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十过篇第八篇(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二十六章)

韩非子十过篇第八篇(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二十六章)(1)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爱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何以能为成事长,韩非子的回答是“处大官”,老子的回答有点出人意料,就是“不敢为天下先”。这与我们一直提倡的“敢为天下先、敢为人先”是相反的。不管是韩非子的“处大官”,还是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前提是一致的,就是“尽随于万物之规矩”,对于圣人来说“尽”是全部,对于世人来说“尽”是尽量,尽可能。遵循事物的规律而为,是世人“处大官为成事长”的前提。其实“尽随规矩”本身就是成就伟业的规律,也是所有成事者成就事业的规律。

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老子说这话是基于“掌握事物规律”与“事物规律掌握”的困难情况而定的。掌握事物规律是很难的事,掌握事物规律是人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天地万事万物放在自然界是自然而然的,是没有什么规律可言的。但在以人为中心的世俗世界,人是认知与事物的主体,探究事物的规律就成为人类的重要工作之一,“合于规矩,尊于律法”成为世人办事成事的最高原则。如果要求做事的结果是“成事成功”,那圣人必是不敢先天下为先,因为他要考虑事物是否“合于规矩,尊于律法”,也就是三思而后行,明事理后再行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成事成功。在老子看来“敢为天下先”者带有盲目妄为的行为,实事告诉我们历史的失败者都并没有考虑好“合于规矩,尊于律法”的问题,最终的结果就是事败功没。

第二是对事物规律的掌握也是很难的事。按人类现有的认知手段与局限,掌握事物规律是很难的事,能掌握事物规律的人少之又少,普通人都是没有掌握事物规律的人。人类之所以要掌握事物规律,是因为我们要更好地适应环境,但地球是如此的复杂,仅凭人类的认知能力与局限是无法全部真实的掌握,人类现有掌握的规律也只是皮毛而已。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是不敢在没有掌握事物规律之前先于天下人先行。成事长,是成大众之事,不是成私人之事,成大众之事,就要涉及到大众的利益,所以尽随事物规矩,不能盲目而为,否则损害的是大众利益,消耗的是社会资源,败坏的是团体名誉。

世间亲情与事物规矩都是先天本有的,是世人必须遵守的。韩非子将世间亲情与事物规矩一同论述。他认为“慈于子者不敢绝衣食,慈于身者不敢离法度,慈于方圆者不敢舍规矩。”意思是对孩子慈爱的人,不敢断绝衣食;对身体爱惜的人,不敢背离法度;对方圆珍视的人,不敢丢掉规矩。这就是成事成功的原因,孩子身体健康,是因为能吃饱穿暖,这都是母亲慈爱孩子的原因,是亲情的力量。个人身体健康,是静动适中,吃喝有度的原因,是遵守养生之道的结果。成事成功,是合于规矩的结果。韩非子告诫世人,想要孩子健康,就不能抛弃亲情放弃慈爱,想要身体健康,就不能违背养身之道,想要成事成功,就要珍惜遵守规矩。

【慈于子者不敢绝衣食,慈于身者不敢离法度,慈于方圆者不敢舍规矩。】

成功之道,在于合于规矩,遵于律法,按事物的规律而为。话虽简单,但做起来是如些的难,圣人都不敢为天下先,何况于世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