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闹饥荒为何不捕鱼而吃草(为何百姓宁可吃草啃树皮)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吃的,那身体的极限坚持不了多长时间,食物对于我们人类,是非常重要的东西。食物除了可以让我们生存下去,还可以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让我们感到快乐。对于人类来说,只要能够吃上美味的食物,那些虚名利益根本算不上什么。现在我们的科技发展迅速,我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提高了很多。但是在我国的古代社会,社会底层人民一直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年代,饥荒是时常会发生的事。太平年间老百姓还能勉强饿不死,一旦发生饥荒,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会发生粮食短缺的问题,饿死人是常有的事。

古代闹饥荒为何不捕鱼而吃草(为何百姓宁可吃草啃树皮)(1)

所谓“靠天吃饭,赖地穿衣”,由于古代没有足够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使得古人在种植粮食的时候必须仰赖老天鼻息。不管遇到暴雨还是干旱,农民们的庄稼都会遭到严重破坏,而这也使古代频发饥荒。如果旱情较轻,人们勒紧裤腰带节省节省粮食还能过得去,但倘若旱情严重的话,那么即便人们再怎么节省粮食,还是会有粮食吃完的一天,这个时候人们必须从其他途径获取食物,比方说吃草根啃树皮。而他们也不是不愿意去抓河里的鱼虾,主要是因为北方的河流湖泊远不如南方多,一旦干旱就会大量枯竭,这种状态下饥民又那里能够抓到鱼虾呢?

古代闹饥荒为何不捕鱼而吃草(为何百姓宁可吃草啃树皮)(2)

自古而今,中华大地上也发生过不止一次的大型饥荒,其中规模大,灾害程度高的几次饥荒,分别发生在东汉末年时期、隋唐时期、明朝末年时期,再就是20世纪50年末和60年代初时。东汉、隋唐时期出现饥荒的原因,更多是归结于战争原因,战乱导致全国人口数量下降,引发农耕农作产量下降,最终因收支失衡引发饥荒。而明末及近代时期,除去因政治因素的铺陈而导致社会秩序失衡外,自然因素成为了导致饥荒产生的直接原因。

古代闹饥荒为何不捕鱼而吃草(为何百姓宁可吃草啃树皮)(3)

这是公元17世纪,地球进入小冰期,全球气候变冷,我们的大明王朝正正好好地“当年”上了, 276年的统治,平均每年3.9次的灾难,从这些数据来看,明朝当真是个倒霉的王朝。有些不好的年景海南岛都在飘雪,黄河更是冻如磐石。冰寒会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甚至会直接造成死亡,人亦不能幸免,除了冰寒,干旱、地震、疫病等不良天气也是常见的天灾。元朝统治的98年里,自然灾害共计388次;明朝,276年,自然灾害1101次;清朝296年统治时期则出现1121次自然灾害。人们对于这些灾害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了,但却没有任何办法。

古代闹饥荒为何不捕鱼而吃草(为何百姓宁可吃草啃树皮)(4)

在《晋书》中有这么一个流传了千年的故事:当时天下正好闹饥荒,有人给晋惠帝汇报了这个问题,于是晋惠帝问出了一个千古名句:“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当时晋惠帝没想明白的问题,后世中很多人也没想明白,百姓没有粮食吃了,为什么不下河捕鱼捕虾吃呢?如果我们能亲眼目睹饥荒究竟是个怎样惨烈的场景,就能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饥荒数百场,其中有三分之一都发生在明朝时期,饥荒不是一夜之间就形成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明朝曾发生过一次特大饥荒,整整持续了4年的时间。

古代闹饥荒为何不捕鱼而吃草(为何百姓宁可吃草啃树皮)(5)

在饥荒前期,家家户户都多少还有余粮,所以并不担心温饱问题。等到大家意识到饥荒发生时,余粮也吃得差不多了,只能以高价,向商人购买粮食。为了获得购买食物的钱财,家里能卖的能典当的,早就已经搬空,根本没有道具可用于捕鱼。如果有幸还保留着捕鱼道具,可是陷入饥饿的百姓,根本没有技术和体力去捕鱼。要知道,对于常年在陆地劳作的人来说,河流是一个相当危险的地方。若是遇到洪灾,河水湍急,恐怕鱼虾还没抓到,人已经先被冲走了。所以,对于遭遇天灾的百姓来说,费力去找河流捕鱼,还不如去树林里挖野菜、找树皮来得实际。

古代闹饥荒为何不捕鱼而吃草(为何百姓宁可吃草啃树皮)(6)

在自己的家乡,农田都是有主的。农田被地震掩埋了,农民就没有地了。要么去找一个地主家当长工,要么就去当流民,跑到偏远地区的深山老林“开荒”种地。只要按规定给国家上税,没有人管你。瘟疫之后,人们是不敢乱吃河里的鱼虾的。道理很浅显:水源可能会受到污染。古代遇到瘟疫时,百姓举家往深山里走,或者远走他乡,尽量往无人的地方转移。逃难的途中,饥民们逮着什么吃什么,没道理非得找到干净的水源,再去捕捉未受到污染的鱼虾来吃。最后,鱼虾有一个自然生长的周期,第一批吃完了,不到产卵期,第二批还没生出来,人就饿死了。

古代闹饥荒为何不捕鱼而吃草(为何百姓宁可吃草啃树皮)(7)

我们国家很多专家学者一直在努力研究,未雨绸缪,三峡大坝是这样的,人工降雨也是成功的,核酸检测也把损失降到了最低。在人类漫长的岁月里,风风雨雨大灾大难那都是太上老君的三昧真火,是给民族练就火眼金睛的,我们的党带领着中国人民从这些磨难中走出来,变得越来越强大,所以灾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准备,未雨绸缪方能百盛不衰。

古代闹饥荒为何不捕鱼而吃草(为何百姓宁可吃草啃树皮)(8)

作为现代人,最应该感谢的是科学家们,凭借着他们的努力解决了我们的饥饿问题。所以当下的我们,并没有啃树皮和饥荒年代的种种经历。但是当走投无路的时候,人的选择是不可思议的,有的人出于饥饿吃人或者换子而食,这种情况下,鱼虾又算得了什么呢。整个社会都在进步,整个历史也在向前发展。即便现在真的遇到了饥荒这种问题,也会有国家在背后支撑着我们,带着我们一起度过难关。所以,庆幸我们活在一个好的环境下,也为我们国家的日渐强大而感到自豪。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定会越来越好。

古代闹饥荒为何不捕鱼而吃草(为何百姓宁可吃草啃树皮)(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