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南有几趟列车通过(40多趟列车的到站时刻人人熟记于心)

“请打开健康码,没有健康码的可以来这边机器上核验……”1月16日下午2时30分,在高铁松江南站出站口,张雷和同组的三名同事正忙着对所有出站人员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为守好这扇入松“大门”,在区交通委协调安排下,松江南站所在的永丰街道派出8名防疫工作人员,分两班每天对约2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乘客进行防疫检查。如今,40多趟列车的到站时间,防疫班组人人都能脱口而出。

松江南有几趟列车通过(40多趟列车的到站时刻人人熟记于心)(1)

记者采访当天,是张雷参与疫情防控的第46天。46天来,他始终坚守岗位,一天都不曾缺席。早上6时多,他从家骑电动自行车达到松江南站,在车站广场上的临时更衣室内,快速穿戴好防护服,戴好面罩、口罩、手套,进入南站出站大厅,认认真真对大厅环境及桌子、测温计等防疫物品进行消毒。第一辆到站列车D2212的到站时间为7时16分,所有准备工作必须在这之前完成。接着,平日少言寡语的张雷要开启“话痨”模式,“请出示您的健康码”“请测温”“您拿出手机我来帮您操作”……几个小时后,面罩上便积了一层水汽。中间除了简短的半小时午餐时间外,他们几乎一刻不闲,刚查验完上一趟车的最后一名出站乘客,下一趟车的乘客们便迎面而来。

松江南有几趟列车通过(40多趟列车的到站时刻人人熟记于心)(2)

出站口的穿堂风吹得人冷飕飕的,但为了行动方便,大家都没有穿厚羽绒服。“穿了比较贴身的小棉袄,里面再穿保暖衣,挺暖和,行动起来也利索灵活。有时候晚上实在冷,就原地踏步活动一下。”张雷告诉记者,永丰街道为大家准备了“暖宝宝”,寒潮来时,他们就在脚底、身上多贴几片。晚上8时53分是最后一班火车到站,大家要等到晚上9时30分左右最后一名乘客核验通过出站后,才开始对出站口大厅进行再次消毒,然后在更衣室脱下防护服回家。

松江南有几趟列车通过(40多趟列车的到站时刻人人熟记于心)(3)

“仔细、耐心、和气”是张雷和同事们一直坚持的工作方法。“防控检查看起来简单,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神经紧绷,因为这里是进入松江的一扇‘大门’,只有我们把防控要求落实到位,才能将新冠病毒挡在外。”张雷说,他们在查验过程中,要眼观六路,既防止“漏网之鱼”,也可避免“误判”。一天,一名出站乘客手持绿码,但测温却超标了,首次机器测温达到38.6℃,张雷用测温枪对其二次测温,结果相差无几。眼尖的张雷发现,这名乘客不仅体温高,而且脸通红,情绪有些激动,仔细询问得知,他是松江人,当天去嘉兴走亲戚返松,由于上车前喝了很多酒,又跟家人发生了争执,“火气”有些大。于是张雷把他带到留置点休息,一个多小时后,再次为他测温,体温恢复正常,这才让他出站。

松江南有几趟列车通过(40多趟列车的到站时刻人人熟记于心)(4)

有的乘客没带身份证,有的不会在手机上找健康码……查验过程中,各种情况都会遇到,张雷和同事们不管多累多忙也得和和气气,大部分乘客也都十分自觉,配合他们的检查。但偶尔难免会遇到“头疼”的情况,机器测温需要脱帽以确保精准度,但不久前,一名戴着帽子的乘客拒绝脱帽,张雷和同事们一遍遍耐心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思想工作,对方还是不配合,并且骂骂咧咧,最后不得不请民警过来协调。

松江南有几趟列车通过(40多趟列车的到站时刻人人熟记于心)(5)

“只要大家都健健康康平平安的,再累也值得!”张雷和同事们表示,接下来,他们依然会站好每一班岗,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记者 陈燕 摄报

■文字编辑 贾丽 许萍

■栏目责编 贾丽 ■栏目主编 许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