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人口数(吕梁市人口分布状况和影响因素总结)
在分析之前简要说明山西省吕梁市的行政区划情况,吕梁市下辖一个市辖区,十个县,代管两个县级市。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全市人口合计339.84万。根据山西省地形图显示,我把整个吕梁市分成了三个纵列带,分别为东部平原区,中部山地区和西部黄河沿岸丘陵区。其中东部平原为文水县,汾阳市,孝义市,交城县;中部山地包括岚县,方山县,离石区,中阳县,交口县,西部黄河沿岸丘陵地区包括兴县,临县,柳林县和石楼县。
看过家乡七普惨不忍睹的人口数据后(比六普少了32万人),我决定分析一下吕梁市总体人口分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稍微说说我觉得有山西特色的小范围山西分布的变化以及人口流失的原因。
平原四县,孝义,汾阳,文水,交城七普人口分别为47.73万,41.82万,37.26万,22.68万,中部山地区,岚县14.83万,方山县11.27万,离石区45.64万,中阳县13.85万,交口县9.53万,西部地区,兴县18.35万,临县39.47万,柳林县28.8万,石楼县9.68万。
西部,中部,东部人口分别占比24%,32%,44%,东部平原四县仅仅以22%的面积就承载了44%的人口。显而易见的,吕梁东部人口稠密,中西部稀疏,但也因为一些原因导致有例外(如吕梁市区离石区,与六普相比人口显然机械增长了)。
造成这种人口分布现状的因素无疑地形因素是首位的,平原四县位于汾河谷地,土地平坦,易于开发也更加适合人类居住,交通也更加方便,它的发展显然是带有先天优势的。
而中西部山地丘陵地区,生存环境较为恶劣,发展难度无疑大得多,就算是市区离石,开通火车的历史都不是很长,冬季大雪天时,多隧道山地的公路也常常不通,可见发展难度之高。
对于山西省而言,最重要的矿产资源煤矿当然也对人口分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县市的富裕程度。虽然说吕梁各县市都有煤矿分布,但煤矿的富集程度,开采难易程度,运输难易程度等等都有差异。根据吕梁市离石区煤炭总局的数据,吕梁乃至整个山西最富的孝义市,煤矿数量达到了108座,柳林50座,离石36座;而以贫穷著称的石楼,方山仅仅分别只有4座煤矿。显然孝义,汾阳等城市的收入水平,就业机会,城市服务要比其他县市要多得多。对于人口的吸引力显然要高得多。也更能留住人口。(根据七普数据,孝义和离石区是吕梁唯二正增长的地区)。
有一个数据特别吸引我,从六普到七普,十年的时间里离市区的人口从32.01万增长到了45.64万,增量达到了136213人,和孝义基本持平,孝义同期增幅只有8519人,只是离石区的6.3%,照此趋势未来不久离石就可以超过孝义市。这显然是一个重要的人口分布变化,这么多的人口显然是大量机械增长得来的。那么人口为什么纷纷跑向离石区呢?首先当然是和离石的行政中心地位分不开的,中西部县与离石区的联系比较密切,加上资源的倾斜,使得离石区的经济发展成绩愈加亮眼,显然会吸引周边县的人口流入,比如说与之相对应的,临县在此期间人口负增长184356人,柳林负增长32707人,这其中肯定有不少人迁移到了离石区。
除去正增长的离石区,西部黄河沿岸的临县,兴县,柳林,石楼,都是人口负增长大户,十年时间里,四县累计负增长三十二万八千人,人口向省外迁移趋势明显,东部如文水,负增长近五万人,应该是向太原等方向迁移了。总之,留住人口是吕梁一个不小的问题。
最后是我认为山西省非常突出的一个小范围特色人口分布的变化,就是因煤移村,建设新区。不少农村由于煤炭的开采,地基不稳,甚至出现了住房墙体开裂的情况,吕梁市不少地方都坚持先建房,先安置,再采矿的宗旨,不少村落甚至因此而实现整体搬迁。从而实现了从农村到城镇的人口分布变化,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走上这样一条道路。
总结:吕梁市的人口基本上呈现出东部稠密,西部稀疏的人口分布特征,但在离石区存在特例,这种人口分布受到地形,经济,矿产,交通等等多种影响。在小范围的人口分布变化上,显然因煤而迁移的现象不可忽视。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不喜勿喷。
文|柚子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