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图1688期(谁道人生无再少)

深圳市萃丰实业有限公司致力于于“传承中国手艺,复兴历史品牌”,是小众的、文化属性的精品电商品牌。

▻萃丰好物涉及茶叶、茶食、茶器美学、传统手工艺品、苏氏蜜饯及笔墨纸砚等文化用品。

▻若想进一步了解我们,请点击页首关注我们的头条号“萃丰”,或造访我们的官方网站。

《一期一图》总第141期

▻浙江.嘉兴.血印禅寺

▻由尼康D600 尼康70-200 F4

@ 萃丰 in-cuifeng

-1-

宋.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每日一图1688期(谁道人生无再少)(1)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图文版权归属于精品电商品牌“深圳市萃丰实业有限公司”

-2-

解词

关于本词的创作背景,见于: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蕲水,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距黄州不远。

——刘乃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初时虽也吟过“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那样惴惴不安的诗句,但当生活安顿下来之后,樵夫野老的帮助,亲朋故旧的关心,州郡长官的礼遇,山川风物的吸引,促使他拨开眼前的阴霾,敞开了超旷爽朗的心扉。这首乐观的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当是在这种心情下吟出的。

上片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首句点名了兰溪 得名的缘由——山下溪边多兰。同时又点明了游兰溪的时令。兰刚发芽,芽虽短,但是生机勃勃长势很快,一个“浸”字写尽春兰的活力。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萧萧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暮雨萧萧、子规哀鸣都是写实。暮春三月,春色正浓,可写之景可谓数不胜数。但是作者独取此景,这显然和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有着直接的关系。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苏东坡善于直抒胸臆,不假比兴,所以读之觉显露直白。他的词大多源于他的生活经验与人生感悟,看似不经意地脱口而出,实则是真正超脱的思想心情

-3-

说图

东坡春游蕲水清泉寺,而我独行嘉兴血印禅寺

据清康熙《嘉兴府志·艺文》“血印禅僧传”记述: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占领嘉兴时,抢掠妇女数十人囚于岳王祠中,词中和尚仗义营救,被清兵绑于石柱,乱箭射死,血沁入石,留下痕迹。

民国35年,诗人易君左来此凭吊,留下一副对联:

川流不息,挺一身保数百人安全,纵遭惨死何妨?智仁勇信真兼备;

血印犹存,修三塔留千万年业绩,早自破空飞去,贪嗔痴爱了无痕。

-4-

往期回顾

✡《一期一图》系列

《一期一图》系列(第1-100期)

✡《哲思》系列

《哲思》系列(第1-6期)

✡《摄影交流》系列

《摄影交流》系列(第1-3期)

✡《晴耕雨读》系列

《晴耕雨读》系列(第1-4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