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情人节是这么来的(情人节是个啥玩意儿)

提示:用俄国作家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来形容情人节这天的某些中国人,想必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而当我们将“套子”理解为两种意思,某些人的情人节就不仅仅是一个饱暖生淫欲的“裆前”现象,更有因此失去理想与信仰的“裆后”的问题。


原来情人节是这么来的(情人节是个啥玩意儿)(1)

情人

情人节是个什么节?从字面上看,即是给情人过的节。

俄国作家契诃夫曾经写过一个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塑了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的别里科夫的形象。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如今把《装在套子里的人》拿来形容中国某些人过情人节再也合适不过了。

幸福的节

就当下的情况而言,很少有人反对中国人过外国的情人节,因为文化的繁荣在于交流和碰撞。但当情人节总以有过及而无不及的势态涌向我们的生活时,难免不会让人不禁想起孔子的一些话。

孔子说,吾未见有好德如好色者也。意思是说,我没见过喜爱道德像喜爱女色一样的人!孔子那个时候女性没有现在开放,这么译文当然是对的,但搁到现在,恐怕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女人同样有好色者超越好德者之势,她们在这一天里也“很忙”。

这个事儿让笔者想到了小时候经历的一个笑话:有一同学给远方的长辈写信,将最后的“祝您心情愉快”写成了“祝您身体愉快”,老师总拿这说事儿,还问同学们:“身体怎么愉快呀?”现在看来,那时候的老师真是没文化,而拿“身体愉快”来形容情人节这天的某些情人真是合适不过了。

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这厮只因饱暖生淫欲……便休想似水如鱼。”即是“饱暖思淫欲”的出处,指的是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淫欲之心,而“淫欲”泛指邪恶,不好的欲望,使人沉迷放纵、不能自拔之事。

原来情人节是这么来的(情人节是个啥玩意儿)(2)

情人节

情人节对于某些人而言真是“饱暖思淫欲”吗?答案是一定的。这是“裆前现象”。

孔子《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与之相伴的还有“奢而不靡”。但要做到这点实在是太难,难得让人们常怀念过去的“穷日子”。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难道真的要让我们穷下去才可能有“志向”或者理想、梦想?这便是“情人节”的“裆后问题”,即民信问题。而这还不包括人流、离婚等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在学界前辈孔子“吾未见有好德如好色者也”的长叹里,这种不好“管理”的事儿,也只能请大家悠着点。(文/路生)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本头条号文章谢绝其他媒体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