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连环画作品(连环画册地球的红飘带)

自从长征这一惊天动地的壮举载入人类历史之后,长征已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史诗,而且也是世界人民的史诗。面对革命前辈用了牺牲和代价谱写的这部革命史诗,我们应该怎样努力运用各种文艺形式去表现它呢?在长篇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主编姜维朴看来,作为连环画工作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去表现长征,为同时代人和后代提供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义不容辞的头等任务。

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纪念版),根据著名作家魏巍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讲述了中国红军长征道路上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故事。该作品以独特的构思立意,以精心的人物塑造,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力,再现了当代视觉的长征,是中国连环画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也是连环画创作中表现革命历史题材较为成功的一部作品,被誉为“黑白艺术的高峰”“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红飘带”。在八一建军节这个特别的日子,让我们跟随《地球的红飘带》,一起去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同时传承弘扬长征精神。

长征连环画作品(连环画册地球的红飘带)(1)

长征是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长征跨越了10多个省份,翻越了40多座高山险峰,其中包括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皑皑雪山,渡过了近百条江河,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长征途中,红军与重兵“围剿”的敌人作战,先后进行了600余次重要战斗,平均3天就发生一次激烈的大战,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惊天动地的壮丽史诗。

长篇小说《地球的红飘带》的作者魏巍曾说:“中国英雄们的长征,是中国人民的史诗,也是世界人类的史诗。这部史诗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脚步和鲜血切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它像一支鲜艳夺目的红飘带挂在这个星球上,给人类,给后世留下了永远的纪念。”而长篇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就是根据魏巍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以激情澎湃的热血和严谨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完整过程。作品生动鲜活地再现了红军湘江突围,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北上巧渡金沙江,通过彝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穿过原始森林,翻过雪山,越过草地,打开北进道路,越过长征路上后一道天险——腊子口,建立陕北根据地等内容。

长征连环画作品(连环画册地球的红飘带)(2)

连环画艺术作品,既需要内容和艺术形式的丰富多彩,以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同时更需要有主旋律、高品位,才能保持茁壮的生命力。近代的中国连环画园地,曾佳作迭出,精品不断,获得极大的提高和发展。《地球的红飘带》连环画的问世,可以说又把中国连环画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大型连环画册《地球的红飘带》初版始于中国连环画出版社策划、姜维朴先生主编、资深编辑王素根据魏巍的同名小说改编,由沈尧伊历时六年呕心沥血绘制完成。这部作品可以说是表现中国革命历史为成功的连环画之一,自出版之后,在第七届全国美展评奖中获金奖,1991年在纪念建党70周年全国美展中获金奖,1991年在全国连环画第四届评奖中获绘画一等奖和脚本二等奖,同年在全国美术图书评奖中获金奖,所以也是在连环画中获奖多的一部作品。

长征连环画作品(连环画册地球的红飘带)(3)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还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出版方与沈尧伊数次沟通,请著名设计师蒋艳女士重新设计了这部红色经典作品,于是就有了这部《地球的红飘带》长篇连环画全集(926幅)。

连环画文学脚本是一部连环画作品的重要基础。把一部内容如此重大、情节浩繁而人物众多,共有47万字的长篇文学著作,移植为900余幅的连环画脚本,必然要准确地把握原作的要领,从而删繁就简,突出重要部分,细致入微地刻画更为关键的情节。这部脚本始终紧紧抓住长征中的三个方面的斗争,即与国民党蒋介石及其地方军阀的斗争,与大自然极其险恶的环境的斗争,与红军领导层中错误路线、错误思想的斗争;从这些惊心动魄的斗争中,展示党和红军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为首的领导核心的顽强精神与革命胆识。在姜维朴看来,脚本以饱满的笔墨描写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等领袖人物各自的特点:既表现了他们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庄严的气度,又不忽略他们在艰苦岁月中乐观的情怀和幽默的情趣;既注意对重大历史事件尽可能完整的表述,又注意对不同人物思想感情、内心世界的刻画。特别是对领导层的思想斗争,包括一些重要会议,用连环画表现难度较大,但改编中经过艺术的浓缩,不失原作精髓。脚本的改编,也是一种再创作,不仅需要对原作有深入的理解,而且也要熟悉生活。姜维朴说:“脚本作者王素在革命战争年代于部队从事过文艺工作,对战争的生活和革命部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她从20世纪50年代就做过将《青年近卫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小说改编成长篇连环画的工作,并长期从事小说编辑工作,责编过魏巍同志的作品,这也是她能够胜任这次改编的一些条件。”

长征连环画作品(连环画册地球的红飘带)(4)

长征连环画作品(连环画册地球的红飘带)(5)

此外,画家沈尧伊在连环画创作上其实早有成就。他尤其擅长表现革命战争题材和表现革命领袖形象。他的表现长征的连环画《烽火里程》和描写革命战争的《战地日记》《白马》都获好评,在创作上形成自己的风格。他又擅长油画、版画创作。这次接受创作任务后,他放弃了别的一切创作,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部长篇巨著的创作中来。经过6年的艰苦努力,他不仅熟读原作,深入理解原作的内容,而且搜集和掌握了大量与长征有关的文物资料。

姜维朴说:“当时红军将领和领导人的容貌,他几乎都掌握了准确的参考资料。他多次风尘仆仆到长征路途上体验生活,爬了雪山,过了草地,搜集了大量素材,从而也更深刻地领会了原作的思想,从多方面熟悉了这场发生在半个多世纪前的历史壮举。也正因如此,画家才能够在思想感情上与长征事迹密切交融,才能深入理解领袖人物和红军指战员高尚的气质和伟大胸怀。在他的精心刻画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彭德怀、叶剑英……一位位领袖人物形象,不仅形似,更在于神似,以不同的风貌,表现了各自的性格特点。他们无论在艰难险阻面前,或是内部错误思想的困扰之下,都表现出革命领袖那种高瞻远瞩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的非凡风度。毛泽东在征途上从容而坚毅的步履,在形势突变、敌情危急时沉着地运筹帷幄,甚至在马背上的凝神沉思,似乎都在构思宏伟瑰丽的诗章。‘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此时此景,使我们对这样的诗句所含的意境似乎有了深一层的体会。周恩来时而踏着泥泞,拨开硝烟,奔赴前方,炯炯的目光射向敌阵;时而深入战友和群众之中,力排危难于旦夕之间,似乎使我们又听到他谆谆叮嘱和热情洋溢的声音。朱德在群众中慈祥的笑容和率领部队奋勇前进的统帅风度,彭德怀身先士卒、叱咤风云的大将气概……这些领袖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战斗环境中的形象,使我们感到真实生动,可亲可敬。”

长征连环画作品(连环画册地球的红飘带)(6)

值得一提的是,画家沈尧伊对那些具有关键性的篇章,如遵义会议、抢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与张国焘斗争等情节,都以更大的精力加以刻画,特别是对各种人物在这些重大历史关头的表现,可以说倾注了全部精力去加以表现;对遵义会议上领袖人物形象的不同神态、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有着精心的设计和细微的刻画。“这样一些决定中国命运的伟大史迹,能够艺术地再现出来,可以说已具有文献性的史料价值。画家对一些艺术虚构的红军形象,如韩洞庭、李樱桃、杜铁锤等人物,也始终刻画出不同的性格特点,使他们悲壮的行为和英雄形象,给我们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力,因而更具典型意义。”姜维朴认为,“画家在着力刻画人物的同时,还善于把典型人物与特定历史下的典型环境结合起来,硝烟弥漫的战地拼杀、波涛汹涌的江河飞渡、崇山峻岭的天险奇袭、雪山草地的风云变幻……都使我们有着切身的真实感。而那些静谧的山村之夜、饶有风味的少数民族的山寨晨昏、云霞遮掩的山峦湖泊、蜿蜒不尽的栈道小径,这些对大自然美的描绘、与人物战斗情怀相烘托,又使我们深深领略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诗意。”

长征连环画作品(连环画册地球的红飘带)(7)

长征连环画作品(连环画册地球的红飘带)(8)

事实上,在1990年春,为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后半部分创作收集素材,画家沈尧伊第四次踏上了长征路。此行纵贯四川,南起彝海,北至甘南。长征中彝海结盟、飞夺泸定、翻雪山、过草地、攻占腊子口等壮烈的一幕幕,都发生在这条路线上。对于这段经历,沈尧伊在《征路漫笔》中写道:“毛儿盖河从大草地顺沟而下,袅袅炊烟处,母亲们正在草滩上用古老的工具编织羊毛毯。灌木丛中的空地,男女青年正围成圈跳藏族舞,那是在为即将举行的草原运动会准备节目。远方,一个小伙子骑马踏上山岗,随风飘来了悠扬的山歌……我感到心中充满了清新的气息,似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种熏陶,这种感受,虽然无形,但我确实认为比背包里那二十五卷胶卷和两大本速写更为可贵。”(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何建)

编辑:王欣 责任编辑:董小玥 审核:周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