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姐姐愿岁月待我们如初见(没有走样的青春记忆)
那次活动安排在闹中取静处,位于静安寺附近的上海新华书店静安店。上到二楼走进“艺文空间”,我扭头往右边一看,咦,那不是陈燕华吗?闹哄哄的会场里,工作人员正在调试灯光,像是陈燕华的女子坐在暗处,让我不能确认,更因为她显得那么年轻,一件藏青底色彩色圆点的齐膝连衣裙,垂肩长发,唯一与明星有瓜葛的装饰,就是那条花色有些繁复的银色项圈了。掐指算来,陈燕华应在花甲之年了,这女子,怎么看都是中年嘛!等到仪式正式开始,她坐在了主席台上,面前的铭牌上“陈燕华”三个字证明,尽管已经很多年没有在银幕上、银屏上、舞台上看见过她了,她还在我的记忆里。
仪式如常,一个个领导轮着发言,说着一些空洞的官腔,我再一次后悔,在这燠热的午后来参加这么一个签约仪式。好在,很快主持人就让粉墨登场过了的领导撤下了主席台——我以为会议就此结束,当然没有。接踵而至的,是仪式的重头戏,听陈燕华讲《彼得兔》故事片段。
到底是演员、明星、被几代孩子深深爱过的擅长讲故事的燕子姐姐,一站到台上,她微笑、挺拔,露出裙子的那双小腿,笔直、结实、匀称,真不像一个年近花甲的女人,而她一开口,真奇怪,人的声带竟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苍老,不用时光隧道帮忙,她就是我20多岁时走在大街上会被灌满耳朵的燕子姐姐讲故事的声音!不过,此刻,她没有讲故事,而是讲起了自己与英国女作家毕翠克丝·波特的《彼得兔》之间的情缘。她说她去波士顿看望在那里读书的女儿,被要求在哈佛大学书店买几本书,女儿说这是哈佛的规矩,希望来看儿女的家长能在书店买一些书,她就是在那里遇到了《彼得兔》。后来,坐在英国一望无边的大草坪上,想象毕翠克丝·波特就是在这样的场景下写出了经久不衰的《彼得兔》,被作者感动得不能自已。我相信陈燕华所说,因为在那一刻,我看见她已经薄泪盈睫。而接下来她说的一席话,则让我几欲落泪。她说:“这一次出版社给我机会讲《彼得兔》故事全集,我开心之余,又有些犹豫,因为,做这件事要付出很大的辛劳,我们要一遍遍研读原著,要寻找与原著最匹配的音乐,要保持最好的状态进录音棚,即便如此,录音的时候我们要重来,有时候哟啊一遍遍地重来,我们只录了第一段大家就感受到了做这件事的辛苦,而且东西做出来以后又很容易被人盗版,所以,我们做的事情其实是赚不到钱的。可是,我想到我们做的是打开孩子们耳朵、眼睛、心灵的事情,我还是来了。”
接下来,陈燕华现场演示了《彼得兔》的故事片段。音乐用的是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陈燕华的切入总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可以想见,她应该是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至于她讲的《彼得兔》,就算我读过很多遍,都被她的讲述吸引得宛若第一次遇见《彼得兔》。
仪式过后,是例行的记者提问环节。因为突如其来的炎热,来到现场的记者原本就不多,没有人提问。而我,真有建议要说:“九久读书人出版的书我读过不少,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的书,我虽读得不多,但读过你们出的辛丰年先生的书后我爱上了古典音乐。我的工作决定了我跟孩子们打交道的机会很多,深深感觉到现在学习音乐的孩子,技巧不在话下,钢琴10级能轻松通过,但大多数孩子不会不懂得欣赏音乐。我希望两家出版机构合作以后能够出版一些教孩子怎么欣赏音乐的出版物。”
就因为我说了这些话,会议结束后,领导们将陈燕华围住纷纷夸赞她的声音时,她居然向我招手:“一起来呀。”那神情,没有一丝作秀的痕迹,而是源自处之泰然的内心世界的一种安然。
当年,陈燕华婚嫁时正值当红,与她同时期的女明星都听从心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陈燕华的选择是,嫁给了学者许子东。他俩是否白头到老?我不知道。但我看到了,近墨近朱,时光将痕迹刻在了选择者的容颜里,陈燕华的选择,留给了我们一缕没有走样的青春记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