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宅家了还能继续宅吗(宅和废宅)

不想宅家了还能继续宅吗(宅和废宅)(1)

“上海的旅游景点有:外滩、东方明珠、陆家嘴、城隍庙、南京路步行街、上海野生动物园、田子坊、豫园、上海海洋水族馆、迪士尼、七宝老街、枫泾古镇等等”。

“上海周边有:杭州、千岛湖、苏州、南京、无锡等等,玩的地方很多,好看的地方也很多。”

这两句话,是我每一年春节回老家前都会背熟的,因为老家的亲戚总会问:”上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上海周边有哪些地方?“毕业后来上海的第一年回老家,被问到这个问题,我答不上来,因为那一整年,我工作日兢兢业业上班,周末因为没钱只能选择宅在家里,那一整年,我只去过一个景点,就是外滩。被问到这个问题时,真是有点迷茫,我总不能跟对方说:“我没事的时候,都是宅在租房里的。”所以,上海这些景点,周边的城市都是我在网上查到的,这样,至少可以显得自己确实是生活在上海的。

不想宅家了还能继续宅吗(宅和废宅)(2)

思考“宅”的反义词

今年是我来上海的第10年,我进步了很多,成长了不少。可对于“宅”我始终如一,并没有什么变化,我依旧只去过外滩。

我之前以为“宅”的反义词应该是“游”。

所以,当我被问到上海有什么的时候,我想到的是旅游景点。如果我有钱、有时间,我应该会游遍网上的热门景点,每个周末带着相机和好心情,转遍上海的每一个角落,发现各种没有出现在网上的美景、小巷、美食店。

可事实是,这10年来,不同的休息日,我从在一个只能放下床的暗黑隔间房里宅着,到有一间可以放下书桌的房房间宅着,再到后来我终于有钱可以租一个带阳台的房间,我可以在阳台上宅一天,再后来成家了,我租了个两室一厅宅着,今年买了个房子,我想我以后可以在自己的书房里宅着了。

于是我就在反思“宅”的反义词到底是什么呢?

对我来说,宅的反义词不是游,宅的反义词是“废宅”。

不想宅家了还能继续宅吗(宅和废宅)(3)

“宅”和“废宅”的区别

去年受亲戚之托,我有个毕业两年的表弟来上海找我们,让我们给介绍工作,带他在上海发展。他来了后有一周的时间,天天在房间睡觉、抽烟、玩手机,工作没有新进展,面试频率很低。这让我想起了去年的一个新闻,一个人躺在床上看手机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一连8天,为了看小说连饭都不吃。房东见他8天都不出来,担心出事报警了,算是救了他一命。

像他们这样的“宅”是“废宅”,这也是我们父母那一辈认为的“宅”。

而现在很多一线城市年轻人的“宅”其实更多样化,比如做自媒体的,我算是半个自媒体,因为我是兼职,平常周一到周五上班,周末就在家看书、写文章。有的全职自媒体,一整个月活动范围不超过家里小区500米,要出去可能是需要拍视频,去采景的。尽管他们活动范围不广基本上是宅在家里,但,他们该赚钱时赚钱、该读书时读书,自我价值感能得以体现。

不想宅家了还能继续宅吗(宅和废宅)(4)

因为疫情被迫“宅”的感悟

所以,一些“废宅”青年因为这次疫情被迫困在家里宅,可能会跟家长说,你看大家不一样都在家玩,其实不一定哦,有人在奋笔疾书、有人在继续赚钱、有人在寻找新的机会、有人在阅读,并不是所有宅的人都在看手机、刷新闻,所以,不能用大家都不上进来安慰自己的不上进。

这次的“宅”对我来说最大的感悟就是:感谢去年努力的自己,开始做自媒体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在公司裁员、降薪的情况下,能有另外一份收入。好在我注重理财,尽管不精但也算入门了,零花钱类的从理财收益里出来,让我在家宅着能不那么焦虑。幸好去年咬牙买了房,现在租的房子很小,没有写作的地方,等疫情过去我就装修,装一间我喜欢的书房出来,这样,以后我就可以在书房里宅着,安安静静的看书和写文章了。

不想宅家了还能继续宅吗(宅和废宅)(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