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善知恶是良知原文4句(知善知恶是良知)

王阳明心学真正学懂之后,会发现无非就是‘致良知’而已,但真有这么简单吗?如果真有这么简单,那满大街都是开悟的圣人了。

真正切实用功‘致良知’之后,会慢慢发现,很多时候‘良知’并不能给我们指引方向。甚至有时候无法分清念头是‘良知’发出的天理,还是‘人心’发出的私欲。有时知道是‘良知’所发,但又因为私欲影响,不愿意去跟随良知的指引去行动,导致无法‘致良知’。

知善知恶是良知原文4句(知善知恶是良知)(1)

比如在马路上看到一个垃圾,等走过垃圾之后,发现自己怎么没有把垃圾捡起来?从小接受的教育让我们知道,捡垃圾是正确的符合天理的行为。

但是在看到垃圾的那一刻,‘良知’好像并没有生出捡垃圾的念头,那又要如何‘致良知’?而只是在事后开始思考,自己为什么没捡垃圾,没捡垃圾是因为自己懒得捡吗?所以是被私欲遮蔽了‘良知’的发挥吗?哪我现在该不该转过身去把垃圾捡起来?

这一连串的心理活动,根本无法判断那些是良知发出的善念,那些是自己的私欲。既然分不清,又如何‘善护念’?如何‘致良知’呢?针对这些问题,王阳明的弟子陆澄也请教过他,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问:“知至然后可以言诚意。今天理人欲知之未尽,如何用得克己工夫?”

先生曰:“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若不用克己工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时,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今人于已知之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且待克得自己无私可克,方愁不能尽知,亦未迟在。”

大致意思是,陆澄问王阳明:“《大学》中说‘知至而后意诚’。但是现在‘知’还无法分清‘天理’和‘人欲’,更谈不上‘意诚’了,又该如何用‘克己工夫’去克除私欲呢?

阳明先生说:“人若踏实地连续用功,对于‘天理’的精妙处,就能一天比一天认识清楚,对于‘私欲’的细微处,也能一天比一天认识清楚。如果不用‘克己工夫’去克除私欲,成天只是说说‘致良知’而已,这样是不能看到天理的,这样也不能看到私欲。

好比人行路,走了一段才认识一段,到十字路口时,有疑问就去打听,打听了然后又走,才能慢慢到达目的地。今天的人们对已经知道的‘天理’不肯存养,对已经知道的‘私欲’不肯摒弃,却一味担心不能分清天理和私欲,只讲空话,又能有什么好处?倒不如等到自己无私可克,再忧愁不能完全分清天理和私欲,这样也为时不晚。”

可见王阳明的意思就是让我们先切实的用功,慢慢自然就能分清‘天理’和‘人欲’,一味空想,将毫无进步。可是即使我们想先用功,但还是会被分不清‘天理’和‘人欲’而困扰,好像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知善知恶是良知原文4句(知善知恶是良知)(2)

其实有一些私欲还是很容易分别的,先克除掉这些明显的私欲,逐渐的那些隐藏比较深的私欲,也会一点点显现出来。比如只要发现自己,因为某件事情起情绪了,那一定是有私欲了,通过这一点,就能发现很多私欲。

王阳明治理瘟疫、抗旱、防盗和防火时。推行‘旌彰亭’和‘申明亭’的“两亭”制度,就是‘红榜’和‘黑榜’,现在很多地方会沿用这个模式,但要明白这两个榜的目的,是为了教人分清‘良知’和‘私欲’。

因为当时很多民众也是分不清‘良知’和‘私欲’的,瘟疫来了连自己的亲人都不顾,出现了很多违背良知的事情,但民众还不知道自己违背了良知,这就很可怕了。

于是王阳明才设立了‘旌彰亭’,以此来让人知道什么是良知的事件。同时设立‘申明亭’,以此来让人们知道什么是私欲的事件。良知虽然被遮蔽的太深,发挥不了作用,但是依靠着两榜的外力作用,也能一定程度上,帮人们分清‘良知’和‘私欲’。

等到自己一旦做出了违背‘良知’的事情后,马上就能知道这是错的,然后良心不安,问心有愧,这样事情才能往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借助外力来分清是非善恶。

知善知恶是良知原文4句(知善知恶是良知)(3)

而现在很多企业也用红榜和黑榜,但是大多企业的目的是让员工冲击冠军,向冠军学习,这是在刺激人的欲望,从本质上与王阳明的思想是违背的。

儒家有很多礼仪,都是基于道德的原理而制定的,所以这些礼仪也是分清‘天理’和‘人欲’的助力点。但要注意不要过多的执着于‘礼仪’,否则也容易走偏。

起初因为私欲太重,导致良知无法发挥作用,故分不清‘良知’和‘私欲’。等到借助一些外力,分清私欲后,然后切实的用功克除私欲,逐渐良知就能发挥作用了。遇到事情时,良知能分辨是非善恶了,然后继续切实的‘致良知’,一步步让良知持续彰显,最后达至‘此心光明’。

阳明先生曰:“诸公近见时少疑问,何也?人不用功,莫不自以为已知为学,只循而行之是矣。殊不知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着实用功,便见道无终穷,愈探愈深,必使精白无一毫不彻方可。”

王阳明说:“用功不能间断,因为私欲一天天增加,就像地上的灰尘,一天不打扫,就会越积越多。只有每天着实用功,就能了解道的永无止境,越究越深,一定要精进用功,使良知达到纯净洁白,无一丝一毫不透彻的境界才行”

所以一念恶,念念恶,恶念会接踵而来,必须是心之发动处有一点恶,就革除,不让它有半点停留。有的人明明知道是恶,但还是不肯克除,因为禁不住诱惑,特别在名利面前,会做一些违背良知的事情。如果不能及时悔悟,恶念会一个接一个的来,良知再无光复的可能。

知善知恶是良知原文4句(知善知恶是良知)(4)

先生曰:“今为吾所谓格物之学者,尚多流于口耳。况为口耳之学者,能反于此乎?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如今一说话之间,虽只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私欲。盖有窃发而不知者,虽用力察之尚不易见,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著不循,讲人欲来顿放著不去,岂格物致知之学?后世之学,其极至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的工夫。”

阳明先生又说道:“现在实践我‘格物’之学的人,大多还停滞在言论上。更何况那些从事口耳之类的教授学者?只会教条式的教人。

天理人欲,其细微处只有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才能一天天有所发现。现在说的这番道理,虽然是在探讨天理,但不知在说道理的同时,心中又有多少私欲产生。私欲悄悄产生,人却毫无感觉,即使用力省察还不易发现,更何况空口白说,能全部知道吗?

此刻只顾议论‘天理’,却将它放在一旁不去遵循,论‘人欲’却放在一旁不去清除,怎么会是‘格物致知’之学?后世的学问, 其终点也最多做一个 ‘义袭而取’ 的功夫罢了。”

总结:

这些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无法理解,只有自己去‘格物致知’,在生活中去实践‘致良知’的功夫,才会慢慢发现王阳明说的这些问题,然后再来对照解决。所以提前是实践,让我们一起从此刻开始‘致良知’吧,“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知善知恶是良知’,相信总有一天能够让‘良知’彰显,然后‘良知’就能分辨是非善恶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