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谈人生每一次出走(真正有福气的人)

蒋勋谈人生每一次出走(真正有福气的人)(1)

↓↓点击收听蒋勋老师亲述音频↓↓

祈福不如惜福

大家知道过去演戏不是给人看的,而是为了谢神。人跟神一起看戏,就变成很热闹的事。贾母兴致很高,就说我也要去。

贾母一去,马上就搞得声势浩大,探春、迎春、惜春、宝玉、王熙凤、宝钗、黛玉都要跟着去,而每个刚才念到名字的人大概都要有四个丫头跟着,再加上每人要四个跟车的佣人,因此那个队伍浩浩荡荡。

《红楼梦》里的这些小姐、丫头是没有什么机会上街的,有了这种机会当然会兴奋,我要跟谁坐、我的扇子怎么不见了、我的发卡掉了……闹成一团。

蒋勋谈人生每一次出走(真正有福气的人)(2)

结果,这个浩浩荡荡的队伍排了好几里长,前面的已经到了道观,后面的还没有出门。

就是这次祈福,发生了一件事,因为贾府的女眷要来,道观里很早就把闲杂人等都赶去了,把厢房打扫得干干净净,准备让这些太太、小姐下榻。王熙凤既是先遣部队,又是进香旅行团的团长。

结果她一进道观,就撞上了一个小道士,这个小道士之所以没有被清理出去,是因为他被派负责剪灯花。

蒋勋谈人生每一次出走(真正有福气的人)(3)

古代没有电灯,只能点油灯或者蜡烛,要剪一剪灯芯才会比较亮。小道士正在剪灯花,忽然听说大队人马已经到了,就吓得拿着个剪子乱跑。

结果,一出门撞到了王熙凤身上,王熙凤一个耳光打过去,把那个孩子打翻在地上,所有人都一齐喊:“打打打!”

《红楼梦》是曹雪芹在家败人亡时写的小说,其中有很深的忏悔与反省,人在富贵的时候,很少想到这个世界上有人在受苦。

蒋勋谈人生每一次出走(真正有福气的人)(4)

就像如今我们都过得不错,挑来拣去已经觉得没有什么好东西可吃了,可是你看联合国公布的数字,这个世界上每年饿死的人还有那么多。

作者是在提醒我们,人只有在懂得珍惜的时候才配有福。

所以作者安排了一个小道士,比起这个小道士来,贾家已经够有福气的了!可你有没有觉得这一巴掌打过去的时候,福气可能会走到相反的路上去,可见,这个家族在权势浩大时根本不懂得惜福。

蒋勋谈人生每一次出走(真正有福气的人)(5)

就在大家吵着要打的时候,贾母问怎么回事。小道士被带到了贾母面前,只是跪在地上发抖。贾母就说:不要为难他了,他也是爹娘养的。

你看,贾母才是真正有福气的人,她最懂得怎样持家,知道怎么惜福。这可能才是作者的提醒,与其到庙里面去祈福,还不如好好惜福,你所有的福气,全来自对人的不忍和悲悯。

感受生命之美

“话说香菱言还未尽,金桂将脖项一扭,嘴唇一撇,鼻孔里‘哧’两声。”

注意这三个形容都是表明某种自大,人一旦掉在这样的表情里,其实已经很不快乐了,这种不快乐是因为他对别人的存在很不屑,这个情绪很难控制。

夏金桂这个女孩子父亲早逝,母亲宠她宠得不得了,养成了独尊自大的个性。

蒋勋谈人生每一次出走(真正有福气的人)(6)

她嫁进薛家,马上表现出对其他生命的践踏,如果一个生命去践踏别的生命,就很难有美的特性。我想夏金桂最深的痛苦,在于她只能看到自己的美。

而夏金桂一直没有办法发现,所以脖子一扭,嘴唇一撇,鼻孔哧哧两声,“拍着手冷笑”,对生命的践踏、排斥已经非常明显了。

她问香菱:“菱角谁闻见香来着?”接着她就质问香菱:“若说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那里去?可是不通之极!”

蒋勋谈人生每一次出走(真正有福气的人)(7)

当一个人垄断、包办生命的独特性时,根本就失去了跟别人分享的那种快乐,夏金桂把自己当成帝王,不准别人在她面前提“桂”字。

想想看,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如果不是娇宠过度,大概不至于如此。

但香菱讲了真话,这其实是她唯一觉悟的机会。香菱说:“不独菱角,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他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清香皆比是花儿都好闻呢。”

蒋勋谈人生每一次出走(真正有福气的人)(8)

香菱的审美从花转移到了植物的叶子、果实和根,为的是让夏金桂有机会认识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存在的意义跟价值。

所谓的“香”是一种生命的精华,通常我们认定什么东西香,只是因为它很容易被发现。

也许我们更大的快乐是在闻熏衣草或佛手柑等有名的香料之外的香味,那更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富裕和快乐。

蒋勋谈人生每一次出走(真正有福气的人)(9)

其实香菱所讲的香是嗅觉上的一种美好。玫瑰、牡丹、昙花都很香,但香菱想要告诉她的是,不要小看那个荷叶、莲蓬,它们的清香是花香不能比的。

“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就令人心神爽快的。”

香菱不断把夏金桂带到大家认为最卑贱的植物面前,这是一个极重要的指点,特别注意这些只要有阳光、有土壤、有水分,就会呈现出非常美丽的生命景象。

蒋勋谈人生每一次出走(真正有福气的人)(10)

这两个年龄差不多的女孩子,遭遇完全不同,一个五岁就被拐卖,受尽折磨跟虐待;另一个娇生惯养。可是真正能看到美的是香菱,而不是夏金桂。

最后香菱特别告诉夏金桂说:所有的生命一旦得了风露,它会有一股清香,令人心神爽快。可见美不是知识,而是一种生命状态,能不能感受到那个美,使它变得越来越丰富,是人的一种福气。

有时候就是一个路边的小贩,卖的食物根本值不了多少钱,可当他告诉你,他是如何精心制作食物的时候,开心得不得了。

蒋勋谈人生每一次出走(真正有福气的人)(11)

相对来讲,一个大企业家在职场里可能极度不快乐,因为他无法感受到一个生命丰富起来时的那种快乐。

傻人有傻福

“话说刘姥姥两只手比着说道:‘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众人听了哄堂大笑起来,于是吃过门杯。”

“门杯”是行酒令的时候,每人面前摆一杯酒,输了就要喝掉。我觉得刘姥姥聪明极了,就是民间常说的“傻人有傻福”的那种。

憨憨的,可其实憨里有一种福气,憨里也有一种通达。

蒋勋谈人生每一次出走(真正有福气的人)(12)

在这样一个大场面里,她很清楚自己扮演的角色,从贾母到佣人都在她有趣的逗笑中开心得不得了,因为他们忽然觉得好像来了一个跟他们完全不同调性的生命。

这个开心也让我们感觉到贾家虽身处山珍海味的富贵,其实有一种苦闷。这种开心有点像古老故事的那个老莱子,七十多岁了,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拿着拨浪鼓在地上滚啊、闹啊,引父母发笑。

因为父母亲年纪大了,什么也吃不动,最好的衣服对他们来说,反而是累赘。所以有时候我们常常搞不清孝顺的本质,可是老莱子却发现,原来父母希望他还是小孩子。

蒋勋谈人生每一次出走(真正有福气的人)(13)

我们总觉得孝顺就是给父母一个我们“想当然”的东西,就像小津安二郎《东京物语》里那个在东京做医生发达的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一生在乡下很穷苦,就请他们到东京来玩。

可他每天要看病人,没有时间陪他们。最后他就把父母送去参加最贵的旅行团。那个团里刚好都是年轻人在那边弹吉他,爸爸妈妈一个晚上都睡不着觉,痛苦不已。

你以为孝顺是把东西、钱都给安排好了,可她不过是要你陪她一下而已,我们却忽略了。

蒋勋谈人生每一次出走(真正有福气的人)(14)

所以《东京物语》的结局我记得好清楚,母亲临终的时候,儿子不在身边,这变成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我觉得《红楼梦》其实在讲生命本身。

叙述的事件虽然好看、好玩,却都是一个幻影。《金刚经》说:“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梦、幻、泡、影、露、电,这六样东西都是视觉的、外在的、闪光间一刹那的,并不是真实的。

而曹雪芹了不起的是,他可以把梦、幻、泡、影、露、电经营到让你把假的当真。

蒋勋谈人生每一次出走(真正有福气的人)(15)

《红楼梦》每一页翻开都有一个“贾”字,他一直告诉你,其实都是假的,可是我们一直以假为真,没办法领悟。

所以《红楼梦》应该用这样的方法去读,就是里面的菜也好吃、茶也好喝,可都是梦幻泡影。

不要忘记作者是家族败落后写这本小说的,他真正要讲的是,再着迷的东西,有一天都要放手。

(END)

【推荐阅读】点击文章标题即可阅读

《红楼梦大型比惨现场,做女人真难》

《没有哪位女性的人生会比她更精彩》

《独立思考是人生持续的修行》

《最孤独的时刻是跟自己的身体告别》

欢迎来评论区和我分享你的看法和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