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梅州兴宁创新普法形式)

普法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梅州兴宁创新普法形式)(1)

“我国现行宪法包括哪几个部分?”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和第五个“宪法宣传周”,今年是现行宪法施行40周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兴宁市今年的宪法宣传活动被搬到了线上,以有奖问答的形式吸引了大量市民参与活动、学习宪法知识。

建设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造法治文化公园、制作普法微视频、“法律明白人”推进普法工作……近年来,兴宁市坚持普法依法治理与法治建设工作有机结合,有效推进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积极拓宽普法工作新思路,不断丰富普法内容、创新普法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普法宣传。兴宁市普法办还被评为“全国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零距离▶▷

文化主题园让普法深入人心

在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围绕着莲花池,正前方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写着“依法治国 依宪执政”八个大字,巨石下方则是一本敞开的国家宪法宣誓誓词石板书。石板书前整齐地站着一群人,正举起右手庄严宣誓。

莲花池四周的石鼓上,有关法律的名言警句吸引着孩童们大声朗读。沿着莲花池旁的“中国梦”法治路向上攀登到半山腰凉亭中,不少市民随手取阅凉亭书架上的法治宣传册,细细品读。

临近国家宪法日,位于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法治文化主题园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游览。

普法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梅州兴宁创新普法形式)(2)

青少年参观兴宁法治文化主题园。 受访者供图

兴宁市法治文化主题园于2017年8月正式落成,是梅州市范围内首个法治文化主题园,也是梅州市首批入选“广东省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的公园。园区占地面积200亩,设有主题标识、普法广场、普法“微互动”、LED法治宣传滚动显示屏、普法长廊、法治图书角、普法景观等7个板块。

“我们会依据不同时间段,对主题园里的宣传内容进行调整。比如凉亭书架上的宣传资料,每个月更换2至3次。”兴宁市普法办主任邓伟国介绍,主题园是兴宁市普法工作的重要宣传阵地,设置在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因为这里人流量大,“让市民潜移默化感受法治熏陶”。

普法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梅州兴宁创新普法形式)(3)

市民在公园凉亭设置的法治宣传书架上取阅宣传资料。 受访者供图

邓伟国指出,近年来兴宁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全力抓好“八五”普法工作的实施,促进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行为习惯。

兴宁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依法治理工作摆到重要位置,部署及时、措施有效、督促到位。各部门、各单位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以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抓手,逐级明确任务,层层压实责任。

今年以来,兴宁市司法局组织法律工作者、民法典宣讲团、社会组织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2场次,编制、印刷民法典书籍3万余份、各类民法典资料3.1万余份,有效推进了民法典宣传教育的精准性、普惠性。

接地气▶▷

短视频创作激发普法宣传活力

“兴宁市反诈中心提醒您:天上不会掉馅饼,免费送礼有陷阱;高额回报零风险,骗子圈套等你来;养生保健要担心,产品功效别迷信;养老投资要留心,非法集资坑本金;遇事多问家里人,切勿盲目做决定;提高防骗免疫力,健康幸福享晚年。”……

前段时间,一则《防范养老诈骗,守护您的“钱袋子”》的短视频在兴宁老年人的朋友圈广泛传播,诙谐幽默的语言、常见的诈骗案子、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让老年人一看就懂,在轻松愉快中收获法律知识。

由兴宁市普法办、兴宁市司法局开设的(亻 厓)“来说法”普法微视频专栏,围绕土地纠纷、校园暴力、婚姻生活、电信诈骗等方面的热点问题,邀请律师等法律从业人员通过“以案释法”将生活中常见的典型案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群众面前。

自2022年5月上线以来,该栏目共制作发布了5期作品,点击观看量约50万人次。打造“(亻 厓)来说法”普法品牌,不仅是兴宁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更是激发普法活力、提升普法实效的重要助力。

生活中处处涉及法律,但法律条文看起来晦涩难懂,为增加普法的广度和深度,兴宁市不断创新普法宣传方式,以更为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获取法律常识。

除了制作短视频外,兴宁市还完善了“智慧司法云”建设,在村、社区等基层组织搭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服务。

径南镇陂蓬村就搭建了全国首个“智慧村居法律服务公共平台”。在该村,“智慧司法云”已经成为了村民学法的好帮手,村民们可以在这平台上获取法律知识,还可以将生活中所遇到的法律难题咨询平台律师。

同时,兴宁市规范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法治带头人”培育工程,完善和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

兴宁市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乡土人情优势,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及时掌握、反映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主动参与矛盾纠纷劝导、化解工作,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法律明白人’不仅参与普法,还参与村庄法治建设。”邓伟国说,“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深受群众欢迎。

进校园▶▷

广大青少年成为“小小普法员”

“现在开庭。”随着“审判长”稚嫩却又坚定的声音,一声庄重的法槌落下,拉开了庭审的序幕。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庭审”,在兴宁市华侨中学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模拟法庭生动再现。

华侨中学初一年级的8名学生分别扮演了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诉讼代理人等不同的法庭角色。学生们准确把握每一个角色的状态,整个案件开庭审理程序规范演示,庭审现场气氛庄严而紧张。

“通过‘模拟法庭’这种寓教于乐的情景互动普法模式,青少年学生零距离感受现场庭审,既增加了普法的趣味性,也增强了普法的实效性。”华侨中学教师陈法宁说。

在举行模拟法庭活动的同时,学校还组织开展了“宪法大课堂”、民法典宣讲课、体验VR以及法律咨询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法治宣传活动。

华侨中学广东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是梅州市首家功能齐全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该基地共建设有展览厅、多媒体教室、VR体验室等六个功能区,是一个集普法宣传教育、庭审观摩、法律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近年来,校园欺凌、暴力等社会问题突出,为了增强学生们的法律常识,兴宁市坚持普法从娃娃抓起,推进普法教育进校园,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了解法律、敬畏法律、做法律的小小捍卫者。

今年以来,兴宁市举办多场民法典进校园活动,指派专业律师到各学校为学生讲授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法律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校园生活入手,帮助学生学会用法律手段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同时,兴宁市在各校建造法治宣传走廊、阅览室,更直观地向青少年传播法治理念、传授法律知识,增加法律知识储备量,培养法治理念、法治思维。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家庭的希望。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们沁润法治文化,增强学生们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意识。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们做法律知识的传播者,将法律知识播撒更多家庭。”邓伟国说。

原标题:

“宪”在普法 “典”亮兴宁

兴宁市创新普法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

【来源】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南方日报记者】张柳青

【通讯员】钟思婷 刘海阳 练思红

【作者】 张柳青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