德之妃,朕何其有幸了。” 刘娥对雷允恭使个眼色,雷允恭走到门边打起帘子,侍女们捧着金盘鱼贯而入,这才是今天的晚膳正式端上来。虽然于刘娥宫中,已经是简便了些,却也有五六十个花样的菜肴。 刘娥因受了风寒,只拣了几样素淡的小菜另坐一边吃了,却让杨媛服侍真宗进膳。今日倒有几样小菜甚是可口,真宗不禁多下了几筷。张怀德走出门去,叫赏今日做“花炊鹌子”与“芦蒿鹅掌”的厨子。 刘娥笑道:“怀德回来,这两样菜原不是御膳房做的。” 张怀德忙转回房中,笑道:“原来这是娘娘小厨房的私菜,怪得这么合万岁爷的胃口!娘娘恩典什么时候请这位厨子教教御膳房那几个小的,省得老不合万岁爷的口味。” 刘娥妙目在杨媛身上一转,抿嘴笑道:“这可不是我的私房菜,这厨子是杨家妹妹宫里的,我不过借来两天。官家既爱吃,以后让媛妹随时备着便成。” 杨媛心头狂跳,一句“这不是我宫里的厨子”差点冲出口忙咽了下去,连忙低下头去不敢看真宗,嘴角却已经微微扬起笑容。 却听得刘娥的声音道:“我今日着了风寒,也不敢留官家,媛妹,你服侍官家到你长春殿中去吧!” 真宗已经用膳毕,次日一早,真宗上朝之后,刘娥便把昨日做菜的厨子送给杨媛,杨媛心中感激,更是暗喜自己走对了这一步。 却是这几日刘娥患了风寒,真宗便连着三日,都宿于杨媛宫中。自刘娥入宫后,真宗不过是逢着正朔瞻蠢16谥泄溆嗳兆樱蟛糠萁运蘖醵鸸校溆嗉该慑虏患孀谝幻妫彩浅j隆3醵鹜猓嗝挥墟慑芄涣帕糇≌孀诹揭沟摹? 宫中之人,皆是何等明眼慧心,此时见杨婕妤得宠,立时猜到其中关键,诸嫔妃只恨自己眼浅,竟然让杨婕妤下了先着,悔不改听信皇后教唆,得罪刘美人。 一时间翠华宫竟然门庭若市,人人打着探病的名义,赶着来奉承刘美人。巴望着她能够为自己说上几句好话,纵然是得不着象杨婕妤这般的好彩头,拖延在翠华宫里,好歹也能让皇帝多看到自己一眼。 这一来,竟然将皇后中宫弄得冷清了下来,人人过来请个早安,再不象从前这般陪着皇后讨好解闷,却是点个卯,便急急跑到翠华宫去了。 众嫔妃既来到翠华宫讨好,刘娥本又是个极聪明的人,言语接待,将众人哄得一团高兴。她原来薜萝别院中招待天下才子,此时将风雅的玩意儿带入宫中。众人在翠华宫中玩些琴棋书画诗酒花,品尝着她私房小菜,兼之刘娥言语谦逊风趣,手面慷慨,别人有一分的好处,她便已经看出来说出十分来了。因此上众嫔妃原来虽是抱了目地机心过去的,却觉得翠华宫另有一种吸引力,浑忘了原来的目地。 一来二去,翠华宫的刘美人,虽然独占皇恩,却依旧得了人人赞好的名声。 过得数日,正是楚王元佐的寿辰将至。元佐自赦出宫后,真宗下旨重修楚王府,又令其子允升以绿车宫乐送回府中,又下旨为其复位为王,再封检校太师、左金吾卫上将军等职。可是楚王元佐从回府开始,便一直以疾病告假,真宗知他心情,恩旨听其养疾而不必上朝。凡有恩赐,楚王也必是逊谢谦辞。 此番是楚王出宫后的第一个寿日,真宗早早叫人准备好,欲率众兄弟们齐至楚王府为其庆寿。却是才开始准备,楚王得知讯息,忙上了一个奏折谢罪,自称病重,不敢庆寿,且称以君为臣贺寿,于礼不合。甚至于在奏折内道:“圣驾虽来,臣亦不敢见也!” 刘娥看了奏折,也不禁叹道:“楚王是大聪明人。他如今分明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听说他平日闭门谢客,只是看看道家的经书,便是几位王爷去,也不大见得到他。他既然有避世之意,官家却也不必勉强,倒不如成全了他的志向。” 真宗叹了一口气:“朕本以为,做了皇帝,便可兄弟团聚,没想到虽然救得大哥出来,可是如今君臣之份,又成咫尺天涯。可见世上不如意事,十常*。” 刘娥见他心情不悦,忙岔开话头道:“官家,听说万安宫快要完工了,是吗?” 真宗点了点头道:“嗯,万安宫完工之后,待太后迁出嘉庆殿,朕就把那儿赏给你。近些日子看来,这翠华宫实在太过狭小了些。” 刘娥笑道:“官家又来说笑了,臣妾不过是个小小的美人,居这翠华宫正是相宜。那嘉庆宫虽是西宫也是正殿,哪里是我配住的呢!” 真宗抱住了她,笑道:“朕恨不得把后位给你呢,如今只给个美人,只是在人前过渡而已,终须要给个妃位,才不负了你。前儿杨婕妤也对朕道,遇上大日子,见你位份在她之下,实在是坐立不宁,宁可自己降一等,也要为你讨封。朕不能封你为后,那实是形势不由人,若是再教你居于别人之下,朕心里也不安哪!” 刘娥微微一笑:“臣妾倒不在乎这个,什么名份都是外头的虚好看,只要能与三郎在一起,哪怕为奴为婢呢,也胜过那些虚名儿。只不过三郎啊,皇后主持中宫,你要封我为妃,怕是要经过皇后同意吧!” 真宗笑道:“这个你只管放心好了,皇后素来是个省事的人,谅必没话说。” 刘娥意味深长地道:“三郎说放心,那小娥便放一百个心。”闻言笑道:“也好,你身子不爽,也早些歇息!”站了起来。 杨媛按下心头狂喜,连忙跟着站起来,服侍真宗同行而去。 这些日子她与刘娥走近,便也知道了许多真宗平常喜恶之事。这一夜,便殷勤服侍,无不妥贴。真宗对她本是无可无不可的,却见她温柔妩媚,别有一种动人,未免也有些怜惜之意, 次日一早,真宗上朝之后,刘娥便把昨日做菜的厨子送给杨媛,杨媛心中感激,更是暗喜自己走对了这一步。
刘娥意味深长地道:“三郎说放心,那小娥便放一百个心。” 果不其然,当真宗兴冲冲地对皇后提出要立刘美人为妃的事之后,郭后沉默良久,才笑道:“刘美人的确讨人喜欢,莫说官家,臣妾也是十分地欣赏。论理,官家喜欢哪个宫人,如何封赏,那自是玉旨纶音。既然官家如今要臣妾表示意见,臣妾忝为六宫之主,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刘美人侍候官家尽心,官家多宠幸她些,多赏赐她些,也无人敢说个不字。官家尽可慢慢的提升她的位份,骤然进位为妃,只怕引起别人的纷议。曹美人、刘美人和杜才人,本是同时进宫的,曹美人是功勋卓著的世家,杜才人是昭宪太后的侄女,戴贵人又是为官家生下过皇子,她三人都未进位,此时官家独独要将刘美人进位为妃,臣妾怕太后或者朝臣们问上一句:‘刘美人何以骤进为妃,敢问这刘美人是为官家生下了龙子,还是有大功于社稷,非赏不可。’官家却以何辞相答?” 真宗一时倒被问得怔住了:“这——” 郭后笑道:“官家要升刘美人,须得服得了众口才行,否则的话位高招谤,刘美人以后日子也难过,官家总得为她着想一下才是。臣妾想刘美人素来是个知进退,她若是那种哪怕与后宫人全部为敌也讨封争位的人,那刚才的话,就算臣妾没说好了。” 真宗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哼,难道朕要封赏一个妃子,还得先讨后宫所有人的示下不成?” 郭后见真宗变色,心中暗笑,忙道:“臣妾只是说说而已,官家既然喜欢刘美人,要进她的位份,那是官家的恩典,自然是要照办的。依着祖制,皇后之下设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为四夫人;四夫人之下又设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九嫔之下再设婕妤、婕妤之下为美人、美人之下为才人,这婕妤美人才人各九名为为二十七世妇;底下则是贵人、宝林、御女、采女等八十一御妻。刘美人如今为正四品,若是进封为正三品婕妤,倒是相宜?” 真宗的脸一沉:“倘若只进得一级,倒不如不提罢了!” 郭后嫣然一笑:“臣妾就知道官家会这么说,臣妾早就想过了,纵然不能封妃,也应该在杨婕妤之上,要不然人家这一声姐姐可怎么叫得响啊!那就进位九嫔,封为修仪如何?” 真宗叹了一口气:“罢了,难为皇后分析得头头是道的,那就让皇后上表,朕颁玉符金册吧!” 郭后含笑道:“那臣妾就代刘美人谢官家恩典了。” 过得一月之后,新修建的正殿万安宫落成,皇太后李氏由西宫嘉庆殿迁居万安宫,真宗率亲王皇子嫔妃等,于万安宫为皇太后设宴相庆,席间母子其乐融融,似乎从未有过芥蒂,好一副皇家的天伦之乐图景。 太后迁出嘉庆殿后,真宗下旨,正四品美人刘氏进封为正二品修仪,由偏殿翠华宫迁居西宫嘉庆殿。 这边刘娥被封为修仪,另一边,则是另一桩的喜欢。八月中旬,她的兄长刘美,正式迎娶钱惟演的妹妹钱惟玉。 这门婚姻一边是皇家外戚,一边是吴越王孙,又是御赐的婚礼,自然是办得隆重无比。婚礼那日,甚至连真宗都携着刘修仪亲自到府上,赐下大量珍宝以示道贺。一时间刘氏家族宛若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势。
说话间又将近岁末,皇后郭氏的嫂嫂进宫谒见皇后。 郭后为人一向简朴,郭氏家族的眷属进宫谒见时,若是有人衣服过于奢华,她必然不悦。因此上谁也不敢华服见皇后,便是宫中嫔妃,见皇后时,也不敢打扮得觥? 此次,郭后之父郭守文早已经亡故,长兄郭崇德承了官职,这次郭崇德进宫,郭后也是很高兴,忙问了家中事务。太夫人梁氏年事已高,近来也不常走动了,素日也都是郭少夫人进宫问安传讯。 此时便说起郭崇德的长子郭承寿,今年已经十七岁了,却也正是打算要在今年新春成亲。郭后听闻十分高兴,忙细细地问了女家的情况,又叫人备了礼物准备赐下。 郭少夫人忙起身谢过,一边奉承着皇后,说了半日,见皇后脸色甚好,这才吞吞吐吐地说出来意来,却原来是郭崇德夫妻,见了前几月刘美成亲时的盛况,便想托皇后向真宗请旨,比照着这样儿,也同样办一个御赐的婚姻盛况。 这边郭少夫人笑道:“娘娘是知道的,老爷子生前立下家规,子弟为官者除俸禄外,不取分文。外头瞧着咱们是皇亲国戚的,个个伸手,殊不知家里精穷了。这门婚事若办得俭省了,文武百官面上不好看,也给娘娘丢人。先头太宗皇帝在时,也是曾经恩典给昭成太子的岳家李谦溥赐钱办过婚事,有过旧例。再说,咱们哪怕是拿三五万的银子来办,到底比不得圣上恩典的体面。且如今娘娘是正宫皇后,咱们自然也不能叫个银匠给比下去了。” 郭后不听这话犹可,一听之下中刺着痛处,顿时冷笑道:“你在这里说了一大串子的话,我倒听出来了,你这里哭穷求恩的,无非是看着刘美成亲,眼馋了,也想依样画葫芦罢了!” 郭少夫人正想说一声:“娘娘圣明!”还未说完,郭后已经是喊了一声,道:“我的祖父,在后周太祖时,就是护圣军使;我的父亲是大将军,随太祖太宗皇帝平过后蜀定过南唐征过北汉打过契丹,支唐河大战打得辽人闻风丧胆。太宗皇帝赐谥号忠武,追封谯王。我们郭家世代将门,我的母亲梁家亦是书礼世家,我是中宫皇后,天下谁不敬仰。不承想到了你们手中,好的不学,竟要去学那银匠的暴发。你倒是从那南山的北屯里出来的?见着人家多摆几桌酒,多置几件金器,就哭着喊着要学人家的样儿?没得丢尽我们郭家的脸面!” 一席话骂得郭少夫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吓得磕头道:“娘娘息怒,原是臣妾的无知,臣妾再也不敢了。” 郭后一番话骂下来,自己亦是气得满脸通红双目含泪,侍女莺儿忙捧下茶来,郭后就在她手中喝了一口,这才慢慢地缓下气来,恨声道:“你也是世家之妇,怎么这般眼浅。我这骂的也不是止是你,我也知道,这断乎不是你一个人的主意。我这三个兄弟,竟是没一个争气的。我在宫里拼死拼活的捱着,你们倒在外头学人家这般小眉小眼的,你们给我争点气罢,纵不能给我长脸,也别叫我添堵生气,以后的日子长着呢!” 莺儿看着郭后的脸色,这才上前扶起郭少夫人道:“少夫人,娘娘的话,您可听明白了。” 郭少夫人连连点头:“是是是,我明白了。” 莺儿含笑道:“您还是没明白呢!小殿下如今六岁了,娘娘一心教养皇子,哪里有空去同那些个后宫的无知妃嫔们计较!” 郭少夫人恍然大悟:“是,臣妾全明白了。臣妾这就回去把娘娘的意思转告他们,咱们郭家家风,原是简朴重德,倒不在乎外头这些虚好看的。” 郭后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罢了,婚事——终究还是要办的。莺儿,吩咐皇城司拨五万给承寿办婚事。不必惊动别人,就从我的脂粉钱里头扣罢。” 莺儿忙应了一声,郭少夫人不承想还有这份恩典,含泪跪下磕头道:“臣妾代臣子多谢娘娘的恩典。臣妾等一定牢记娘娘的教诲,绝不敢再让娘娘生气了。” 刘府郭府,两边的喜事只相差了几个月,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光。郭氏族人这边婚事固然低调,这边却不断地宣扬郭后自出脂粉钱为娘家人办喜事,不费国库的贤德。恰是对比前几个月刘美婚事的张扬,令得京中官员,不由地将两处比较了起来。 “比较?”刘娥淡淡地说道:“比什么?” 雷允恭低下了头,不敢回答。 刘娥淡淡地笑道:“我自然知道,必是那一等一的好话儿——自然是说皇后娘娘贤良淑德、不事奢华、抑制外家请求、公私分明,不愧是我大宋皇朝一国之母,郭氏家族不愧名门望族。相比之下,我刘氏出身低微却恃宠生骄、行事暴发、上不得台面儿,活脱脱是那南山的北屯里出来的小眉小眼,是也不是?” 雷允恭吓得忙跪倒在地:“娘娘这话从何说起,吓煞奴才了。什么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如此毁谤娘娘您呢?”他偷眼看着刘娥,小心翼翼地道:“其实京中人人都说,天底下有几个世家,能够比得上吴越王府呢?天底下又能够有几人,能够得到官家御赐成婚的殊荣,甚至是官家亲临这种天大的恩典呢!人人都说,娘娘是三千宠爱在一身,连皇后的外家也请不来这等荣耀。满京城的人谁不羡慕娘娘您呢,又有谁不羡慕刘大人福泽深厚,能够得到吴越王府郡主的垂青呢!” 刘娥苦笑一声:“羡慕,那等下层小吏,自然是羡慕的。可是那些名门望族,还不知道怎么笑话我们,轻视我们呢!”她只觉得胸口似有东西梗住了似的,煞是难受。若无刘美婚事的张扬,郭后也不会故意让郭家人的婚事低调。然而刘娥却是不得不张扬,她与刘美前半生颠沛流离,无亲无故,无投无靠,受人轻贱。她是一道诏书被扔到郊外,一乘小轿悄然重回宫门,纵然是皇帝待她百般的好,她此生仍愿看到有一场正式的盛大的婚礼。便不是她自己,是她的亲人也好。 谁能够想到,当日蜀道上逃难的两个异姓兄妹,到今日一个嫁与当今天子,一个得娶吴越王孙呢。当她正沉浸在刘美那日婚礼的喜悦和欣慰之中,郭后却以这种行为,嘲笑了她。入宫近一年多,郭后看似对一切不闻不问,却似乎永远有办法羞辱着她,要使她在皇后面前抬不起头来。 雷允恭忽道:“奴才明白娘娘是在想什么,不过恕奴才大胆地说一句,娘娘何必在意他们的想法呢!” 刘娥冷笑一声:“你这奴才又懂得什么?哼,我不必在意什么,又必须在意什么?” 雷允恭忙磕头道:“奴才不敢,奴才只是一个奴才,眼界看法,也只是一个奴才的看法罢了。奴才只是觉得,舅太爷娶了吴越郡主,是一桩美事,一桩天大的喜事。能够得到御赐成婚,天子亲临,更是难得的殊荣喜事。官家肯为娘娘做出这么多事,是因为官家喜爱娘娘,为了满足娘娘的心愿,让娘娘高兴。这事儿娘娘面子里子都有了,人人都知道您会高兴。只有一个人会不高兴,那就是……”说到这里,他不由地向门口看了一下,确定没会有人进来,这才道:“那就是希望您不高兴的人。这世上除了您,还有谁得到这份殊荣,就算勉强求了来,也是落您后头。这人家要是什么都比不上您,那也只有变着法儿弄些事作让您闹心。您说您要为这事儿心里不舒塌,那官家待您的这份好这份心,不就白费了?舅太爷要知道是为他这事儿引得您闹心,这大喜日子里不是让他老人家也心里不安吗?这谁该高兴了,人家该高兴了!您想,这好好儿的,谁都见着您盖过人家了,该生气的是那边,那边不过空口白话地发个牢骚给自己搬个梯子下罢了,您又何必把这种事放在心上呢!这种牢骚越多,正说明您的份量越重啊!” 刘娥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看了雷允恭一眼道:“你这奴才倒有几分歪理,起来吧!” 雷允恭心里一喜,抖个机灵劲儿急忙站起,讨好地上前道:“娘娘坐得乏了,要不要到院子里走动走动,呆会儿官家来了,一看见您神采奕奕的,准会高兴。” 刘娥斜睨他一眼:“以后说话别太放肆,什么东家那儿的,都给我收起来。再让我听见,先打烂你的嘴。” 雷允恭笑得眼睛成了一条迷缝:“是是是,奴才就是这张嘴欠抽。”说着装模作样地打了自己两耳光,刘娥再郁闷,也被他引得笑了一下,心中却不禁在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怎么样应对皇后和世家大族,怕是一件逃不开的事儿呢!”
景德二年秋,边关忽传急报——辽国萧太后亲自率兵,以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为帅南下侵宋。 雍熙二年,太宗皇帝倾全国之兵,分四路大军直北伐辽国,欲一举收回燕云十六州之地,永却中原的隐患。大军本已经直经得了数州之地,并直逼幽州城下,不料太宗用人失当,监军节制,以致于功败垂成,东路军中了辽国耶律休哥埋伏,以至功败垂成,遗恨千秋。而这一战中,还折损了名将杨业等人。 此战一败,对国家损耗极大,财力大损,河北一带数年无人耕种,宋军暂时再无北伐之力。太宗皇帝接受老丞相赵普之议,罢战退兵,休养生养息。 宋军不再北伐,但是辽国自那一战得胜之后,国势为之一振。萧太后中兴辽邦,结束了自辽穆宗以来的颓败之局,虽然一时不敢大举南犯,但是却频频骚扰边关。又扶植夏州李继迁部,也乘乱扰乱边关。 却是真宗登基的消息传到辽国,萧太后本为太宗军人出身,性情强势,数次北伐之举虽然未能得胜,却是不敢轻视。及至听到太宗已经去世,继位的皇帝未曾经历沙场,且自大宋开国以来,对军人擅权向来十分警惕,因此上重文抑武。便觉得南侵的机会已到,因此上储备兵马积极备战。 及至两年之后,诸事已经齐备,此时耶律休哥已经去世,便任命耶律斜轸为帅,萧太后御驾亲征,与耶律斜轸兵分两路,直逼遂城。 遂城守将,正是当年兵败陈家谷、被耶律休哥所俘而绝食殉国的名将杨业之子——杨延朗。 杨业及其子杨延玉因陈家谷一役殉国,朝庭恩荫其诸子,长子杨延朗原为从七品供奉,升为正七品崇仪副使,其余诸子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延彬也各升一级。 其后,杨延朗再迁为景州知州,却因为一桩小事,险些获罪。 杨延朗本武人出身,他作战勇猛治边有方,对于吏治公文却是甚不通晓,来往公文全交给一个叫周正的小学生,自己并不过问。不料周正名为周正,为人却甚是不周不正,借机在军中干权弄事,自作福威,只将杨延朗蒙在鼓里。结果弄出了几桩案子来,被御史知道,便连同杨延朗一同弹劾了。 杨延郎涉在案内,他原是北汉降将,本非嫡系。虽然倚着军功升上来,但是却更招同僚嫉妒,一时间弹劾他的奏折不断。过了些日子后圣旨下来,令他进京。 杨延朗本以为此番必受责,真宗却只训斥了他一顿,但言辞虽然严厉,却并未有实质上的处份,只将他改授保州缘边都巡检使,直接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对辽防御前线任职。杨延朗自杨业死后,数次请求欲为边关守将,均不得如愿。不料因祸得福,遇天子如此加恩,心中又是感激又是惶恐,真觉得杀身难报。自此之后,更加小心谨慎,不敢有怠, 此次萧太后进犯遂城,遂城只是一座小城,守卫既少,且城墙又不够牢固,此番萧太后亲自率军,兵多将广,都是虎狼之师。本以为小小遂城,举手可下,但是她没有想到,这一次她却遇上了杨延朗。 若是换了其他的将领,面对着这样的强弱悬殊,面对着这样的现有条件,不是事先撤退,就是事后大败。只可惜,这一次的守将是杨延朗。 是身负杀父之仇杨业之子的杨延朗。 而杨延朗等这一天,已经足足等了十四年。 从雍熙三年到如今的咸平二年,从陈家谷到遂城,杨延朗可以说十四年里的每一刻,都是在为了今天而作期盼,而准备着。 他当然不会退,他也不能退。上天把萧太后这样一个对手送到了他的面前,他如果退了,也许他的人生中,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杨延朗等这一天,已经足足等了十四年。 从雍熙三年到如今的咸平二年,从陈家谷到遂城,杨延朗可以说十四年里的每一刻,都是在为了今天而作期盼,而准备着。 他当然不会退,他也不能退。上天把萧太后这样一个对手送到了他的面前,他如果退了,也许他的人生中,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遂城只是一个小城而已,四周只有土砖垒成的土墙,守城的只有三千兵马,而且大部份是没多少作战能力的厢军,杨延朗将城中壮丁都组织了起来,授于武器。守住四方城墙。 攻势已经进行了三天两夜了,这一天,又将近黄昏。杨延朗站在城头,只见天边最后一丝残阳如血,映得城头上下的一具具尸体沐在血光之中。 他恍惚地想:“大好江山如画,不知明日,是否还能够看到这一缕阳光?”一眼望去,将士们的脸被血迹与黄土所掩盖住了,瞧不见脸色,只见着眼中无尽的疲惫和血红。 这三天,将士们的尸骨垒成了山,逼使得辽兵丢下加倍的尸骨,却仍未能攻进城中一寸。然而,他心中明白,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了。 遂城的兵力已经透支近极限,这最后一次,是城中的老弱妇孺将自家房子拆了,石头运上墙头,临时组织的壮丁们是拿着菜刀锄头乱石头打退的辽兵,更是因为天色将黑了。 天黑了,为他最后留了一夜的时间思考。明天——他将拿什么打退辽兵? 副将走到他的身边:“巡使,您已经守在城头三天两夜了,请先下城头休息一下吧?” 杨延朗摇了摇头:“我先去城中巡视一圈。”他下了城楼,泼一把冷水刺激一下疲累已极的精神,然后骑上马,率副将绕着城墙巡视过去。 马蹄的歌声音,踩在青石板的路上。杨延朗一言不发,走了良久,忽然停下马道:“雷兄弟,明日我守城头,你在城下准备。我已经派人向行营都部署傅大人请求援兵,但若是援兵未到,辽兵攻进城来,你便领大家撤入街巷之中,与辽兵展开巷战。哪怕城破,也要拖住,等到援兵到来收复遂城。” 雷副将听得心头巨震,惊呼道:“那巡使您……” 杨延朗道:“我若活着,自然与你并肩作战,我若殉国,只能一切拜托于雷兄弟你了!” 雷副将急道:“杨巡使,您千万不能——”他话语未说,却素来知道杨延朗的为人,只怕难以阻止于他。只得急忙另打主意道:“哦,杨巡使,未将有个建议。明日若是城破,末将率令将士们展开巷战等待援兵。只是——那傅大人向来不肯轻易发援兵的,为了援兵能够及时来,只怕明日您得亲率一队兵马杀出重围去向傅大人请援。大人,为了能够保住遂城,只能请大人亲自去。如果没有您亲自去,只怕请不来傅大人的援兵的。 杨延朗看着雷副将强作笑颜的脸,只觉得心头热血涌上,他伸手拍了拍副将的肩膀:“好兄弟,难为你用心良苦,只是我杨家没有临阵脱逃的儿郎。杨家的人只要有一口气在,必然寸土不能让与敌人。明日一战,只怕是你我兄弟联后的最后一战了!” 雷副将扭过脸去,强抑热泪,好一会儿才若无其事地回头道:“北城门的墙面今天被辽人的火炮轰塌了一个口子,我已经调北城门的弟兄们过去增援,怕是明天那里会成为辽人的突破口,大人千万小心。东城门的石头不够用了,末将已经叫人去城中搜用民家防盗用的铁棘和铁钉,估计也能够顶一阵?”都是沙场将士,既然知道对方决心已下,也无谓多说其他言语,倒不如商讨些实际事务。要到了拿这种民用的铁棘铁钉去对付萧太后的二十万兵马,实在是杯水车薪济不得事,却也是能做得多少是多少罢了。 马蹄声继续前行,忽然一阵寒风袭来,杨延朗不禁打个寒战,叹道:“连老天都来凑热闹,今夜气候忽降,这样的天气能让人片刻手冻成疮,辽人不畏寒冷,明天这一战可就更难打了。” 雷副将正要说话,忽然整个马身一滑,若不是及时勒住缰绳,差点摔落马下,却也不由地轻呼一声。杨延朗忙问:“雷兄弟,你怎么了?” 此时月华初上,映得地面一片光亮,雷副将跳下马来仔细一看,道:“原来是个水坑,被冻结成冰面,因此马蹄打滑。”他用力踩了踩冰面道:“这天气真够呛,才一会儿,这冰面硬得踩都踩不动!” 杨延郎嗯了一声,见雷副将已经上了马,便继续往前走,心里头忽然朦朦胧胧闪过一个念头——“打滑”“硬得踩都踩不动”。他心神不定地任由战马走了好一会儿,忽然勒住缰绳,掉转马头,疾向刚才雷副将马蹄打滑的地方返回。 杨延朗跳下马,提起银枪,朝着冰面上直戳下去,但听得轻微的唰唰几声,头几下却只是戳得表面上的冰屑飞溅,直戳到第五下,这才听得“哗啦”一声,冰面破裂开来。 雷副将忽见杨延朗掉转马头而去,急忙也掉转马头追了过去,却只见月光下杨延朗狂喜万分,倒提着银枪一个劲地戳着地面。雷副将跳下马来,惊问道:“杨巡使,发生什么事了?” 杨延朗一把抓住他的肩膀,纵声长笑:“哈哈哈,当真是天佑我军,天佑我遂城,天佑我大宋啊!”萧太后五更就起身了,由宫女服侍着梳洗完毕,正打算用膳后便传令升帐,集合众将下令对遂城作最后的攻击,却听到帐外有压抑不住的窃窃私语之声。 萧太后眉头一皱,她素来治下甚严,臣属轻易不敢越轨,这番窃窃私语,必有原因。她唤了一声:“贤释!” 宫女贤忙自帐外掀帘进来,见萧太后脸色不悦,吓得跪倒在地。萧太后的脸仍对着梳妆台,道:“外头发生什么事了?” 贤释忙奏道:“禀太后,探子来报,不知何故遂城一夜之间大变样子,一眼看上去满目寒光闪闪,叫人睁不开眼去。此时军中上下,都在为此事议论纷纷!” 萧太后一惊:“哦!来人,取朕盔甲,待朕亲自去看!” 萧太后带领侍卫,亲自登上哨楼,向遂城方向看去。只见一夜之间,遂城仿似披了一层寒光铁甲,此时正旭日初升,阳光直将遂城照得一片金光闪闪,这种金光刹那间刺痛了萧太后的眼睛! 萧太后一个失神,不禁退后一步,哨楼窄小,立时整个人撞在哨楼的栅栏上,她毕竟已是近六十岁的老人,这一撞之下险些摔倒,众侍卫齐声惊呼忙抢上去,早有贴身侍女已经将她扶住。 耳中听得一个熟悉的声音:“哨楼危险,太后不应该凤驾亲自上去,有何事情为何不吩咐为臣?” 萧太后转头一看,见元帅耶律斜轸早已经闻讯赶了过来,正站在哨楼的木梯上,向太后躬身行礼请罪,几句话刚刚说完,便咳嗽了几声。 萧太后摆了摆手:“罢了,朕沙场百战,这点小事算得了什么。倒是你自己身子要小心,此次南征还得要你。”她却不理会耶律斜轸满眼不赞同的目光,伸手遮住阳光,微眯起眼睛继续察看遂城。 但见一夜时光,整个遂城外一层厚厚的坚冰,将整个遂城保护得如铜墙铁壁一般,萧太后一动不动地站着,看了很久。 清晨的冷风彻骨,滴水成冰,众将士侍立在哨楼边只一会儿,便已经觉得遍身生寒。过了良久,只听得萧太后的声音在风中传下来,似比寒冰更冷:“这遂城的守将是谁?” 萧太后兵临遂城时,自然就有人回报过,遂城的守将叫什么名字。但是耶律斜轸却知道,此时萧太后再次发问,要的自然不仅仅只是一个名字而已。 耶律斜轸走上一步台阶:“臣禀太后,遂城守将是保州缘边都巡检使杨延朗,也就是当年陈家谷一战,被我军所俘的杨业之子。” 萧太后失声道:“原来是杨无敌之子,不愧是将门虎子!”她回过头来,凤眼扫过耶律斜轸:“朕记得,杨业就是败在了你的手中吧!” 耶律斜轸自然知道此话的含义,却并不表态,只是微微一笑道:“是!” 萧太后转过身来,耶律斜轸退下台阶,萧太后推开侍女的搀扶,自己挺直走下哨楼,向营帐走去,走过耶律斜轸的身边,才道了一句:“有把握吗?” 耶律斜轸躬身行礼道:“臣先派人试试。” 傍晚,结果已经传到,遂城城墙结冰之后,光滑难登,云梯架上去又滑下来,连着攻击数次都未能爬上城楼。抛石机抛出的石头,火炮打出来的铁弹,前几日打在土墙上,尚能打塌一些墙面,动摇一些墙石,打在冰面上,却是只打掉一点冰渣,城头一盆水浇下,立时恢复原样了。 军营中灯火初上,但听得营帐中耶律斜轸声声的咳嗽声,咳得令人心悸起来。待得咳嗽声停了下来,才听得耶律斜轸的声音道:“太后,如果我们真的一定要拿下遂城,自然是拿得下的,只是旷日持久,而且代价太大。从军事上来说,遂城的重要性还不到这个地步,没必要付出这样的代价。” 萧太后脸色阴沉,良久才道:“攻打了这些日子,难道就这样放弃?” 耶律斜轸也是脸色沉重,道:“以十虎博一牛,不值得。让杨延朗利用了这场大雪,是天时之过,非战之罪。以臣之见,咱们南下不仅仅只为一遂城,此时攻下遂城要付出的代价,足以攻克几个大州了。遂城任何时候都可攻破,不必计较于一时一刻,不如先行转攻其他城池,待回头再拿下遂城,那便是易如反掌了。” 萧太后久久不语,摆了摆手,令耶律斜轸退下。耶律斜轸退出御帐之时,但见萧太后头上丝丝银发在灯光下格外醒目,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 这一夜,萧太后帐中,灯光彻夜未息。 次日凌晨,军中传令——大军撤离遂城,转攻瀛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