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影视作品赏析(李啸洋风景与叹逝)

一、风景空间与叹逝美学

1934年,费穆在《时代电影》上发表了《略谈“空气”》一文。费穆在文章中提出拍摄诗电影的方法,成为理解其电影理念的美学纲要。“电影要抓住观众,必须使观众与剧中人的环境同化。为达这种目的,我以为创造剧中的‘空气’是必要的。”该文中,费穆没有用意境理论来解释诗电影,也没有引入叙事一词来分析电影,而是用了“空气”一词来阐明技术手段下电影展现的新可能性。费穆没有阐释何为电影的“空气”,但是在接下来的论述中,他将空气视为创作者用电影手段创造的电影氛围,“空气”涵盖了摄影、对白、音响等技术手段。费穆提出了四种创造“空气”的方法:“其一,由于摄影机本身的性能而获得;二,由于摄影的目的物本身而获得;三,由于旁敲侧击的方式而获得;四,由于音响而获得。”

费穆对于“空气”的第一条论述指向了摄影和视觉。在费穆的论述中,摄影机与物相遇的时刻,便是电影创造美的时刻。“外景方面,从大自然中找寻美丽的对象……内景方面,以人工的构图……创造‘空气’的要素。”电影《小城之春》(1948)、《城南旧事》(1983)、《那山那人那狗》(1998)、《路边野餐》(2015)、《长江图》(2016)、《冬》(2016)等电影中,自然风景和人工景观构成了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刑健的电影《冬》,将背景设定于大风雪之中,老人,鸟、鱼缸构成了电影风景,电影的影像运动,是雪天背景下,老人的动作是垂钓、走路、静默、走神。电影突出了风雪之声,也突出了荒景之感,全片有柳宗元《江雪》“独钓寒江雪”的空禅之意。《那山那人那狗》里,山油画般的风景,成为咏叹邮递员父子奉献精神的叙事环境。《路边野餐》和《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中,风景成为少数民族(苗族或裕固族)主体身份认同的重要隐喻:寻找风景,也是寻找身份的过程。不管是自然风景还是人工布景,风景都是诗电影和意境理论的重要构成元素,也是从古典到现代性的视觉转换要素。诗词书画中,风景是静止的,电影并不只是视觉与文字的,电影是运动的、听觉的、表演的。当新的元素在新的媒体介质中重新匹配时,意境理论中风景的适用范畴也会发生变化。诗电影中风景的功能是什么?风景从诗到电影美学转换是什么?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阐释了“境界”,境界的基本特征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境界论的理论核心强调物我统一、情景交融。放在电影中,意境美学观构成了诗电影的基本辞格。“风景首先是文化,其次才是自然;它是投射与木、水、石之上的想象建构。” 古典电影时期,风景的功能是内指的。情与景的交融,风景与意义的融合是古典时期诗电影的表达路径。例如,《小城之春》中出现了废墟化的风景,废墟指向过去性的时间,作为“废墟”的风景是精神荒废的生产者。《小城之春》拍摄于1948年,费穆将故事发生地设定在断壁残垣上。废墟、男主角礼言的疾病以及一段欲言又止的三角恋情,加诸于国民党统治时期破碎的国家背景之上,共同指向电影的悲凉意绪。电影中,徘徊的人物关系既“因事而感”,也“因时而感”,最后停滞于儒学的道德困境之中。断壁残垣的风景是内指的,风景与人物心理构成关系协一关系。现代电影时期,风景也从内在指向转向展览性空间,风景的内在指向性逐渐削弱,而风景的展览性空间不断被放大。本雅明对艺术品灵韵(aura)消失的阐释缘由是:复制技术的发达和观众对观赏的需求,艺术品的“展览价值开始全面排斥膜拜价值”,为“表现活生生的形象,必须放弃灵韵。” 受启于本雅明的研究,电影中的风景表现也是如此。胡金铨的武侠电影吸收了戏曲的表现手法,《空山灵雨》《侠女》《龙门客栈》中,借力于戏曲的虚实关系,景随境迁的风景,成为渲染电影气氛与情绪的重要手段。《那山那人那狗》中,电影感兴经由静止和框定的固定镜头来实现。固定镜头的使用,使得电影中风景带有韵味,“感物”的美学观看和生发的情感脉冲是情境性的,情感与景物构成了一体。情与境的分离,使得展览性风景成为电影的主要表达空间,这在《路边野餐》和《长江图》中尤为明显。《路边野餐》的风景横跨荡麦和贵州凯里,风景也不止于表现贵州山区和苗族文化地理,而是尽量展现风景的梦幻气质。电影中,香蕉储存室,野生的芭蕉树,舞厅斑驳的墙壁,环形公路、擦墙而过的火车等风景溢出了意境理论的表述框架,而成为展览性风景。《路边野餐》多次使用钟表意象,以此凸显风景的时间性。电影中的风景空间,是原始、现代和后现代意识的混合体,风景在多重维度下重构记忆性事件。

“感物伤怀”是古典审美传统中教化美学的观念再现。电影对景物与时间的双重触发,让感兴化为一种情绪叹逝。诗电影借风景来叹逝往昔,叹逝情感之殇,叹逝时间流逝,叹逝构成了生命体验的悲情。中国古典诗词中,叹逝主题分为“悲秋、闺怨、功业与身世之叹、及怀古伤今等”类型。 “叹逝”缘发于儒学理念中的“兴”与“怨”关系:“兴”是情绪的触发点,“怨”是温和节制的悲剧性情感,而非强烈生命力与意志力的奔涌。“怨情”体现在电影里,是《小城之春》里周玉纹伤怀过往的情感,是《城南旧事》里小英子说“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是《路边野餐》中,主人公陈升儿时被寄养别人家,长大后误入黑道,出狱后母亲去世,侄儿卫卫的处境和当年陈升的处境一样。电影将对过往的游历化为悲叹情绪,风景成为寻找过去的空间容器,风景伴随情感叹逝的过程。古典电影时期,诗电影中,情境即等同于故事。《小城之春》里象征性的废墟,《城南旧事》里奶妈便被丈夫“黄板牙”用一头驴驮回去的背影,《长江图》中灰暗朦胧的长江风景,《路边野餐》中反复出现的钟表意象……风景的抒情与叹逝,在电影的时间轴列上呈现,记忆叙事混合了哀婉情绪与田园情调。伴随现代性转变,风景由“抒情传统”化为“写叙传统”,表现在影像风格上,即由“境界”转为“视境”。《小城之春》式的静默人物关系和封闭空间被打破了,伴随着电影的情绪律动,风景也由抒情美典转为现代性视域下的美感经验,碎片化、跨地域、景观式和瞬间性的风景,也在电影中增多,风景成为盛装现代电影意识的容器。

二、流兴、记忆与抒情的现代性

风景勾连出记忆、神话与后现代式的新想象。“流兴”是中国古典诗学中“兴”的衍生,“兴”是见物起兴、抒情之意。情景关联、萦绕,构成了流兴。王一川在《兴辞诗学片语》中,认为流兴是古典感兴的流动,兴流动不息,但在“现代性语境中感兴流变为碎片,但也重新流溢开来,生成了新的审美。” 不论是情境之中的固定的风景,还是流兴想象中的风景碎片,风景中的起兴在参与情境与意境的构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古人之谓“澄怀味象”,包含了人对物的静观。流兴的前提是感物,“‘感物’不仅指情感上的自然风物,且还包括感时、感事,与儒家教化紧密相连。” “儒学淡化了感物的自然和自由的本质,却赋予了感物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派思·奈特认为,“真正崇高的风景总是披着回忆与联想的外衣……其情感效果的力量有赖于其观看者,透视一层回忆起来的现象面纱做出反应,它们包括:故事、传奇、历史、自然景色、图像景色、诗歌和音乐。” 电影《小城之春》《城南旧事》《那山那人那狗》《路边野餐》《长江图》里,主人公对过往的追忆与片段式流兴,成为电影的叙述起点。“记忆叙事”带出了从意境到新古典主义的美学流变。电影通过对感兴时间再造,以记忆情态唤出意境与现代意识。古典美学时期,电影中情感是静观的。现代诗电影中,古典的、完整的抒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情感碎片。《小城之春》景物融合了感情本体,《早春二月》试图对时代背景雅正,《城南旧事》将抒情童谣化。《城南旧事》的故事核心是“每个人都离我而去”的感觉,电影将英子选为主角,透过童年来表现作者意图。电影中,英子感叹所有人都“离我而去”,在这一点上,她成为影片的核心人物。 抓住“离我而去”的内容与情绪,就把看上去较为分散的情节链条牢牢地锁住了。《城南旧事》展示了感伤体验。电影情感展开方式可以用“远”来形容,英子生命中有过交集的人最终都离开了,成了英子回忆的对象。电影中,“疯子”秀贞带着妞儿在寻父过程中惨死在火车轮下。汽笛、雨夜还有一对失去性命的母女,足以让人引起对远方的警惕。电影中对火车意象的暧昧态度,应和了电影从童年到成人世界转变时展现的焦虑。《早春二月》和《那山那人那狗》将感兴熔铸在演员的身体情态中,但未能在精神上进一步升华。电影像明清时的小品文与美文,重视闲情雅致,渐离抒情传统。抒情难以引发新境界,而是引发迥异于现代性经验的感性片段,这种情调带着古典式的感伤。

“记忆”完成时间客体的再造。记忆是一种情状,其功能在于召唤过去或身份认同。亨利·伯格森阐释了“情状(affection)”一词:“一个物体在承受另一个物体作用之时的状态……是一个效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所产生的作用。所有物体间的混合都将被称作情状。‘情状’揭示的是被转变的物体、本性,也即,被施加情状或情动的物体的本性。” 文化记忆反映出对特定时代的认同,诗电影将其转向一种私人记忆。私人记忆是这样一种情状,它试图通过时间形式,对精神持存保持一种完整性。早期的诗电影通过含蓄的对话、留白等形式来在银幕上构造虚实关系,费穆在《杂写》中写到:“电影虽可以打破‘三一律’的桎梏”,但“也不是说电影可任意、直接地表现一切。在相当的限度内,它也应该用含蓄的迂回曲折的方法……电影之逊于舞台剧一筹的,是因为它在表演时缺乏一贯的情绪。”古典电影时期,因为叙事是封闭的,所以电影对于“一贯的情绪”的保存是完整的。现代电影时期,情绪的连贯性被打破。一方面,情绪在非连续性空间中运作,情绪表征出多元的面向,另一方面,身体自身成为保存情感情状的重要对象。《路边野餐》吸收了公路片的叙述手法,抒情的即兴和碎片化展现,让身体成为抒情动作的承载场域:陈升绕环山公路的迷雾之行,成为叙述往昔、展现记忆情态的场景。塔可夫斯基认为电影“时间复印于它的真实形式和宣言中,”一般人看电影是为了获得时间,为了“已经流逝、消耗、或者尚未拥有的时间”,时间重构了生命,而导演的工作正是需要“雕刻时光”。《路边野餐》将寻找的过程,化为时间的感知。电影中用芦笙、流行音乐、火车鸣响等声音交织出立体声音层次,成为打开记忆的钥匙。

伯格森在《物质与记忆》中,分析了记忆与知觉的纠缠关系。伯格森认为,“回忆与知觉联系在一起,众多的连续记忆事件就会立刻与知觉紧紧相联,这个无限的多,当我们选择停止时才会变成有限的。” 《小城之春》《城南旧事》和《那山那人那狗》中的“情感-记忆”模式,在《路边野餐》《长江图》等电影中进行审美的嬗变与分化,衍生出“知觉-记忆”的审美框架。从“情感叹逝”化为“知觉叹逝”,本身是一种抒情的现代性断裂。抒情也一再嬗变,电影经由人物和表演的带动,将角色的感伤转为游历。“我”与“境”之关系,逐渐由内向外生发。张淑香将“叹逝”视为时间轴,并在此轴线上重新布局“物色论”与“缘情说”,经由时间流逝而化为唯情意识。 情景交融的有情与事功,在电影中消散。《小城之春》和《城南旧事》两部电影都展现了道德之下的情感,情感表达都曾试图跳脱出儒学规范,但《小城之春》中人物的情感“发乎情,止于礼”,《城南旧事》也将对小偷的同情化为叹息。《城南旧事》里,随着故事终结,所有人物都离小英子而去。从林海音的小说转成导演吴贻弓的电影,电影保持了统一的视角:电影透过童年反观成人世界,以及情感失去后人的一切。唯情意识在《路边野餐》和《长江图》中也有展现,这两部电影将情感与“漂泊”联系在一起,游历与记忆穿插进行。电影中,诗歌文本与叹逝之美相互关联。新诗的自由节拍,成为漂泊的引子。

三、声音、旁白与诗歌阅读

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认同诗人瓦雷里的一句话,他认为诗歌是“某种持续地徘徊于声音与意义之间若即若离的感觉。” 中国古代诗词非常注重声音,宋词有各种各样词牌名“浣溪沙”“虞美人”“清平乐”“贺新郎”“临江仙”“菩萨蛮”等等,每个词牌名都代表一个曲子曲调,使词可以用声音传唱。宋朝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说法,凡有井水的地方都能传唱柳永的诗词,可见声音在诗词传播中的重要性。

现代诗中,声音的功能几乎是丧失的。除了朗诵,声音几乎难以承担诗歌传播的职责。瓦尔特·本雅明理论中,绘画等艺术的“光晕”很容易在机械复制的过程而递减、丧失。诗歌以声音的形式放在电影中,是否面临“原真”性的丧失问题?语言和诗歌形式植入到电影中,电影美学会发生什么变化?凯瑟琳·勒普顿将散文电影的画外音称为“多语”(heteroglossic),散文形式“通过增加提供评论的人和角色,通过推迟他们要说的话,或甚至代之以某种报告式的话语——比如信件、引语、回忆的对话——通过给活生生的人(尤其是包括导演在内)添加一些虚构的,或至少在本体论上暧昧的状态,或者在他们中间制造不确定性、张力和分歧。” 诗电影中,画外音(旁白、意识流与诗歌形式)扮演了重要角色,声音在散文电影中构成一种“临界距离(critical distance)”,作者、文本、观众和影像的生产与评价都在整个临界框架体系里运作。画外音层面,诗电影在本体论上的暧昧与多语,使得诗电影开掘了多元表达的多种可能性,画外音重新整合了不同影像介质的边界。

《小城之春》《城南旧事》《那山那人那狗》中,旁白均采取了第一人称。第一人称旁白,直接进如私人经验,指陈内心世界。《小城之春》借周玉纹的第一人称旁白开场。“我们走上了城墙。我走在后头,他,他们站定了等我。”“过去的事早已忘掉,我这辈子早已不想什么。”“像是喝醉,像是做梦。这时候,月亮升的高高的,微微有点风。”周玉纹的第一人称陈述,为电影增加了浓厚的主观色彩。独白置于私人陈述的框架内,模糊了虚与实的心理界限。《那山那人那狗》讲述的是父子在大山里送信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戏是儿子背着父亲过河,电影里出现了一段儿子的内心独白:“村里的老人说,背的动爹儿子就长成了,小时候觉得我爸特高大,还担心自己什么时候能背的动他,结果小学没毕业,个子就比爸高了。”第一人称旁白,提供了一种主观视角,旁白调度了电影的心理场域。配合电影旁白的,是演员的肢体与身体动作。诗电影中,身体姿态是缓慢的。躺、坐、眠等是诗电影中重要的身体情态。诗电影中身体,并非是速度化的身体,而更多的是以迟缓、静穆的形象出现的。在现代意识的介入下,缓慢的身体也发生了变化:儒学理念中礼化的身体,裂变为现代电影中疲惫、松散的身体情态。这一点,可以在电影《路边野餐》《长江图》以及毕赣的新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的样片中找到例证。

电影画面有固定的画框(frame),而声音没有框。画框组织、规定了视觉形式的审美界限。诗歌以声音形式流溢出画框,声音的专注是一种可感知的材料。诗歌语言介入电影中,重构了影像秩序、空间与时间,也重构了电影的深度。诗歌形式对语境进行重建,邀请观众来对视觉画面进行审视,诗歌和画面之间保持了审视的距离,诗歌以文字形式和声音形式,为影像提供了可倾听的思想和精神参照。文字打开了更广阔的视觉视域,为理解电影形象提供了崭新的渠道。《城南旧事》《那山那人那狗》《路边野餐》里掺杂了回忆/记忆/往事的情节,诗歌形式的植入令电影时间别有韵味,它创造、延续了电影的氛围推进。法国叙事学加弗朗索瓦·若斯特认为,电影的叙事时间轴是由“时序、时长、时频” 三个层次组成。诗电影中的时间是环形的,回忆性事件造就的时间频,比如创伤性记忆、失忆、再回忆(比如《长江图》中的失忆)等,都成为推进电影叙事、加强时间密度的重要参照。不过,利用记忆来重造时间的进程中,声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诗电影中,诗歌借助于电影媒介实现了声音的复活。诗歌制造了电影言说的多语环境。影像以图像为中心的表达时代,对声音语言介质本身凸显和强调本身就构成了独特的美学。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开篇,分析了视听两种认知模式。“观看先于言语……先辨认,再说话。言语与观看行为之间存在鸿沟……” 电影的画面层和声音层是两个不同层级,在蒙太奇剪辑过程中,有时电影的声画层会发生断裂。电影音乐和旁白的进入,填补了断裂的鸿沟。电影叙事中,声音的叙事维度的扩张压缩了聆听维度。叙事声音常常是因果关系的,而诗歌聆听则让声音获得一种感性的维度。在电影语言中,诗歌的口语性使其在声音层面具备了音乐的潜质。诗意结构的建立,也对应地建立在影像层面,诗歌是一个文字、声音、意义的转换层。电影自然“保持了音与义的双重结合。语音的抑扬顿挫、表达方式和节奏,电影中语言的诸多特征都具备诗歌所要求的元素。” 诗歌制式对于语言本身强调,为电影建立了“内叙事声”,它“直接指陈故事叙事人的内心想法与声音。也建立了观众认同的不同层次。在内叙境的时刻,人物的主体性变成了我们自己。” 《城南旧事》用李叔同的《送别》来渲染情绪:“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宋词式的缓慢、简约、淡泊,立刻就为电影固定了“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散文基调。如果《城南旧事》变成无声电影,电影没有诗词添置,缺乏声音层的笼罩与萦绕,韵味的生发是无法想象的。

诗歌语言为电影提供了礼节体系与阅读场景,诗歌制式对于语言聆听本身强调,不仅让声音获得感性维度,而且召唤出意界、义界、情界。诗歌在散文电影和诗电影中的存在,声音物象升华了视象。诗歌阅读超越了画框,声音萦绕突出了听觉自身。米歇尔·希翁用“适音性”(phonogenie)一词,来总结那些听起来悦耳的音乐。 诗歌的声音为电影创造了独特的声域,它既超越了台词范畴,又超越了电影的音乐范畴,诗歌文本和声音是理解电影的第三通道。诗歌唤起和引导电影,它既是言语又是语言,调整电影的时间节奏,是电影形而上的等价物。毕赣电影中,诗歌制式占据重要的席位。诗歌电影叙事预设了装饰效果,这种装饰是一种台词的修饰手段。诗歌在电影中发挥了双重功能:一方面它形成“叙事-韵味”次序,另一方面它也重构了电影节奏。叙事与韵味之间是电影形式与内容的延展,二者之间的次序并不是等级次序,而是本体化的次序,取决于节奏的重要性。” 毕赣的电影《金刚经》中,诗歌文本发酵出斑斓的色彩:“死亡,黑暗犹如掉落的速度/阅读周围斑斓的石头/娴熟地盛满毒酒/消失,凭着比鸟儿更轻巧的骨骼/追赶一条痉挛的公路。”诗歌触摸到了德勒兹的绵延问题,它以虚构的自我身份出场,具有“一种游移在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奇怪品质:它能在自我指涉的同时在听众中产生移情作用。” 通过阅读,主体和影像进行分离,这种分离正是通过诗歌来实现。

“所有的表述,无论是词或是句子,都是命名的。” 台湾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是纪录文学大师的系列纪录片,内容以每个台湾本地的文学家为对象。其中,诗人的纪录片有《无岸之河》(洛夫)、《逍遥游》(余光中)、《如歌的行板》(痖弦)、《化城再来人》(周梦蝶)、《朝向一首诗的完成》(杨牧)等。这些纪录片中,都不同程度地穿插、朗诵诗歌。诗歌声音的介入,形成了一种双向的经验游动。诗歌重新回到了抒情,诗歌的发出源不再代表诗人本身,它对征着私人与公众的记忆。诗歌让影像运动与图像绵延开来,形成一个独特的美学构型。诗歌和时间让影像变成流域,它们共同为记忆造境,让现实、梦境与未来平行穿梭。纵观电影《路边野餐》,凡有路的场景就有诗歌陈述。诗歌不仅是台词,诗歌也是叙事和韵味的酿造厂,比如该片中的诗句:“荡麦的公路被熄火延长,风经过汽车后备箱,人们在木楼里行歌坐月”。这里,诗歌构成了抒情,也构成了美学。与《城南旧事》的惆怅与深情不同,毕赣电影中的现代诗既没有描述苦难,也没有指向异化的现代性境遇,而是从私人的内在经验出发,对世界进行的传记性书写,以此来描述“失去象征的世界。”

诗歌声音知觉暂时悬置了图像知觉,因为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形式,电影通过使用诗歌语言来抵达思想。诗歌是画面的文字透视,它不同于台词单纯的解释和匹配功能,诗歌以至高的语言形态笼罩了电影,它是电影画面的形而上修辞,表征性功能更为突出。毕赣和杨超的电影里,都曾向诗歌借力。诗歌语言在电影中出现意味着什么?诗歌语言用“声音-词语”对应了视觉层面的“图像-物体”,这是抽象-具体的对应关系。诗歌的力量在于:赋比兴的能量在分行形式中的瞬间爆发并生成电影意义。诗歌的出现,不仅为电影配制出新的节奏,也为电影提供了崭新的语言礼节体系,诗歌语言笼罩、萦绕着电影,并在形而上学的层面完成了意义修辞。

美国电影理论学者大卫·波德维尔将电影视为诗学与美学效果。波德维尔认为,诗学是一种风格,“风格是组织电影技巧的形式系统。”这一理论的提出背景,基于好莱坞类工业化的基础和类型片的标准化实践。电影工业的组织规划和叙事模式是电影美学的重要生成机制。波德维尔笔下的风格,正是电影工业技术性效果,这种效果源发于摄影、构图、声音等专业技术契合。电影的技术和叙事系统决定了“风格”,灾难片、科幻片、西部片等类型片种,细化了观众对电影的审美期待。沿此路径,可否从电影效果出发来可以界定诗电影?是否电影中偶尔出现的诗意元素,就可以称其为“诗电影”?具备诗性、突出艺术性的电影,是否都可以泛化为诗电影?这些问题,都是学术界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

参考文献

1 费穆:《略谈“空气”》,《时代电影》第6期,第22页,1934年11月。

2 [英] 西蒙·沙玛: 《风景与记忆》,胡淑陈、冯樨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年10月版,第67页。

3 [德] 瓦尔特·本雅明:《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胡不适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页。

4 [德] 瓦尔特·本雅明:《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胡不适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5 左其福:《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叹逝主题》,《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第84-88页。

6 张淑香:《抒情传统的省思与探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版,第3-39页。

7 陈国球、王德威编:《抒情之现代性》,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14年版,第97页。

8 王一川:《兴辞诗学片语》,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页。

9 李健:《魏晋南北朝的感物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第261页。

10 李健:《中国古典文艺学与美学的当代价值》,合肥:黄山书社,2012年,第156页。

11 [英]西蒙·沙玛: 《风景与记忆》,胡淑陈、冯樨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年10月版,第551页。

12 吴贻弓:《我们怎样拍<城南旧事>》,《电影新作》,1983年03期。

13 汪民安、郭晓彦编:《德勒兹与情动》,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5月版,第9页。

14 费穆:《杂写》(1935年3月),载《联华画报》第5卷第6期,第22页。

15 [苏]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陈丽贵、李泳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63-65页。

16 [法]亨利·柏格森:《物质与回忆》,姚晶晶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年7月,第185页。

17 张淑香:《抒情传统的本体意识——从理论的“演出”解读〈兰亭集序〉》,陈国球、王德威编:《抒情之现代性》,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14年版,第557-558页。

18 [意]皮耶尔·保罗·帕索里尼:《异端的影像:帕索里尼访谈录》,艾敏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8年版,第32页。

19 [意]劳拉·拉斯卡罗利:《私人摄像机:主观电影和散文影片》,洪家春等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4年版,第63页。

20 [意]劳拉·拉斯卡罗利:《私人摄像机:主观电影和散文影片》,洪家春等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4年版,第98页。

21 [加]安德烈·戈德罗 [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刘云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40页。

22 [英] 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3版,第5页。

23 [法] 雅克·奥蒙:《电影导演论电影》,车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9页。

24 [英] 苏珊·海沃德:《电影研究关键词》,邹赞、孙柏、李玥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版,第133页。

25 [美]罗伯特·斯塔姆:《电影理论解读》,陈儒修、郭幼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62页。

26 [荷] 柯雷:《精神与金钱时代的中国诗歌》,张晓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版,第255页。

27 [美] 朱迪思·瑞安:《里尔克,现代主义与诗歌传统》,谢江南、何加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60页。

28 [法] 茱莉亚·克里斯蒂娃:《诗性语言的革命》,张颖、王小姣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版,第27页。

29 耿占春:《失去象征的世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45页。

30 [美] 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彭吉象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348页。

(原文刊载于《北大艺术评论》(第三辑),2019年7月,商务印书馆)

宋代影视作品赏析(李啸洋风景与叹逝)(1)

北大艺术评论(第三辑),商务印书馆,2019年

目录

特别策划:改革开放 40 年艺术回顾

李心峰 惊雷声声动神州

——论改革开放前夕艺术之潮的涌动 .........................................(3)

宋宝珍 新时期现实主义戏剧成就与艺术启示 ..................................(12)

饶曙光 李国聪 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电影创作的再审视...................(25)

胡智锋 周建新 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电视艺术的发展道路

与经验启示 .......................................................................(36)

戴 清 镜像中国 40 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剧创作纵览 ....................................(46)

美学与艺术理论

彭 锋 什么是现代美学 ................................................................(59)

秦兴华 从艺术比较到学科自觉

—20 世纪中国比较艺术学研究述略.......................................(70)

艺术批评史

艾 欣 纯粹的表达与超越:西方抽象艺术发生的宗教学动机...........(91)

陈旭光 20 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分期、主题与基本经验 ...............(105)

传统园林与城市

丁 宁 中国传统园林与城市生活刍议 ...........................................

影视美学与批评

王一川 回望革命式改革美学

——第四、五、六代导演及其影片的文化品格...........................(137)

周学麟 作为类型的艺术电影.........................................................(157)

施旭升 论电视叙事的文化智慧 .....................................................(167)

王志敏 赋比兴与科恩兄弟的影片《严肃的男人》............................(177)

张 振 被压抑者的复归:从哥特小说《科学怪人》

到人工智能题材影视作品..................................................(186)

郎 静 贾樟柯的“火车”:“中国速度”的辩证书写 ......................(198)

翻 译

彼得·布鲁奈特 大卫·威尔斯 / 文 于小喆 / 译 论空间艺术(199)

—雅克·德里达访谈........................................................(211)

苏珊·利昂德拉 - 吉格 / 文 祝婧琦 / 译 世界的影像还是思想的影像

—阿兰·雷乃与 1968 年 ...................................................(233)

国际博士生学术论坛

张郑波 法国汉学家朱利安(Francois Jullien)对中国传统

绘画之道的哲学阐释

—以《大象无形:或论绘画之非客体》为例...........................(243)

易丹韵 论敦煌莫高窟盛中唐期的法界佛像.....................................(262)

李啸洋 风景与叹逝:诗电影的古典兴象与抒情现代性....................(272)

学术沙龙

关于中国的艺术史研究:西方与中国的视角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艺术与人文”讲座...............(285)

如何理解怪物:怪物的历史与未来

—北京大学艺术学沙龙第 7 期暨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

文艺沙龙第 39 期..........................................................

书 评

何世剑 罗琦卿 秦 璨 试论叶朗主编《中国艺术批评通史》的

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319)

《北大艺术评论》稿约.....................................................................(32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