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汉学书籍(他是清代汉学开山祖师)

阎若璩,字“百诗”,号“潜丘”,生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卒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山西太原人,客居江苏淮安府山阳县,清代著名的考据学家和经史学家。

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汉学”,清代学者以治经为主,运用训诂、考据的方法,以达“通经致用”之目的。由于这种方法与汉人儒学家的治学精神相符,故名“汉学”。清初的这种学风,开自顾炎武和阎若璩。

阎若璩治学极为严谨,“事必求其根底,言必求其依据,旁参互证,多所贯通”,“沉潜三十余年,尽得其症结所在,作《古文尚书疏证》八卷,引经据古,一一陈其矛盾之故”。

清代汉学书籍(他是清代汉学开山祖师)(1)

阎若璩通过潜心专研,确证了东晋梅赜(zé)所献的《古文尚书》是伪作,推翻了这部延续千年的文学经典,这在当时的学术界实在是一件石破天惊而又前无古人的盛事。

《古文尚书》系用古文字书写,西汉时在孔子旧宅壁中发现,比当时流传的今文《尚书》多25篇。南朝、隋、唐、宋以来学者传诵的均是东晋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但自宋、元时期开始有人怀疑此书是后人伪作,但难以考辨其真伪,故尚无定论。

阎若璩在二十岁的时候读《古文尚书》,即怀疑其是伪作,于是,他沉潜三十余年,乃尽得其 症结所在,作《尚书古文疏证》八卷。

清代汉学书籍(他是清代汉学开山祖师)(2)

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篇名、篇数、典章制度、历法、聚读、地理沿革、古今行文异同等多方面进行考证,得出了科学的结论,从而确定《古文尚书》是一部伪作。

阎若璩在考证伪《古文尚书》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本证、旁证、实证、虚证、理证的考据方法,为考据辨伪学说创立了通例,对有清一代的钱嘉学派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也奠定了他在清代学术界的重要地位。

伪《古文尚书》千百年来被后人诵读学习,视其为神圣经典,也是宋、明理学的重要依据。阎若璩论证此书乃是伪作,使理学家们自此进退失据,沉重地打击了理学,乃至触动了儒家经典的权威,对后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代汉学书籍(他是清代汉学开山祖师)(3)

黄宗羲在读完《古文尚书疏证》前四卷之后就说:“一生疑团,见此尽破矣!”并且亲自为之作序。

纪晓岚则说阎若璩是“百年以来,自顾炎武以外,罕能与之抗衡者。”

清代经学家江藩(1761—1831年)在《汉学师承记》中更是推阎若璩为“清代‘汉学’的开山祖师。”

近代大学者梁启超也说:“阎若璩之所以伟大,在其《古文尚书疏证》也!”

阎若璩不迷信古人,对有疑惑的地方,进行反复考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因而能够在学术上取得丰硕的成果和重大的成就。

清代汉学书籍(他是清代汉学开山祖师)(4)

阎若璩还有其他的重要著作,比如他所著的《四书释地》、《四书释地续》、《四书释地又续》、《四书释地余论》诸书,穷力于古,考辨精实,校正了前人对古地名附会的许多错误,同时涉及到四书中的人名、物类、训诂、典制等,被后人称为历史地理学中的佳作。

阎若璩还著有《经学论》、《孔庙从祀末议》、《孟子生卒年考》、《老子去周至关辨》《晋境不得至介休辨》等,其中有很多都是前人未发之高论。

本文参考自:《法眼看山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