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知道鲨鱼吗(闲话古代书籍中的)
当然了,说得最多的还是关于鲨鱼的天性凶狠和贪食的。在明清时期的文献里面,一般称鲨鱼为“鱼昔”了,也写作沙鱼、磋鱼等,另外还有吞山、吞船之称,也还有人叫它鲛。关于鲨鱼形态记录比较完整的我国古代典籍莫过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了,这不仅是古代医药书,也可以算得上是关于古代动植物矿物形态的著作。在《本草纲目· 鳞之四》一节里面就说过“时珍曰:鲛皮有沙,其纹交错鹊驳,故有诸名。古曰鲛,今曰沙,其实一也。或曰:本名,讹为鲛。段成式曰:其力健强,称为河伯健儿。”还有一段“古曰鲛,今曰沙,是一类而有数种也,东南近海诸郡皆有之。形并似鱼,青目赤颊,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并肥美,南人珍之。大者尾长数尺,能伤人。皮皆有沙,如真珠斑。其背有珠纹如鹿而坚强者,曰鹿沙,亦曰白沙,云能变鹿也。背有斑纹如虎而坚强者,曰虎沙,亦曰胡沙,云虎鱼所化也。鼻前有骨如斧斤,能击物坏舟者,曰锯沙,又曰挺额鱼,亦曰 ,谓鼻骨如长丈许剑,治骨角。”接下来到了清朝,在清朝乾隆二十九年《诸城县志》卷12《方物》记载:“最悍者沙,……其翅味美而猛恶,噬人,泅水者遇之必毙,海上畏之,号曰海狼。”道光二十五年《胶州志》卷14《物产》也记载:“”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胶州志》记 载:“暨、鱼昔属,体似鳔,尾似鱼匍,大腹,喙小,锐。而长齿罗生,上下相 衔,鼻在额上,少肉多膏。胎生,大者长丈馀,能食人,俗名海妈虎。"鲨有很 多种类,我国沿海地区比较常见的体积大而凶猛的鲨鱼一般是噬人鲨(大白鲨)或者虎鲨等,即所谓海 妈虎。鲨鱼有卵生和卵胎生两种,清朝时期的山东先民已经认识了这一点,如道 光二十五年(1845年)《胶州志》记载: “鱼昔,鼻前有骨如斧斤,生子在腹, 子朝出食,暮还入皮中。”
鲨鱼有很多种类,并不是都像大白鲨或者虎鲨那么凶狠,有的样子还挺“萌”的,比如下面这几个,看图:
尽管鲨鱼很凶猛,但是遇到大船和结实的渔网还是有被抓住的时候,于是,关于鲨鱼的经济价值问题,古代人也有记录。首先就是被现在很多动物保护主义者非常诟病而且经常谴责的问题,那就是“吃鱼翅”而造成的鲨鱼数量减少问题了。在这里,我只搬运古书里面的记录,动物保护主义者别来找我,不关我事……
还是先看李时珍《本草纲目》里面说的:“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并肥美,南人(南方人)珍之。”然后清朝人对鲨鱼的经济价值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认为鲨鱼肉不怎么好吃,但 鲨鱼翅却是珍品,所以捕鲨者往往是为了求其翅而非食其肉。郝懿行在《记海错》 里记载:“沙鱼色黄如沙,无鳞有甲,长或数尺,丰上杀下,肉瘠而味薄,殊不 美也,其腴乃在于鳍,背上腹下皆有之,名为鱼翅,货者珍之。”(这个郝懿行的《记海错》是古代少有的关于海鲜的著作,里面讲了很多好东西,有时间可以说一下)。
其实除了被大受动物保护主义者谴责的鱼翅以外,鲨鱼的肉也可以吃,皮可以制革,如果捕捞有节制,资源合理利用的话,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割翅就丢弃了,才是对环境的破坏,也难怪动物保护主义者谴责了。
关于鲨鱼肉,《本草纲目》里也说了“甘,平,无毒”,甚至还能入药,有补虚,健脾,利水,祛瘀消肿之功效。可以用于久病体虚,脾虚浮肿,创口久不愈合,痔疮等。但是呢,鲨鱼、鳐鱼一类的软骨鱼类血液中氮的含量比硬骨鱼要高得多,所以如果烹饪不当的话味道挺不好吃的,所以没有多少人愿意吃这个,非常遗憾啊。不过这里说一下,鲨鱼肉在现在的很多海边城市的菜市场有出售,价格也不贵,因为虽然能吃,但是不好吃。
除了鲨鱼的鳍和鲨鱼的肉的问题以外,鲨鱼的皮也可以利用,这个在古书里面也有记载。有些鲨鱼的皮 可以用来制革,清朝时所说“鲛鱼皮”即指这种皮革制品。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 《胶州志》称:“皮中刀剑鞘,《本草》鲛鱼皮”指的就是鲨鱼皮革的用途了。还有光绪十二年(1886年)《日照县志》:“海则有鱼昔, 胎生(实际是卵胎生),无鳞,其类非一,白者佳,亦名妙鱼,翅骨作食珍,皮可装刀鞘“等。
从鲸鱼、鲨鱼不分一律称之为”大鱼“到对鲸鱼、鲨鱼已经有了明确的区分,而且在古代的典籍中有了记录。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进步,以及对海洋生物的认识的深化。只可惜,古代没有照片,我国古代的绘画作品不能比较精确地描绘出很多动物的形态——所以我只能从外国的网站上找出几张鲨鱼的艺术画来作为文章的配图。引用古代典籍里面的话加上外国画的动物图片,也算是”中西合璧“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