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祁县独立营(南征北战的伊阳)

抗战中的祁县独立营(南征北战的伊阳)(1)

伊阳县正式建制设县是在明朝成化十二年,即公元1476年。1959年经报请国务院批准,将伊阳县改为今汝阳县。

在我们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支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劲旅,从伊阳出发,千里挺进大别山、跨过长江、先后转战湖北、安徽、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省份,在解放战争中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他就是在解放战争中由伊阳独立团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野战军第4兵团第15军43师129团。

伊阳县独立团前身为伊阳县大队,成立于1947年10月。当时,伊阳县刚刚解放,中共豫陕鄂三地委派张文岑、魏维良来伊阳分别担任中共伊阳县委书记和伊阳县民主政府县长,随同他们而来的是由崔凤祥带领的4个班60余名老区部队干部战士以及百余名老区民兵民工等。随着伊阳民主县政府在付店宣告成立,由60余名老区部队干部战士为骨干组成的伊阳县第一支人民革命武装--伊阳县大队也同时建立,担负起巩固保卫新生人民政权的伟大重任。大队长由县长魏维良兼任,县委书记张文岑兼任政委,崔凤祥任副大队长。下设2个中队4个小队。县大队成立之后在严酷激烈的剿匪斗争中屡经战斗,愈战愈强,很快发展壮大起来。

1947年11月,县大队首次参加攻坚战斗,配合解放军九纵76团攻克敌伊阳县保安团巢穴上店寨。上店解放后,县大队由60多人发展到150多人。之后,在反击残余敌人发起的两次大规模反扑战斗中,县大队英勇奋战,在兄弟部队支援下胜利保卫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1948年2月,县大队改编为伊阳县独立营,魏维良兼任营长,张文岑兼任政委,崔凤祥任副营长,赵子庆任副政委。下辖3个连,共有300多人。伊阳县独立营成立不久即奉命奔赴嵩县参加由豫陕鄂第三军分区组织的围歼酒店九皋山丁海亮股匪的战斗。随着剿匪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加之洛阳解放,广大贫苦农民参军支前的热情空前高涨。1948年4月底,县独立营扩编升级为伊阳县独立团,在三屯隆重举行建团大会,魏维良兼任团长,李文清任副团长,张文岑兼任政委,县委副书记张继周兼任副政委。下辖2个营,一营营长崔凤祥,教导员赵子庆,二营营长杨克勤,教导员李玉顺,全团共有1000余人。此时,伊阳县大虎岭以南地区匪患基本肃清,但大虎岭以北地区及邻县仍有数股土匪频繁活动。

1948年5月,伊阳县独立团支援嵩县剿匪,在嵩县黄庄、饭坡等地围剿嵩县敌县长高茂德匪部。6月,县独立团由魏维良率领到大虎岭以北参加豫西第三军分区组织的伊东剿匪,与伊川、临汝县独立团并肩战斗。6月初,首战临汝鳌头山,毙俘敌50余人。7月3日,围剿敌临汝县自卫总队王庄据点,伊阳县独立团营长崔凤祥率部担任主攻任务,崔营长身先士卒,先后组织二次冲锋未果,第三次冲锋时壮烈牺牲,年仅25岁。崔凤祥是河北邢台人,从小卖艺走江湖,抗战时期参加八路军,曾任八路军太行独立旅警卫连连长,1947年10月奉命来伊阳开辟工作,在近一年的剿匪斗争中屡建战功,为伊阳解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伊阳人民永远怀念他。

1948年7月23日,匪中队长李万升、刘中金率众夜袭陶营南庄村农会,伊阳县独立团将计就计围歼该匪,活捉刘中金,歼敌200人。8月16日,伊阳、伊川、临汝三县独立团统一行动,再次围剿鳌头山股匪,由伊阳县独立团担任主攻,击毙敌上校团长李庆林,活捉中校副团长姚抚辰以下100余人。9月2日,伊东剿匪指挥部在内埠召开公审匪首姚抚辰(内埠人)大会,会上判处罪大恶极的匪首姚抚辰死刑,立即执行,对坦白立功的6名土匪当众宣布释放回家。至此,伊阳县大虎岭以北地区局势得以稳定,人民革命政权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发展。

之后,伊阳县独立团继续到登封、禹州、临汝等县支援当地剿匪斗争,并奉命开赴淮海战役前线,行至宝丰,因淮海战役胜局已定,部队遂又返回伊阳。

在全县人民的积极支持下,1949年元月,伊阳县胜利完成扩军305人,补充到县独立团。为解放全中国,元月15日,伊阳县独立团在内埠街整编升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2野4兵团15军43师129团,团长李文清,政委李锋刚。下辖3个营,除原伊阳县独立团外又补充了一批伊川、洛宁籍干部战士及部分起义部队官兵,共有1800余人。一营主要为原伊阳县独立团2个营整编而成,营长杨克勤;二营主要为伊川籍官兵及起义部队,营长曹瑜瑛;三营主要为洛宁籍官兵,营长李庆俭。

129 团整编后奉命南下,千里挺进大别山,准备参加渡江战役。途中边走边打,解放了湖北麻城、罗田、英山三县,直到湖北、安徽两省交界处的龙感湖畔,做渡江战斗准备。渡江战役打响后,129 团从安徽望江县作为第二梯队渡江奔袭东流县城,消灭了逃窜的残敌,为后续部队扫清了道路。接着,又参加了解放江西、南昌、赣州、瑞金等战斗。1949年8月,进军广东,战英德,攻广州,一且打到香港边和雷州半岛上。9月,进军广西,在博白县与白崇禧王牌部队第七军的一个师发生激战,129团1营在杨克勤营长指挥英勇顽强连续攻下四十个山头,将敌人消灭于山沟内,打出年威。军部和兵团部都来电祝贺,并派来电影摄影队为1营和全团拍照。在这次战斗中,伊阳籍指战员有14人英勇牺牲,其中副排长1人,班长5人,副班长4人,战士4人。

广西战役结束后,129团经过评功表彰和休整,于1949年10月底继续进军贵州、云南。1950年元月到达云南昭通地区后,执行剿匪建政任务。在金沙江畔的高山密林中,羊肠小道上,万丈石崖下无不留下129团广大指战员骁勇无畏的身影。1952年6月,129团先后被整编为云南军区内卫第23团、云南军区警卫团,担负城防任务。一年后,原129团官兵逐渐分散开来,有的转业地方工作,有的继续留在部队,有的进入各院校进修学习。其中原伊阳籍干部战士大部分留在云南各地工作直至离休在云南各地,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云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