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古诗500首(古典诗词品读天苍苍)

刺勒川,阴山下,天似苍穹,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选自南北朝斛律金《救勒歌》

寒食古诗500首(古典诗词品读天苍苍)(1)

作者简介:一说是南北朝民歌,作者佚名,就是没有具体的作者,是群众集体创作的。另一说作者是斛律金。斛律金生于488年,卒于567年,刺勒族人,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将领。

寒食古诗500首(古典诗词品读天苍苍)(2)

这首诗歌产生的背景是:武定四年(546年)九月,高欢(东魏大丞相、北齐王朝奠定人)率军为攻西魏的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五十余日,士卒战死病死者七万人,被迫退军。当时,高欢志愤成疾。为了安抚众军,今前津金唱《救勒歌),高欢和之。这就是后世传诵的著名的《救勒歌)。

寒食古诗500首(古典诗词品读天苍苍)(3)

这首诗歌描绘了北方地区大草原的壮美景象,表现了游牧民族的生活,语言质朴简练,具有南北朝民歌特有的鲜明豪爽风格。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意是:大草原蔚蓝色的天空深邃广远,大草原空旷辽远、水草丰茂,牛羊散布在草原上,掩没在茂盛的牧草之中,当一阵大风,吹米的时较,牧草起伏翻涌,肥壮的牛羊才随之而显露出来。

寒食古诗500首(古典诗词品读天苍苍)(4)

这是一幅大草原的美景。大家在阅读诗歌的诗歌的时候,可以在脑海中展开想象。天像一个大锅盖,笼盖在草原上,随着风儿吹动,茂盛的草像浪一样下去了,这时候,淹没在茂盛草原中的牛羊显现了出来。

游览过大草原的人,都会有这种感受。这样的草原,在东北、西北、西南有许多。当然,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承载量的增加,现在的草原已经不像是远古、中古时的草原了,即使是有淹没了羊群的草原,淹没牛群恐怕不可能。我认为,即使是在远古、中古时期,淹没牛群的草原也没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诗,描写的是一种意境,是大草原的广袤,不一定指的是大草原淹没了羊群、牛群。况且,从大的场景上来讲,连绵起伏的草原,淹没了牛羊,也是现实的,毕竟那时候没有无人机,不可能从高空俯瞰草原。

寒食古诗500首(古典诗词品读天苍苍)(5)

读这首诗,除了感受大草原的广袤无边外,就是培育我们也有着草原一样博大的胸襟。虽然,心比天大,天比海大,海比地大,地比草原大;然而,莫要去说和天、地、海相比,即使是我们能有一颗像草原一样广袤博大的胸襟,那么,凡尘俗世,就不会迷惑我们的心智,我们会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烦恼。

学习古诗词,就是融入到诗词描写的意境中去,感悟诗歌带给我们的美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