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文案推文(你离出圈可能只差一副好文笔)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郑好

锤炼文笔一度被认为是一心想当作家的人才干的事儿。但如今信息时代,写作早不再只是作家的秘事。写作几乎成了很多人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发朋友圈、发微博记录个人生活,写美食探店、旅游攻略,录个视频写文案,写总结、工作汇报等等,都属于写作的范畴。

好的文笔可以高效传播内容,引发高度共鸣。比如说,最近引发热议的《二舅》自媒体视频,虽然引发了一些争议,但很多人都承认,这个视频的文案写作,是其一开始被迅速传播、分享、出圈的重要原因。

当然,锻炼好文笔,不一定是为了当作家,也不一定是为了火出圈。提高文字表达水平,本身还有自我疗愈的作用。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也是不同的,写作对于我们更好理解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思考自己人生的变化过程,都能起到整合的巨大帮助。

在普通人都可以写作的时代,怎么写好,写出水平,写得出类拔萃,就成了值得重视的事情。文学编辑、作家叶开就认为,除了极少数人,写作能力基本都不是天然获得的。很多人误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似乎只要读书多,就会写作。其实不完全是这样。古人也很明白。学习,学习,学和习是两个不同的学习过程,学之后呢,还要习。读跟写是不一样的。会读并不一定就会写。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重生文案推文(你离出圈可能只差一副好文笔)(1)

叶开(出版社供图)

使可意会变得可言传

叶开是现当代文学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他曾任《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副编审,有20多年文学编辑经验,编发过莫言、阿来等名家的代表作品,也编发过很多无名作者的首部作品。他同时也是一位高水平作家,有20多年的写作实践经验,出过《口干舌燥》等五部长篇小说,出版散文集《野地里来,野地里长》,语文教育专著《写作课》《语文是什么》等。丰富的编辑经验和同样经验丰富的写作经验,叠加在一起,让叶开似乎拥有了一种特殊的能力。用作家毕飞宇的话说就是,叶开“使可意会变得可言传,听他的,通常不会错”。 阿来也对叶开的编辑功底很是欣赏,“谈到写作,叶开不会给你一种焦虑感,他只是教你快乐地写写写,再快乐地改改改。如果你还能吃透几个写作技巧,即使你成不了一名作家,也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写作者。”

2022年7月,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了叶开新作《修炼好文笔:人人都能妙笔生花》。从书名也可以看出,他这本书是专门分享如何写作,锻炼好文笔。

谈写作、教写作的书其实并不少见,但多是偏于理论,较为抽象。叶开作为一名资深编辑、作家,一个对语文教育深有见地的人,他讲写作,不走纯理论路线,而是以《红楼梦》《复活》《呼兰河传》《百年孤独》、金庸武侠小说系列等古今中外耳熟能详的作品为例,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不光易于理解,实际操作度也非常高。

重生文案推文(你离出圈可能只差一副好文笔)(2)

金庸有着怎样的“写作人格”?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一生一共写了15部武侠小说。叶开在《修炼好文笔》中谈自己过往三十年阅读金庸的不同感受,“少年时读《射雕》,一目十行,喜欢找精彩情节浏览而不及其余,读得倒也十分痛快。人到中年读《射雕》,心境又颇不同……”

除了欣赏,叶开还从技术角度分享了金庸是如何处理情节中的反转、如何设置故事发生的地点,他对美人和恶人分别是怎样刻画的,三角情缘和英雄之死是怎么呈现的等等。

“反转”,是处理日常事件最有效率的文学表现手法。叶开分析写道,金庸在《笑傲江湖》里写华山派掌门人、君子剑岳不群,采用的就是“反转”手法。岳不群先生刚出场时,确实是很君子,很正经,做事情有板有眼,貌似名门正派。作为读者,你却隐隐觉得这个人有点讨厌。为什么呢?因为岳掌门的那个风流倜傥大弟子令狐冲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少侠,连小尼姑、采花大盗和魔教教主女儿都喜欢他。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正直、侠义、热心肠的青年,总在别人危难时挺身而出,真正做到了“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偏偏他的师父岳不群讨厌他,打击他,动不动处罚他,一不高兴就要逐出师门。叶开认为,这种两个人物之间发生的反常,是金庸先生给读者留的后门——并不是你天然讨厌岳不群,而是他确实令人感到有点怪异,太正经了,以至于变成了“伪君子”。 随着故事的发展,情节在一个高峰期突然反转。

重生文案推文(你离出圈可能只差一副好文笔)(3)

在写作行当里面有一种说法:一名作家高明与否,要看他敢不敢对笔下人物下毒手。有着长期编辑经验的叶开透露,他知道有很多作家不敢下毒手,不忍心“杀死”自己的主角,而导致自己的作品在关键情节上无法突破,很难更上一层楼。在《天龙八部》里,大侠萧峰最终自杀身亡了。“这是金庸写作的毒辣之处,也是深厚之处。在家仇国恨纠缠得如同一团糨糊,混沌不清时,深处漩涡的关键人物萧峰的人生已经无解,他再也无法脱身而出了。天下之大,竟无他这样一个大英雄的容身之地。读来,令人感慨万千。”由此, 在《修炼好文笔:人人都能妙笔生花》中,叶开提到一个概念“写作人格”,“性格决定命运,也决定我们的写作。性格不一样决定了我们的作品也不一样。”

叶开还判断金庸写武侠小说,“是先有结尾的。他的故事常有惊人的反转,造成震惊的阅读效果,但最终仍能稳稳地走向大团圆结局。这可能都是先设定了结尾,再逆推的结果。”在叶开看来,先有结尾的这类作家先掌握了故事和人物的结局。他们置身事外,通观全局,看到了一切,是全知全能者,因此更理性,更有条理。这类作家也通常活跃在故事性更强的类型小说里。武侠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玄幻小说、修仙小说,都适用于‘先有结尾’的写法。

重生文案推文(你离出圈可能只差一副好文笔)(4)

你是社会型写作人格,还是自我型写作人格?

具体分析完金庸的写作世界,叶开为跃跃欲试的写作者,拆解出动手写作的三个步骤。首先,写作者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和情况,找准方向。比如,你是社会型写作人格,还是自我型写作人格?自我型写作人格,更适合在写作中剖析自己,书写人生中的复杂情绪和各种冒险,写成长中的打“巨怪”过程;社会型写作人格,会更关注外在世界,适合构思玄幻、武侠等类型文学,创造一个世界,在写作中控制人物命运。

然后你需要打磨风格,用陌生化思维进阶,让文字跃然纸上。人们通常不会质疑熟悉的事物,而是习以为常。习以为常是一种巨大的认知惰性。“陌生化”思维才能打破这种认知惰性。“陌生化”是一种“新思维”模式,也是一种头脑风暴,可以打破屏障,拓展视野,使人看到未知世界,激活创造潜力。互联网思维,对于传统社会来说也属于“陌生化”。写作本身也是一种对思维的训练。有了自己的方向和独特的风格,就可以进入第三步实战修炼了。

虽然文无定法,但叶开也给出了几个经得住考验的好建议:不要用煽情与繁复的语言,那通常被用来表达“虚假情感”。要朝着细致、理性、思辨的语言进发,那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写作很像是编织毛衣,结构是棒针,语言是毛线。写作最好先构思一个好开头。把开头写好了,在故事不断的发展中,再考虑织什么花纹——无穷无尽的语言,无穷无尽的毛线,在巧心思驱动下,无中生有地织成一个艺术品。写作要有边界,就像绘画要有边框,没有边框那就是原野而非绘画了。写作没有边界,就是流水账。最后,他提醒我们,“写作,最本质、最简单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写,不断地写。”

重生文案推文(你离出圈可能只差一副好文笔)(5)

写自传吧,去理解你所经历的一切

叶开鼓励大家写自传,“不管你是名人还是普通人,只要你对这个世界、对这个社会、对自己的人生有好奇、有感慨,都可以写自传。一个平凡人也可能会写出不平凡的自传。一个人只要不断写作,就能唤起记忆,理清并疗愈自己,从而提升自己的境界和认知,照亮自己的整个世界。写自传,不仅是绝佳的练笔方式,更能开启精神世界的成长。”

胡适的《胡适自传》,马尔克斯的《活着为了讲述》,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普通人自传如《平如美棠》,是写一对平凡人坚守一生的爱情、婚姻与生存的故事。在叶开看来,前几年网上流行的《我是范雨素》,也是典型自传体非虚构写作。“这是真实人物真实事件,非常打动人。但如果是虚构的,却打着真人真事的名义。如《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 这类专为吸引眼球而编造的文章,就不是非虚构作品。”

如果你决定要开写自传,叶开也提到几点建议:第一,剖析自己。真实记录,不要掩饰、粉饰、吹嘘,而是自然、真实地写下来,避免宽泛空洞的议论和个人评价;第二,揭示生存状态中的真实与荒谬,正视现实带来的冲突与压力;第三,要有同情心、同理心。把个人经验放大到社会整体经验中去,以小见大,从一叶中看到整棵树,从一粒沙中看宇宙。这是写自传的核心,也是写自传的价值。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理解所经历的一切,如何思考自己人生的变化过程,是自传写作中非常重要的推动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