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在学校(袁隆平院士鼓励李沧中小学生)
“爷爷,我觉得你特别了不起,之前我都是在书上和电视上见到您,今天终于见到您本人了,我觉得自己特别幸福。”队员们的话语中难掩激动的心情,并为袁隆平院士敬献了红领巾。
在李沧区“一校一院士,牵手伴成长”主题实践活动中,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和33中牵手的院士正是袁隆平爷爷。今天上午,这两个学校的队员们来到青岛国际院士港,见到了期盼已久的袁隆平院士,与院士进行了零距离接触。
听说袁隆平爷爷要来,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瓦楞纸社团的师生特地用瓦楞纸为袁爷爷制作了一幅肖像画,队员们将这个礼物送给他,袁隆平爷爷高兴的爱不释手。
两所学校的孩子们向袁隆平院士发出诚挚的邀请,希望袁隆平爷爷能到学校做客,帮助同学们解疑答惑,和袁爷爷一起探究关于水稻的知识。
袁爷爷亲切的问着队员们的学校、年龄,并亲手为队员们题字,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队员们带着袁爷爷的殷切希望,以袁隆平院士为榜样,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朝着自己的小目标大步前行。
李沧区同学参观院士港海水稻培育实验室
快听FM
袁隆平海水稻项目在李沧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项目2016年10月12日在李沧区签约,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李沧区政府和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正式落户青岛国际院士港,并着力打造国家级水稻研发平台。
袁隆平(1930.9.7-)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2001年以来,袁隆平指导选育成大面积示范亩产800公斤、米质优良的第二代超级杂交稻,并于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第二期超级稻目标。第二期超级杂交稻于2006年开始推广,2011年种植面积达800万亩,在大面积生产上比第一期超级稻高50公斤/亩以上。袁隆平仍不满足,进一步提出了将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结合,攻关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每亩900公斤目标,经过努力,2011、2012年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攻关百亩示范分别达亩产926.6公斤、917.7公斤,标志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实现。2013年,启动亩产1000公斤的超级杂交稻第四期目标攻关。2013年9月29日,第四期超级稻百亩示范片“Y两优900”中稻在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牛形村实现百亩平均亩产达988.1公斤,创世界纪录。
李沧区中小学生
“一校一院士,牵手伴成长”
李沧路小学开展“喜迎十九大,争做红领巾小院士”活动,队员们寻访王立军院士学习经历、研究方向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评选出十名“红领巾小院士“。队员们在教室内分主题开展各种小创作、小研究等交流展示活动,在户外进行车模、航模、机器人等大型科技类活动体验区,通过小院士科普活动,培养了队员们的科学意识和创造意识,提高了科学素养,希望队员们们把求知、治学的态度一直保持发扬下去,在科学的世界里取得更大的成就。
沧口学校积极响应“一校一院士 牵手伴成长”主题实践活动,与俄罗斯籍化学院士结对子活动,并开办了红领巾院士讲堂,发挥院士的引领作用。在学校大队部的带动下,在院士讲堂里队员们体验了VR模拟现实的高科技课堂,并积极动手进行创客发明研究,将所学的学科进行整合运用积极动手实践。队员们还利用了学校的水母墙,进行了水母小创客研究性学习,以水母为出发点,研究了水母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并进行了海洋生物的研究,激发了队员们对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王玉田院士为李沧区同学做专题报告
5月6日,青岛东川路小学、青岛铜川路小学、青岛64中的部分队员聆听了王玉田院士的专题报告会,并得到了向王玉田院士提问互动的机会。问题涉及作为一名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为什么选择了现在的专业,能否邀请王院士和团队到学校,给孩子们讲成长故事,指导孩子们创客实践活动等。活动中,队员们还有幸与王玉田院士面对面交流,敬献了创意手工作品和个性化邀请函。
青岛国际院士港
成为李沧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4月27日,李沧区教体局在青岛铜川路小学举行了首批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青岛国际院士港成为首批实践基地,同时还启动了“一校一院士,牵手伴成长”主题实践活动。各中小学将创新形式,坚持实践性原则,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积极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将邀请院士们走进校园,走到孩子们中间,通过开展讲座、指导学生创客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探索、参与、研究的过程中获得身心愉悦和健康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